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物态变化》题型训练(47题14大类型)-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展开第三章 《物态变化》题型训练(47题14大类型)
【题型1 摄氏温度】 1
【题型2 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其读数】 3
【题型3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及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5
【题型4 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 6
【题型5 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 8
【题型6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像】 9
【题型7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0
【题型8 晶体和非晶体】 15
【题型9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15
【题型10 沸腾条件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6
【题型11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8
【题型1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2
【题型13 液化的放热特点及液化方法】 23
【题型14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与特点】 25
【题型1 摄氏温度】
1.(2023春•金山区期末)上海夏天的最高气温最接近( )
A.18℃ B.28℃ C.38℃ D.58℃
【答案】C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上海地区的夏天,七月份气温最高,曾高达40℃左右。
故选:C。
2.(2022秋•金塔县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出物体的冷热
B.80℃的水比80℃的铁冷
C.0℃的水与0℃冰的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不准确
【答案】C
【分析】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人们对物体冷热程度的主观感受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要对物体的冷热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需要利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解答】解:
A、人们仅仅凭着手的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有时是不准确的,特别是冷热差距很小时。故A错误;
B、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80℃的水与80℃的铁虽然物质种类不同,但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故B错误;
C、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0℃的水与0℃冰虽然状态不同,但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故C正确;
D、选项C正确。故D错误。
故选:C。
3.(2023春•青浦区期末)温度是表示物体 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在我们日常所用的温度标准中,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 。我国南极中山站的年均气温约为﹣10℃左右,这个温度读作: 负(零下)10摄氏度 。
【答案】冷热程度;100℃;负(零下)10摄氏度。
【分析】(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的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
(3)﹣10℃读作“负(零下)10摄氏度”
【解答】解:(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
(3)﹣10℃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
故答案为:冷热程度;100℃;负(零下)10摄氏度。
【题型2 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其读数】
4.(2022秋•惠城区校级期末)下列有关温度、长度的测量中,测量方法或读数正确的是( )
A.测水的温度 B.测铅笔的长度
C.测硬币直径 D.木块长1.8cm
【答案】C
【分析】(1)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液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的时候,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进行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直尺和三角尺辅助测量硬币直径,三角尺一个直角边要紧贴刻度边缘,零刻线要对齐桌面;物体的长度等于物体右端刻度尺示数与左端刻度尺示数之差。
【解答】解:A、图中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液泡碰到了容器底,读数方法也错误,故A错误;
B、刻度尺的刻度线与被测量对象要紧贴,故B错误;
C、直尺和三角尺辅助测量硬币直径,故C正确;
D、物体左端刻度尺读数为1.00cm,右端刻度尺读数为1.80cm,则物体的长度为1.80cm﹣1.00cm=0.80cm,故D错误。
故选:C。
5.(2022秋•淮安期末)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支温度计,其中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的是 甲 。若两支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可能为下表中所列的物质,则乙温度计中的测温液体肯定不是 酒精 。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27℃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与一般温度计相比,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常见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个缩口,所以是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乙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量程为﹣20℃~100℃,而酒精在78℃已经沸腾,不能作为乙温度计的测温物质使用。
故答案为:甲;酒精。
6.(2023春•清江浦区期末)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32 ℃;机械秒表的示数是 337.5 s。
【答案】32;337.5。
【分析】(1)由图示温度计可知,越向下刻度尺示数越大,说明温度计示数是负的,由图示温度计确定其分度值,然后读出其示数;
(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
(1)温度计可知,温度计分度值是1℃,温度计示数为32℃;
(2)图乙所示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300s+37.5s=337.5s。
故答案为:32;337.5。
7.(2022秋•鼓楼区期末)用小瓶和吸管自制液体温度计并进行测温实验。在制作过程中,要在小瓶里装 满 (填“一些”或“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透明吸管,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如图所示。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到吸管中液柱的高度会 上升 ,该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工作的。
【答案】满;上升;热胀冷缩
【分析】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当温度升高时,液柱升高,温度降低时液柱降低。
【解答】解:该自制温度计在制作过程中,要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塞住瓶口;
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玻璃管中液柱升高,自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
故答案为:满;上升;热胀冷缩。
【题型3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及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8.(2022秋•永新县期末)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
B.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C.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
D.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测完温度后都应用力甩几下
【答案】B
【分析】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区别有三个:一是量程不同,由于体温计是测量人体的温度,所以测量范围是35℃~42℃;二是它的分度值不同,一般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它的分度值是0.1℃;三是它的构造不同,它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遇热液柱可以通过缩口上升,遇冷液柱会在缩口处断开而不能自行下降,使用之前必须用手向下甩,才能使停在玻璃管内的水银回到玻璃泡内。
【解答】解:
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沸水的温度约为100℃,超过了体温计的量程,所以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故A错误;
B、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
C、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故C错误;
D、体温计使用之前要用力甩几下,而实验室温度计不能甩,故D错误。
故选:B。
9.(2022秋•邗江区校级期末)某实习护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8.5℃,因病人多,护士一时粗心,忘记将该体温计甩一甩,紧接着用酒精擦拭后便直接用于测量另外两人的体温,如果后两位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 )
A.36.5℃、39.5℃ B.都是38.5℃
C.都是39.5℃ D.38.5℃、39.5℃
【答案】D
【分析】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它的缩口。水银膨胀时可以通过缩口向上沿伸,但在收缩时却无法通过缩口回到液泡中,因此,示数为38.5℃的体温计,它的温度如果不甩,只能上升不会下降。
【解答】解:
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使用前用力甩几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若不甩体温计,则温度降低时水银不会下降;所以,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8.5℃。
用示数是38.5℃的体温计去测量36.5℃人的体温时,由于体温计没有甩,水银柱不会下降,所以示数仍为38.5℃,故AC错误;
用示数是38.5℃的体温计去测量39.5℃人的体温时,水银柱可以自由继续升高,故示数为39.5℃,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题型4 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
10.(2023春•沙坪坝区校级期末)炎热的夏天,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减少
B.取出的冰棒周围冒“白气”
C.身上流的汗水慢慢“消失”
D.装冰水的瓶子外“冒汗”
【答案】A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冰块逐渐减少,冰块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正确;
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不正确;
C.身上流的汗水慢慢“消失”,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个过程是汽化,是汽化现象,故C不正确;
D.装冰水的瓶子外“冒汗”,是由于空气中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子发生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D不正确。
故选:A。
11.(2022秋•榕城区期末)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续,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站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目前,空间站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四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1)为保证飞船返回时的安全,船体上涂有一层特殊固体物质,在高温下,这种物质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熔化 再 汽化 ,这两个物态变化过程都要 吸 热(选填“吸”或“放”),以防船体温度过高;
(2)“神舟十六号”的宇航员 不能 (填“能”或“不能”)在太空中利用声呐装置测量飞船与地面间的距离,理由是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
(3)若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上 3.9×108 m。(v激光=3×108m/s)
【答案】(1)熔化;汽化;吸;(2)不能;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3)3.9×108。
【分析】(1)熔化、汽化时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有降温作用;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已知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需要的时间,可以得到激光到达月球的时间;已知激光经历的时间和传播速度,利用公式s=vt得到地月距离。
【解答】解:(1)为保证飞船返回时安全,船体上涂有一层特殊固体物质,在高温下先熔化,再汽化,因为熔化、汽化时要吸热,这样船体的温度就不会太高;
(2)声呐传递信息需要介质,所以在太空中不能利用声呐装置测量飞船与地面间的距离,理由: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3)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s=vt=3×108m/s××2.6s=3.9×108m。
故答案为:(1)熔化;汽化;吸;(2)不能;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3)3.9×108。
【题型5 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
12.(2022秋•西安期末)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届时部分场馆将采用人工造雪的方式建造赛场,人工造雪是将水注入一个专用的高压喷嘴或喷枪,使水接触到高压空气,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在落到地面以前形成小冰晶,从而实现降雪,如图所示。人工造雪中的“雪”的形成是( )
A.凝固现象 B.熔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升华现象
【答案】A
【分析】凝固是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晶体凝固时要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在凝固点不变;非晶体凝固时,随着物质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解答】解:由题知“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在落到地面以前形成小冰晶”,是水从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2022秋•仙桃校级期末)据延安文明网报道,2020年1月16日位于宜川县的陕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冰凌伴彩虹”景观。黄河水形成冰凌是 凝固 过程,该过程需 放 热。
【答案】凝固;放。
【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需要放出热量。
【解答】解:液态的黄河水变成固态的冰凌,属于凝固现象,凝固过程需要放热。
故答案为:凝固;放。
14.(2022秋•定边县期末)非物质文化遗——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用小勺子将糖汁倒在玻璃上刻画有戏曲人物、小动物等的造型模板上,待糖汁 凝固 (填物态变化名称)后,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夏天,柏油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由此可以判断柏油没有固定的熔点,是 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柏油熔化的过程 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
【答案】凝固;非晶体;需要。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称为熔化,该过程是吸热的;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称为凝固,该过程是放热的;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具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解答】解:将糖汁淋在玻璃上或刻画有戏曲人物、小动物等的造型模板上,糖汁放出热量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这样就做好了栩栩如生的“糖人”;
夏天,柏油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说明柏油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凝固;非晶体;需要。
【题型6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像】
15.(2022秋•朔州期末)“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壳体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高强度、高韧性钛合金。金属钛是一种晶体,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反映金属钛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
同时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
【解答】解:AB、金属钛熔化时需要吸热,熔化前后吸收热量钛的温度都会上升,故AB错误;
CD、金属钛是一种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熔化图像中有一段水平的直线,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题型7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6.(2023春•丰台区期末)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小明持续加热该物质,认真规范的完成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A.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48℃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D.该物质在42℃时,处于固液共存态
【答案】B
【分析】(1)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2)晶体在熔化前是固态,晶体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后为液态;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解答】解:该物质在4min~8min处于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故该物质为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前处于固态,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7.(2022秋•莲池区校级期末)如图甲所示是小聪同学“探究某固体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他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所示,可知该试管中的固体属于非晶体
B.固体熔化过程中,熔化时间大约持续了15min
C.0到5min内,试管中的物质一定比水的温度低
D.试管中的物质在第5min与第15min时记录的温度相同,说明这段时间它没有吸热
【答案】C
【分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持续吸热;
(2)从图中可知第5min开始熔化,第15min熔化结束,由此可知熔化的时间;
(3)标准气压下水在0℃开始凝固,据此分析。
【解答】解:A、由图乙可知,该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持续吸热,因此该固体是晶体,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该固体熔化时间:15min﹣5min=10min,故B错误;
C、由图可知,0~5min,试管中的物质温度低于0℃,因此一定比水低,故C正确;
D、物质在第5min与第15min时记录的温度相同,但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18.(2022秋•庄河市期末)(多选)图甲是小松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海波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像可知,熔化过程用了4min
B.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长一些较好
C.通过海波温度变化的情况判断海波是否熔化
D.安装器材时,需点燃酒精灯,便于确定铁圈的位置
【答案】AD
【分析】(1)从图像中找出熔化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可得出熔化的持续时间;
(2)记录温度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无法反映温度的真实变化规律;
(3)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在熔化前和熔化后,吸热温度升高;
(4)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
【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熔化过程用了6min﹣2min=4min,故A正确;
B、海波加热过程中,温度既有升高的过程,也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因此,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不宜过长,故B错误;
C、海波是晶体,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是实验过程中若海波吸收的热量和向外散失的热量相等时,其温度也不变,则海波不一定熔化,所以通过海波温度变化的情况不能准确判断海波是否熔化,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其状态是否改变,故C错误;
D、因为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所以安装器材时,酒精灯需要点燃,以便确定铁圈的位置,故D正确。
故选:AD。
19.(2022秋•无锡期末)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如图甲是实验装置图。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此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为 80 ℃;
(2)在10min时,该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态, 需要 (需要或不需要)吸热;
(3)把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物质 均匀受热 ,我们称之为“水浴法”加热。
【答案】(1)晶体;80;(2)固液共存;需要;(3)均匀受热。
【分析】(1)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态;
(3)为使物质受热均匀,可用水浴法,注意烧杯中的水面应高于试管中物质的上表面。
【解答】(1)从该物质熔化过程的温度变化可以看出,该物质在第6分钟到13分钟,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此物质一定属于晶体;此物质熔化时不变的温度就是熔点,是80℃;
(2)第10min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状态是固液共存态;
(3)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均匀;其中烧杯中的水面应高于试管中物质的上表面。
故答案为:(1)晶体;80;(2)固液共存;需要;(3)均匀受热。
20.(2022秋•卧龙区期末)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丽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冰的温度为 ﹣8 ℃;
(2)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温度 保持不变 ;
(3)由图丙分析:0~4min升温比8~12min升温快的原因是 水的比热容比冰大 。
(4)试管中的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直到烧杯中的水持续沸腾,试管中的水 不会 (填“会”或“不会”)沸腾。
【答案】(1)﹣8;(2)保持不变;(3)水的比热容比冰大;(4)不会。
【分析】(1)温度计读数时,先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根据温度计液面所对应的实际刻度进行读数;
(2)冰属于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且温度保持不变;
(3)0~4min升温比8~12min快,可根据二者比热容分析;
(4)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变,试管中的水温到达沸点,但是因为试管内外没有温差,试管中的水无法继续吸收热量。
【解答】解:(1)图乙中,温度计的1℃,温度计液面位于零刻度之下的第3个刻度,所以温度计的读数为﹣8℃,此时冰的温度为﹣8℃;
(2)由图丙知,冰的熔化时间范围为4min~8min,冰处于熔化过程中,由于冰属于晶体,所以此时冰处于固液共存态;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冰在熔化前后的质量不变,0~4min和8~12min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相同的装置且加热时间相同),由图象可知,0~4min升温比8~12min快,即冰比水的升温快,所以,根据Q吸=cmΔt可知,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
(4)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变,试管中的水温到达沸点,但是因为试管内外没有温差,试管中的水无法继续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故答案为:(1)﹣8;(2)保持不变;(3)水的比热容比冰大;(4)不会。
21.(2022秋•舒兰市期末)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B (选填“A”、“B”或“C”),示数为 38 ℃,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 固液共存 态,该物质的熔点为 50 ℃。
(4)图象中DE段是 沸腾 过程。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读数时视线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读数: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向大数字读。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
(2)熔化是吸热过程。
(3)(4)物质先吸热温度升高,到达熔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全部熔化之后,温度再升高,不断吸热,液体的温度升高,到达沸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完成沸腾过程。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晶体的熔点。
【解答】解:(1)A是俯视会使读数偏大,C是仰视会使读数偏小,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38℃。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是晶体。
(2)物质熔化时,把试管取出,物质停止熔化,放回烧杯物质继续熔化,可见物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3)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物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是50℃。
(4)如图,BC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DE段是物质的沸腾过程。
故答案为:(1)B;38;晶体;(2)吸收;(3)固液共存;50;(4)沸腾。
【题型8 晶体和非晶体】
22.(2022秋•朝阳区期末)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钝铁柄勺从嘴受注”(如图)这样的记载。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熔化 ,需要 吸 热。铁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熔化;吸;晶体。
【分析】(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晶体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或者放热,但温度保持熔点或凝固点不变。
【解答】解:“铁化如水”是指铁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
铁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说明它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因此属于晶体。
故答案为:熔化;吸;晶体。
【题型9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23.(2023春•湖北期末)如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冷剂在冷冻室中液化放热
B.制冷剂在冷冻室中熔化吸热
C.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
D.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凝固放热
【答案】C
【分析】电冰箱是利用制冷剂在汽化时吸收热量,把电冰箱内的热带走;液化时放热,把电冰箱内热散发到空气中,人们把制冷剂叫做“热的搬运工”。
【解答】解:如图,液态的制冷剂通过电冰箱冷冻室,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把冰箱冷冻室内热量带走;气态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机进入泠凝器,变为液态的制冷剂,是液化过程,液化放出热量,把冰箱内热散失到冰箱外面的空气中。
故选:C。
24.(2022秋•新华区校级期末)炎热的夏天,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到有点冷,这是由于身上的水 汽化 所致;吃冰激凌时,嘴里感到凉,这是由于嘴里的冰 熔化 所致。(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汽化;熔化
【分析】(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需要吸收热量。
(2)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解答】解:炎热的夏天,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到有点冷,这是由于身上的水汽化所致;吃冰激凌时,嘴里感到凉,这是由于嘴里的冰熔化所致。
故答案为:汽化;熔化。
【题型10 沸腾条件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25.(2023春•水磨沟区期末)小明在某学校实验室测得开口烧杯中水的沸点是92℃,则该学校所在地大气压值( )
A.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B.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
C.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D.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无关
【答案】A
【分析】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然后根据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进行判断。
【解答】解: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因为测得水的沸点是92℃,低于100℃,所以该学校所在地大气压值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故选:A。
26.(2022秋•朔州期末)将不同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让它们熔化并混合,冷凝后可以得到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一种方法。如表提供了几种金属的熔点和沸点数据,则下列合金中,不能用该方法制取的是( )
金属
铁
铜
铝
镁
熔点/℃
1535
1083
660
649
沸点/℃
2750
2567
2467
1090
A.铝镁合金 B.镁铁合金 C.铁铜合金 D.铜铝合金
【答案】B
【分析】根据将两种或多种金属(也可为金属和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并利用表中的数据分析金属熔化需要的温度来解答。
【解答】解:A.由镁的熔点649℃,沸点1090℃,铝的熔点为660℃,沸点2467℃,则温度高于660℃而低于1090℃时,金属不会汽化,可利用此法制取铝镁合金,故A错误;
B.由铁的熔点为1535℃,镁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649℃、1090℃,显然铁熔化时镁已经汽化,所以不可采用此法制取镁铁合金,故B正确;
C.由铁的熔点为1535℃,沸点2750℃,铜的熔点为1083℃,沸点2567℃,则温度高于1535℃而低于2567℃时,金属不会汽化,可制取铜铁合金,故C错误;
D.由铜的熔点为1083℃,沸点2567℃,铝的熔点为660℃,沸点2467℃,则温度高于1083℃而低于2467℃时,金属不会汽化,所以可利用此法制取铝铜合金,故D错误。
故选:B。
27.(2023春•六盘水期末)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可以观察到瓶内的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可以看到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起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新沸腾时水的温度可以达到100℃
B.浇水的过程是因为沸腾过程需要吸热
C.水面上方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随之降低
D.只有提高水的温度才能使水重新沸腾
【答案】C
【分析】从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角度来分析,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解答】解:在烧瓶中注入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时,烧瓶中的水蒸气液化,瓶内水面上方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随之降低,低于100℃,所以会看到水重新沸腾,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8.(2023春•盘山县期末)高原边防哨所战士连面条也煮不熟,这是由于高山上大气压 低 ,水的沸点 低 的缘故。因此战士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使用 压力锅 做饭。
【答案】低;低;压力锅。
【分析】(1)大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2)液体的沸点与其表面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解答】解:高山上气体较稀薄,大气压强低,水的沸点低,导致面条煮不熟。高原边防哨所战士需要用压力锅提升水的沸点,将饭煮熟。
故答案为:低;低;压力锅。
29.(2023春•潮阳区期末)小李在实验室取出﹣10℃的冰进行加热实验,她观察冰熔化成水直到涉腾的过程并记录相关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0~4min内这块冰的温度 增加 (选填“升高”或“不变”),加热6min时,将处于 固液共存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加热到 14 min时,水开始沸腾。
【答案】增加;固液共存态;14。
【分析】(1)冰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2)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3)液体沸腾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0~4min内这块冰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该物质是晶体,第6min时处于该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所以在6min时固体处于固液共存态;
由图可知,加热到14min,液体温度不再变化,此时水开始沸腾。
故答案为:增加;固液共存态;14。
【题型11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30.(2023春•清江浦区期末)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图甲为实验装置,安装时应先确定 B (选填“A”或“B”)的位置;
(2)加热到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烧杯内水温为 94 ℃;
(3)丙、丁两图中,图 丁 是沸腾前的情况,沸腾时气泡内的气体主要成分是 水蒸气 ;
(4)图戊是小明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获得的信息有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 、 实验时水的沸点是99℃ (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1)B;(2)94;(3)丁;水蒸气;(4)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实验时水的沸点是99℃。
【分析】(1)该实验中,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酒精灯点燃后,能确定酒精灯外焰位置,安装时要从下到上依次安装;
(2)温度计读数时,先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认清分度值,再读数;
(3)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地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
(4)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时不变的温度叫做沸点。
【解答】解:(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根据酒精灯外焰的位置,先确定铁圈B的位置,然后再确定铁圈A的位置;
(2)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上,且在90℃上面第4个小格处,则此时烧杯内水温为94℃;
(3)水沸腾时,整个容器内水温相同,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变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越来越大,因此图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图丁中气泡较少,且气泡上升时逐渐变小,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4)由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则实验时水的沸点是99℃。
故答案为:(1)B;(2)94;(3)丁;水蒸气;(4)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实验时水的沸点是99℃。
31.(2023春•韶关期末)同学们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1)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实验中某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图丙所示,则图 丙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3)在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空格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2
86
89
94
98
98
98
98
(4)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5)从图线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98 ℃,说明当时的大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1)自下而上;(2)丙;(3)94;(4)见解答;(5)98;小于。
【分析】(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
(2)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
(3)温度计的读数首先要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然后再根据液面位置的指示来读数;
(4)首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5)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即为水的沸点;
知道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解答】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即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图乙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图丙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3)零刻度在温度计的下方,液柱远离零刻度,是零上,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94℃;
(4)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5)由表中数据可知,水在加热过程中保持98℃不变,所以其沸点为98℃;
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8℃,所以当时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丙;(3)94;(4)见解答;(5)98;小于。
32.(2023春•让胡路区校级期末)物理课上,李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了关于“水沸腾”的实验探究。
(1)小佳组装好器材,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在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7
98
98
98
98
如图乙所示是第3mín时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96 ℃;
(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98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李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了图丙的实验演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结果发现已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这是因为浇冷水时烧瓶内的水蒸气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导致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沸点 降低 (选填“升高”或“降低”)造成的。
(4)水沸腾时,其内部气泡自下而上越来越 大 (选填“大”或“小”)。
【答案】(1)96;(2)98;不变;(3)液化;降低;(4)大。
【分析】(1)根据图甲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
(2)液体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3)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4)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蒸气进入气泡中,气泡体积逐渐增大。
【解答】解:(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6℃;
(2)由表格中数据知,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可知水的沸点为98℃;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3)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烧瓶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烧瓶壁液化变成小水珠,瓶内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烧瓶内的水再次沸腾;
(4)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蒸气进入气泡中,气泡体积逐渐增大。
故答案为:(1)96;(2)98;不变;(3)液化;降低;(4)大。
【题型1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3.(2022秋•邯郸期末)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答案】B
【分析】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故减慢蒸发,就是从降低温度、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解答】解:
A、电热吹风吹头发,“热”表明提高了液体的温度,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两种措施都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A错误;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B正确;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通风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向阳”提高了液体的温度,这两个措施都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错误;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D错误。
故选:B。
【题型13 液化的放热特点及液化方法】
34.(2022秋•汉寿县期末)“农谚”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对农谚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答案】D
【分析】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解答】解:
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遇到凝结核后变成大水珠然后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到地面形成的,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35.(2022秋•新晃县期末)(多选)夏天,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壁出现的水珠都汽化现象
B.甲、乙两杯壁出现的水珠都液化现象
C.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答案】BC
【分析】液化是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解答】解:甲杯装的是冰水,杯子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子外壁,温度下降,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水珠在外壁出现;乙杯装的是热水,这些水大量蒸发,杯子水面上方有大量的水蒸气,这些高温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子内壁,温度下降,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水珠在内壁出现,故BC正确,AC错误。
故选:BC。
36.(2022秋•东坡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冬天汽车尾气管冒“白气”,这是因为冬天的气温较低,汽缸内汽油燃烧所产生物质中的水蒸气 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而发生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放出;液化。
【分析】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
【解答】觖:冬天汽车尾气管冒“白气”,这是因为冬天的气温较低,汽缸内汽油燃烧所产生物质中的水蒸气放出热量而发生液化。
故答案为:放出;液化。
37.(2022秋•勃利县期末)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为什么。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首先我们要分析出金属变湿的原因,然后再分析擦不干的原因。
【解答】答:由于从冰箱取出的金属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因遇冷发生液化,附着在金属的表面上,表面会变湿。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金属表面发生液化,所以不能马上擦干。
38.(2022秋•高陵区期末)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的主要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 压缩体积 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需要 放出 热量。寒冷的冬天,房间窗子 内 (选填“内”或“外”)侧会起一层“白雾”。
【答案】压缩体积;放出;内。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液化放热。
【解答】解: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要在常温下让氯乙烷从气态变为液态,我们可采取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
寒冷的冬天,房子内温度较高,屋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房间窗子,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房间窗子的内侧。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放出;内。
【题型14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与特点】
39.(2022秋•三明期末)如图所示,电影《长津湖》中趴在雪地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的士兵们岿然不动,从他们口中呼出的水蒸气在眉毛上结了一层厚厚的“霜”,其中“霜”的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凝华 C.汽化 D.凝固
【答案】B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解答】解:从他们口中呼出的水蒸气在眉毛上结了一层厚厚的“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为小冰晶。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0.(2023春•潮阳区期末)在下列现象中,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吻合的是( )
A.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冰——凝华
B.清晨梵净山的雾——汽化
C.篮球场上的积水被晒干——汽化
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固
【答案】C
【分析】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
【解答】解:A、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冰,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
B、清晨,山上的雾,是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篮球场上的积水被晒干,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C正确。
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41.(2023春•让胡路区校级期末)“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液化现象
C.“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就是大量的水蒸气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答案】D
【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A、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A错误;
B、小水滴露在日出后迅速渐消失,液态的露珠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
C、雾就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雾凇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42.(2022秋•铁西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视线,是车内空气液化形成的
B.液化石油气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成液态的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提高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凝固
D.用久了的灯管两端变黑,是汽化造成的
【答案】B
【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2)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寒冷的冬天汽车水箱要加酒精,这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
(4)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解答】解:A、冬天,汽车玻璃起“雾”,是因为车内温度高于车外,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车玻璃,液化成为成为小水珠附着在车玻璃的内表面,故A错误;
B、液化石油气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成液态的,故B正确;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混合液体的凝固点从水的零摄氏度降至零下,是凝固点降低了,故C错误;
D、用久了的灯管两端变黑,是灯丝由固态升华为气态,气态又凝华为固态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43.(2022秋•浏阳市期末)(多选)人工降雨也称为人工增雨。它需要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时机,用飞机、火箭弹向云中播撒特定物质,使云层中大量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这些冰粒在下落过程中变成了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上述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有( )
A.熔化 B.汽化 C.凝华 D.液化
【答案】AC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人工降雨也称为人工增雨。它需要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时机,用飞机、火箭弹向云中播撒特定物质,起到降温作用,使高空中的水蒸气,由于气温骤降,就直接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会熔化为水滴,形成了雨。
故选:AC。
44.(2022秋•丹江口市期末)(多选)下列各组物态变化现象中,都吸热的是( )
A.北方严冬室外草地上的积雪慢慢变少;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
B.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秋天早晨草丛中出现露水
C.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D.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答案】AD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A、北方严冬室外草地上的积雪慢慢变少属于升华,吸热;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属于熔化,吸热,故A正确;
B、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属于凝固,放热;秋天早晨草丛中出现露水属于液化,放热,故B错误;
C、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属于液化,放热;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华,放热,故C错误;
D、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属于汽化,吸热;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属于升华,吸热,故D正确。
故选:AD。
45.(2022秋•怀宁县校级期末)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神舟十四号乘组轮换,开启了中国空间站进入长期有人驻留模式,如图,神舟十四号飞船与空间站分离时,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飞船是 运动 (填“运动”或“静止”)的;作为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飞船上涂有一层特殊固态物质,在高温下,发生 熔化 和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两个过程都需要吸热,以防温度过高。
【答案】运动;熔化;升华。
【分析】(1)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反之,就说物体是运动的。
(2)熔化指物质由固态转变成液态,熔化要吸热;升华指物质由固态直接转变成气态,升华要吸热。
【解答】解:神舟十四号飞船与空间站分离时,飞船和空间站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空间站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在高温下,固态物质会发生熔化与升华,这两种物态变化都要吸热。
故答案为:运动;熔化;升华。
46.(2022秋•葫芦岛期末)如图所示,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再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测得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并且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这一实验说明,当冰与盐混合在一起后,冰的熔点会 降低 (选填“降低”或“升高”),易拉罐底部的白霜是水蒸气 凝华 而成,白霜的形成要 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降低;凝华;放出。
【分析】(1)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2)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变化过程,熔化要吸收热量,是吸热过程;
(3)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变化过程,凝华要放出热量,是放热过程。
【解答】解:当冰与盐混合在一起后,冰的熔点会降低,冰块发生了熔化而吸收热量,使得易拉罐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凝华而形成白霜。
故答案为:降低;凝华;放出。
47.(2022秋•雨花区校级期末)“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的诗人根据 音色 (填声音的特性)辨别乌啼和钟声;自然界中霜的形成需要 放出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答案】音色;放出。
【分析】(1)分辨声音是利用的声音的特色,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的 特色是不同的;
(2)霜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解答】解: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通常利用音色来区分发声体,诗人根据音色辨别乌啼和钟声;
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固态,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音色;放出。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大串讲 题型训练04 质量与密度(68题16大类型)(人教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大串讲 题型训练04 质量与密度(68题16大类型)(人教版),文件包含题型训练04质量与密度68题16大类型原卷版docx、题型训练04质量与密度68题16大类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大串讲 题型训练02 声和物态变化(88题30大类型)(人教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大串讲 题型训练02 声和物态变化(88题30大类型)(人教版),文件包含题型训练02声和物态变化88题30大类型原卷版docx、题型训练02声和物态变化88题30大类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3章 综合考点题型训练(118题56大类型)-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全预测(苏科版): 这是一份第1~3章 综合考点题型训练(118题56大类型)-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全预测(苏科版),文件包含第13章综合考点题型训练118题56大类型原卷版docx、第13章综合考点题型训练118题56大类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