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上册3.1.2 等式的性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3.1.2 等式的性质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等式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会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方程.(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天平,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等式的两条性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等式的概念和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能运用这两条性质解方程.难点:由具体实例抽象出等式的性质.三、教学过程猜谜语上图是一架天平,现在我把“天平”做为谜面,请你们猜一数学术语.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a±c=b±c.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例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 x+7=26; (2) -5x=20; (3) -x-5=4.解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把方程逐步转化为x=a(常数)的形式,等式的性质是转化的重要依据.分析:要使方程x+7=26转化为x=a(常数)的形式,需去掉方程左边的7,利用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减7就得出x的值. 你可以类似地考虑另两个方程如何转化为x=a的形式.解:(1)两边减7,得 x + 7 - 7 = 26 - 7 于是 x = 19.(2)两边除以-5,得 于是 x = -4.(3)两边加5,得 -x-5+5=4+5 化简,得 -x=9 两边乘-3,得 x = -27.检验方程:一般地,从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以后,可以代入原方程检验,看这个值能否使方程的两边相等.例如,将x=-27代入方程-x-5=4的左边,得 -×(-27)-5=9-5=4.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27是方程-x-5=4的解.练习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1) x-5=6; (2) 0.3x =45; (3) 5x+4=0;(4) 2-x=3.解:(1)两边加5,得 x - 5 + 5 = 6 + 5 于是 x = 11将x =11代入方程x-5=6的左边,得 11-5= 6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 =11是方程的解.(2)两边除以0.3,得 0.3x ÷ 0.3 = 45÷ 0.3 于是 x = 150将x =150代入方程0.3x =45的左边,得 0.3×150=45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 =150是方程的解.(3)两边减4,得 5 x + 4 - 4 = 0 - 4 化简,得 5 x = -4 两边除以5,得 于是 x = -.将x = -代入方程5x+4=0的左边,得 5×(-)+4=0(4)两边减2,得 2-2-x =3-2 化简,得 -x =1 两边乘-4,得 -x×(-4)=1×(-4) 于是 x = -4.将x =-4代入方程2-x =3的左边,得 2-×(-4)=3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 =-4是方程的解.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天平的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类比等式性质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教给学生类比、猜想、验证等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力求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1.2 等式的性质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2 等式的性质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3.1.2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