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模块考试试卷讲评同步练习
展开模块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
D. 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B. 若高倍镜下看到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C. 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D. 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3.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颜色变化为无色到砖红色
②观察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时,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③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可以直接用来检测蛋白质
④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无法用双缩脲试剂鉴定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4. 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N是组成蛋白质的必需元素
B. 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结合水
C. 生物体内的某些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D.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
5. 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肽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肽键数目减少了7个
B. 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C. 若新生肽链有5个羧基,则R上有羧基
D. 氧原子数目减少2个
6. 如图是生物体内核苷酸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a为核糖,则m有4种,分别是A、T、G、C
B. 在HIV中可以检测到2种a,5种m,8种b
C. 构成人体的遗传物质的b共有8种,a有2种,m有5种
D. 若m为鸟嘌呤,则b的名称是鸟嘌呤核糖核苷酸或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7. 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
B. 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 种
C. 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D. 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则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8.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的亲水端朝向内侧,亲脂端则朝向外侧
B. 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膜上的磷脂和部分蛋白质能运动
C.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其他生物膜不是
D. 载体蛋白主要位于膜的外侧,糖蛋白主要位于膜的内侧
9. 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含18O的氨基酸在b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18O标记的是氨基酸中的羧基
B. 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运输过程
C. 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称为胞吐
D. 将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时间顺序为①③⑤②⑥④
10.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 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 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参与呼吸作用酶的合成
11. 关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
B. 酵母菌有线粒体,而乳酸菌无线粒体
C. 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
D. 溶菌酶能破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壁
12.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 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C. 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 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13. 现有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图1表示这两种物质透过半透膜的情况,图2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
A. 图1体现了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 B. 图2甲中水柱a先上升后下降
C. 图2乙中水柱b先上升后不变 D. 平衡后水柱a的高度高于水柱b
14. 下图为显微镜下同一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形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图不可能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B. 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尿素溶液可以让细胞从 A 形态变为 B 形态
C. 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可以让细胞从 B 形态变为 A 形态
D. 细胞从 A 形态变为 B 形态过程中,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15. 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乙可以表示葡萄糖进入人红细胞
B. 图甲不可以表示图乙中物质的运输方式
C. 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D. 甲、乙两图的运输方式不会受温度影响
16. 下列有关酶的特性及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pH过高或过低以及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使酶变性失活
B. 在温度影响酶活性实验中,不适宜选择过氧化氢酶作为研究对象
C. 在研究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实验中,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D.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因此酶量不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17. 下列有关ATP的分子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分子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
B. 1个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C. 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ATP分子中的2个高能磷酸键都会断裂
D. ADP和磷酸合成ATP时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有机物氧化时释放的化学能
18. 下图表示光照、贮藏温度对番茄果实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番茄果实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 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的抑制作用2 ℃时比15 ℃时更强
C. 低温、黑暗条件下更有利于贮存番茄果实
D. 贮藏温度下降时果实呼吸作用减弱,可能与细胞内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有关
19. 在氧浓度为a、b、c、d的遮光条件下,某同学分别测定了马铃薯进行细胞代谢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并绘制了如下柱形图。下列判断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该实验中使用的材料是马铃薯块茎,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B. 氧浓度为a时,该实验中马铃薯光合强度远小于呼吸强度
C. 氧浓度为b时,马铃薯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
D. 在氧浓度为d时,该实验中马铃薯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
20.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中“对照”及“变量”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属于对比试验,无空白对照
B. 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酶的浓度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无空白对照
C. 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原生质层的形态和位置变化为因变量,属于自身前后对照
D. 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实验中,温度为自变量,须设置37℃的温度条件为对照组
21. 某研究小组进行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CO2浓度1大于CO2浓度2,若将CO2浓度改为温度,则此关系也成立
B. 若e点为正常植物的光饱和点,则缺镁植物的e点会右移
C. 图中c、d两点相比,d点植物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要高一些
D. a点植物叶肉细胞中NADPH和ATP比c点要多
22.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 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
温度(0C)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 00
1. 75
2. 50
3. 25
3. 75
3. 50
3. 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 50
0. 75
1. 00
1. 50
2. 25
3. 00
3. 5
A.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 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最适宜的温度是 30 ℃
C. 每天交替进行 12 小时光照、12 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 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 每天交替进行 12 小时光照、12 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 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 10℃时的两倍
23. 如图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随时间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BC段和EF段
B. AB段细胞中核糖体功能最为活跃,该阶段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C. D时形成了新的核膜,导致每个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D. CD段染色体形态清晰、数目稳定,是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
24. 《细胞—干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诱导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的成果。hiHep细胞具有肝细胞的许多功能,包括分泌血清白蛋白、积累糖原、代谢药物、药物转运等。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该项成果表明,分化了的细胞其分化后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B. 人成纤维细胞与hiHep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完全相同
C. hiHep细胞的诱导成功为人类重症肝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D. 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并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25. 下图是干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几个去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干细胞是机体中保持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
B. 干细胞分化成组织细胞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会发生改变
C. 机体出现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变小,染色质固缩
D. 组织细胞的凋亡受基因调控,对机体正常发育是有利的
二、非选择题
26. 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元素是(用元素符号填写)_______。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___。牛奶中含量较多的二糖是____________,此糖能否被细胞直接吸收________。
(2)Ⅴ在动物、植物细胞均含有,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Ⅴ还具有_______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鉴定Ⅴ时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产生橘黄色。
(3)生物体中的Ⅱ、Ⅲ合称为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鉴别细胞中Ⅱ、Ⅲ的分布,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Ⅳ中包含具有_______功能的抗体,可帮助人体抵御病菌等抗原的侵害。
(5)婴幼儿要经常到户外晒太阳,可以使其皮肤表皮细胞内的胆固醇转化为_______,它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和动物肠道对___________的吸收。
27. 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内填序号,______上填文字):
(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______]。
(2)在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若甲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有[______ ]结构。
(3)甲、乙两细胞中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⑤是__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_____________合成的“车间”。
(4)若乙为消化腺细胞,则其产生的分泌蛋白的出胞方式为_________,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细胞器中3H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28. 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试管 B. 滴管 C. 量筒 D. 酒精灯 E. 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____,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可溶性还原糖)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 ℃保温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 ℃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其中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溶液PH值相对稳定。
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_________。
②试管2中加入的X是_________________的提取液,则2、3号试管对比,可证明玉米发芽后可产生淀粉酶,进而证明上述步骤(2)的结论。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淀粉酶已失活,则试管4__________(填“会”或者“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29. 图1是某种植物叶肉细胞的模式图,图2是根据该种植物某项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请结合图1和图2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2)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时,a与b(或e与f)过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CO2的走向有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在昼夜长度相等且白天光照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光照强度超过________时,植物在一昼夜时间内能积累有机物。
(3)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所以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提高细胞中有机物的积累。影响B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在A~B段,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4)光照强度为2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固定CO2的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
30. 图甲为某种动物细胞的生命历程,图乙为某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顺序已打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③所示的变化,在生物学上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过程产生的细胞除细胞核体积增大外,细胞膜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________,消失于图________。
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________,引起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是图乙中的________时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之比为________。
(4)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图乙中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图____________,具体表现为:
①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D为胰腺细胞,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D细胞,结果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H218O的生成部位是________(细胞器)。该胰腺细胞是否具有增殖能力?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模块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难度中等。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A错误;最小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生物大分子没有生命现象,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B正确;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代谢与繁殖,C错误;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但是它们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各有不同,D错误。
2. A 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难度较大。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观察,A正确;显微镜下物像上下左右都是倒像,故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逆时针流动的,B错误;显微镜观察的物像是放大、倒立、相反的虚像,位于左下方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C错误;反光镜是调节视野亮暗度的,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和大小不变,D错误。
3. A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中有机物的鉴定,难度中等。斐林试剂溶液由于含有铜离子,是浅蓝色的,随着反应的进行,颜色渐渐变成棕色,最后变成砖红色,故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颜色变化是浅蓝色→棕色→砖红色,①错误;观察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时,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方便观察,②正确;由于斐林试剂乙液(质量浓度为0. 05g/mL硫酸铜溶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质量浓度为0. 01g/mL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同,故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不可以直接用来检测蛋白质,③错误;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结构不变,仍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④错误。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正确。
4. B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及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难度中等。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为C、H、O、N等,故N是组成蛋白质的必需元素,A正确;自由水可以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B错误;生物体内的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如碳酸和碳酸氢根离子,C正确;自由水与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亦然,D正确。
5. D 解析:本题考查与蛋白质相关的计算,难度较大。在该过程中,脱去8号、18号、27号氨基酸时每脱去一个氨基酸需要水解2个肽键,脱去39号氨基酸时只脱去一个肽键,因此脱去4个丙氨酸需要水解7个肽键,A正确;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脱去4个氨基酸形成4条短肽链后,至少含有4个氨基和4个羧基,因此氨基和羧基数目分别增加3个,B正确;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羧基,如果新生的4条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C正确;在该过程中,脱去4个丙氨酸,需要断裂7个肽键,需要7分子水,增加7个氧原子,而每个丙氨酸含2个氧原子,共去掉8个氧原子,因此O原子数目减少1个,D错误。
6. D 解析:本题考查核酸的基本单位,难度较大。若a为核糖,则b为核糖核苷酸,则m有4种,分别是A、U、G、C,A错误;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酸,HIV病毒是RNA病毒,则a为一种,m为4种,b为4种,B错误;人体内既有DNA又有RNA,但DNA为遗传物质,因此构成人体的遗传物质的b共有4种,a有1种,m有4种,C错误; m为鸟嘌呤,但a不能确定是哪一种五碳糖,因此b的名称是鸟嘌呤核糖核苷酸或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正确。
7. C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难度较大。如果图示表示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是中心碳原子,3是R基、有20种,2应是肽键,A错误;如果图示表示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应表示脱氧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表示含氮碱基有4种,B错误;如果图示表示单链RNA的结构模式图,1表示核糖,2是磷酸基团,3是含氮碱基有4种,C正确;若该图示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但连接方式不同,D错误。
8. B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难度中等。构成细胞膜的磷脂的亲水端朝向外侧,亲脂端则朝向内侧,A错误;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膜上的磷脂和部分蛋白质能运动,B正确;所有的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C错误;载体蛋白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糖蛋白位于膜的外侧,D错误。
9. 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器之间的合作以及物质的运输,难度较大。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蛋白质,反应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羧基提供一个-OH,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提供一个-H,-OH和-H合成水分子,A正确;由图可知,碘由浓度低运输到浓度高,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则为主动运输,B正确;甲状腺球蛋白在细胞膜内被一层膜包围,形成小囊泡,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并向细胞外张开,使内含物排出细胞外,这种现象为胞吐;C正确;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在细胞中逐渐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这整个合成和运输过程经历的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即①③②⑥④,D错误。
10. D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难度中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其中光反应阶段能合成ATP,而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膜,因此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水解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B正确;细胞核的核膜具有双层膜,核膜上存在核孔,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因此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的通道,C正确;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的基质中,D错误。
11. D 解析:本题考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难度中等。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但产物不同,A正确;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线粒体,乳酸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线粒体,B正确;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C正确;溶菌酶只能破坏乳酸菌等细胞的细胞壁,D错误。
12. A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关系,难度中等。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中,间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需要消耗能量,分裂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细胞的核膜、内质网和细胞膜中都属于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都含有磷元素,B正确;两个相邻细跑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C正确;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属于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一般不可逆,D正确。
13. D 解析:本题考查与渗透作用相关的知识,难度中等。人工制成的半透膜,如玻璃纸没有生物活性,不具有选择透过性,A错误;由于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故水柱a表现为先上升后保持不变,B错误;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水柱b表现为先上升,后由于葡萄糖透过半透膜浸入清水中,水柱b将下降,C错误;根据B、C选项可知,平衡后水柱a的高度高于水柱b,D正确。
14. D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难度中等。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没有大液泡,该细胞不可能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A正确;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或尿素溶液中,细胞失水导致质壁分离,B正确;在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细胞失水导致质壁分离,由于细胞可主动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会发生自动复原,C正确;细胞从 A 形态变为 B 形态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吸水能力逐渐增强,D错误。
15. A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难度中等。图乙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参与,且是高浓度到低浓度为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方式为协助扩散,可用图乙表示,A正确;图甲曲线前半段转运速率受细胞内外浓度差影响,后半段转运速率不再变化且保持稳定,影响因素可能为载体蛋白数量限制,因而可以表示协助扩散过程,B错误;图乙表示该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C错误;一方面改变温度会改变分子热运动速率,如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等,另一方面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进而影响相关蛋白质的功能,因而甲乙两图表示的运输方式均会受影响,D错误。
16. B 解析:本题考查酶的特性以及相关的实验,难度较大。温度过低时酶的活性较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不会改变,不会变性,A错误;过氧化氢的分解本身受温度影响,因此在温度影响酶活性实验中,不适宜选择过氧化氢酶作为研究对象,B正确;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加热,在研究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实验中,温度为自变量,所以不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C错误;增加酶量,可以加快酶促反应速率,D错误。
17. D 解析:本题考查ATP的结构和功能,难度中等。ATP分子中的五碳糖为核糖,A错误;1个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B错误;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一般ATP分子中的1个高能磷酸键会断裂,C错误; ADP和磷酸合成ATP时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有机物氧化时释放的化学能,D正确。
18. B 解析:本题考查光照、温度对呼吸强速的影响,难度较大。番茄果实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CO2,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CO2,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CO2,所以番茄果实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由题图看出2℃时黑暗条件下与光照条件下呼吸强度差值比15°C大,即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的抑制作用2℃时比15℃时更强,B正确;由图看出低温条件下呼吸强度更低,但黑暗条件下比光照条件下呼吸强度高,所以黑暗条件下不有利于果实的储存,C错误;储存番茄果实需在零上低温条件下进行,温度降低会使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减弱,但此时的温度并没有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D错误。
19. A 解析:本题考查氧浓度对呼吸方式以及强度的影响,难度较大。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题中氧浓度为b、c时,马铃薯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不相等,说明实验并没有用马铃薯块茎,A错误;实验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为零,小于呼吸作用强度,B正确;氧气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是3,产生的二氧化碳是3,消耗的葡萄糖是0. 5,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8-3=5,消耗的葡萄糖是2. 5,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5倍,C正确;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吸收的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
20. B 解析:本题考查与实验相关的内容,难度较大。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无空白对照,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是对比,A正确;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PH是自变量,酶的浓度和温度是无关变量,B错误;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渗透溶液的浓度是自变量,原生质层的形态和位置变化为因变量,属于自身前后对照,C正确;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实验中,温度为自变量,须设置最适温度为对照组,37℃为最适温度,D正确。
21. C 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强速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难度较大。图中CO2浓度1大于CO2浓度2,若将CO2浓度改为温度,则此关系不一定成立,随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A错误;若e点为正常植物的光饱和点,缺镁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e点会左移,B错误;图中c、d两点相比,d点二氧化碳浓度较低,二氧化碳的固定较慢,植物叶肉细胞中C5相对较高,C正确;a点光照强度较低,光反应较慢,植物叶肉细胞中NADPH和ATP比c点要少,D错误。
22. C 解析:本题考查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计算,难度较大。温度在 35℃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可以生长,A错误;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在25℃时净光合速率最大,最适于生长,B错误;每天交替进行 12 小时光照、12 小时黑暗,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取决于光照时积累的有机物量与黑暗中消耗的有机物量的差值,在 20℃的条件下,该差值最大,C正确;每天交替进行 12 小时光照、12 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 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为(3. 50—3. 00)×12mg,在 1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为(1. 75—0. 75)×12mg,后者是前者的二倍,D错误。
23. C 解析:本题考查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内容,难度中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前期和末期,A正确;AB段细胞要合成大量的蛋白质,该阶段核糖体功能最为活跃,并且细胞有适度的生长,B正确;D时发生了着丝点分裂,而不是产生了新的核膜,有丝分裂形成的每个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相同,C错误;CD段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清晰、数目稳定,是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D正确。
24. B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难度中等。根据题意“诱导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的hiHep细胞,具有肝细胞的许多功能,包括分泌血清白蛋白、积累糖原、代谢药物、药物转运等”可说明,分化了的细胞其分化后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A正确;人成纤维细胞与hiHep细胞功能不同,故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但核DNA是相同的,B错误;hiHep细胞具有肝细胞的许多功能,所以hiHep细胞的诱导成功为人类重症肝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性,C正确;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hiHep细胞具有肝细胞的许多功能,但不能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并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25. C 解析:本题考查干细胞的特点以及细胞的生命历程,难度中等。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潜能,A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会发生改变,B正确;机体出现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变大,染色质固缩,C错误;细胞的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对机体正常发育有重要作用,D正确。
二、非选择题
26. (1)N、P淀粉乳糖不能(2)缓冲和减压苏丹Ⅲ(3)核酸核苷酸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4)免疫(5)维生素D钙和磷
解析: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难度中等。
(1)根据上述分析图中A代表的元素是N、P。Ⅰ-糖类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淀粉。牛奶中含量较多的二糖是乳糖,此糖不能被细胞直接吸收,单糖才能直接被吸收。
(2)Ⅴ-脂肪在动物、植物细胞均含有,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Ⅴ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鉴定Ⅴ时所用的试剂是苏丹Ⅲ,产生橘黄色。
(3)生物体中的Ⅱ、Ⅲ合称为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鉴别细胞中Ⅱ、Ⅲ的分布,使用的试剂是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生物体的DNA和RNA可以通过甲基绿和吡罗红进行染色,甲基绿会把DNA染成绿色,吡罗红会把RNA染成红色。
(4)Ⅳ-蛋白质中包含具有免疫功能的抗体,可帮助人体抵御病菌等抗原的侵害。
(5)婴幼儿要经常到户外晒太阳,可以使其皮肤表皮细胞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它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27. (1)①(2)④⑦⑧⑨(3)③细胞核内质网脂质(4)胞吐⑦→⑤→②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难度中等。
(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①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在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④线粒体和⑦核糖体,线粒体含有DNA和RNA,核糖体含有RN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具有⑧大液泡和⑨叶绿体。
(3)甲、乙两细胞中③为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⑤为内质网,粗面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的场所,滑面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4)分泌蛋白属于大分子,通过胞吐方式被分泌出细胞;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为肽链,然后依次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细胞器中3H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⑦核糖体→⑤内质网→②高尔基体。
28. (1)双缩脲ABC(2)碘液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3)还原性糖发芽前玉米蓝色→砖红色不会
解析:本题实验的形式考查物质的鉴定、酶的特性,难度较大。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检测蛋白质或多肽应该用双缩脲试剂;该实验需要用量筒量一定量的蛋白质溶液、双缩脲试剂A液,需要用滴管滴加双缩脲试剂B液,但是该实验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显微镜观察,故选ABC。
(2)检测淀粉应该用碘液;胚乳呈现蓝色块状,说明胚乳含有大量的淀粉,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变小了,说明玉米发芽的过程中胚乳中的淀粉逐渐减少了。
(3)①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的作用,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糖,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1号试管加的是缓冲液和淀粉,作为对照试验,其可以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糖。
②根据单一变量原则,1号试管加的是缓冲液作为对照,3号、4号实验组分别加了发芽玉米提取液、淀粉酶溶液,则2号试管加的X溶液应该是发芽前玉米提取液。
③3号试管发芽玉米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糖,因此其颜色由蓝色变成了砖红色。
④若淀粉酶已失活,则不能催化淀粉水解,故试管4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29. (1)②③⑥⑧(2)l千勒克斯b、h、c2千勒克斯(3)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CO2浓度(CO2浓度、温度、水分)光照强度(4)0. 8mol/h
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综合运用,难度较大。
(1)在图1中,能产生ATP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光反应的场所是⑥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⑧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的场所是③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发生在②线粒体内膜,综上所诉:产生ATP的部位有②③⑥⑧。
(2)图2中,当光照强度为1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刚好相等,处于平衡状态;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除线粒体提供的二氧化碳,还需细胞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CO2的走向有b、h、c。植物在一昼夜时间内要积累有机物,需一昼夜的净光合作用大于0,光照强度应超过2千勒克司。
(3)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影响A点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温度影响酶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作用,因此大棚种植蔬菜时,可采用增大昼夜温差的方法来提高细胞中有机物的积累,因此需要夜晚适当降温。根据分析,影响B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CO2浓度、温度、水分等;在A~B段,光合作用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4)光照强度为2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固定CO2的速率=(0. 4+0. 4)mol/h=0. 8mol/h。
30. (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膜通透性改变(2)CAA、B着丝点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3)D1∶2∶2(4)动物细胞在间期中心粒进行复制,植物细胞没有此现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一分为二的方式不同(5)核糖体不具有,胰腺细胞已高度分化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难度中等。
(1)①过程增加细胞数目,属于细胞分裂过程,③过程中增加了细胞的种类,在生物学上称为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慢。
(2)图乙中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对应图C,消失于后期,对应图A,A、B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引起染色体数目的加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其他细胞的2倍,此时含有12条染色体,其他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
(3)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是在中期,对应图乙的D图,此时含有染色单体,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1:2:2。
(4)图乙表示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是:C间期--动物细胞在间期中心粒进行复制,植物细胞没有此现象;E前期--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B末期--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一分为二的方式不同。
(5)18O标记氨基酸的羧基,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D细胞,在核糖体上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水缩合生成水。胰腺细胞高度分化,不再具有增殖能力。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模块考试试卷讲评 (含答案):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本册综合复习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模块考试试卷讲评同步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2019)本册综合达标测试,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糖类和脂质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册综合优秀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回答下列与脂质相关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