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考点清单】-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展开清单0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产生时,发声体必须振动。有些振动不易观察到,可通过其他现象来反映。
2.声源: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又叫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声源。
知识点二 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
(1)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2.声速
(1)声音大小与介质种类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小。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速度为0。
(2)声音大小与介质温度的关系。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是指15℃时。
知识点三 回声
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
2.分辨回声的条件: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Δt:
①当Δt>0.1 s时,能区分回声与原声,即能听到回声。
②当Δt<0.1 s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不能听到回声。
3.回声的应用:利用回声测距:s=vt/2
即时练习
1.下列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A.演奏中的乐队B.飞行中的战斗机
C.高举着的指路牌D.震动着的手机
【答案】C
【解析】正在发声的物体是声源。演奏中的乐队、飞行中的战斗机、震动着的手机都是正在发声的物体,属于声源,故ABD不符合题意;高举着的指路牌没有发声,不是声源,故C符合题意。故选C。
2.(2023湖南株洲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玻璃缸的水中有金鱼,在鱼缸旁边拍掌,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A.鱼棚→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缸→鱼
C.空气→水→鱼D.水→鱼
【答案】C
【解析】拍掌声先从空气传播进入水中,再由水传播给鱼,从而使金鱼受惊,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故选C。
3.(2023江苏无锡中考)如图所示、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靠近并接触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传入我们的耳中。
【答案】振动 空气
【解析】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靠近并接触静止的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是音叉的振动推动乒乓球弹起,此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听到音叉振动的声音是由空气传入人的耳朵的。
4.(2023广东东莞期末)小刚在环境幽美、鸟语花香的校园散步,鸟语等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这些声音是通过传来的,声音从空气传播到水中时,声速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振动 空气 变大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鸟语等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鸟语等声音是由空气传入人耳的;声速与介质有关,一般情况下,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液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气体中转播的速度,所以声音从空气传播到水中时,声速将变大。
5.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如图所示,是郑州市黄河游览区内的一口编钟,小青同学敲击它一下后,钟由于 而发声,但是当她离开后钟声仍不绝,这是因为 。
【答案】振动 振动没有停止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小青同学敲击它一下后,钟由于振动而发声,但是当她离开后钟声仍不绝,这是因为振动没有停止。
6.声音以的形式向外传播。如图所示,当游客在天坛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答案】声波 回声
【解析】根据声音的特性可知,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当游客在天坛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由于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
清单02声音的特性
知识点一 音调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1)频率: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赫兹,符号Hz。
(2)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3)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3)超声波和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知识点二 响度
1.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2.影响响度的因素
(1)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2)与距离发声体远近的关系:人听到的声音是否响亮,除了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声音分散程度有关。
总之,振幅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声音分散程度越小,听到的声音越大。
3.音调高,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音调也不一定高。
知识点三 音色
1.音色:指声音的品质。
2.决定因素: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3.音色的应用:
(1)辨别是什么物体在发声。
(2)辨别品质的好坏。
即时练习
1.(2023黑龙江牡丹江中考)如图所示,中国科技馆中的展品“曾侯乙编钟”,用青铜铸成,17个大小不同的钟悬挂在一个钟架上、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是指声音具有不同的( )
A.响度B.音色C.音调D.传播途径
【答案】C
【解析】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023江苏南通中考)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频率D.速度
【答案】B
【解析】为了保护听力,要控制声音不超过90分贝,当声音的响度超过90分贝,会影响听力,所以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响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3.“京中有善口技者”,精彩绝伦的口技表演,模仿的是声音的( )
A.响度B.音色C.音量D.音调
【答案】B
【解析】音色代表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所以口技表演者模仿的是发声体的音色,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如图所示,在M处先后安装并敲击甲、乙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相比( )
A.乙的响度一定大
B.甲1分钟振动的次数为256次
C.乙发出的声音传播的速度大
D.甲的音调低
【答案】D
【解析】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与振幅有关,而题干中未比较对两音叉的振幅,所以无法比较两、乙两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故A不符合题意;声音的频率是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由图可知,甲的频率为256Hz,即甲1秒钟振动的次数为256次,故B不符合题意;在相同温度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所以甲、乙发出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由图可知,甲振动的频率较小,发出声音的音调更低,故D符合题意。故选D。
5.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轻敲鼓面,观察纸屑“跳动”幅度,听其声音,再用力敲鼓面,这时纸屑“跳动”的幅度,声音的响度;(均选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变大 变大
【解析】由于响度与振幅有关,所以如图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轻敲鼓面,鼓面的振动幅度小,故响度小,观察纸屑“跳动”幅度小;再用力敲鼓面,这时鼓面振动幅度变大,故纸屑“跳动”的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变大。
6.如图甲,若用圆棒敲击盛水的高脚杯,水量变多,发声的音调将(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如图乙,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此过程中的发声体是(选填“试管”、“声带”或“管内空气柱”);增加试管中的水量,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将(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原因是发声体的(选填“长度”、“粗细”或“松紧”)发生了变化。
【答案】变低 管内空气柱 变高 长度
【解析】若用圆棒敲击盛水的高脚杯,杯子和水振动发声,水量变多,杯子和水振动的频率变慢,故音调变低;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试管里空气柱振动发声,此过程中的发声体是管内空气柱;增加试管中的水量时,空气柱变短,振动频率变快,音调变高;由于空气柱越来越短,可知其原因是发声体的长度发生了变化。
7.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响度相同的是,音调相同的是(选填“甲”、“乙”、“丙”、“丁”)。
【答案】甲、乙、丙 甲、乙、丁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和丙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甲、乙和丁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
清单03声的利用
知识点一 声与信息
1.声可以传递信息
2.声音传递信息的实例:
(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3)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4)医生用B超为孕妇作常规检查;
(5)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
(6)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7)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和鱼群位置。
3.超声波的应用:
(1)声呐;(定向性好,传播距离远。)
(2)B超;(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3)超声波测速器。(易于获得较为集中的声能。)
知识点二 声与能量
1.声可以传递能量
2.声音传递能量的实例:
(1)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
(2)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出去人体内的结石。
即时练习
1.(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B.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
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答案】D
【解析】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属于声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可以了解工件的质量问题,属于声波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用次声波预报海啸可以提前预知灾害的来临,做好应对准备,属于声波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引起污渍的共振,使其脱离眼镜,属于声波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下列实例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是( )
A.利用声波清洗精细的零件
B.监测声波,预报海啸、台风
C.蝙蝠利用声波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D.医生利用B 超为病人检查身体
【答案】B
【解析】利用声波清洗精细的零件是利用超声波能传播能量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海啸、台风发生时,都会伴随着次声波产生,所以监测声波,预报海啸、台风应用的是次声波,故B符合题意;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医生利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的都是超声波传递信息的特点,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关于超声波探伤仪能检测出工件内部的裂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超声波产生无需物体振动
C.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D.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真空不能传声,超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超声波也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探伤仪主要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4.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送餐成为时尚。如图所示,机器人可以灵活地避开障碍物是通过体内的雷达发射 ,然后接收障碍物的反射波,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客人可以通过语言来操控机器人,说明声可以传递 。
【答案】超声波 信息
【解析】由题意知,机器人可以灵活地避开障碍物是利用了回声定位,其体内的雷达可以发射超声波,通过接收反射波,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或能量。通过语言来操控机器人,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5.暑假旅游,站在瀑布前,小明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不由自主地尖叫了一声,2s后听到了回声。没过多久,天空突然划过一道闪电,假如小明距离天空闪电处1700m。则
(1)小明与瀑布的距离是多少?
(2)看到闪电后多长时间小明会听到雷声?
【答案】(1)340m;(2)5s
【解析】
(1)小明站在瀑布前,尖叫了一声,2s后听到了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则小明与瀑布的距离为
(2)闪电和打雷是在空中同时发生的,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此过程中,光的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则小明听到雷声的时间为
清单04噪声及其控制
知识点一 噪声的来源
1.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休息,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知识点二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分贝:人们以分贝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dB。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知识点三 控制噪声
1.防止噪声的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即时练习
1.广场舞是居民以健身为目的,自发地在开敞空间进行富有韵律的舞蹈,其音乐伴奏通常是分贝高、节奏强,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禁止广场舞活动
B.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C.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答案】B
【解析】广场舞是一种健身活动,禁止跳广场舞,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故A不符合题意;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影响别人,故B符合题意;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检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让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可以减弱噪声,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023新疆和田二模)下列控制噪声是通过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工厂中作业的工人佩戴耳罩
B.摩托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C.高速公路的两旁建造隔声板
D.靠近马路的班级上课时关闭门窗
【答案】B
【解析】工厂中作业的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摩托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靠近马路的班级上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23山东东营中考)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 如图甲,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如图乙,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 如图丙,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建筑工地停工
D. 如图丁,小区内禁止鸣笛
【答案】B
【解析】安装消声器、建筑工地停工和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CD不符合题意;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B符合题意。故选B。
4.镇江大市口广场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分贝(dB) 变大
【解析】噪声监测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测量的是声音的响度,根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显示屏显示的数字是54.4,可知此时的噪声是54.4分贝;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噪声增强,所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变大。
1.同一声音分别在铁棒、水、空气中传播,速度相比较( )
A.在空气中最小B.在水中最大
C.在铁棒中最小D.没有差别
【答案】A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同一声音分别在铁棒、水、空气中传播时,在固体铁棒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空气中传播速度最慢。故选A。
2.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A.手不能传播声音
B.手吸收了声波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答案】C
【解析】当敲击鼓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手使鼓面振动停止,所以声音就消失了。故选C。
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 )
A.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
B.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
C.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
D.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
【答案】D
【解析】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可以感受到振动,说明振动发声,故A不符合题意;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可以感受到音叉在振动,故B不符合题意;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可以感受到锣面在振动,故C不符合题意;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感受到振动频率的变化,不是声音产生的条件,故D符合题意。故选D。
4.分析甲、乙、丙、丁四个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相比,甲的频率比乙慢
B.甲和乙相比,甲的响度比乙小
C.丙和丁相比,丙的音调比丁高
D.丙和丁相比,丙的响度比丁大
【答案】A
【解析】甲和乙相比,在相同时间内,甲振动的次数要小于乙振动的次数,即甲的频率比乙慢,故A正确;甲和乙相比,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则甲的响度比乙大,故B错误;丙和丁相比,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故C错误;丙和丁相比,丙丁的振幅相同,则响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A。
5.小明发现戴上口罩与人交谈时会有所不便,会使人感觉听起来有些费劲,主要是这时对方( )
A.音调变低B.音色变差C.响度变小D.发声困难
【答案】C
【解析】戴上口罩会阻挡声音的传播,从而减小了声音的响度,所以感觉听起来有些费劲,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在音乐课上,同学们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抒发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速度
【答案】B
【解析】“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弦乐器与管乐器发出的音乐有可能相同的是( )
A.音调B.音色
C.响度和音调D.响度、音色和音调
【答案】C
【解析】不同乐器发出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是不同乐器的音色肯定不会相同。故选C。
8.牛的叫声和蚊子“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叫声振幅小,频率高B.牛叫声音调高,响度大
C.蚊子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小D.牛叫声是振动产生的,蚊子“叫”声不是
【答案】C
【解析】牛的叫声和蚊子“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相比,都是由振动产生的,但蚊子的振动频率高,音调更高;牛的振动幅度大,响度更大。故选C。
9.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的次声波判断地震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答案】D
【解析】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符合题意。故选D。
10.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怎样减弱噪声,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
B.戴上防噪声耳塞
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
【答案】A
【解析】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戴上防噪声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道路两旁植树造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公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和声现象有关的设备,其中不能减弱噪声危害的是( )
A.隔音走廊
B.分贝仪
C.摩托车消声器
D.防噪声耳罩
【答案】B
【解析】隔音走廊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分贝仪是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不能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摩托车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
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
C.“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响度要低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答案】C
【解析】“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A选项错误;“隔墙有耳”可以说明固体能够传声,故B选项错误;“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响度要低,C选项正确;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选项错误。故选C。
13.(多选)如图所示,小明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了一个“水瓶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瓶换成铁瓶,音色会不同
B.用不同力度敲击,声音的音调不同
C.敲击瓶子,水柱最高的瓶子振动最慢,音调最高
D.敲击瓶子时,只有水振动发声,由于水柱高度不同,瓶子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音调不同
【答案】AB
【解析】敲击瓶子时由于瓶子与水柱的振动而发出声音,不同的发声体,材料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故玻璃瓶换成铁瓶,音色会不同,故A正确;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敲击,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B正确;敲击瓶子时由于瓶子与水柱的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水柱高度不同,瓶子振动的快慢不同,水柱最高的瓶子振动最慢,音调最低,故C错误;敲击瓶子时由于瓶子与水柱的振动而发出声音,而不是只有水振动发声,由于水柱高度不同,瓶子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音调不同,故D错误。故选AB。
14.(多选)下面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B.太空中宇航员能说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答案】ABC
【解析】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故A错误,A符合题意;太空中宇航员能说话但不能传播,说明声音不可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B符合题意;“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错误,C符合题意;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将声音的振动放大,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
15.如图,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平均速度为1500米/秒,为了开辟新的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秒被探测仪接收,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为______m。用此种方法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答案】450 不能
【解析】声音从探测船到障碍物的时间,由知道,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s=vt=1500m/s×0.3s=450m;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由于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声音不能传播,所以不能用声音测量地月距离。
16.如图把正在播放音乐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
【答案】变小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铃声会逐渐减弱;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所以我们不能听到铃声,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17.小冬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而发声;小冬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
【答案】振动 音调 空气
【解析】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才能发声;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振动频率即音调;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日常生活中,二胡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的。
18.如图所示,扬声器发出的声是由锥形纸盒的____产生的;在正发声的扬声器前点燃一支蜡烛,可以观察到烛焰在摇曳,这表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
【答案】振动 能量
【解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喇叭发出的声音也是由振动产生的;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播放的高音喇叭前,由于扬声器的纸盆振动,带动空气振动,表明了声波能传递能量。
19.如图所示,是工人用听音棒来检查机器是否发生故障,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现在有一种新型牙刷,它能产生超声波,刷牙时,能对牙齿起到很好的清洁作用,这主要是利用声能传递______。
【答案】信息 能量
【解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工人用听音棒来检查机器是否发生故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给人做参考;新型牙刷产生超声波,刷牙时,能对牙齿起到很好的清洁作用,这主要是利用声能传递振动能量。
20.在赣州市南门口车流量较大的转盘旁立有一电子显示屏,如图所示,此时电子屏中的“60分贝”是指声音的______;“掩耳盗铃”是在______减弱噪声的。
【答案】响度 人耳处
【解析】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可读出,此时的噪声是60分贝;此时电子屏中的“60分贝”是指声音的响度,“掩耳盗铃”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21.下面是一组有关声的实验,请正确作答:
(1)如图甲,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该实验是用来探究______;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如图乙,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的抽出,声音将随空气减少而______(填“变弱”、“增强”或“不变”),当瓶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直至变为“真空”时,此时我们将听不到闹钟的响声了这里采用了______的实验方法;
(3)如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是为了探究______的关系;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仍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振动的频率______20Hz(填“大于”或“小于”)。
【答案】(1)A (2)变弱 科学推理 (3)音调和频率 小于
【解析】
(1)如图甲,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该实验是用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2)如图乙,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的抽出,声音将随空气减少而变弱;进一步推理:若瓶内变为“真空”时,将听不到闹钟的声音,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里采用了科学推理法。
(3)如图丙,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发现钢尺振动的频率逐渐变小,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变低,是为了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仍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
22.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于是他决定与同学们一起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选用如图所示材料进行实验,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__(填材料序号)。
(2)若他们选择和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__关系。
(3)除上述探究外还可以选择__(填材料序号),进行的研究是:音调的高低与琴弦__关系。
(4)他们能否选择和进行研究,答__;理由是__。
【答案】(1)和(2)粗细 (3)、 材料 (4)不能 虽然材料不同,但长度也不同,无法比较
【解析】
(1)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材料和粗细相同。选择和。
(2)选择和,材料和长度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
(3)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需使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因此需选择和进行实验。
(4)和材料和长度都不同,没有控制变量,所以无法探究。
23.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完成下列计算: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多少米?
(2)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多少米?
(3)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多少m/s?
【答案】(1)85m;(2)34m;(3)42.5m/s
【解析】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距离为
(2)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距离为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的距离为
(3)在该测速区内,汽车所用时间为
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为
24.在长为918m的某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间隔2.52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求: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2)声音在该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
(3)声音在该金属管中传播的速度。
【答案】(1)2.7s;(2)0.18s;(3)5100m/s
【解析】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
(2)声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声音在该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为
(3)声音在该金属管中传播的速度为
25.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电视剧历久不衰。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一代代人,根据如图所示情景回答:
(1)如图甲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为国王“悬丝诊脉”的图片。“悬丝诊脉”说明声波可以通过___________传播。
(2)如图乙是《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坂坡大喝一声,把曹操身边部将夏侯杰吓得肝胆俱裂,落马而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
(3)如图丙是《西游记》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王熙凤,大家仅靠听她的笑声就判断出来人是王熙凤,利用了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
(4)如图丁是《水浒传》中燕青吹箫的剧照,吹箫时发出的声音,靠的是___________的振动。
【答案】(1)固体 (2)能量 (3)音色 (4)空气柱
【解析】
(1)“悬丝诊脉”,声波是靠“悬丝”来传播,说明固体能传声。
(2)张飞利用声音把夏侯杰吓得肝胆俱裂,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3)能通过声音辨别声音靠的是音色。
(4)吹箫时箫内的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
考点清单06 电与磁【14题型】-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这是一份考点清单06 电与磁【14题型】-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文件包含考点清单06电与磁14题型原卷版docx、考点清单06电与磁14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清单05 生活用电-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这是一份考点清单05 生活用电-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文件包含考点清单05生活用电原卷版docx、考点清单05生活用电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章 《声现象》考点清单专项复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全预测(苏科版): 这是一份第1章 《声现象》考点清单专项复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全预测(苏科版),文件包含第1章《声现象》考点清单专项复习原卷版docx、第1章《声现象》考点清单专项复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