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解析版).docx
    • 练习
      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学生版).docx
    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01
    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02
    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03
    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01
    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02
    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03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解析版docx、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TOC \ "1-3" \h \u
    \l "_Tc16452" 【考点1 时间的测量】2
    \l "_Tc5338" 【考点2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3
    \l "_Tc31833" 【考点3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与刻度尺的使用】5
    \l "_Tc846" 【考点4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7
    \l "_Tc846" 【考点5 参照物及其选择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8
    \l "_Tc16452" 【考点6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9
    \l "_Tc5338" 【考点7 速度与物体运动】11
    \l "_Tc31833" 【考点8 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14
    \l "_Tc846" 【考点9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16
    \l "_Tc846" 【考点10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18
    \l "_Tc16452" 【考点11 回声测距离的应用】19
    \l "_Tc5338" 【考点12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21
    \l "_Tc31833" 【考点13 超声波与次声波】22
    \l "_Tc846" 【考点14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22
    \l "_Tc846" 【考点15 声与能量】23
    \l "_Tc16452" 【考点16 防治噪声的途径】24
    \l "_Tc5338" 【考点17 摄氏温度】25
    \l "_Tc31833" 【考点18 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26
    \l "_Tc16452" 【考点19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27
    \l "_Tc5338" 【考点20 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28
    \l "_Tc31833" 【考点21 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29
    \l "_Tc846" 【考点22 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30
    \l "_Tc846" 【考点23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30
    \l "_Tc16452" 【考点24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30
    \l "_Tc5338" 【考点25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32
    \l "_Tc846" 【考点26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33
    \l "_Tc846" 【考点27 沸腾及沸腾条件】32
    \l "_Tc16452" 【考点28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36
    \l "_Tc5338" 【考点29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8
    \l "_Tc16452" 【考点30 液化及液化的放热特点】39
    \l "_Tc5338" 【考点3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与特点】39
    \l "_Tc16452" 【考点1 时间的测量】
    1.(2023秋•东湖区校级月考)坐在行驶列车上的一名乘客,欲估测前方隧道的长度,在进、出隧道口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名乘客在隧道中的时间为 5 min,合 300 s。
    【答案】5;300。
    【分析】分别读出两表表示的时刻,两个时刻之差即为乘客在隧道中的时间。
    【解答】解:甲表时针指在1和2之间,分针指在20分位置,故甲表示数为1:20,乙表时针指在1和2之间,分针指在25分位置,故乙表示数为1:25,
    这名乘客在隧道中的时间t=1:25﹣1:20=5min=5×60s=300s。
    故答案为:5;300。
    2.(2022秋•临邑县校级月考)如图1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3.48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 cm。图2停表的示数为 337.5 s。
    【答案】3.48;0.1;337.5。
    【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图1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5.48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48cm﹣2.00cm=3.48cm;
    图2中,在停表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2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分针在“5”与“6”之间,偏向“6”,所以是5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停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
    故答案为:3.48;0.1;337.5。
    \l "_Tc5338" 【考点2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3.(2022秋•和平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长度测量中常用的几种特殊测量,其中测量过程有误的是( )
    A.B.
    C.D.
    【答案】B
    【分析】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有:累积法,化曲为直法,平移法,转换法和比例法等。
    【解答】解:A、测直径用到了平移法,三角板的直角边保证了垂直,使直径平移到刻度尺上进行测量,故A正确;
    B、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对准桌面,故B错误;
    C、测铜丝直径、头发丝直径、纸张厚度等用到了累积法,故C正确;
    D、测两点间曲线的长度,可以借助无弹性的棉线,故D正确。
    故选:B。
    4.(2023秋•潞城区校级月考)小明同学书桌上有一叠A4打印纸,为了测定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
    ①测量出A4纸的总厚度,记录为L;
    ②选用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适的刻度尺;
    ③数出A4纸的纸张数,记录为n;
    (1)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 ②①③ (填字母序号)。
    (2)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得出一张纸的厚度的表达式:d= 。(用题中字母表示)
    (3)下表是小明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学生用刻度尺准备进行实验时,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请将两个空白处填写完整。
    (4)在进行步骤①时,若没有将A4纸压紧,会使测量结果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该实验的测量方法的应用还有 测一枚图钉质量 。(举出一例)
    【答案】(1)②①③;(2);(3)mm;纸张的平均厚度;(4)偏大;测一枚图钉质量。
    【分析】(1)(2)(3)此题是利用累积法测物体的长度,当一个物体的长度太小无法测量时,可以测量n个相同物体的长度后除以n得一个物体的长度;但要注意课本的页码数不是课本的张数,一张纸是两页;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4)若没有将课本压紧,课本的厚度变大。
    【解答】解:(1)为了更准确测定一张纸的厚度,使用累积法,正确的测量顺序应为:②①③;
    (2)测量出整本物理课本的厚度,记录为L;纸张数为n;
    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得出一张纸的表达式:d=;
    (3)每张纸的厚度等于总厚度除以张数,还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故表格第一行的两空中应分别填写纸张的总厚度/mm、纸张的平均厚度/mm。
    (4)在进行步骤①时,若没有将课本压紧,厚度增加,测量结果偏大;该实验累积法的测量方法应用还有测一枚图钉质量等。
    故答案为:(1)②①③;(2);(3)mm;纸张的平均厚度;(4)偏大;测一枚图钉质量。
    \l "_Tc31833" 【考点3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与刻度尺的使用】
    5.(2023秋•东乡区校级月考)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身高增长非常明显。如图所示,八(一)班的小明今年体检发现自己又长高了,则这一年他长高了( )
    A.5mmB.5.0mmC.5cmD.5.0cm
    【答案】D
    【分析】根据去年身高测量和今年身高测量计算长高的值。
    【解答】解:由图可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由图甲可知,小明去年的身高为167.0cm;由图乙可知,小明今年的身高为172.0cm,则这一年他长高了h=172.0cm﹣167.0cm=5.0cm,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2023秋•东湖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有一薄壁容器,小张先用刻度尺测量出容器底部的直径为D,向容器内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水柱的长度为L1,后用盖子盖住容器口,将容器倒置,用刻度尺测出 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L2 ,最后得出容器的容积V= (L1+L2) 。(用测量出的已知量表示V)
    【答案】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L2;(L1+L2)。
    【分析】由图可知薄壁容器多半部分是圆柱体,可利用圆柱体体积公式V=Sh计算容积。对于上瓶盖下方小部分非圆柱部分,可利用水将其等效转化为圆柱体。
    【解答】解:
    (1)先用刻度尺测量出容器底部的直径为D,计算出容器底部的面积S=πr2=;
    (2)再向容器内倒入适量的水,使液面刚好到瓶身圆柱形结束处,用刻度尺测出水柱的长度为L1;这样可得出容器圆柱部分容积V1=SL1=L1;
    (3)然后用盖子盖住容器口,将容器倒置,则空白处体积即为瓶盖下非圆柱部分体积,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L2;从而得出容器非圆柱部分容积V2=SL2=L2;
    (4)则容器容积V=V1+V2=L1+L2=(L1+L2);
    故答案为: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L2;(L1+L2)。
    7.(2023秋•卧龙区校级月考)如图甲、乙所示,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甲 图,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
    【答案】甲;1。
    【分析】在对刻度尺进行读数时,应看清分度值,视线应与尺的末端刻度垂直,最终的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乙图中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并未与尺面末端刻度垂直,因此乙是错误的,乙图的读数偏大;甲是正确的;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
    故答案为:甲;1。
    \l "_Tc846" 【考点4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8.(2023秋•获嘉县校级月考)小明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4.82cm、4.83cm、4.95cm、4.81cm、4.83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1cm
    B.错误数据是4.95cm
    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消除误差
    D.物体的长度应取4.85cm
    【答案】B
    【分析】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
    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
    ②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测量结果最后一位是估计值。
    【解答】解:
    A、从测量结果可以看出,最后一位是估计值,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m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故A错误;
    B、测量值4.95cm与其它测量值相差较大,所以此数据是错误的,故B正确;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
    D、物体的长度为L=≈4.82cm,故D错误。
    故选:B。
    9.(2023秋•裕安区校级月考)用如图所示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a (选填“a”或“b”);这支铅笔的长度为 2.50 cm。误差指的是 测量值 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答案】a;2.50;测量值。
    【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刻度线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线相垂直,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误差指的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解答】解:由图知:b读数时视线都没有与刻度线相垂直,所以b是错误的,正确的是a;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铅笔左端与1.00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5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3.50﹣1.00cm=2.50cm。
    误差指的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故答案为:a;2.50;测量值。
    \l "_Tc846" 【考点5 参照物及其选择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0.(2020•和平区模拟)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人们怎么会认为他们是运动的呢?( )
    A.是以电视观众为参照物
    B.是以看台上的观众为参照物
    C.是以摄像机的镜头为参照物
    D.是以电视机的屏幕为参照物
    【答案】B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是运动的,并且运动速度很快。而屏幕中的运动员相对于电视观众、摄像机的镜头、电视屏幕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电视观众、摄像机的镜头、电视屏幕都是静止的,即是相对静止的。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2023秋•平山县校级月考)(多选)观察图中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B.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向右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答案】CD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解答】解:
    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
    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向右运动;2、静止;3、向左运动,且速度小于风速。
    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CD正确,AB错误。
    故选:CD。
    12.(2022秋•达川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司机回答乘客的话是以 汽车 为参照物,而小朋友的看法又是以 自己 为参照物。
    【答案】汽车;自己。
    【分析】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说物体是静止的;反之,就是运动的。
    【解答】解:乘客相对于汽车,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相对于路边的小朋友,位置发生了变化,故说乘客是静止的,参照物是汽车;小朋友以自己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汽车;自己。
    \l "_Tc16452" 【考点6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13.(2023•龙马潭区模拟)细心审题:小明去上学,以v1的速度走过一半路程后,再以v2的速度跑过后一半路程,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B.2(v2﹣v1)
    C.D.
    【答案】C
    【分析】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先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物体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得出全程用的时间,再利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假设全程路程为S,
    则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t1==,
    物体在后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t2==,
    物体全程用的时间:t=t1+t2=+=S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
    v==。
    故选:C。
    14.(2022秋•长顺县期末)菲菲家住在某小区9栋1单元第10层,每层楼高3m,某次放学后,她和爸爸从负一层乘坐电梯回家时,电梯分别在第3层和第6层各停一次,每次停留时间为5s,当电梯到达第10层时,总共用时1min;菲菲家离地面的高度是 27m ,该电梯每上升一层楼的平均用时为 5 s,菲菲乘电梯从负一楼到家的平均速度是 0.5 m/s。
    【答案】27m;5;0.5。
    【分析】(1)菲菲家住在某小区9栋1单元第10层,因此菲菲家离地面有9层楼的高度,据此计算;
    (2)她和爸爸从负一层乘坐电梯回家,共上升了10层楼,电梯分别在第3层和第6层各停一次,每次停留时间为5s,据此计算电梯每上升一层楼的平均用时;
    (3)先计算出菲菲乘电梯从负一楼到家的距离,再利用公式v=计算出菲菲乘电梯从负一楼到家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菲菲家住在某小区9栋1单元第10层,因此菲菲家离地面的高度是:
    3m/层×(10层﹣1层)=27m;
    她和爸爸从负一层乘坐电梯回家,共上升了10层楼,电梯分别在第3层和第6层各停一次,每次停留时间为5s,电梯每上升一层楼的平均用时为:
    t===5s;
    菲菲乘电梯从负一楼到家的距离为:
    s=3m/层×10层=30m;
    菲菲乘电梯从负一楼到家的平均速度是:
    v====0.5m/s。
    故答案为:27m;5;0.5。
    \l "_Tc5338" 【考点7 速度与物体运动】
    15.(2022•曲阜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是新的“龟兔百米赛跑”的s﹣t图像,请根据这幅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
    B.比赛时,乌龟先出发
    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相遇过三次
    D.乌龟在比赛过程中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
    【分析】观察s﹣t图像,可知纵坐标表示的是前进的路程,横坐标表示的是运动的时间。图像上点对应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表示此点的速度。观察图像,判断对错。
    【解答】解:
    A、全程为100m,跑完全程时,乌龟用的时间长,所以乌龟输了,故A错误;
    B、乌龟在0秒时出发,兔子在t1秒出发,所以乌龟先出发,故B正确;
    C、路程相同,时间相同时,二者相遇,表现在图像上是两图像的交点,两图像共有三个交点,所以途中相遇三次,故C正确;
    D、图像中,乌龟的运动图像为一条直线,所以为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A。
    16.(2020秋•龙泉驿区期中)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 丙 ;若以乙车为 静止 参照物,丙车向 西 运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三个图象,分别分析出甲、乙、丙三辆小车的运动情况,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求出甲、乙、丙的运动速度;进行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
    (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右图象是v﹣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丙的速度大小v丙=4m/s;乙的速度是6m/s;
    左图象是s﹣t图象,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v甲===4m/s;
    故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丙;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由于乙车的速度大于丙车的速度,所以若以乙车为静止的参照物,丙车向相反的方向,即向西运动;
    故答案为:丙;静止;西。
    17.(2022秋•天门期中)测火车速度:
    提出问题:国庆节期间,小芳和同学们乘火车从襄樊回重庆,当火车行至襄渝铁路大巴山冷水隧道前一段平直轨道时,小芳对其他同学说:“我们能否用手边的器材估测火车的速度?”
    进行实验:许多同学参加了测量,他们各自的做法如下:
    (1)小芳听到列车上广播:“前方S=3km便是大巴山冷水隧道。”恰好此时火车鸣笛,小芳测得经t秒后听到从大巴山反射来的回声后说:“我已能算出火车的速度。”
    (2)坐在窗旁的小军不动声色,看着窗外每隔S=100m的电线杆,并数着自己脉搏跳动的次数,数出每通过两根电线杆时自己脉搏跳动了N次,小军突然宣布:“我已测出火车的速度。”设小军自己平时每分钟脉搏跳动n次。
    (3)小强跑到列车驾驶室,回来后笑着说:“我已知道了火车的速度。”
    (4)小慧看着自己的手表,问了一下乘务员每根铁轨长L,数出t秒内铁轨响了N次,小慧说自己的方法可以测火车的速度。(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声,下面速度表达式均用给定的字母表示)
    实验方法交流:小芳测量速度的表达式 v车= ;
    小军的测量速度的表达式: v车= ;
    小强的测量方法是 观察列车上的速度计的示数知道列车的速度的 ;
    小慧的测量方法是 铁轨响了N次,表示走过的路程为s=(N﹣1)L,再用公式v车==计算出列车的速度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小芳所坐的列车行驶的距离加上声音传播的距离为鸣笛处到大巴山距离的2倍,根据公式v=求出火车的速度;
    (2)小军脉搏跳动N次的时间t=,根据公式v=求出火车的速度;
    (3)小强的测量方法是:观察列车上的速度计的示数知道列车的速度的;
    (4)小慧数出t秒内铁轨响了N次,表示走过的路程为s=(N﹣1)L,根据公式v=求出火车的速度。
    【解答】解:(1)因为v=,
    所以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
    列车走的距离s车=v车t,且s声+s车=2s,
    即:v声t+v车t=2s,
    所以列车的速度为:
    v车=;
    (2)小军脉搏跳动1次的时间:×60,
    脉搏跳动了N次的时间t=×60×N=,
    每通过两根电线杆通过的距离为s=100m,
    所以列车的速度为:
    v车===;
    (3)小强的测量方法是:观察列车上的速度计的示数知道列车的速度的;
    (4)小慧数出t秒内铁轨响了N次,表示走过的路程为s=(N﹣1)L,
    所以列车的速度为:
    v车==。
    故答案为:v车=;v车=;观察列车上的速度计的示数知道列车的速度的;铁轨响了N次,表示走过的路程为s=(N﹣1)L,再用公式v车==计算出列车的速度。
    \l "_Tc31833" 【考点8 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
    18.(2023秋•武汉月考)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上的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那么,能否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表示运动的快慢?若能,数学表达式是什么?武汉军运会军事五项冠军,我国选手潘玉婷在障碍赛跑中,全程500m用时2min,用此数学表达式计算出快慢应是多少,下列选项是分别关于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不能,v=,4.17s/mB.不能,v=,0.24m/s
    C.能,v=,0.24m/sD.能,v=,0.24s/m
    【答案】D
    【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三种办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远,速度越大;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大;也可以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表示。
    【解答】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上的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因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需要知道路程和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时间;
    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即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所以能表示运动的快慢;
    可以用物体通过的时间与路程的比值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v=;
    潘玉程在障碍赛跑中,全程500m用时2min=120s,则速度为v===0.24s/m;
    故选:D。
    19.(2022秋•浏阳市期末)汽车向放置在路边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如图所示,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3s,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85 m,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汽车的速度是 42.5m/s (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求汽车的速度必须知道行驶的距离和相应的时间。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0.25s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0.25s的时间;在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在与汽车相遇返回到测速仪时,超声波行驶了0.15s;这两次汽车与测速仪的距离差就是汽车行驶的距离,再找出行驶这段时间所用的时间,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运动了0.25s才和汽车相遇,0.25s在0.9s内,要用0.9s减掉0.25s,当测速仪发出第二次超声波完毕后,超声波向汽车运动了0.15s遇到汽车,这0.15s没有在0.9s内,所以要加上0.15s.求出汽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即可得解。
    【解答】解:∵v=,
    ∴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0.25s=85m;
    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声t2=340m/s×0.15s=51m;
    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s′=s1﹣s2=85m﹣51m=34m;
    这34m共用了:t′=Δt﹣+=0.9s﹣0.25s+0.15s=0.8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42.5m/s。
    故答案为:85;42.5。
    20.(2023秋•鼓楼区校级月考)创下多项世界纪录的港珠澳大桥的总长为55km,其中有6.7km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长达22.9km的桥梁,以及逾20万平方米的两个人工岛。港珠澳大桥建成后,驾车从香港至澳门的时间从4h大幅缩减至约30min。
    (1)港珠澳大桥通车前,汽车从香港行驶至澳门的平均速度为50km/h,则从香港驾车至澳门的行程是多少千米?
    (2)一个车队由十辆相同型号的小型客车纵向排列而成,每辆车长为6m,相邻两辆车之间的间隔是80m,车速为72km/h,这个车队匀速地全部通过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需要多少秒的时间?
    【答案】(1)从香港驾车至澳门的行程是200千米;
    (2)这个车队匀速地全部通过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需要374秒的时间。
    【分析】(1)知道港珠澳大桥通车前的速度和所用时间,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s=vt求出从香港驾车至澳门的行程;
    (2)先求出车队的总长度,该车队匀速地全部通过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的总路程等于隧道长加上车队长,然后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t=求出需要的时间。
    【解答】解:(1)由v=得,从香港驾车至澳门的行程:
    s=vt=50km/h×4h=200km。
    (2)该车队的总长度s车=10×6m+(10﹣1)×80m=780m,
    海底隧道的长度s隧道=6.7km=6700m,
    则该车队匀速地全部通过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的总路程:
    s=s车+s隧道=780m+6700m=7480m,
    汽车的速度v=72km/h=20m/s,
    由v=得,该车队匀速地全部通过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需要的时间:
    t===374s。
    答:(1)从香港驾车至澳门的行程是200千米;
    (2)这个车队匀速地全部通过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需要374秒的时间。
    \l "_Tc846" 【考点9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1.(2023秋•宝安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如图所示,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秒表 ;
    (2)刚开始实验时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此时应该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改正实验后继续实验;
    (3)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 0.50 m/s;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小 (选填“大”或“小”);
    (5)为了测量小车从A滑到C时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测得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 小 (选填“大”或“小”)。
    (6)同学们画出了小车从A到C的s﹣t图象或v﹣t图象的大致情况。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D 。
    【答案】(1)秒表;(2)减小;(3)0.50;(4)小;(5)小;(6)D。
    【分析】(1)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原理为v=,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和用秒表测量时间;
    (2)斜面坡度如果太大,小车在斜面上运动会较快,不便于时间的测量;
    (3)根据图象读出AB段和BC段的距离和时间,运用公式v=求出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
    (4)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
    (5)根据后半段路程速度的大小进行分析;
    (6)根据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分析小车从A到C的s﹣t图象或v﹣t图象的大致情况。
    【解答】解:(1)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原理为v=,则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和用秒表测量时间;
    (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滑下的速度较小,时间较长,便于测量;
    (3)小车BC段的距离为:
    sBC=40.0cm﹣0.00cm=40.0cm,tBC=tAC﹣tAB=2.4s﹣1.6s=0.8s,
    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
    vBC===50cm/s=0.50m/s;
    (4)过了B点后计时,所计时间偏大,根据公式v=可知,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偏大,速度就会偏小;
    (5)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他测得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小;
    (6)小车从A到C,做加速直线运动,
    A图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图中速度随时间的增加不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图中路程增加的幅度小于时间增加的幅度,即物体做减速运动;
    D图中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即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1)秒表;(2)减小;(3)0.50;(4)小;(5)小;(6)D。
    \l "_Tc846" 【考点10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2.(2021秋•烟台期中)(多选)《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记载:行军宿营,士兵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莱阳到威海的路程约为180km,若古人夜骑平均速度5m/s,走完此路段所需时间大约为t。关于“伏地听声”可以及早做出判断的原因以及时间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的传声速度大于空气的传声速度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空气传声的速度大于固体传声的速度
    【答案】ABC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最慢是在气体中。
    【解答】解:A、固体的传声速度大于空气的传声速度,故A正确;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B正确;
    C、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故C正确;
    D、空气传声的速度小于固体传声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ABC。
    23.(2022秋•芜湖月考)已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有一根铁管长520m,甲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用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听。乙同学听到两次响声,其中听到的第一次响声是从 铁管 (选填“铁管”或“空气”)传来的。
    【答案】铁管。
    【分析】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声速,传播相同的距离,由时间的计算公式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声速,传播相同的距离,由t=可知,声音经铁管传播的时间小于空气传播的时间,所以听到的第一次响声是从铁管传来的。
    故答案为:铁管。
    24.(2021秋•肇源县校级期中)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表所示。在长为884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两次声音相隔2.43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答案】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该金属管可能是由铁材料制成的。
    【分析】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先算出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再根据时间差算出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然后对照表格推算出是哪种金属。
    【解答】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t空===2.6s;
    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时间:
    t金=t空﹣t差=2.6s﹣2.43s=0.17s;
    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
    v金===5200m/s;
    根据表中信息可知该金属为铁。
    答: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该金属管可能是由铁材料制成的。
    \l "_Tc16452" 【考点11 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25.(2020秋•东西湖区期中)如图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s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 )
    A.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
    B.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
    C.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m/s
    D.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3s
    【答案】A
    【分析】先确定汽车收到第一、二次信号时用的时间,利用s=vt求出到测速仪的距离,进而求出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利用速度公式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解答】解:
    A、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t1=×0.6s=0.3s,
    由v=可得距测速仪s1=v波t1=340m/s×0.3s=102m;故A错误;
    B、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t2=×(1.8s﹣1.4s)=0.2s,
    由v=可得距测速仪s2=v波t2=340m/s×0.2s=68m;故B正确;
    CD、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s=s1﹣s2=102m﹣68m=34m,
    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Δt=1.6s﹣0.3s=1.3s,
    汽车的速度v==≈26.15m/s,故CD正确。
    故选:A。
    26.(2023秋•韩城市月考)某同学乘坐着的汽艇遥对一座山崖,司机向山崖鸣笛,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山崖驶去,历时5s听到汽笛的回声,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通常情况下,回声与原声在时间上相隔 0.1 s以上,人们才能区分开来。
    (2)听到回声时,汽艇走的距离是多少?
    (3)他听到回声时汽艇离山崖多远?
    【答案】(1)0.1;
    (2)听到回声时,汽艇走的距离是50m;
    (3)他听到回声时汽艇离山崖825m。
    【分析】(1)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
    (2)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历时5s听到汽笛的回声,根据s=vt求出汽艇运动的距离;
    (3)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根据s=vt求出声音传播的距离,因听到回声时汽艇离山崖的距离等于声音传播距离减去汽艇运动距离后的一半,据此求出他听到回声时汽艇离山崖的距离。
    【解答】解:(1)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
    (2)由可得,汽艇运动的距离:s汽艇=v汽艇t=10m/s×5s=50m;
    (3)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音 s声音=v声音t=340m/s×5s=1700m。
    他听到回声时汽艇离山崖的距离:。
    答:(1)0.1;
    (2)听到回声时,汽艇走的距离是50m;
    (3)他听到回声时汽艇离山崖825m。
    \l "_Tc5338" 【考点12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7.(2021秋•夹江县期末)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他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辨别的( )
    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D.飞行高低不同
    【答案】A
    【分析】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是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首先计算频率,然后判断音调。
    【解答】解: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蜜蜂载花蜜飞行频率小于不载花蜜飞行频率,蜜蜂载花蜜飞行音调低于不载花蜜飞行音调;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其是根据蜜蜂的音调来判断的。
    故选:A。
    28.(2022秋•长沙期中)我国已经建成多条“音乐公路”,如图所示,路面上建有一条条凹槽,每条凹槽就像一个音符,可以把整条路面看成是一张留声机的碟片,而汽车的轮胎就像是唱针,每当车辆以40km/h左右的速度匀速驶过这段路面时,一段完整的音乐就奏响了;如果同一辆汽车驶过时的速度为60km/h,则听到音乐的 音调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明显变化。
    【答案】音调。
    【分析】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答】解:当车辆以40km/h左右的速度行驶变成速度为60km/h行驶时,轮胎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故听到音乐的音调也会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音调。
    \l "_Tc31833" 【考点13 超声波与次声波】
    29.(2022•杭州模拟)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游轮,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把这种探测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
    (1)这种装置的名称叫 声呐 ,为使它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 超 声波。
    (2)现代科学家已研制成功一种叫做“水母耳”的海上警报器,用来接收 次 声波,从而预报海上风暴;科研人员还设计制造了一种模仿蝙蝠的 超 声波声音,放在农田或粮仓里播放,老鼠听到后就惊恐不安,纷纷逃遁,甚至发疯相残。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超声波的频率很高,具有较大能量,也有很强的穿透性,在医学领域有很多应用;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
    发生地震、风暴等会发出次声波,次声波的频率小,波长长,故可以传播很远的距离。
    【解答】解:(1)因为超声波的能量大,穿透性强,海上装置声呐利用此原理可以较早的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
    (2)海上风暴发出的是次声波,所以海上警报器接收的是次声波;蝙蝠发出的是超声波;
    故答案为:(1)声呐,超;(2)次,超。
    \l "_Tc846" 【考点14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30.(2022•沭阳县模拟)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的是要想响度大,应该用重锤敲,使振幅变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的是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固体能传声
    【答案】B
    【分析】(1)(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即我们常说的声音的大小,它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根据音色可以辨别物体。
    (4)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解答】解:A、鼓只有在鼓锤的敲击下振动才能发声,并且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正确;
    B、“震耳欲聋”指声音大,即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闻其声知其人”,通过音色能辨别说话者。故C正确;
    D、隔墙有耳证明固体能传声,故D正确;
    故选:B。
    31.(2022秋•清原县期中)拿一个滴答作响的小闹钟,先把它放在硬桌子面上,再把它放在空木盒或空纸盒上,两次在距离闹钟相同的位置听闹钟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第二次听到的声音常常比第一次更 大 (选填“大”或“小”)。根据上面的实践,我知道了,加个空盒会增加声音的 响度 (填声音的特征)。这个空盒子也叫“共鸣箱”,你所知道的有共鸣箱的乐器: 二胡 (填一种乐器即可)。
    【答案】大;响度;二胡。
    【分析】响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及振幅有关。
    【解答】解:两次在距离闹钟相同的位置听闹钟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第二次听到的声音常常比第一次更大,因为空盒类似共鸣箱,故加个空盒会增加声音的响度,二胡有共鸣箱。
    故答案为:大;响度;二胡。
    32.(2022•都安县校级模拟)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A.今天“锣鼓喧天,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响度 大。
    B.宋祖英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宋祖英的歌声的 音色 好。
    C.小女孩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她的说话声 音调 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色、响度。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色是能辨别物体,音色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解:(1)“锣鼓喧天,震耳欲聋”,说明声音大,响度大。
    (2)“悦耳动听”,说明声音好听,是指声带好,是指振动物体的材料好,指的是音色好。
    (3)“脆如银铃”,指的是声音比较高,指音调高。
    故答案为:响度;音色;音调。
    \l "_Tc846" 【考点15 声与能量】
    33.(2022•雨花区校级三模)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真空可以传声
    B.低声细语中的细语形容的是声音的音调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声音只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C
    【分析】(1)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3)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A、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低声细语中的细语形容的是声音的响度小,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l "_Tc16452" 【考点16 防治噪声的途径】
    34.(2022秋•西安期中)市政府为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下列措施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城区特殊地段禁鸣﹣﹣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街头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城市噪声
    C.增加城市河流面积﹣﹣可以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夏季市内气温
    D.倡导“无车日”﹣﹣可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缓解“温室效应”
    【答案】B
    【分析】(1)(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从声源处减弱;从传播过程中减弱;从人耳处减弱;
    (3)增加城市河流面积,据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可以,降低夏季市内气温;
    (4)“温室效应”就是由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引起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就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解:A、城区特殊地段禁鸣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街头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检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故错误但符合题意;
    C、增加城市河流面积,可以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夏季市内气温,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无车日”,减少了机动车的行驶,机动车在行驶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减缓“温室效应”,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5.(2021•江门模拟)一天晚上,小李正在家里看书,突然听到窗外传来很响的炮竹声与放烟花的声音,剧烈的爆炸声让他难以安静地看书学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炮竹声是由炮竹爆炸时引起空气的 振动 发出的,然后通过 空气 传播到小李的耳朵里。
    (2)小李同学觉得看到烟花与听到烟花的声音并不同步,总是先看见烟花绽放然后才能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如果看到烟花后2秒才听到烟花的爆炸声,那么放烟花的地方与他的距离大约是 680 m。
    (3)外面的炮竹声对小李同学来说是噪声,他赶紧关上门窗,这是通过在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
    【答案】(1)振动;空气;(2)680;(3)传播过程中。
    【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2)运用速度的公式,可得出距离。
    (3)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解答】解:(1)炮竹声是由炮竹爆炸时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的,然后通过空气传播到小李的耳朵里。
    (2)如果看到烟花后2秒才听到烟花的爆炸声,则放烟花的地方与他的距离为:s=vt=340m/s×2s=680m。
    (3)外面的炮竹声对小李同学来说是噪声,他赶紧关上门窗,这是通过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1)振动;空气;(2)680;(3)传播过程中。
    \l "_Tc5338" 【考点17 摄氏温度】
    36.(2022秋•锡山区校级期中)有一支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10℃,把它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0℃若一杯热水的实际温度为60摄氏度,则用该温度计测出的示数为( )
    A.62.5℃B.58℃C.60℃D.无法确定
    【答案】B
    【分析】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而题目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10℃,1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0℃,中间是8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计算实际温度为60℃时对应的温度值。
    【解答】解:
    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为:=1.25℃;
    当实际温度60℃时,该温度计的示数t=+10℃=58℃。
    故选:B。
    37.(2020秋•忠县校级期中)下面有一些温度值,请在﹣18℃、0℃、20℃、37℃、42℃、100℃、200℃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100℃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 37℃ ;洗澡水的最佳温度是 42℃ ;人感到最舒服的温度是 20℃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 ﹣18℃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0℃ ;炸鸡肋时的油温是 200℃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物体的温度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做出选择。
    【解答】解: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7℃;洗澡水的最佳温度是42℃;人感到最舒服的温度是20℃;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18℃;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炸鸡肋时的油温是200℃。
    故答案为:100℃;37℃;42℃;20℃;﹣18℃;0℃;200℃。
    \l "_Tc31833" 【考点18 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8.(2022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观察、对比伽利略空气温度计①与自制温度计②,回答:两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① 空气的热胀冷缩 ,② 液体的热胀冷缩 ;当两温度计内液面均上升时,外界温度变化情况是:① 降低 ,② 升高 (选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空气的热胀冷缩;液体的热胀冷缩;降低;升高。
    【分析】伽利略空气温度计是利用了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自制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
    【解答】解:当伽利略空气温度计内液面上升时,说明玻璃球内的气体压强减小,空气体积变小,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可知,此时外界的温度降低导致;当自制温度计内液面上升时,是因为受到了外界温度影响液体膨胀,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可知,此时外界温度升高了。
    故答案为:空气的热胀冷缩;液体的热胀冷缩;降低;升高。
    \l "_Tc16452" 【考点19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39.(2021秋•松山区期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是( )
    a.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b.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c.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最小分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记录读数。
    A.abcdeB.abcedC.cadebD.acdeb
    【答案】D
    【分析】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①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解答】解: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应该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再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再让温度计液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再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再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最后取出温度计,则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acdeb,故D正确。
    故选:D。
    40.(2022秋•南海区校级月考)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 规律制成;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 水沸腾 的温度规定为100℃。三位同学练习观察温度计的方法如图所示,其中甲同学的读数与正确值相比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相同”)。
    【答案】热胀冷缩;水沸腾;偏大。
    【分析】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1标准大气压下,摄氏度温标通常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水沸腾的温度作为100℃,把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叫做1℃;温度计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解答】解: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水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由图知,甲同学观察温度计的方法是俯视,甲同学的读数与正确值相比偏大。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水沸腾;偏大。
    \l "_Tc5338" 【考点20 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
    41.(2022秋•千山区期中)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下列唐诗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加点字),属于凝固形成的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喧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孤舟装笠翁,独钓寒江雪
    【答案】B
    【分析】凝固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凝固要放热。
    【解答】A、露是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冰是水凝固成的,故B正确
    C、霜是水蒸气放热凝华成的,故C错误。
    D、雪是水蒸气放热凝华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42.(2022秋•雁塔区期末)如图,小明利用一段细线、一小块冰块和少许盐表演了个小魔术。他先将打湿的细线搭放在冰块上,向细线和冰块的接触位置撒少许盐使冰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静置一分钟后,在低温下,绳子里的水就会 凝固 (填物态变化名称),和冰粘在了一起,就可以利用细线把冰块提起来了。
    【答案】熔化;吸收;凝固。
    【分析】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成液态,熔化要吸热;凝固是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凝固要放热。
    【解答】解: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撒盐后,有部分冰会熔化成水,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周围温度降低,在低温下,绳子里的水就会凝固成冰,和冰粘在了一起,就可以利用细线把冰块提起来了。
    故答案是:熔化;吸收;凝固。
    \l "_Tc31833" 【考点21 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43.(2021秋•大通县期末)一位年轻的护士用同一支体温计依次测量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忘了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关于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个人中有至少两人体温是39.5℃
    【答案】B
    【分析】在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因为水银柱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
    【解答】解:
    甲的体温等于39.5℃,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结果准确;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甲的体温,即乙、丙两人的体温可能等于或低于39.5℃,故B正确。
    故选:B。
    44.(2022秋•西安期末)如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分度值为 0.1 ℃.一天清晨,小明正确操作,量出小明同学的体温如图甲所示,则他的体温为 38.1 ℃,由于一时疏忽,小明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图乙所示,则测量的结果 准确 (选填“准确”或“不准确”)。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①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②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先要弄清楚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度相垂直;
    ③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因为水银柱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
    【解答】解:
    (1)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根据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如图所示,温度计的量程是35~42℃,每一大格分10小格,每小格0.1℃,液柱在38℃后1格,读数为38.1℃。
    (3)原来示数为38.1℃,忘记甩就用它测量小军的体温时,图丙体温计的示数是38.9℃,液柱会受热膨胀向上升高,故此次测量是准确的。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0.1;38.1;准确。
    \l "_Tc846" 【考点22 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
    45.(2022秋•姑苏区期中)把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底下,冰没有全部被熔化以前( )
    A.冰和水的温度都会升高
    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水的温度不变,冰的温度升高
    D.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
    【答案】D
    【分析】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无论是冰熔化成水,还是水结成冰,在这个过程中,温度总保持熔点或凝固点不变。
    【解答】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冰是晶体,在它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加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熔化过程结束,全部熔化成水,温度才升高,因此只要是冰水混合物,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外部环境,温度都不改变。
    故选:D。
    46.(2023•金溪县校级模拟)在温度为0℃的室内,有一杯久置的水,水面上浮着一层碎冰块。此时水的温度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0℃,如果把一块冰扔到杯中,过一会,这块冰的体积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减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冰是晶体
    (2)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3)晶体熔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 ②继续吸热
    【解答】解:(1)在温度为0℃的室内,有一杯久置的水,水面上浮着一层碎冰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2)如果把一块冰扔到杯中,由于室温是0℃,当冰达到熔点0℃时没法继续吸热,不会熔化,所以冰的质量不会减少。
    故答案是:(1)等于;(2)不会。
    \l "_Tc846" 【考点23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47.(2022秋•海安市期末)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特点。
    (1)组装甲装置过程中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 为了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实验中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之外还能 使物体受热均匀 。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4 ℃。
    (3)根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过程,记录实验数据并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其中烛蜡的图像是图 ② (选填“①”或“②”),蜡烛属于 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你判断的依据是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
    (4)小明发现还未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冰也熔化了,此时冰熔化 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在完成实验后,小明发现他们小组并没有观察到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冰的质量太少,熔化太快 。
    【答案】(1)为了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使物体受热均匀;(2)﹣4;(3)②;非晶体;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4)需要;冰的质量太少,熔化太快。
    【分析】(1)因为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从下向上固定实验器材的位置;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物质受热均匀,还有个好处就是能减缓物质的升温速度,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注意是零上还是零下;
    (3)非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该不变的温度叫熔点;在晶体的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
    (4)温水的温度高于冰的熔点,即使不用酒精灯加热,冰也能从温水吸收热量。
    【解答】解:(1)组装甲装置过程中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为了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用水浴法可以使物体均匀受热;
    (2)乙图中的温度计分度值是1℃,数值小的度数在数字大的上面,故它的示数是﹣4℃;
    (3)蜡烛是非晶体,故它的熔化过程没有固定不变的温度,它熔化的图像是②图;
    (3)冰块的熔化需要吸收热量;冰块是晶体,熔化过程没有固定的温度的可能原因是冰的质量太少,熔化太快。
    故答案是:(1)为了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使物体受热均匀;(2)﹣4;(3)②;非晶体;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4)需要;冰的质量太少,熔化太快。
    \l "_Tc16452" 【考点24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48.(2022秋•碑林区校级期中)CCTV 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43℃,铱的熔点是2450℃,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
    A.加热至1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B.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C.加热至247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D.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答案】B
    【分析】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者固液共存状态.
    【解答】解:A、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50.0℃,因此温度低于或者等于1064.6℃时,铱一定处于固态,而黄金可能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三种状态,因此不能进行区分。
    B、当温度高于1064.6℃而低于2450.℃时,黄金全部处于液态,铱处于固态,因此这个温度范围内如果有铱颗粒,说明黄金制品中掺入铱颗粒。
    CD、加热至2470或3507.6℃时,黄金处于液态,铱处于液态,因此不能进行区分。
    故选:B。
    \l "_Tc5338" 【考点25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49.(2022秋•西安期中)冬季开暖气的房间很干燥,常需要加湿器加湿。如图,超声波加湿器是用超声波把水打成水雾喷出,从而增加房间的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湿器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B.水被打成水雾是一个汽化过程
    C.水雾消失的过程需要吸热
    D.水雾的消失是一个液化过程
    【答案】C
    【分析】(1)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2)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
    【解答】解:A、加湿器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故A错误;
    B、水被打成水雾是将水振碎,变为细小的小水滴,故B错误;
    C、水雾消失的过程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吸热,故C正确;
    D、水雾的消失是一个汽化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50.(2023秋•雁塔区校级月考)陕西紫阳茶茶香四溢,余味悠长。绿茶制作的主要工序有杀青、揉捻、干燥,在干燥这一工序中,除去茶叶中的水分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汽化 。下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湿衣服晾干 (选填:“湿衣服晾干”、“吃雪糕”、“冬天窗户内表面出现水珠”)。
    【答案】汽化;湿衣服晾干。
    【分析】汽化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汽化要吸热。
    【解答】解:除去茶叶中的水分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此过程液态水转变成气态水蒸气;湿衣服晾干也是汽化现象;吃雪糕是熔化现象;冬天窗户内表面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
    故答案为:汽化;湿衣服晾干。
    \l "_Tc846" 【考点26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51.(2022秋•昆山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l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l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
    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
    B.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C.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D.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
    【答案】B
    【分析】液体沸腾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再升高,一直保持在沸点温度;
    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间必须存在温度差;
    根据以上三个知识点结合三种液体的沸点可以判断甲、乙液体的种类。
    【解答】解:
    液体沸腾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由图及题意可知,甲中液体的沸点如果低于乙中液体的沸点,乙中液体不能达到沸点,也不能继续吸热,乙中液体不能沸腾;甲中液体如果与乙中液体种类相同,乙中液体只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乙中液体不能沸腾;所以只有甲中液体的沸点高于乙中液体的沸点,乙中液体才能达到沸点,并能继续吸热,乙中液体才能沸腾;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2.(2022•上海模拟)小明在学习完“大气压强”后,从网络上查阅到我国主要城市中心区平均海拔高度及通常情况下的大气压值和水的沸点的统计数据,如表: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水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大气压强越小,水的沸点越低 。
    ②海拔高度为3000米处,水的沸点可能是 C
    A.75℃
    B.83C
    C.90℃
    D.100℃
    ③用橡皮薄膜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玻璃瓶内,如图所示,若将此瓶从上海带到拉萨,将会观察到杯上的橡皮膜 向上凸起 (选填“向上凸起”或“向下凹陷”),这是因为 瓶内的气压高于瓶外的大气压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大气压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气压越小;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减小。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判定水的沸点。
    【解答】解:
    ①由表中数据可知,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水的沸点越低;
    ②由表数据可知,兰州的海拔高度1517.2m,水的沸点为95.2℃,拉萨的海拔高度3658.0m,水的沸点为88.4℃;当海拔高度为3000m时,水的沸点在95.2℃和88.4℃之间,故此处水的沸点可能是90℃,故C正确;
    ③用橡皮薄膜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玻璃瓶内,若将此瓶从上海带到拉萨,因瓶内的气压高于瓶外的大气压,所以杯上的橡皮膜在向上压强差的作用下会向上凸起。
    故答案为:①大气压强越小,水的沸点越低;②C;③向上凸起;瓶内的气压高于瓶外的大气压。
    \l "_Tc846" 【考点27 沸腾及沸腾条件】
    53.(2022秋•姑苏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如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
    附: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
    A.酒精B.煤油C.水D.液态氨
    【答案】B
    【分析】液体沸腾的特点:到达沸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解答】解:从图中信息可知,比水的沸点更高的只有煤油,而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所以甲容器的液体沸点要高于乙,故甲容器的液体是煤油。
    故选:B。
    54.(2021秋•永善县期末)近年来市面上经常出现的一种纸火锅,由于纸可吸收杂质与油脂的特点。烫出来的菜品不像一般火锅那么油腻,还可以让久煮的食物保有原本的鲜美。爱思考的小明对其中的道理进行了分析: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不变 ,使得水的沸点 低于 (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可以煮火锅。
    【答案】不变;低于。
    【分析】液体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用纸火锅煮食物,当水在沸腾时,水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使纸锅没有燃烧。
    故答案为:不变;低于。
    \l "_Tc16452" 【考点28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55.(2023秋•海安市月考)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1)①组装器材时,酒精灯 要 (选“要或不要”)点燃,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B (选“A”或“B”);调整好器材,用酒精灯加热,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计时,小明每隔1min观察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直至水沸腾并持续4min后停止读数,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小明观察到:第6min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图乙中 C 图(选填“C”或“D”);
    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当水沸腾时,水的温度 不变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主要成分应该是 水蒸气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或“二氧化碳”);
    (3)水沸腾后,水面上出现大量“白气”。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出现“白气”会比停止加热前 多 (“多”或“少”)一些。
    (4)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C 。
    【答案】(1)①要;B;②C;③如上图所示;(2)不变;水蒸气;(3)多;(4)C。
    【分析】(1)①在此实验中,酒精灯及温度计的使用都有特殊的规定: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所以要从下向上进行调节;
    ②掌握水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水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
    ③首先根据实验数据确定对应点,然后“描点连线”得到图象;
    (2)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3)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可根据“白气”的状态和“白气”的形成上入手。“白气”不是气,它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4)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不变,水的沸点不变。
    【解答】解:(1)①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酒精灯要点燃,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固定B的高度;
    ②C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D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图象如下:
    (2)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方式,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水蒸气;
    (3)由于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热的水蒸气遇冷从而发生液化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形成“白气”,因此水面上出现“白气”相对多一些;
    (4)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向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锅内水的温度降低,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上升,达到沸点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据此分析可知;C图象符合题意,B图象的沸点与原来不同,不符合题意;AD图象中水的温度不可能直接从很低的温度达到沸点,应该有一个升温过程,故AD不符合题意。故选:C。
    故答案为:(1)①要;B;②C;③如上图所示;(2)不变;水蒸气;(3)多;(4)C。
    \l "_Tc5338" 【考点29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56.(2023秋•鼓楼区校级月考)为了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速等是否有关,在4块相同的平面上各滴一滴体积相同的水。
    (1)实验中的放水滴的平面最好选用 玻璃板 (纸板/玻璃板/木板)。
    (2)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表面积 是否有关。
    (3)通过 A、C 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
    (4)实验中,小红用电吹风对准D图中的水滴吹热风,对比A、D, 不能 (能/不能)说明蒸发快慢与液面上方空气流速有关。
    (5)小明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的控制 表面积 (选填“多少”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答案】(1)玻璃板;(2)表面积;(3)A、C;(4)不能;(5)表面积;不正确。
    【分析】实验中,要将水滴在不吸水的材料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在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解答】解:(1)实验中放水滴的平面应选用不吸水的玻璃板;
    (2)比较A、B两图看出,水的温度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均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积,所以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是否有关。
    (3)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改变水的温度,故选A、C两次实验过程。
    (4)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面上方空气流速的关系,需控制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均相同,而小红用电吹风对准D图中的水滴吹热风,对比A、D不能说明蒸发快慢与液面上方空气流速有关,因为没有控制水的温度不变。
    (5)小明同学的验证过程是错误的,因为从设计的环节看他没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的环节来看,他没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因为只有在水的表面积相同时,在相同时间内,减少水更多的蒸发快,所以他的实验结论也是不正确的。
    故答案为:(1)玻璃板;(2)表面积;(3)A、C;(4)不能;(5)表面积;不正确。
    \l "_Tc16452" 【考点30 液化及液化的放热特点】
    57.(2023•通城县校级二模)关于电冰箱的工作主要靠压缩机压缩氟利昂这种物质,从而控制它的物态变化来完成的,夏天关于电冰箱的工作过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缩机在箱内把气态氟利昂压缩成液态,同时吸收热量
    B.压缩机在箱内把气态氟利昂压缩成液态,同时释放热量
    C.压缩机在箱外把气态氟利昂压缩成液态,同时吸收热量
    D.压缩机在箱外把气态氟利昂压缩成液态,同时释放热量
    【答案】D
    【分析】冰箱制冷的过程实质上是利用氟利昂在冰箱内汽化吸收大量的热量,然后在冰箱外液化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解答】解:当电冰箱通电后,压缩机将蒸发器内的气体氟利昂吸出,在箱外压缩气态氟利昂,经冰箱背后的冷凝器中向外放热液化变成液态。然后液态的氟利昂经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吸收冰箱内的热量而汽化成气态,这样冰箱内的温度就降低了。所以把气态氟利昂压缩成液态,同时释放热量的是在电冰箱外。
    故选:D。
    58.(2023•召陵区一模)小明在塑料袋中滴几滴酒精,将塑料袋挤瘪后用绳子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其原因是酒精在塑料袋中发生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若将该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塑料袋又会变瘪,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需要 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汽化;放出。
    【分析】(1)汽化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汽化要吸热。
    (2)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解答】解:将滴了酒精的塑料袋放在热水中,酒精在塑料袋里发生汽化,所以袋子会鼓起来;若将该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热的酒精马上液化放热,故塑料袋又会变瘪。
    故答案为:汽化;放出。
    \l "_Tc5338" 【考点3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与特点】
    59.(2023•南海区校级模拟)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有关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C.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答案】D
    【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解答】解:
    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0.(2023•甘南县校级一模)“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夜间温度 降低 使空气中水蒸气发生 凝华 而形成的;雪后天晴,由于雪 熔化 吸热而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
    霜的形成是凝华过程,凝华要放热,只有气温足够低,才能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雪后天晴时,雪会熔化,是吸热过程,会使气温降低。
    故答案为:降低;凝华;熔化。
    实验序号
    纸的张数
    纸张的总厚度/ mm
    一张纸的厚度/mm
    纸张的平均厚度 /mm
    1
    2
    3
    空气(0℃)
    331

    3230
    空气(15℃)
    340

    3750
    煤油(25℃)
    1324

    5000
    水(常温)
    1500

    5200
    城市
    海拔高度(米)
    大气压(千帕)
    水的沸点(℃)
    上海
    4.5
    100.53
    100
    成都
    505.9
    94.77
    98.4
    贵阳
    1071.2
    88.79
    96.6
    兰州
    1517.2
    84.31
    95.2
    拉萨
    3658.0
    65.23
    88.4
    物质名称
    液态氨
    酒精

    煤油
    沸点/℃
    ﹣33.5
    78
    100
    150
    时间/min
    0
    1
    2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相关试卷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易错精选60题35大考点)(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科版2024):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易错精选60题35大考点)(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科版2024),文件包含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易错精选60题35大考点学生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科版2024docx、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易错精选60题35大考点教师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鲁科版2024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复习(易错60题40大考点)-2024年八年级物理下册讲义(人教版):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复习(易错60题40大考点)-2024年八年级物理下册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复习易错60题40大考点原卷版docx、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复习易错60题40大考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2024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册)讲义(含练习): 这是一份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2024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册)讲义(含练习),文件包含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原卷版docx、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4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期中复习(易错60题31大考点)-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