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书戴嵩画牛》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书戴嵩画牛》教案第1页
    《书戴嵩画牛》教案第2页
    《书戴嵩画牛》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书戴嵩画牛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书戴嵩画牛教案设计,共6页。
    《书戴嵩画牛》教案眉山天府新区北斗小学  代凌月教材分析《书戴嵩画牛》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记录了一件有趣的事。从绘画的角度引发我们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思考,揭示了绘画要尊重事实的道理。教学目标:1、会写“锦、曝、矣”三个字,理解“锦囊玉轴、拊掌”等词义。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用自己的话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4、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2、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一)故事导入古时候,有一对兄妹,哥哥很有学问,妹妹活泼可爱。但妹妹的额头长得有点突出,且眼窝很深。哥哥便写了一首打油诗去调侃妹妹的长相:(课件出示)“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妹妹听了,自然不甘心被欺负,于是看着哥哥扁平的额头、间距较宽的两眼和那张有些长的脸,也回了一首诗:“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对互开玩笑的兄妹是谁吗?(二)了解诗人1、问:谁来说说你对苏轼的了解?(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在黑板上板书关联词,如:宋朝 眉山 唐宋八大家之一........2、教师借助地图,以空间为线索在课件上动画演示出苏轼的主要经历,在此期间的作品和发明的美食,了解苏轼的性格。 过渡语:作为他的老乡,我们吹着他吹过的晚风,也许还跟他看过同样的风景,有什么理由不去多了解一下他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去学习他写的一则文言文吧——书戴嵩画牛。       板书课题3、学生说说“书”的意思;谈对课题的理解和对内容的猜测。  (可结合《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理解“书”:写、记录)过渡语:这些同学的理解是否正确呢?等我们学完了再揭晓吧!二、初读感知(一)学生自由读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全出生字。2、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句子节奏。(二)课堂展示1、课件逐步出示文段,指名学生读。 (学生读后,可由其他同学指正错误,随文学习生字的读音、字义等。)2、明确重点句子的节奏,(三)整体感知教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三、品读感悟(一)回顾、梳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价值的方法,如:读注释;联系上下文推测;查资料;组词、换词;连词成句......(二)小组合作,根据方法理解文意。(三)课堂汇报与品悟1、课件出示: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1)全班读句子(2)指名学生说说句子意思,同学、老师帮助指正。       板书:处士好书画2、课件出示: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1)学生读句子。(2)引导学生关注注释“锦囊玉轴”;借图画理解句子中的两个“轴”不同意思;  3)指名学生说句意。(3)思考:哪些地方表现他对此画尤所爱?   (“锦囊玉轴——不计成本的装饰”;“常以自随”——爱不释手)板书:锦囊玉轴  常以自随3、课件出示:一日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抚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矣。”1女生读文,指名学生说句子意思。2)关注“曝书画”的行为,再次从侧面体现处士对画的喜爱。     板书:书画3)思考:牧童看了画的反应是什么?(抚掌大笑)           他为什么是这样的反应?(矣)           他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牛斗,力在角,尾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4)活动:黑板上贴上两只斗牛,学生用粉笔画出图中的牛尾,和牧童印象中的牛尾。  5)思考:牧童为什么能发现这幅图的错误?(他常与牛朝夕相处,近距离的观察让他对牛的生活习性很熟悉)      板书:善于观察 过渡语:面对牧童的大笑,独处时又是什么反应呢?5、课件出示:处士笑而然之。(1)学生说句意。(2)想想:他是怎样的笑?他会说些什么?由此可知他是什么样的人?(学生回答后,板书:虚心学习)  6、结合内容,想象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进行情景表演。  过渡语:那么,这个故事让苏轼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呢?7、课件出示: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学生说句意。(2)体会句子背后的深刻含义。 (艺术创作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现实;艺术家也应向有丰富经验的劳动人民学习。)   板书:立足现实 尊重实际8、解释戴嵩之“谬”     两牛相斗时,尾巴其实有两种情形,既有“尾入两股间”,也有“掉尾而斗”,受获取知识经验的渠道少的限制,牧童没有见到两牛相斗的不同情形。所以戴嵩画的牛也不是错误的。9、填空,配乐朗读四、拓展延伸1、苏轼与王安石关于菊花的争论2、关于“一边吃桃子,一边赏菊花”的认知改变。五、回顾总结1、再谈对题目的理解。   记录意见关于戴嵩的《斗牛图》的趣事和自己的感悟。这种写在字画、书籍前后有关于品评、鉴赏、记事等的文字,就叫做——题跋。     板书:题跋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预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书戴嵩画牛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书戴嵩画牛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解题,知背景,通读,知文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