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精品同步练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声现象》巩固提升 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声现象》巩固提升,共10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声现象》巩固提升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分)1.(3分)我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两侧装有板墙,它的作用主要是减弱噪声,这种减弱噪声的方法属于A. 在声源处减弱 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 在人耳处减弱 D. 在声源和人耳处减弱2.(3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倒车雷达发出响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C. 我们不一定能听到振动的物体在发声
D. 在教室周围多植树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3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音调和频率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 多次实验中,保持拨钢尺的力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得越快
D. 钢尺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4.(3分)下列措施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 )。A.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振动减弱 B. 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C. 室内打靶时要佩戴耳罩 D. 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5.(3分)以下描述中不属于噪声的是A. 飞机起落时的轰鸣声 B. 深夜,邻居家传来钢琴演奏声
C. 清晨,教室内朗朗的读书声 D. 波形为 的声音6.(3分)我国传统民族吹管乐器——笛子,我们经常听到它演奏出美妙的声音。关于笛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一定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C. 听众听到了台上演奏者的笛声,说明没有介质声音也可以传递
D. 笛子与钢琴的结构不同,导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7.(3分)现代音乐用七个英文字母、、、、、、或其小写来标记音名,对应的唱名和频率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音名唱名频率 A. 音名为的音,其频率最高,音调最低
B. 音名为的音,其频率最高,响度最大
C. 相比于音,音的音调更高
D. 频率越高,越悦耳动听8.(3分)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
D. 用大小不同的力吹笔帽9.(3分)(2022•江汉区期中)下列事例:①水手通过汽笛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②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③大象有时利用次声波交流;④使用灵敏声学仪器接收发生地震、台风、核爆炸时发出的次声波,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其中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 ①②③④ B. 只有①②③ C. 只有①② D. 只有③④二 、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10.(3分)下列现象中,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A. 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B. 夏天里人们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
C. 人们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的水装得满不满
D. 人们可以通过声音辨别出飞过耳边的小虫是不是蚊子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11.(12分)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____.12.(12分)请看下列声速表中几种物质中的声速空气海水空气铜棒煤油大理石蒸馏水铁棒分析上表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写出个:
______;
______。13.(12分)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小吴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
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产生的;小吴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到耳朵的.
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音量变大,实质是指声音的______变大,这又说明物体的______增大.
若音量过大,烛焰甚至会熄灭,这说明声音具有______.
晚上小吴欣赏的交响乐,对邻居家做作业的小明来说是______乐音噪声,小明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14.(12分)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15.(12分)为加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南京号”导弹驱逐舰从海军退役后移交给中国海蓝总队改装成为中国海上执法船。“南京号”导弹驱逐舰部分参数如表所示:主尺寸长、宽、吃水满载排水量最大航速续航力
求:“南京号”导弹驱逐舰以最大航速匀速航行,航行的路程为多少千米?
该舰以正常的速度续航,续航时间大约是几天?四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16.(4分)学校进行了防震安全疏散演练,同学们听到警报声响起,立即有序疏散,说明声能传递 ______ 选填“信息”或“能量”;通常情况下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这是利用声能传递 ______ 选填“信息”或“能量”;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______ 选填“次声波”、“超声波”或“可听声”。17.(4分)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说出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______;工人戴防噪声的耳罩:______;工厂里的靠近学校的路段禁止鸣喇叭:______。18.(4分)【教材改编题】噪声令人心烦意乱,是四大污染之一。如图所示,图甲为摩托车的消声器;图乙为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图丙为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请分析:“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隔音蛟龙”是在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防噪声耳罩”是在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19.(4分)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20.(4分)如图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______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起消声作用的主要部件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在声源处减弱,如摩托车加装消音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高架道路两侧加装隔音板;在人耳处减弱,如工厂用防噪声耳罩。
因此、、不符合题意,只有正确。
故选。
本题从控制噪声的措施分析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控制噪声的知识点。
2.【答案】C;【解析】解:
、倒车雷达发出响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正确;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故错误;
、如果有声源没有传播介质,我们可能听不到声音,故正确;
、在教室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错误。
故选:。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人能够听到声音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声源,二是有传播介质,二者缺一不可;
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涉及的声学知识点比较多,但总体难度不大,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3.【答案】C;【解析】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因此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故A正确,C错误;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时,需控制其他因素都不变,因此多次实验中,保持拨钢尺的力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钢尺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故D正确。故选C。
4.【答案】C;【解析】略
5.【答案】C;【解析】分析:
物理学中的噪声是指无规律、难听刺耳的声音。但是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该题考查学生对噪声定义的了解情况,需要根据生活经验来进行讨论研究。
解答:
A、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发出的声音属发声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且响度大,对周围干扰明显,属于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深夜时邻室家的钢琴演奏声,对周围休息的人来讲造成了明显的干扰,属于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教室内朗朗的读书声,是学生学习的手段,不属于噪声,故C符合题意;
D、图声音振动没有规则,是噪声的波形,属于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C。
6.【答案】A;【解析】解: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则发声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所以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故正确;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发声体的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错误;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现场听到演奏者的笛声是靠空气传入人耳,故错误;
、笛子与钢琴的结构不同,导致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错误。
故选:。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生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声音特性的辨别以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重点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
7.【答案】C;【解析】解: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所以音名为的音,其频率最高,音调最高,故错误;
的频率比高,相比于音,音的音调更高,故正确;
悦耳动听的声音属于乐音,难听刺耳的声音属于噪声,故错误。
故选:。
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悦耳动听的声音属于乐音,难听刺耳的声音属于噪声,据此分析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声音的特性,属于基础题。
8.【答案】D;【解析】解:、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故错误;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故错误;
、用薄塑料片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故错误;
、用大小不同的力吹笔帽,研究的是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故正确。
故选:。
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掌握声音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并能结合实例进行辨析,是此题主要考查的重点。
9.【答案】A;【解析】略
10.【答案】BCD;【解析】解:、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不合题意;
B、夏天里人们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符合题意;
C、人们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的水装得满不满,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符合题意;
D、人们可以通过声音辨别出飞过耳边的小虫是不是蚊子,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符合题意.
故选BCD.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以及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区别.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传递信息与声音传递能量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1.【答案】解:通过听两个瓷碗发出的声音来判断瓷碗的好坏,主要靠的是它们的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音色.;【解析】“听声辨人”、“听声辨物”靠的都是音色,可据此进行解答.
12.【答案】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不同的介质中声速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解析】解:根据表格中的声速数据可知:
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在空气中速度为,故可以得出结论: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声音在煤油中速度为,在大理石中速度为等等,故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的介质中声速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故答案为:
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故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的介质中声速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由表格数据可知:影响声速的因素有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如在空气中,当气温不同时声速不同;在固体、液体及气体中时声速一般不同。
应该注意前提条件及特殊情况,如在同种介质中,谈温度的影响;不同种类介质中声速不同,要加一般情况下。
13.【答案】振动 空气 响度 振幅 能量 噪音 用棉球将耳朵塞住 ;【解析】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小吴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的;
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实际上是音响的振幅增大,从而导致声音的响度增大;
音箱音量过大时,烛焰甚至会熄灭,可知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
交响乐声影响了小明的学习,因此对邻居家做作业的小明来,交响乐声是噪声;小明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关好门窗;
也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用棉球将耳朵塞住.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响度;振幅;能量;用棉球将耳朵塞住.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影响着响度的大小;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也能够传递能量;
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该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多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
14.【答案】解:由v=可得,在t=2s的时间内,车行驶的距离:
=t=20m/s×2s=40m,
声音传播的距离:
=t=340m/s×2s=680m,
设司机按喇叭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所以s===360m。
答:按喇叭时距山崖的距离是360m。;【解析】
声音和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车距山崖距离的倍,据此求出按喇叭时车距山崖的距离。
该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弄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倍。
15.【答案】解:(1)航行的路程s=t=72km/h×4h=288km; (2)该舰以正常的速度36km/h续航,续航时间:。答:(1)“南京号”导弹驱逐舰以最大航速匀速航行4h,航行的路程为288km; (2)该舰以正常的速度36km/h续航,续航时间大约是7天。;【解析】利用求路程;知道正常的续航力,根据公式求行驶的时间。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单位换算,正确理解续航力的物理意义。
16.【答案】信息; 能量; 次声波;【解析】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同学们听到警报声响起,立即有序疏散,说明声能传递信息;通常情况下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这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
地震会产生次声波,利用次声波可以对地震等自然灾害作出预报。
故答案为:信息;能量;次声波。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利用次声波可以对地震、台风和海啸等自然灾害作出预报,并能判断台风的风向和位置。
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17.【答案】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解析】解: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工人戴防噪声的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该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18.【答案】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解析】略
19.【答案】信息 ; 能量 ;【解析】解: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信息;能量。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超”等;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该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具体实例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这一特点的联系能力,要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现象。
20.【答案】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 隔音盘 ;【解析】
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起消声作用的主要部件是隔音盘。
故答案为: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隔音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