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练习课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练习课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共20页。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2.碱的化学性质(1)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___________,使无色酚酞溶液___________。 (2)碱+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 (3)碱+某些盐→______________。 3.中和反应:酸+碱→__________。 【友情提示】因酸、碱溶液都具有腐蚀性,故取用时要小心,如果不慎洒落在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_____________;万一溅到眼睛里,要立即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报告老师。 变蓝色 变红色 盐+水 新盐+新碱 盐+水 用水冲洗 用大量的水冲洗 【活动体验】1.酸、碱与指示剂作用(1)实验步骤。①在洁净的点滴板上或小试管中分别滴加5~6滴稀盐酸、稀硫酸、白醋、柠檬汁和自来水。②分别向上述5种溶液中滴加1~2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将紫色石蕊试液换成酚酞试液,重复上述操作,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③用5片pH试纸分别测上述5种溶液的pH,读出并记录溶液的pH。④将上述待测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肥皂水、蔗糖水和食盐水。重复②③实验步骤。(2)实验现象与结果。①稀盐酸、稀硫酸、柠檬汁、白醋的pH_______,能使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___,使酚酞试液___________。 ②NaOH溶液、Ca(OH)2溶液、肥皂水的pH_______,能使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___,使酚酞试液___________。 ③蔗糖水、食盐水pH_______,不能使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变色,即石蕊试液仍是_______色,酚酞试液仍是_______色。 <7 变红色 不变色 >7 变蓝色 变红色 =7 紫 无 2.酸碱中和反应(1)实验步骤。①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2 mL稀盐酸和稀硫酸,用pH试纸测量其pH。②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同时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停止滴加。(2)实验结论。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NaOH===NaCl+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3.酸、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采用试管、滴管等仪器使酸碱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盐反应,观察、记录并分析现象。(1)酸的其他化学性质。气泡Mg+2HCl ===MgCl2+H2↑气泡CaCO3+2HCl===CaCl2+CO2↑+H2O黄色气泡Fe2O3+6HCl===2FeCl3+3H2OFe+ 2HCl===FeCl2+H2↑气泡Na2CO3+2HCl===2NaCl+CO2↑+H2O气泡 气泡 黄色 气泡 气泡Mg+H2SO4 ===MgSO4+H2↑CaCO3+H2SO4 ===CaSO4+CO2↑+H2OFe2O3+3H2SO4 ===Fe2(SO4)3+3H2OFe+H2SO4 ===FeSO4+H2↑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2)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蓝色沉淀 CuCl2+2NaOH===2NaCl+ Cu(OH)2↓ 蓝色沉淀 白色沉淀 CuCl2+Ca(OH)2===CaCl2+ Cu(OH)2↓Na2CO3+ Ca(OH)2===CaCO3↓+2NaOH 【实验反思】1.实验室中你使用的是试管还是点滴板?你认为使用哪种仪器更方便?提示:大多数实验使用点滴板,少数实验使用试管,相比较而言,点滴板现象明显直观、可操作性好、药品用量节约、环境污染小,属于一种比较方便的仪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生锈铁钉过大时,就不宜采用点滴板,只有液体量少,所用固体较小时才可采用点滴板。2.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其中一瓶是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你有哪些方法将它们区别开,你能用哪些化学方法进行鉴别?提示:①用酸碱指示剂。②用pH试纸。 ③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不同点设计出实验方案,如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等。【实验演练】1.(2021·淄博中考改编)向以下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盐酸,试管中无气泡产生的是( )A2.(2022·东营期中)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一瓶是稀硫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面是四位同学提供的四种试剂,其中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3.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B.在NaOH 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C.在Ca(OH)2 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D.在NaOH 溶液中加入CuCl2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B4.将M溶液分别滴入①②③④溶液中,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②溶液变红,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B.若只有③有气泡产生,则M可能为稀盐酸C.若①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D.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D5.为了研究氢氧化钙的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关于氢氧化钙与图中物质反应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与稀硫酸反应,是因为它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B.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氯化钙,体现了碱的通性C.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是因为它能解离出钙离子D.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钙,体现了碱的通性B6.为验证酸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图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完成后,将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废液pH=2,则废液中所含溶质最多有______种(溶质不计指示剂与气体)。 2NaOH+H2SO4===Na2SO4+2H2O 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黄色 4 7.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对稀盐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作出判断。并进行实验验证:【提出问题】对于上述无明显现象的反应,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设计实验】为了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小刚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分析讨论】小刚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提升】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验证思路可以是(Ⅰ)验证生成物是否存在。(Ⅱ)验证___________是否消失。 可行 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仍然为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再含有氢氧化钠,进而说明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反应物 【拓展迁移】(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另一个符合上述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有______种情况,具体的溶质组合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 3 NaCl,NaCl、HCl,NaCl、NaOH 本课结束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2.碱的化学性质(1)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___________,使无色酚酞溶液___________。 (2)碱+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 (3)碱+某些盐→______________。 3.中和反应:酸+碱→__________。 【友情提示】因酸、碱溶液都具有腐蚀性,故取用时要小心,如果不慎洒落在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_____________;万一溅到眼睛里,要立即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报告老师。 变蓝色 变红色 盐+水 新盐+新碱 盐+水 用水冲洗 用大量的水冲洗 【活动体验】1.酸、碱与指示剂作用(1)实验步骤。①在洁净的点滴板上或小试管中分别滴加5~6滴稀盐酸、稀硫酸、白醋、柠檬汁和自来水。②分别向上述5种溶液中滴加1~2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将紫色石蕊试液换成酚酞试液,重复上述操作,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③用5片pH试纸分别测上述5种溶液的pH,读出并记录溶液的pH。④将上述待测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肥皂水、蔗糖水和食盐水。重复②③实验步骤。(2)实验现象与结果。①稀盐酸、稀硫酸、柠檬汁、白醋的pH_______,能使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___,使酚酞试液___________。 ②NaOH溶液、Ca(OH)2溶液、肥皂水的pH_______,能使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___,使酚酞试液___________。 ③蔗糖水、食盐水pH_______,不能使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变色,即石蕊试液仍是_______色,酚酞试液仍是_______色。 <7 变红色 不变色 >7 变蓝色 变红色 =7 紫 无 2.酸碱中和反应(1)实验步骤。①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2 mL稀盐酸和稀硫酸,用pH试纸测量其pH。②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同时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停止滴加。(2)实验结论。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NaOH===NaCl+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3.酸、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采用试管、滴管等仪器使酸碱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盐反应,观察、记录并分析现象。(1)酸的其他化学性质。气泡Mg+2HCl ===MgCl2+H2↑气泡CaCO3+2HCl===CaCl2+CO2↑+H2O黄色气泡Fe2O3+6HCl===2FeCl3+3H2OFe+ 2HCl===FeCl2+H2↑气泡Na2CO3+2HCl===2NaCl+CO2↑+H2O气泡 气泡 黄色 气泡 气泡Mg+H2SO4 ===MgSO4+H2↑CaCO3+H2SO4 ===CaSO4+CO2↑+H2OFe2O3+3H2SO4 ===Fe2(SO4)3+3H2OFe+H2SO4 ===FeSO4+H2↑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2)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蓝色沉淀 CuCl2+2NaOH===2NaCl+ Cu(OH)2↓ 蓝色沉淀 白色沉淀 CuCl2+Ca(OH)2===CaCl2+ Cu(OH)2↓Na2CO3+ Ca(OH)2===CaCO3↓+2NaOH 【实验反思】1.实验室中你使用的是试管还是点滴板?你认为使用哪种仪器更方便?提示:大多数实验使用点滴板,少数实验使用试管,相比较而言,点滴板现象明显直观、可操作性好、药品用量节约、环境污染小,属于一种比较方便的仪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生锈铁钉过大时,就不宜采用点滴板,只有液体量少,所用固体较小时才可采用点滴板。2.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其中一瓶是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你有哪些方法将它们区别开,你能用哪些化学方法进行鉴别?提示:①用酸碱指示剂。②用pH试纸。 ③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不同点设计出实验方案,如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等。【实验演练】1.(2021·淄博中考改编)向以下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盐酸,试管中无气泡产生的是( )A2.(2022·东营期中)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一瓶是稀硫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面是四位同学提供的四种试剂,其中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3.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B.在NaOH 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C.在Ca(OH)2 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D.在NaOH 溶液中加入CuCl2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B4.将M溶液分别滴入①②③④溶液中,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②溶液变红,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B.若只有③有气泡产生,则M可能为稀盐酸C.若①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D.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D5.为了研究氢氧化钙的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关于氢氧化钙与图中物质反应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与稀硫酸反应,是因为它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B.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氯化钙,体现了碱的通性C.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是因为它能解离出钙离子D.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钙,体现了碱的通性B6.为验证酸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图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完成后,将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废液pH=2,则废液中所含溶质最多有______种(溶质不计指示剂与气体)。 2NaOH+H2SO4===Na2SO4+2H2O 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黄色 4 7.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对稀盐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作出判断。并进行实验验证:【提出问题】对于上述无明显现象的反应,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设计实验】为了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小刚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分析讨论】小刚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提升】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验证思路可以是(Ⅰ)验证生成物是否存在。(Ⅱ)验证___________是否消失。 可行 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仍然为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再含有氢氧化钠,进而说明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反应物 【拓展迁移】(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另一个符合上述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有______种情况,具体的溶质组合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 3 NaCl,NaCl、HCl,NaCl、NaOH 本课结束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