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1课时导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1课时导学案0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1课时导学案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1课时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1课时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⑵探究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装置。
    ⑶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合理利用课堂资料,并会利用这些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学习重难点】
    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学习难点】
    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的制取方法。
    【学习方法】
    理解资料----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反思小结。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同学们,请你列举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互相讨论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并说明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木炭燃烧、石灰石高温分解等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操作复杂,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便收集,所以这些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在实验室里如何制取二氧化碳。
    二、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3页到第115页内容,然后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有下列几种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大理石和稀硫酸
    CaCO3+H2SO4=CaSO4+H2O+CO2↑
    大理石和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碳酸钠和稀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哪一种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做一做实验,说明你如此选择的原因?
    三、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达成目标
    1、实验探究
    学生分组完成【自主学习】中的三组实验,讨论完成下列题目:
    (点拨)稀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速率非常快;大理石与稀硫酸的反应过一会儿后反应停止;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的反应速率较适中。
    实验室里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是_____和____,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训练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煅烧石灰石
    C、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
    D、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
    2.讨论探究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完成下列题目。
    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完成下表。
    3.通过复习你觉得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什么?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氧气制取装置的选择完成下表。
    跟踪训练
    2.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3.下图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
    四、归纳整合 梳理知识 内化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板书整理。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原理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气体的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气体密度和溶解性及能否与水反应。
    五、达标测评 巩固提高 反思目标
    1.实验室制取CO2气体一定用不到的仪器是( )。
    A、酒精灯 B、集气瓶
    C、铁架台 D、试管
    2.实验室制取CO2一般分为五个步骤:①向广口瓶里放入大理石;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按要求连接仪器;④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⑤收集CO2气体。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④③②⑤ B、③②①④⑤
    C、③②④①⑤ D、①②③④⑤
    3.烧水的铝壶用一段时间后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除去这层水垢的最好方法是( )。
    A、用刀铲 B、加适量的稀硫酸
    C、煅烧 D、加适量的稀盐酸
    4. 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用镊子夹取块状石灰石固体
    B、鼻子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
    C、用浓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D、把用剩的酸液倒回原瓶
    5.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A、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
    B、向集气瓶里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C、向集气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瓶中
    6.在试液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7.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案,可以直接采取图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
    ①用H2O2和MnO2制取O2 ②用CaCO3和稀盐酸制取CO2
    ③用KClO3和MnO2制取O2 ④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此反应
    常温下进行) ⑤用Na2CO3和稀硫酸制取CO2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⑤
    8.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澄清
    的石
    灰水
    ⑴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用的发生装置是___,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作用。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试写出验满方法(包括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将发生装置与F装置的____(填“m”或“n”)相连。
    ⑷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有______(任举一例)。
    9.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项目
    氧气
    发生装置的选择
    药品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装置
    收集装置的选择
    气体的密度
    O2的密度比空气__
    装置图:
    气体的溶解性
    __________
    装置图:
    项目
    二氧化碳
    发生装置的选择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药品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装置
    收集装置的选择
    气体的密度
    CO2的密度比空气__
    装置图: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气体的溶解性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CO2可溶于水
    能否与水反应

    相关学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导学案,共2页。

    初中化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导学案,共3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导学案,文件包含课题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品导学案解析版doc、课题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精品导学案原卷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