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训练(基础版+培优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2 溶解度同步培优练习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红色固体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C.一氧化碳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硝酸铵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形成的微观实质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分散在溶剂中 B.洗涤剂去除油污属于溶解现象 C.升高温度可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碘几乎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5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 C.t1℃时,要使接近饱和甲的溶液变为饱和,可以升高温度 D.t2℃时,14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10g乙4.下列物质溶于水会出现吸热现象的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0g C.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都会析出晶体 D.甲物质含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概念中的“最小”是指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B.饱和溶液有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 D.合金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通过一定的化学变化而合成的物质7.结合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升高温度可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将t2℃的饱和NH4Cl溶液降温到t1℃,溶液质量减小8.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加入水;③蒸发水;④降低温度;⑤升高温度,以上方法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9.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银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B.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质软——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不同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打开汽水瓶盖冒出大量气泡——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为饱和溶液 B.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C.t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结晶提纯甲1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A和C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含有A和CB.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C.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纯得到较纯净的A,可通过冷却它的热饱和溶液实现 D.t1℃时,要配制A的饱和溶液,只需要量筒、烧杯、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12.下列叙述对应的图象不正确的是( )A B C D A.把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B.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C.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D.分别向等质量镁和铁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13.本题有甲、乙两图,图甲为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乙为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R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关于图乙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物质是氯化铵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烧杯①小于烧杯② C.若使烧杯③中的固体溶解,只能采用加水的方法 D.烧杯①②③中,只有烧杯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14.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点表示在t℃时,甲、乙的溶解度不相等 B.35℃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70g C.t℃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时仍是饱和溶液 D.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大二.填空题(共4小题)15.图一是对固体R的溶液在25℃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1)25℃时,固体R的溶解度为 g。(2)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当丁中的溶液温度升高时,固体逐渐消失。图二中表示固体R溶解度曲线的是 (选填“a”或“b”)。1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t2℃时,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要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3)根据乙的溶解度曲线特点,将乙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分离出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16题) (17题) 1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能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固体的质量为甲 乙(填“>”、“<”或“=”);t3℃时,将75 g甲的饱和溶液与25 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8.水是重要的物质,在实验中常用于溶解物质、配制溶液。向50mL水(密度为1g/mL)中溶解一定量KNO3固体的操作如下,请根据如图实验现象和溶解度曲线回答。(1)A、B、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2)当x= g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3)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 方法。三.实验题(共3小题)19.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一 (填“能”或“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实验二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3)实验三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 有关。20.科技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所示实验可观察到A烧杯溶液变为红色,此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填序号)。①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②氨分子有一定质量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④氨气易溶于水(2)图乙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纸花变红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图丙所示实验中有组对比实验,其a、b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 。21.t1℃时,烧杯A中装有R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某些操作后,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1)以上四种溶液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2)R和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别如图2所示,则R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 (填“a”或“b”).(3)现有某温度下N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保持其溶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将其转化成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4)现有同时含R、N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该溶液中提取纯净的R物质,具体的操作是 .四.解答题(共4小题)2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 ;(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 ;(3)t2℃时,将16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欲使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任填一种方法)。(5)要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可采用 方法23.20℃时,将质量相同的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甲、乙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然后升高温度到50℃时实验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所示。已知A、B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3可以判断,A、B两种固体物质属于 物(选填:“可溶”“微溶”或“易溶”);P点的含义是 。(2)图1的两只烧杯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烧杯。(3)图2的两只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甲 乙(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4)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时 晶体析出(选填:“一定有”“一定没有”或“可能有”)。24.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 作用;(2)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硫酸铜的构成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3)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 而减小。25.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用立白洗洁精洗碗去除油污,是利用此洗涤剂的 作用;(2)自来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 ;(4)小红发现,有一次当油锅里的油着火时,妈妈急忙将一旁切好的青菜倒入锅内,油火熄灭了,其中的主要原理是 。
9.2 溶解度同步培优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4小题)1.B; 2.B; 3.C; 4.B; 5.D; 6.D; 7.C; 8.D; 9.B; 10.B; 11.C; 12.C; 13.B; 14.C;二.填空题(共4小题)15.15;丙=丁>乙>甲(或甲<乙<丁=丙);a; 16.甲>乙>丙;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或升高温度;蒸发结晶; 17.加入乙物质(或蒸发溶剂等);>;25%; 18.B;A;5.8;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三.实验题(共3小题)19.不能;缓冲气压,以防气压过大冲出橡胶塞;溶质的性质; 20.②;CO2+H2O═H2CO3;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否与溶剂的种类有关; 21.B;b;降低温度;升高温度、结晶、过滤、热水洗涤、干燥;四.解答题(共4小题)22.相等;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明显;饱和;加水;冷却热饱和溶液; 23.易溶;在3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等于;一定没有; 24.乳化;Cu2+、SO42﹣;压强减小; 25.乳化;煮沸;压强的减小而减小;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9/12 20:17:30;用户:初中化学;邮箱:xueshen03@xyh.com;学号:3023607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达标测试,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练习题,文件包含92溶解度答案doc、92溶解度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