初中物理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题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授课人
时间
课时安排
1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4.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经历选择材料自制弹簧测力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积极探索制作和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意识。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具有保护仪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
3.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
形变、弹力
2.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定量关系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教学资源及媒体
多媒体资料: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录象片段
实验器材:弹簧、橡皮筋、硬纸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钩码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预设
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跳水运动员在跳板上跳水的比赛录象
欣赏画面
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
一、新
课
教
学
一、弹力
1.提出问题:跳水运动员为什么要向下压跳板?
2.要同学们根据自己日常所见、所用的物体,找一找哪些物体能够恢复原状?哪些物体不能恢复原状?
3.给出弹力的概念。
4.练习题。
二 、弹簧测力计
1.使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知道组成,并能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2.学生列举出生活及生产中见到过的弹簧测力计。
3.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让学生针对手中的弹簧测力计写一份使用说明书。
师生交流评估。
4.让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做测力的小实验。
三、弹簧测力计的制作
1.提出问题:能否利用身边的器材自己制作一个弹簧测力计呢?
2.学生制作简单的弹簧测力计。
提示学生参考教材P84中的“迷你实验室”
在学生分组动手制作前,教师应该让学生说一说所选的器材及做法。
3.交流评估
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测力计,找出其优点和不足。教师都要予以肯定表扬。
4.让学生利用自制的测力计测定一些力,并与弹簧测力计测定的力比较,看准确程度。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感悟出弹力的概念
学生做练习题。
观看弹簧测力计。
回答。
参照教材P84写一份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明书。
使用弹簧测力计动手测定力。
动手制作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堂走向生活。
讲练结合,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写使用说明书,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住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感受1N、5N、10N力的大小。
可以几人一组
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收集数据并比较谁制作的弹簧测力计更准确。
课堂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我们知道了弹性,了解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并且还可以自己制造测力计,用自己做的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小结本节
补充练习
查阅有关的资料
作
业
布
置
同步学习与探究本节的开放性作业部分。
学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教案设计特别注重:1.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制简易测力计。2.给弹簧测力计写使用说明书。在学生的动手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而且也很容易地掌握住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从教学中发现问题
查找自己的得失,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课时,巩固复习,新课引入,进行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沪科版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解读目标,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