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全册课件(41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图片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短歌行,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光明明亮,问候探望,情绪激昂,副词对着,动词当作,形容词逝去,动词距离,动词除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1.诵读这两首诗,体会其形式特点;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两首诗。[语言建构与运用]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审美鉴赏与创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经得起历史的筛选而流芳百世呢?在汉末大乱的历史舞台上,曹操镇黄巾、伐董卓,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平吕布、战官渡,军事上雄才大略;他精音律,善诗歌,文学上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他的诗志深笔长,慷慨悲壮。曹操集“英雄”“枭雄”“奸雄”于一身,雄视古今。陶渊明是一位诗人,他向往祥和安宁、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陶渊明是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陶渊明是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千年已过,我们仍在回味那菊花的清香,品读那高洁的灵魂。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生平]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是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尽快统一全国,他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以抒发政治抱负,诗风慷慨悲凉。
[作品] 《蒿里行》《观沧海》《薤露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等。后人辑有《曹操集》。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评价]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背景解读曹操消灭了北方割据势力后,在建安十三年回到邺都,立刻着手改革官制,自任丞相,将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此时,孙权统一了江南,建立东吴政权,刘备在荆州积蓄扩展力量,伺机活动。曹操深感今后的对手将更强,更难以对付,必须广招贤才,迅速扩大自己的力量,方有取胜的把握。南征的战事迫在眉睫,曹操的这层忧虑也日益加深。终于在一次宴会上,他使用“短歌”的形式将自己的思虑公布于众。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
1.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文学史习惯上把唐以前出现的诗歌、楚辞、乐府诗等所有诗歌体裁称为“古体诗”。最古远的,当属创作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后经孔子编修成集的《诗经》;然后是战国末年屈原等楚地诗人创作的带“兮”字的“骚体诗”(又名“楚辞”),屈原的《离骚》是其代表;汉代出现了朝廷官署采集整理的“乐府民歌”,如《孔雀东南飞并序》,以及诗人仿乐府民歌而创作的“乐府诗”(分为“歌”“歌行”“引”“曲”“吟”等小类),如《短歌行》(曹操);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还创作了大量的四言、五言、七言及杂言等诗,如《古诗十九首》《归园田居》(陶渊明)等。
2.建安风骨建安(汉献帝年号)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创作诗歌。这些诗歌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也叫“魏晋风骨”,被后人尊为典范。
3.杜康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以“杜康”代指酒。4.青青子衿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衿,青色交领的长衫,古代学子和明清秀才的常服,即学子之服,后因此称读书人为“青衿”;也用来借指青少年,本诗中指代有学识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衣服的交领。
5.周公吐哺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担心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政,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就是为了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后遂以“周公吐哺”“一沐三捉(握)发,一饭三吐哺”形容在位者渴求贤才,热切殷勤地礼待贤才,为延揽贤才而忙碌。
6.阡陌阡陌:指在广袤的田野上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阡”指南北走向的田间小路,“陌”指东西走向的田间小路。
思考1:诵读诗歌,划分层次。明确:第一层(对酒当歌……唯有杜康):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第二层(青青子衿……鼓瑟吹笙):渴望贤才,礼遇嘉宾。第三层(明明如月……心念旧恩):渴盼人才,忧思难解。第四层(月明星稀……天下归心):虚心纳士,竭尽诚心。
思考2:本诗的诗眼是?明确:忧“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思考3:分析探讨诗歌的感情发展脉络。明确:忧——思——迎——归忧——人生短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全诗以及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更能看出他对生命的思考。思——求贤若渴。作者运用起兴、用典的手法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如果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
迎——仰慕贤才。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意即:天下的贤士们呀,我怎样才能得到你们呢?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为己用时的欢快场面。盼——天下归心。以“乌鹊”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思考4:谈谈《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想感情有何现实意义。明确:从写作的角度:敢于创新,抒发真情实感从人才的角度:广纳人才,唯才是举从人生理想的角度: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国家的统一、安定是主流总结:这是一首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策略服务的;然而它的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整首诗歌表现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态,以及珍惜时光、建功立业的雄心。
思考:通读并分析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有哪些,找出句子并鉴赏。明确:
相关诗句鉴赏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明确:诗人借用《诗经·郑风·子衿》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原文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里用来抒发自己对贤士的思念之情,提醒人才主动投靠自己。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确:诗人借用《诗经·小雅·鹿鸣》中天子宴请宾客的句子表明自己将人才视若珍宝,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礼贤下士的求贤态度。
③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明确:当时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割据一方的雄主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在想尽办法招揽人才。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才择主而事”,诗人将贤才比作“乌鹊”,写出他们徘徊犹豫不知投靠谁的心态,抒发自己担忧人才投靠他人的愁情。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明确:诗人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句子表明自己就像谦虚的山一样不满足于高,像博大的海一样不满足于深,希望自己拥有的人才越多越好。
⑤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明确:曹操借用鲁周公热切殷勤接待贤才的故事表明自己招纳贤才的热忱,充满自信地向人才表明自己是当今明主,表达出立志平定河山的雄心。总结:用典来倾诉自己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自己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留余力的真诚态度。
相关诗句鉴赏①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确:喻人生短促。②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明确:明月喻指贤才并起兴,表达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③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确: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
④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明确: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以此起兴流露出诗人唯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⑤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明确: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并以此起兴,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
其他手法思考:分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明确: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②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慨。③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思考1:总结概括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明确:①含蓄内敛,庄重典雅。诗中运用了多处典故,用于表达对人才的渴望,更加的含蓄深沉,深刻隽永,如“青青子衿”等。②生动形象,贴切自然。诗中多用譬喻,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譬喻手法的运用,使语言更加得形象贴切。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③激昂慷慨,情感充沛。诗歌表明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态以及建功立业的宏愿,慷慨激昂之气充斥整首诗歌,时忧时喜,忽徐忽急,展示着诗人博大坦荡的胸怀。
对比阅读《短歌行》与《龟虽寿》,思考后面的问题。龟虽寿曹 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思考1:这两首诗的主旨有何异同?明确:同:①这两首诗均表达了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要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之意。异:②《短歌行》表达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和任用人才、实现一统天下宏伟抱负的志向;《龟虽寿》则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老而弥坚的豪迈气魄和积极进取精神。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课文配套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短歌行,课前自主学习,资料助读,基础梳理,课堂思考探究,整体感知,结构图解,招贤纳士建功立业,任务探究,文白对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2辨明字形,积累·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思维发展与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图文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同“智”见识,同“性”天性,广泛地学习,爪子和牙齿,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中,形容词劲疾,名词病,形容词锐利,动词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