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习题课件ppt
展开1政治方面:(1)推恩令:汉武帝采纳________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这样诸侯王的______和势力越来越小。(2)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 ____ 个州部,每州部派______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2思想文化方面:(1)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汉武帝接受________ 的建议,把______学说立为正统思想。(2)设立太学:在长安兴办 ______,以儒家的《诗》《书》《礼》《易》《______》作为教材。使得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经济方面: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 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__________________;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__________。4军事方面:公元前____年的漠北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汉武帝派大将______、________出击匈奴。匈奴经过__________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5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易错字】汉武帝、推恩令、主父偃、刺史制度、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董仲舒、五铢钱、霍去病。
【点迷津】1.秦朝时,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分管监察事务;汉武帝时期,在地方设立刺史,监视地方官吏。2.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弘扬儒家思想,二者对待儒家思想态度截然相反,但根本目的相同,都是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 【建思维】
知识点一 “推恩令”的实施1(2分)(2023•钦州期末)用示意图辅助教学是老师常用的教学方式。如图体现的是汉朝的( )A.休养生息政策B.盐铁专卖制度C.“推恩令”的实施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解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与示意图内容相符合。
2(2分)(2023·张家界模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记载中的措施( )A.改变了人才选拔方式B.提高了丞相的权力C.增强了诸侯王的势力D.强化了中央的权威【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材料是对推恩令的描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听从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王国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D符合题意。
3(2分)汉武帝时期,汉政府重视并强化监察制度。何武奉皇帝之命巡视荆州,发现南阳张忠凭借权势,不循法规,贪赃数目巨大。何武掌握证据后检举张忠并报告大司农。据此判断,何武的官职是( )A.御史大夫B.刺史C.司隶校尉D.太尉【解析】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吏等。
知识点二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4(2分)历史图片能形象地反映历史信息。从下图中能提取到的有效信息是( )A.北击匈奴B.分封诸侯C.盐铁专卖D.尊崇儒术【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及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 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因此出现了图片中的情景。
5(2分)“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这里的“臣”指的是( )A.贾谊B.晁错C.董仲舒D.卫青【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兴太学,置明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材料反映的是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大兴儒学,兴办太学的史实。
6(2分)据《汉书·儒林传》记载,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劝以官禄,百有余年,“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材料表明( )A.儒学地位的提高B.儒家学者对儒学的新发展C.改造儒学,创建新儒学体系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解析】汉武帝时期政府大力提倡儒学,支持儒士参政,把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官员的选拔密切结合起来,汉武帝的这种做法,引发了研究和推广儒学的高潮,儒学的社会地位获得提高。
知识点三 盐铁专卖7(2分)(2023•南宁月考)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将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其目的在于( )A.控制经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罢黜百家,确立儒家地位C.实施“推恩”,削弱地方势力D.休养生息,稳定社会局势【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8(2分)《汉书•地理志》记载:“南海郡……县六。番禺,尉佗都,有盐官。”番禺盐官的设置可印证汉武帝( )A.实行盐铁专卖B.施行郡县制C.平抑物价D.铸造五铢钱【解析】番禺盐官的设置可印证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知识点四 北击匈奴9(2分)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到汉武帝时对匈奴采取了强攻政策,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汉武帝对匈奴态度强硬B.匈奴自身势力衰落了C.“和亲”政策分化了匈奴D.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解析】西汉初年,无力反击匈奴,只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对匈奴采取攻势,多次大败匈奴。
10(2分)“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西汉时期迫使匈奴单于仓皇遁逃,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的战役是( )A.漠北战役B.漠南战役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解析】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11(2分)(2023•贵港期末)东汉班固评价汉武帝“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北宋司马光评价汉武帝“穷奢极欲……使百姓疲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如今,对汉武帝的科学评价应该( )A.坚信班固的旧观点B.采纳年代久远的看法C.赞同司马光的认识D.坚持客观辩证的立场【解析】据题干可以看出班固与司马光对汉武帝的评价截然相反,都过于片面,如今对汉武帝的评价应该坚持客观辩证的立场,既要看到汉武帝的功绩,也要看到他的过失。
12“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天……眼前家国九万里,守业更比创业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曾分封子弟到外地做诸侯王。可随着时间推移,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到汉武帝时,王国问题终于彻底解决。(1)结合材料一,说出汉武帝在“守业”中解决了哪一困扰中央的重大问题。(1分)从材料中找出这一问题是怎样形成的。(1分)答:王国问题。汉高祖时分封子弟到外地做诸侯王,随着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材料二(2)仔细识读材料二,从图一到图二是汉武帝采取哪一措施的结果?(1分)上述问题解决后,汉武帝实行哪一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1分)答:实施“推恩”的结果。刺史制度。
材料三(3)结合所学和材料三,指出汉武帝为什么“心神不宁”。(1分)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让自己心神安宁?(2分)答:汉武帝时诸子百家学说的流行不利于中央集权。(意思相近即可)措施: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培养儒学人才。
(4)“眼前家国九万里,守业更比创业难”,对汉武帝来说,面对社会经济方面的“守业”之难,他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答: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5)汉武帝的这些措施起到什么作用?(1分)试着用一句话评价汉武帝。(1分)答: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或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过”,指对思想文化上的危害)。——摘编自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关于董仲舒的评价?(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分)答:答案一:同意;理由:虽然尊崇儒术禁锢了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个性思想的发展,但起到了统一思想、稳定国家统治的作用,使汉代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应该是功大于过。答案二:不同意;理由:虽然尊崇儒术最初起到了统一思想、稳定国家统治的作用,但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禁锢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个性思想的发展。所以,应该是过大于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课内容课件ppt,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汉武帝档案,诸侯王,中央政府,推恩令示意图,妙在何处,实分其国,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整顿财政,北击匈奴开疆拓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ppt课件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背景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雄才大略汉武帝,汉武帝,“推恩令”的实施,社会秩序混乱,1推恩令,内容结果,2刺史制度,盐铁专卖,秦“半两”,西汉“五铢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