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教案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829352/0-16946864153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聚落与环境,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学习目标】1.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2.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难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指导法、演示法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以“郑州的变迁”进行导入,介绍郑州是如何从一座小县城发展成为一国现代化城市,引导学生思考:聚落形成发展的条件有哪些?新课讲授:【聚落与环境】我们的同学有的来自于城市,有的来自于乡村,我们把城市、乡村这些人类的聚居地称为聚落。因此,聚落分为城市聚落、乡村聚落。(景观的差异) 乡村聚落可分为: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它们从事的生产方式不同。农村——耕作 牧村——放牧渔村——捕鱼 林场——伐木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总结: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场所。活动:阅读所给图片,思考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差异(住房、道路、基础设施等)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与郑州的发展类似,石家庄也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它的发展得益于铁路枢纽的地理位置。除了交通的影响,聚落形成发展的条件还有哪些?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便利…案例:石油带来的城市——大庆聚落的分布:读图思考那些地方聚落分布较为集中?哪些地方聚落稀疏?为什么? 补充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图——大河流域补充:民居与自然环境(案例)我国南北方民居、东南亚的高脚屋、西亚的传统民居…【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传统聚落是长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要注重对传统聚落的保护。 课堂练习:练习题见习题文档部分题目。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节知识网络。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本节知识点较多,讲解时要侧重在聚落形成发展的条件上,同时尽可能以案例的形式进行介绍,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