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8单元 第26讲 免疫调节(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8单元 第26讲 免疫调节(含解析)第1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8单元 第26讲 免疫调节(含解析)第2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8单元 第26讲 免疫调节(含解析)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8单元 第26讲 免疫调节(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8单元 第26讲 免疫调节(含解析),共23页。


    第26讲 免疫调节
    [目标要求]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考点一 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类型与功能

    1.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摄取、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物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T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3.免疫系统的功能


    (1)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 )
    (2)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但分化场所不同,T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B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 × )
    (3)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主要针对外来病原体,监控和清除功能主要针对体内的抗原( √ )
    (4)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特异性免疫( × )
    (5)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性的,要比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更重要和强大( × )

    (1)皮肤感染后会发炎化脓,从伤口流出的脓液其主要成分是死亡的白细胞(免疫细胞)。
    (2)免疫活性物质不是(填“是”或“不是”)都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例如唾液腺和泪腺细胞可产生溶菌酶。
    (3)溶菌酶能参与第一、二道防线,吞噬细胞能参与第二、三道防线。
    (4)溶菌酶能消灭细菌而不能消灭真菌。原因是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溶菌酶可以水解肽聚糖等成分,从而破坏细菌细胞壁,消灭细菌;真菌的细胞壁成分主要是几丁质,溶菌酶无法破坏。

    考向一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答案 A
    解析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其中,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以及它们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相关细胞,A错误、C正确;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进入血液,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也随淋巴液进入血液,B正确;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为大分子物质,其出膜方式为胞吐,D正确。
    2.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可以是非特异性免疫,也可以是特异性免疫
    B.吞噬细胞不但能识别抗原,也可以吞噬杀死抗原
    C.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D.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直接产生抗体
    答案 D
    解析 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抗体,D错误。
    考向二 免疫类型、免疫防线的判断
    3.(2020·山西运城河津二中月考)下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A是效应T细胞
    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
    答案 D
    解析 细胞A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并对病原体进行吞噬和处理,故图中的细胞A为吞噬细胞,A项错误;该过程表示吞噬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吞噬病原体,并将病原体消化,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B项错误;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项错误;多数情况下,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D项正确。
    4.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淋巴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青霉素能杀菌和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 B
    解析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故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而不是淋巴细胞)等,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A错误;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由于要产生免疫活性物质,故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B正确;青霉素是抗生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所以它不属于人体的免疫,C错误;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错误。
    考点二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1.抗原和抗体
    (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具有大分子性、异物性和特异性等特点。
    (2)抗体:机体接受特定的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该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免疫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游离于体液中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等
    免疫细胞
    主要是B细胞
    主要是T细胞
    免疫时间
    过程较迅速,所需时间短
    过程较缓慢,所需时间较长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作用结果
    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使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病原体,最终被吞噬、消灭
    联系
    (1)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2)对于胞内寄生病原体(如病毒),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散播感染,当寄生病原体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终清除;
    (3)若T细胞被破坏,则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也将大部分丧失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源于必修3 P37图2-15、2-16
    据图分析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1)⑤是细胞免疫、⑥是体液免疫。
    (2)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f]浆细胞;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f]浆细胞;唯一有识别抗原功能且没有特异性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
    (3)如果胸腺被切除,则对⑤免疫、⑥免疫分别会产生的影响是⑤免疫功能全部丧失,⑥免疫功能保留一部分。
    4.二次免疫及其特点

    (1)含义: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前者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2)反应特点: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导致机体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3)图中表示抗体浓度的是曲线a,表示患病程度的是曲线b。

    (1)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参与对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 )
    (2)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 )
    (3)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 )
    (4)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 )
    (5)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 )
    (6)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 )
    (7)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 )

    (1)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后,对应的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2)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是被抗原侵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自身的异常细胞和异体组织、器官,靶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凋亡(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
    (3)移植器官的排斥属于细胞免疫。
    (4)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能进行增殖、分化,没有(填“有”或“没有”)细胞周期,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在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变短。

    考向一 抗原和抗体的分析
    5.制备抗蛇毒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所用蛇毒和这一免疫反应以及得到的抗蛇毒血清分别是(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C.抗原,特异性免疫,抗体 D.抗体,特异性免疫,抗原
    答案 C
    解析 由分析可知,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蛇毒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蛇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是特异性免疫;抗蛇毒血清是家兔经特异性免疫获得的,其中会含有抗蛇毒的抗体。故选C。
    6.(2021·吉林乾安七中月考)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中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答案 C
    解析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所以物质甲是淋巴因子;动物在特定抗原的作用下能够产生相应的抗体,故物质乙是抗原。
    方法技巧 抗原与抗体的判定
    项目
    抗原
    抗体
    淋巴因子
    来源
    大分子“非己”成分、自身衰老或病变的细胞
    由浆细胞产生并分泌
    由T细胞等产生并分泌
    本质
    蛋白质或其他
    蛋白质
    蛋白质
    作用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识别抗原,对抗原起作用
    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以发挥免疫效应
    举例
    外毒素、凝集原
    抗毒素、凝集素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考向二 特异性免疫过程的分析
    7.如图表示免疫反应部分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细胞⑦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③⑦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
    D.⑤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答案 D
    8.(2020·横峰中学高三月考)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已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世界多个国家已研制出相应疫苗以应对该病毒的传播。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发生的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有特定mRNA的合成
    B.相应的浆细胞通过与病毒结合能抑制其增殖
    C.组织液中增殖的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可制成疫苗
    D.康复者再次接触该病毒时,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并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答案 A
    解析 埃博拉病毒进入人体后,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有特定mRNA的合成,A正确;相应的浆细胞通过分泌抗体与病毒结合,能抑制其增殖,B错误;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可制成疫苗,用于接种预防,但病毒不能在组织液中增殖,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C错误;康复者再次接触该病毒时,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错误。
    方法技巧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判定
    (1)“三看”法

    (2)依据图像判断

    考向三 有关特异性免疫的探究实验分析
    9.(2019·江西新余四中第一次月考)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免疫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别
    处理方式
    检测结果
    实验组
    用肺癌细胞抗原与M细胞混合培养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A.实验组中部分能够杀伤肺癌细胞的细胞可由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B.若将对照组中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用抗体处理将得到与实验组一样的结果
    C.M细胞最可能是吞噬细胞,它具有识别、摄取、处理、传递抗原的作用
    D.癌细胞被杀伤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答案 B
    解析 实验组中部分能够杀伤肺癌细胞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可由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这说明M细胞是吞噬、处理抗原的吞噬细胞,A、C正确;抗体不能刺激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B错误。
    10.用无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实验中Ⅰ~Ⅳ组小鼠均感染细菌X。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Ⅰ~Ⅳ组小鼠在感染细菌X的同时注射了T细胞或血清
    B.图中Ⅰ、Ⅲ、Ⅳ组小鼠脾脏中X细菌的数量呈“S”型增长
    C.注射入Ⅰ、Ⅲ组小鼠体内的T细胞对细菌X的免疫功效不同
    D.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免疫生成的抗体能有效抑制细菌X的繁殖
    答案 C
    解析 据图可知,Ⅰ~Ⅳ组小鼠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时间是在感染细菌X后的1天,A项错误;Ⅰ组小鼠注射了免疫小鼠的T细胞,感染小鼠的细菌X没有增加,不呈“S”型增长,B项错误;注射入Ⅰ组小鼠体内的T细胞具有对细菌X的免疫功效,注射入Ⅲ组小鼠体内的T细胞没有对细菌X的免疫功效,C项正确;细胞免疫不能生成抗体,D项错误。
    归纳总结 特异性免疫有关实验的常用研究方法
    (1)证明抗体具有专一性
    ①对实验动物(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同时注射某流感疫苗。
    ②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类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
    (2)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以抗破伤风疾病为例)
    ①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取血清。
    ②选取各方面(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鼠等量分成a、b两组。
    ③a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b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
    ④观察两组小鼠的生活状况。
    (3)证明胸腺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

    考点三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的应用

    1.自身免疫病

    2.过敏反应

    3.免疫缺陷病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源于必修3 P36资料分析
    (1)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2)HIV侵染人体细胞时,进入细胞的并不是只有其RNA:HIV是一个囊膜病毒,通过囊膜和宿主细胞膜融合,使囊膜内包括蛋白质外壳在内的所有物质被吞噬进入细胞。
    (3)切除胸腺,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体液免疫仍保留少部分。破坏骨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会丧失。

    4.免疫学的应用


    (1)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 )
    (2)过敏反应属于体液免疫( √ )
    (3)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卫功能低下( × )
    (4)HIV侵入人体后不能立即检测和发病,存在潜伏期,在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 )
    (5)HIV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 )
    (6)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 )

    免疫抑制剂,如类固醇和环孢霉素A等,可以使T细胞增殖受阻,从而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大大提高了异体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考向一 免疫异常的实例分析
    11.(2020·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综合测试)临床上发现,原本生育能力正常的青年男子因外伤导致输精管和附睾管断裂,少量精子进入血液,外伤治愈后,出现精液中精子数量正常,但均不能存活的现象,其原因最可能与下列哪种免疫现象的机理相同(  )
    A.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具有针对自身成分的抗体
    B.接受移植器官治疗的患者需服用免疫抑制剂
    C.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产生强烈免疫反应
    D.注射牛痘疫苗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
    答案 A
    解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具有针对自身成分的抗体,属于自身免疫病,A符合题意;接受器官移植治疗的患者需服用免疫抑制剂是因为有免疫排斥反应,B不符合题意;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产生强烈免疫反应,这属于过敏反应,C不符合题意;注射牛痘疫苗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这属于正常的体液免疫,D不符合题意。
    12.(2019·淮安模拟)T细胞易被HIV破坏,与其表面的特殊蛋白质CCR5(由CCR5基因编码)有关。某医疗团队从一名天生抗HIV且CCR5基因异常的捐献者身上取得骨髓,并将其移植到一名患有白血病并感染HIV十多年的患者身上。结果不但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身上的所有HIV。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患者感染HIV后,更易患白血病的原因是免疫功能下降
    B.捐献者感染HIV后,T细胞表面无CCR5蛋白,HIV无法进入
    C.患者HIV不侵染B细胞的原因是B细胞内编码CCR5的基因异常
    D.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答案 C
    解析 HIV侵入人体后与T细胞结合,破坏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因此患者更易患白血病,A项正确;根据题意分析,捐献者的CCR5基因异常,其T细胞表面无CCR5蛋白,导致HIV无法识别,因此HIV不会进入T细胞内,B项正确;HIV不侵染B细胞的原因是B细胞内编码CCR5的基因不能表达,C项错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因此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D项正确。
    归纳总结 (1)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类型
    项目
    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
    区别
    发生时间
    再次接触抗原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就发生
    抗体分布
    在某些细胞表面
    主要在血清中
    联系
    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2)免疫异常的判断方法

    考向二 免疫学的应用实例分析
    13.(2020·山东青岛高三三模)研究发现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T细胞的活性会受到抑制,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来那度胺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人员利用HepG2细胞(一种肝癌细胞)对来那度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epG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B.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发挥免疫防卫功能
    C.HepG2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其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
    D.来那度胺可能减少了PD-1和PD-L1的结合进而增强了T细胞的活性
    答案 B
    解析 HepG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发生癌变,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A正确;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发挥免疫监控和清除作用,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T细胞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导致T细胞不能全面启动对癌细胞的免疫攻击,从而实现免疫逃逸,B错误;HepG2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癌细胞易转移,其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C正确;来那度胺可能减少了PD-1和PD-L1的结合进而增强了T细胞的活性,使其识别癌细胞的能力增强,D正确。
    14.(2019·江苏省如东中学高三期末)人的角膜、妊娠的子宫等,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该区域细胞有赦免基因的表达,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凋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移植心脏难以存活的主要原因是机体会将移植心脏当作抗原进行攻击
    B.“免疫赦免”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进化缺陷,不利于人类适应环境
    C.若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可利用药物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敏感
    D.赦免基因的启动,使得人体效应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出现异常现象
    答案 A
    解析 移植心脏难以存活的主要原因是机体会将移植心脏当作抗原进行攻击,即发生免疫排斥反应,A正确;“免疫赦免”现象不能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进化缺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若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可利用药物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不敏感,C错误;效应T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增殖的能力,D错误。




    1.核心概念
    (1)(必修3 P35)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必修3 P37)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具有大分子性、异物性和特异性等特点。
    (3)(必修3 P37)抗体:机体接受特定的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该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4)(必修3 P38)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5)(必修3 P38)过敏反应是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教材结论性语句
    (1)(必修3 P36)由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参与完成的免疫为非特异性免疫,由第三道防线参与完成的免疫为特异性免疫。
    (2)(必修3 P37)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3)(必修3 P37)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4)(必修3 P38)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2020·全国Ⅱ,2)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A.艾滋病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
    D.抗维生素D佝偻病
    答案 B
    解析 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属于过敏反应,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综上所述,B项符合题意。
    2.(2020·全国Ⅲ,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
    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
    答案 D
    解析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是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A项错误;只要病原体的致病结构不被破坏,即具有抗原性,就可以引起人体产生抗体,B项错误;抗原不一定是蛋白质,病原体含有的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特异性物质,也能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C项错误;病原体需经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和处理,暴露出相应抗原,抗原进一步刺激淋巴细胞,引起人体产生抗体,D项正确。
    3.(2020·天津,6)在天花病毒的第四代疫苗研究中,可利用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在感染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制作疫苗。注射该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识别天花病毒的抗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生产这种疫苗
    B.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C.该方法制备的疫苗不会在机体内增殖
    D.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疫苗中的抗原物质
    答案 B
    解析 目前利用转基因工程菌生产的药物种类很多,包括淋巴因子、抗体、疫苗、激素等,所以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生产这种疫苗,A项正确;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蛋白质组成的一部分,并不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B项错误;该方法制备的疫苗进入机体能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但该种疫苗的成分并非有活性的遗传物质,不会在机体内增殖,C项正确;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在感染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诱导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故是疫苗中的抗原物质,D项正确。
    4.(2020·浙江7月选考,5)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不会感染各种流感病毒
    B.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
    C.接种破伤风疫苗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
    D.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答案 A
    解析 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只对该种流感病毒起预防作用,不能预防各种流感病毒,A项错误;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B项正确;接种破伤风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破伤风杆菌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能对破伤风杆菌产生较长时间的记忆,故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含抗体)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C项正确;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D项正确。
    5.(2017·全国Ⅰ,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答案 C
    解析 给正常小鼠第一次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后,正常小鼠就会出现低血糖症状,A错误;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乙酰胆碱,神经会处于兴奋状态,B错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经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消灭过敏原,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但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过敏现象,如呼吸困难等症状,C正确;给正常小鼠初次注射一定量的呼吸抑制剂,就会抑制小鼠呼吸,但题干中显示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D错误。
    6.(2019·全国Ⅲ,30)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鼠分组
    A组
    B组
    C组
    D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
    再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抗原甲
    抗原乙

    (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__(填“抗体”或“抗原”)。
    (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________。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答案 (1)抗体 (2)A、D 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4)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答出2点即可)
    解析 (1)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特异性反应,抗体是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2)再次注射抗原后,由于A组两次均注射抗原甲,D组两次均注射抗原乙,故A、D组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由于再次免疫应答反应强烈,血清中抗体产生速度快且浓度高,向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4)过敏反应的特点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课时精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细胞和B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B.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C.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D.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B细胞数量下降有关
    答案 B
    解析 T细胞和B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T细胞在胸腺发育成熟,B细胞在骨髓发育成熟;浆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作用;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T细胞数量下降有关。
    2.(2021·福建厦门高三测试)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细胞只有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答案 C
    解析 图中a为T细胞,b为B细胞,c和d分别为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图中能识别抗原的有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可由B细胞(b)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在抗原的刺激下,①②过程才能发生;c、d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其核DNA是相同的,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了功能的不同。
    3.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构成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等构成特异性免疫
    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并且都具有特异性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吞噬细胞不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而淋巴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 B
    解析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构成非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皮肤、黏膜和吞噬细胞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借助于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完成,A正确;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溶菌酶、抗体和淋巴因子等,并不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也不都具有特异性,B错误;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
    4.免疫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身的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被清除
    C.机体自身组织或细胞有时也可能转变为抗原
    D.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中的染色质不进行复制
    答案 A
    解析 机体自身组织或细胞有时也可能转变为抗原,如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A项错误、C项正确;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是通过细胞凋亡被清除的,B项正确;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会再发生分裂过程,所以二者细胞中的染色质不进行复制,D项正确。
    5.甲、乙、丙三组小鼠的不同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小鼠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小鼠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答案 B
    解析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转移到胸腺中分化形成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大部分的体液免疫,因此胸腺被破坏后,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仅保留部分体液免疫;骨髓是产生造血干细胞和B细胞的场所,因此骨髓被破坏或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丧失,但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仅骨髓被破坏的乙组,造血干细胞增殖产生的淋巴干细胞可以在胸腺中分化形成T细胞,恢复细胞免疫功能,而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的丙组,因缺乏形成B细胞、T细胞的场所,免疫功能难以恢复。
    6.人类Rh血型有Rh+ 和Rh- 两种,分别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R和隐性基因r控制。Rh+ 的人有Rh抗原,Rh- 的人无Rh抗原。若Rh+ 胎儿的Rh抗原进入Rh- 母亲体内且使母体产生Rh抗体,随后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则引起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若这位Rh- 母亲又怀一Rh+ 胎儿,下列对这两胎儿的相关基因型及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一定相同  ②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不一定相同 ③两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相同 ④第二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比第一胎儿严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母亲的基因型为rr,父亲的基因型是RR或Rr,Rh+胎儿的基因型为Rr;第二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为二次免疫,因此比第一胎儿严重。
    7.(2020·浙江宁波高三模拟)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某小组利用患狂犬病的兔的脊髓提取物进行下列实验:将新鲜的提取物注射到正常兔甲体内,甲患病;用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注射到正常兔乙体内,乙不患病;一段时间后,再向乙注射新鲜的提取物,乙不患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兔感染狂犬病毒后,脊髓中的细胞内和细胞外液均含有狂犬病毒
    B.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中的病毒失去了作为抗原的特性,不再致病
    C.甲接受注射后,体内能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D.乙接受第二次注射后,体内抗体产生的速度比第一次注射后快
    答案 B
    解析 兔感染狂犬病毒后,病毒通过体液进入细胞,因此脊髓中的细胞内和细胞外液均含有狂犬病毒,A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中的病毒失去了致病性,但是仍然具有抗原的特性,B错误;注射新鲜的提取物后,甲体内既发生了非特异性免疫,也发生了特异性免疫,C正确;由于第一次注射时产生了记忆细胞,因此乙接受第二次注射后,体内抗体产生的速度比第一次注射后快,D正确。
    8.(2019·山东德州二模)T细胞主要包括抑制性T细胞(Ts)、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性T细胞(Tc)。Tc能杀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Th能通过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分化并提高Tc的杀伤力,Ts能抑制Th的活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Ts、Th和Tc均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B.Th和T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C.增强Ts的功能有利于移植器官的成活
    D.Ts功能异常可造成免疫低下或自身免疫病
    答案 B
    解析 Tc能杀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在细胞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Th能通过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分化并提高Tc的杀伤力,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B错误。
    9.(2020·山东黄岛高三一模)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细胞
    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
    血清
    iPSC
    DB7
    MEF
    免疫组
    77
    82
    8
    空白组
    10
    8
    9

    A.免疫组数值明显高于空白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B.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和iPSC的表面有共同的抗原
    C.表中MEF实验数据表明该细胞表面没有相应抗原而无法与血清抗体结合
    D.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抗iPSC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可以杀死癌细胞
    答案 D
    解析 由表分析可知:免疫组数值明显高于空白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A正确;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和iPSC的表面有共同的抗原,从而使得DB7可与iPSC刺激小鼠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B正确;由D选项进行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免疫组血清中有能与肿瘤结合的效应T细胞,这属于细胞免疫,D错误。
    10.(2020·济南模拟)HIV感染某个T细胞后,会强迫T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形成小囊膜,作为自己的藏身之所,囊膜会经历一个被称为“出芽繁殖”的过程,从这个T细胞断开感染其他T细胞,该过程涉及一种名叫Gag的HIV复合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IV感染其他T细胞的过程与细胞识别以及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B.若能阻止Gag蛋白在体内的积累可能会抑制HIV的传播繁殖
    C.HIV的增殖依赖于T细胞内的能量及物质
    D.HIV感染初期机体免疫能力下降,T细胞数量持续减少
    答案 D
    解析 HIV感染T细胞的过程与细胞识别有关,囊膜的出现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A正确;HIV感染其他T细胞与Gag蛋白有关,因此若能阻止Gag蛋白在体内的积累就会抑制HIV的传播繁殖,B正确;HIV必须在宿主细胞(T细胞)内进行增殖,该过程依赖于T细胞内的能量及物质,C正确;HIV感染初期,为抵抗病原体的感染,机体免疫力增强,T细胞数量增多,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图1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2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物质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细胞四产生的物质②与乙酰胆碱(ACh)受体结合时,会导致重症肌无力,这类疾病称为________________。细胞二和细胞三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所发生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与__________细胞的数量直接相关。人体感染HIV初期机体免疫系统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两点)等过程使体液中的HIV浓度下降的。
    答案 (1)促进细胞一的增殖与分化 自身免疫病 反应强烈、反应速度加快 (2)T 吞噬细胞的吞噬;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作用于细胞外的HIV;效应T细胞使HIV感染的靶细胞裂解死亡
    解析 (1)分析图1,细胞一是B细胞,细胞二是记忆T细胞,细胞三是记忆B细胞,细胞四是浆细胞,①是淋巴因子,②是抗体。所以物质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一的增殖与分化。当细胞四产生的物质②与乙酰胆碱(ACh)受体结合时,会导致重症肌无力,这类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病。细胞二和细胞三受相同抗原刺激后在二次免疫时发挥作用,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反应强烈、反应速度加快、产生抗体量多。(2)图2中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与T细胞的数量直接相关。人体感染HIV初期机体免疫系统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即吞噬细胞的吞噬;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作用于细胞外的HIV;效应T细胞使HIV感染的靶细胞裂解死亡等过程使体液中的HIV浓度下降的。
    12.(2019·湖南怀化二模)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低温处理对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将A组经超低温处理的跟腱20条移植给C组,将B组经普通低温处理的跟腱20条移植给D组,将E组在常温下处理的跟腱20条移植给F组,一段时间后C、D、F组小鼠体内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吞噬细胞中发挥吞噬功能的比例(%)
    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
    C组
    63.94
    0.18
    D组
    72.94
    0.28
    F组
    85.38
    0.38

    (1)本实验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移植的跟腱在免疫学上相当于________,其中参与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是T细胞,其成熟部位是在________________。
    (3)表格中吞噬细胞功能相对于原来有所减弱,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比原来减弱。淋巴细胞数目相对于原来也有所减少,表明________________免疫比原来减弱。
    (4)免疫系统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吞噬细胞中发挥吞噬功能的比例(%)和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 (2)抗原 胸腺 (3)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 特异性 (4)防卫、监控和清除 (5)低温处理能降低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且超低温处理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
    解析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低温处理对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分析表中信息可知:本实验因变量是吞噬细胞中发挥吞噬功能的比例(%)和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
    (2)被移植的跟腱在免疫学上相当于抗原。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3)表中信息显示:各项检测指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F组(常温处理组)>D(普通低温处理组)>C组(超低温处理组),说明吞噬细胞功能相对于原来有所减弱,而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进而表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比原来减弱;同时,淋巴细胞数目相对于原来也有所减少,而淋巴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进而表明特异性免疫比原来减弱。
    (4)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5)设置F组的目的是提供常温下异体移植相关指标的数据作为参考,属于对照组。在C、D、F组中,F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最高,C组(超低温处理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最低,说明低温处理能降低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且超低温处理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
    13.(2021·山东日照高三联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一种带有包囊膜的RNA病毒。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其包囊膜上的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分子结合,随后包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衣壳与遗传物质进入细胞内,完成感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2019-nCoV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鼻腔中的黏膜和毛发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____道防线,可抵御部分病原体的侵袭。
    (2)愈后患者短期内不容易再次被2019-nCoV感染,原因是体内产生了________细胞,当再次接触2019-nCoV时,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次注射恢复期康复病人的血浆有助于某些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某些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或以后出现了皮肤荨麻疹、气管痉挛、呕吐等症状,医生判断其出现了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临床上仍无应对新冠肺炎的特效药,请结合题目信息及所学知识,为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研发提出新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条即可)。
    答案 (1)一 (2)记忆 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 (3)康复者血浆中含有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4)研发能够抑制新型冠状病毒RNA复制的药物、阻止包囊膜上的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ACE2)分子结合的药物、提高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等

    相关学案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8单元 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8单元 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共30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8单元 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8单元 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共27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8单元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8单元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含解析),共22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