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1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811847/0-16940882689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1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811847/0-16940882690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1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811847/0-16940882690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对点训练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册综合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模块综合检测(二)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藓类的叶片大,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若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可选用凹面反光镜和调大光圈C.换用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D.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答案 B解析 使用高倍物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目标并移至视野中央,才能换用高倍镜,A错误;换用高倍镜不需要升镜筒,直接转动转换器即可,C错误;若视野较暗,染色较深,可选用凹面反光镜和调大光圈,B正确;换用高倍镜后不能用粗准焦螺旋,应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清晰,D错误。2.酵母菌和乳酸菌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细胞壁 B.有无细胞膜C.有无细胞质 D.有无核膜答案 D解析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乳酸菌是原核生物,二者最明显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均匀分布的B.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C.观察叶绿体的存在时不需染色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答案 C解析 叶绿体在细胞内分布不均匀,会随细胞质流动而运动,A、B错误;叶肉细胞中既含叶绿体又含线粒体,D错误;叶绿体中因有色素呈现绿色不需要染色,C正确。4.下列与人们饮食观念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脂质会使人发胖,不要摄入B.谷物不含糖类,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C.食物中含有基因,这些DNA片段可被消化分解D.肉类中的蛋白质经油炸、烧烤后,更益于健康答案 C解析 脂质对人体有重要作用,应适量摄入,A错误;谷物含有的淀粉属于多糖,经彻底消化后会转变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应少量食用,B错误;食物中含有基因,这些DNA片段可被消化分解,C正确;肉类中的蛋白质经油炸、烧烤后,可能产生有害于人类健康的物质,D错误。5.下列选项与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无关的是( )A.氨基酸的R基不同B.氨基酸的连接方式C.氨基酸的排列顺序D.多肽链所形成的空间结构答案 B解析 蛋白质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多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氨基酸的R基不同,代表氨基酸种类不同,A、C、D正确;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都是通过肽键连接,与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无关,B错误。6.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B.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但所含的五碳糖和碱基有所不同C.DNA是遗传物质,RNA不是遗传物质D.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4种碱基答案 B解析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中也有,A错误;DNA和RNA的基本单位都是核苷酸,五碳糖分别是脱氧核糖和核糖,碱基是DNA有T无U,RNA中有U无T,B正确;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少数病毒,如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豌豆叶肉细胞中有DNA和RNA,包含A、T、C、U、G五种碱基,D错误。7.人工肾的关键材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膜——血液透析膜,当病人的血液流经人工肾时,血液透析膜把代谢废物透析掉,然后干净的血液返回体内。这是模拟的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免疫作用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答案 B解析 血液透析膜能把代谢废物透析掉,营养物质不会透析掉,体现的是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8.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B.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D.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K+答案 D解析 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错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C错误;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K+是主动运输,D正确。9.如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点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点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答案 D解析 分析题图,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从活化状态到生成物质P释放的能量,A错误;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点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B错误;如果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会发生改变,C错误;如果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酶的活性降低,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减弱,b点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D正确。10.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B.ATP是由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腺嘌呤构成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统一性答案 B解析 A—P~P~P是ATP的结构简式,A代表腺苷,包括核糖和含氮碱基腺嘌呤,B错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中,光能和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分别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A、C正确;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11.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碱性染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的染色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的动态过程D.根据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数目的多少,可比较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经历时间的长短答案 D解析 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作为解离液,主要起解离作用,其目的是使细胞分离开,A错误;吡罗红染液使RNA着色,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常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液或甲紫溶液对染色质、染色体进行染色,B错误;制片后细胞已经死亡,所以处于分裂末期的细胞内细胞板不会继续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C错误;根据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数目的多少,可比较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经历时间的长短,即处于某时期的细胞数目越多,则说明该时期经历的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D正确。12.下图表示某细胞经过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后的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C.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答案 C解析 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6是细胞外溶液,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A错误,C正确;此细胞状态下,6处的溶液浓度也可能等于或小于7细胞液的浓度,B错误;7是细胞液,细胞质壁分离时,细胞失水,液泡缩小,颜色变深,D错误。13.下列为有关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图1中,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可使a点左移,b点右移B.图2中,若CO2浓度适当增大,可使a点左移,b点右移C.图3中,与b点相比,a点时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较多D.图4中,当温度高于2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答案 D解析 图4中,光照下CO2的吸收量为植物净光合量(植物有机物积累量),黑暗中CO2的释放量为植物呼吸量,因此当温度高于25 ℃时,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而不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植物总光合量)开始减少。14.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低氧、干燥等条件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保鲜B.利用酵母菌制酒时先通气促进其繁殖后密封产生酒精C.用透气的“创可贴”包扎伤口可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D.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乏力答案 A解析 低温、低氧、一定湿度有利于水果和蔬菜保鲜,A错误;酵母菌制酒时先通气,促进繁殖,再密封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正确;透气“创可贴”可避免厌氧菌在伤口处繁殖,C正确;慢跑时,肌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乏力,D正确。15.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代谢停止B.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细胞细胞周期不一定相同C.细胞高度分化,细胞周期变长,代谢降低D.细胞衰老,细胞周期变长,代谢减弱答案 B解析 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不一定相同。凋亡、衰老和高度分化的细胞无细胞周期。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下列有关胞吞和胞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均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胞吞要有内部供能才能完成C.分析胞吐的过程可知细胞分泌的同时会有膜成分的更新D.二者运输物质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答案 ABC17.(2020·山东济南高一期末)下面是某同学构建的概念图,其中1~6表示不同的细胞器,a、b、c、d表示细胞器中具体的膜结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b为双层膜,图中d为线粒体外膜B.图中3为内质网、4为高尔基体C.图中5与植物细胞的吸水有关D.该图未能包括生物膜系统的所有结构答案 ABCD解析 根据题图提供信息可知,图中a有氧气生成,说明a为叶绿体类囊体膜,1为叶绿体,b为叶绿体内膜和外膜,图中c产生大量能量,说明c为线粒体内膜,2为线粒体,d为线粒体外膜,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为内质网,与动物细胞分泌物、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为高尔基体,B正确;5中含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为液泡,与植物细胞的吸水有关,C正确;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该图只体现了细胞器膜,D正确。18.(2020·山东烟台高一期末)囊泡是主要由磷脂分子组成的球形结构,在细胞内负责细胞质不同部位间的物质转移,其膜上特殊的“识别代码”保证了它能准确的将物质送达目的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囊泡运输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B.囊泡上的“识别代码”具有专一性C.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能产生囊泡D.胞吞和胞吐的过程离不开囊泡答案 ABD解析 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含有磷脂分子,因此不能产生囊泡,C错误。 19.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锥形瓶装有正常生长的酵母菌及足量培养液,试管装有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从阀门通入已去除CO2的空气,实验过程其他条件适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影响时,通入锥形瓶的O2属于无关变量B.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检测培养液中是否有乙醇产生C.若打开阀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试管溶液颜色变化所需的时间越短,表明酵母菌在所处温度下的有氧呼吸越旺盛D.若关闭阀门,以乳酸菌替代酵母菌进行实验,试管中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答案 D解析 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影响时,温度是自变量,O2属于无关变量,A正确;酸性重铬酸钾可检测乙醇,B正确;打开阀门,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溶液颜色变化所需时间越短,说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越多,呼吸越旺盛,C正确;关闭阀门,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无CO2产生,溶液颜色不会发生变化,D错误。 20.下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是马蛔虫受精卵细胞,在AB段会发生中心粒移向细胞两极B.若是植物细胞,在BC段会出现赤道板,CD段会出现细胞板C.该细胞在BC段中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D.若是人体细胞,则DE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92条答案 CD解析 题图中,AB段是因为间期DNA分子复制,BC段包含G2期、前期和中期,CD段是因为后期着丝粒分裂,DE可表示后期和末期。AB段间期有中心粒复制,在前期才移向两极,A错误;在末期DE段才会出现细胞板,赤道板是假想的平面,不会出现在该过程,B错误;BC段一条染色体中包含两条DNA,即两个染色单体,C正确;人体细胞中,DE段后期时细胞中染色体加倍有92条,D正确。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21.(12分)德裔美国科学家布格贝尔(G·Blobel)。因对蛋白质分子中信号肽(signal peptide)的开创性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信号肽一般由15~30个氨基酸组成,正常细胞中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含有信号肽序列,没有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不含信号肽序列。科学家通过实验除去内质网蛋白的信号肽序列,并将信号肽序列和细胞质基质蛋白重组,下图表示重组前后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分布。请回答下列问题:(1)内质网等生物膜结构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膜具有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2)如图实验结果表明,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否进入内质网取决于________,可以采用________酶除去内质网蛋白上的信号肽。(3)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在信号肽的引导下,直接通过通道进入内质网,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被加工后,以________形式到达高尔基体,真核细胞中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4)动物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催化ATP合成的酶________(填“有”或“无”)信号肽序列,其在细胞中的分布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5)真核细胞中分泌出的蛋白质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答案 (1)磷脂双分子层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蛋白质是否有信号肽序列 肽(3)囊泡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4)无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5)受体 信息交流解析 (2)由于正常细胞中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含有信号肽序列,没有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不含有信号肽序列,根据图示结果可知,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否进入内质网取决于蛋白质是否有信号肽序列,可以用肽酶除去信号肽。(3)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加工成具有空间结构的多肽链,然后以囊泡的形式到达高尔基体,真核细胞中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5)真核细胞分泌的蛋白质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变化,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22.(12分)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成熟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 mol/L的乳酸溶液,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当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时,也不能通过该膜。若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可从高浓度一侧到达低浓度一侧,而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则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缬氨霉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_______(填“葡萄糖”“乳酸”或“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3)成熟植物细胞进行渗透吸水时,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1,再作为图丙的半透膜,当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答案 (1)协助扩散 协助K+进行跨膜运输(或K+的载体)(2)都需要载体蛋白 葡萄糖和乳酸 (3)原生质层 低于解析 (1)K+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但不能直接通过磷脂分子扩散,需加入缬氨霉素,所以K+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缬氨霉素起到K+载体的作用。(2)图乙中,二者跨膜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因为人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供能,无氧条件对二者的跨膜运输都没有影响。(3)成熟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由信息可知,图丙的半透膜上加上了葡萄糖的载体蛋白,只有葡萄糖会由A向B扩散,乳酸不能扩散,B侧浓度升高,水分子由A向B扩散增多,左侧液面低于右侧液面。23.(10分)生物学习小组为探究月季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月季植株,平均分为6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1)这一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在25 ℃条件下月季能够生长良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第1组在12小时后CO2浓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不同品种的月季植株,这样设计违背了科学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原则。(4)若将第3组植株突然移至第6组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ATP含量会________。(5)该实验设计尚不能确定月季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请你提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光照强度 12小时后CO2浓度 25 ℃是月季体内生化反应酶所需的适宜温度(2)细胞呼吸产生了CO2(3)单一变量(4)增加(5)增加若干实验组,减小光照强度变化差值,依次增加(或减小)光照强度,直到测定出12小时后CO2浓度减少不再随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的光照强度解析 (1)由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光照强度是该实验对实验结果能够产生确定影响并且人为控制变化的因素,为自变量。(2)实验中第1组没有给予光照,在此环境中,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导致CO2浓度升高。(3)单一变量原则是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时要保证其他变量相同,否则多变量的实验就没有意义了;在探究光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就要以光强为单一变量,保证温度和CO2浓度、所用材料的生理状态相同。(4)若将第3组植株突然移至第6组的条件下,光照增强,光反应受到影响,光反应产物ATP和NADPH增加,短时间内,ATP的消耗速率不变,所以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ATP含量升高。(5)因为随光照强度增加,CO2浓度仍在减小,所以欲确定月季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可增加若干实验组,将光照强度的数据差缩小,依次增加光照强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浓度。24.(11分)图甲表示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图乙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请据图回答:(1)图甲的A、B、C、D过程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________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青丝变白发,额角爬满皱纹,这主要与________过程有关;当HIV病毒侵入机体的淋巴细胞后,会使淋巴细胞大量死亡,这________D过程。(2)图乙中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______________能力。若D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⑦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D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则结构⑧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A C 不属于(2)分裂(增殖)和分化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及“发送站” 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解析 (1)细胞增殖时,染色体结构会发生动态变化。年龄增长,青丝变白发,主要与细胞衰老过程有关。HIV病毒侵入淋巴细胞,消耗淋巴细胞的营养物质,进行增殖,最后淋巴细胞被动死亡,属于细胞坏死,不是细胞凋亡。25.(10分)下表是某小组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实验,请依据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操作步骤操作方法试管甲试管乙1加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2 mL2 mL2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1 mL—3加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1 mL4加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2滴2滴5观察____________(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___。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将此次多余的猪肝研磨液保留到下次使用,应对它进行________(填“高温”或“冷藏”)处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用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那么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________。答案 (1)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2)改进方案:将步骤①和④互换,再增加丙试管,在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的步骤中换为加入1 mL蒸馏水,其他步骤与修正后的步骤相同 实验结果及结论:①甲、乙两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少,丙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pH影响 ②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的情况基本一样,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受pH影响(3)冷藏 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高温处理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而低温冷藏时,只是抑制蛋白质的活性,在适宜条件下,其活性能恢复(4)低(或弱)解析 (1)由实验目的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的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其可观测的指标为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2)本实验应该有蒸馏水对照、过酸、过碱等三组实验,由于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因此结果要分有、无影响这两种情况进行讨论。(3)过氧化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改变结构和功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册综合同步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期末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1,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