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师版) 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741108/1-169262743599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师版) 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741108/1-16926274360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师版) 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741108/1-16926274360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学生版) 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741108/0-16926274340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学生版) 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741108/0-16926274340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学生版) 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741108/0-16926274341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同步讲义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精品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精品巩固练习,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标解读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可以将生物分为不同的类群识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无脊椎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如线虫动物(蛔虫)、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蝗虫、蜜蜂)等举例说明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贝壳:两片外套膜:包裹身体,分泌物可形成贝壳运动:足呼吸:鳃其他种类:乌贼、石鳖、蜗牛等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右贝壳运动器官是足海产养殖: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总量名列世界首位食用:牡蛎、扇贝、鲍等都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药用: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珍源粉等可人药。做装饰品:螺壳、珍珠等。对人类的危害: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对人类的危害巨大 昆虫纲:如蜜蜂、蚂蚁、苍蝇等甲壳纲:如虾、蟹等蛛形纲:如蜘蛛、蝎等多足纲:如蜈蚣、蚰蜓等身体分部:头、胸、腹运动:胸部三对足、两对翅外骨骼:保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益处:可提供动物蛋白、传播花粉、 可以人药、治疗疾病等。危害:蚊、蜱、 螨叮咬人,并传播疾病;一些节肢物数量过多时,会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生产,如蝗灾等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的动物考点01 软体动物【典型例题】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乌贼退化的贝壳称为海螵蛸,有药用价值B.缢蛏是双壳类动物,用入水管和出水管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C.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D.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答案 B解析 A.软体动物大多有贝壳,但有些仅有退化的内壳。如乌贼,其退化的内壳又称海螵鞘,有药用价值,A正确。B.双壳类软体动物一般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用入水管和出水管获取食物,B错误。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C正确。D.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唯一中间寄主,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D正确。故选B。【规律总结】并非所有的软体动物都是具有贝壳的。例如,乌贼的贝壳退化,被包裹在体内。考点02 节肢动物【典型例题】蝗虫、蜈蚣、虾、蟹等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B.有三对足,两对翅C.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D.身体分节,体表有外骨骼答案 D解析A.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的特征,不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A错误。B. 有三对足,两对翅是昆虫的特征,不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B错误。C. 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的特征,不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C错误。D.身体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D正确。故选D。【规律总结】节肢动物种类多,体表多有外骨骼;触角和足都分节,感觉运动很灵活。题组A 基础过关练1.海虹学名贻贝,味道鲜美,煮熟后加工成干品——淡菜。其贝壳黑褐色,身体柔软,不分节,生活在海滨岩石上、海虹属于( )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C.扁形动物 D.腔肠动物【答案】B【详解】A.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由许多体节构成,有刚毛或疣足,A不符合题意。B.根据分析及题意,海虹有贝壳黑褐色,身体柔软,不分节,应属于软体动物,B符合题意。C.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两侧对称,身体背腹扁平,无体腔,有口无肛门,C不符合题意。D.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D不符合题意。故选B。2.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①水母 ②乌贼 ③涡虫 ④沙蚕 ⑤缢蛏 ⑥海蜇 ⑦虾 ⑧蜗牛A.①④⑦ B.②⑤⑧ C.③⑥⑦ D.②④⑥【答案】B【详解】①水母和⑥海蜇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由分析可知②乌贼 、⑤缢蛏和⑧蜗牛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③涡虫身体成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④沙蚕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属于环节动物;⑦虾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B正确。故选B。 3.在我们家乡镜泊湖的浅水区玩耍时,可以捡到田螺,它螺旋形的贝壳是哪个结构分泌的物质而形成( )A.角质层 B.细胞壁 C.外套膜 D.外骨骼【答案】C【详解】A.角质层一般是线形动物具有的结构,可防止消化液的腐蚀作用,A不符合题意。B.细胞壁是植物、细菌和真菌等生物具有细胞的结构,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C.田螺,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外有外套膜,软体动物的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因此它的螺旋形贝壳的形成与外套膜有关,C符合题意。D.外骨骼,节肢动物所具有的结构,可以保护内部柔软器官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选C。4.蝗虫可以生活在干燥的陆地上,在它的结构中,防止水分散失的是( )A.体表有翅膀 B.体表有鳞片C.覆盖全身的表皮 D.坚韧的外骨骼【答案】D【详解】A.由分析可知,蝗虫体表有翅,但蝗虫的革质翅适于飞行,A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蝗虫的体表没有鳞片,有外骨骼,B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蝗虫的体表没有表皮,有外骨骼,C不符合题意。D.由分析可知,蝗虫的身体表面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节肢动物身体的长大而长大,会出现蜕皮现象,坚韧的外骨骼是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的特征,D符合题意。故选D。5.在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是( )A.鸟类 B.哺乳类 C.鱼类 D.昆虫类【答案】D【详解】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而鱼类共有24600多种,爬行动物现在应该有接近8000种,世界现存鸟类9000多种,哺乳动物有5000多种,D符合题意。故选D。6.下列身体分节的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蚯蚓 B.蜈蚣 C.果蝇 D.对虾【答案】C【详解】A.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A不符合题意。B.蜈蚣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组成的,每一节上有一对足,且有多对足,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没有翅,属于节肢动物的多足纲,B不符合题意。C.果蝇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属于节肢动物的昆虫纲,C符合题意。D.对虾生活在水中,身体分节,分头胸和腹两部分,头胸由甲壳覆盖,属于节肢动物的甲壳纲,D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组B 能力提升练7.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软体动物大多生活在水中B.河蚌、扇贝、水母等都属于软体动物C.有柔软的身体,大多用鳃进行呼吸D.有的软体动物有药用价值,如乌贼的内壳(海螵蛸)可以做中药材【答案】B【详解】A.软体动物除少数种类生活在湿润的陆地环境中外(如蜗牛),其它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正确。B.河蚌、扇贝等都属于软体动物;水母属于腔肠动物,错误。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大多用鳃进行呼吸,正确。D.有的软体动物有药用价值,如乌贼的内壳(海螵蛸)可以做中药材,正确。故选B。8.据研究,在无脊椎动物各大类群中,首个真正大规模登上陆地的是节肢动物,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节肢动物有坚硬的外骨骼,具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B.节肢动物体表都有气门,用于呼吸C.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使运动更加灵活D.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昆虫是其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答案】B【详解】A.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除了具有保护作用还具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A正确。B.昆虫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一些水生的节肢动物用鳃呼吸,如虾和蟹等,B错误。C.节肢动物的身体和附肢分节,如蝗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两对翅都分节,使运动更加灵活,C正确。D.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等。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昆虫是其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D正确。故选B。9.下列有关昆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B.昆虫依靠触角辨别方向,依靠气门感觉外界气味C.昆虫都有两对飞行的翅D.昆虫身体内没有脊柱【答案】D【详解】A.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步足,属于节肢动物但不是昆虫。而苍蝇、蚊子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有外骨骼等特征,属于昆虫,A错误。B.昆虫的气门则是气体进入的门户,用于呼吸而不是感受气味,B错误。C.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等特征。但并不一定都有两对翅,而且翅不一定用于飞行,C错误。D.昆虫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D正确。故选D。10.下面是芳芳同学对部分动物特征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涡虫,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B.蜗牛,身体柔软,外面都有卵壳C.水螅,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D.蝗虫,体表有外骨骼,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门【答案】D【详解】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正确。B.蜗牛,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外面都有卵壳,正确。C.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正确。D.蝗虫,体表有外骨骼,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错误。故选D。11.下图为河蚌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①是_____对河蚌具有__作用。 (2)③是河蚌的______,是河蚌的__器官。 (3)④是___,其分泌的珍珠质把侵入体内的异物层层包裹形成了光彩夺目的______。(4)②是______,是河蚌的__器官。【答案】贝壳 保护 鳃 呼吸 外套膜 珍珠 斧足 运动【分析】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起到保护作用。图中①贝壳,②斧足,③鳃,④外套膜。【详解】(1)①是河蚌的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能保护河蚌柔软的身体。(2)③是河蚌的鳃,河蚌用鳃呼吸,鳃里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3)④是外套膜,不仅有保护作用,其分泌的珍珠质还能把侵入体内的异物包裹形成珍珠。(4)②是斧足,是河蚌的运动器官。12.如图为“蝗虫的外部形态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蝗虫属于________动物;体表有_________;足和触角____________。(2)蝗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头部是蝗虫的_______中心。(3)蝗虫的胸部是______中心,有______足和______翅,运动能力强,扩大了蝗虫的分布范围。(4)蝗虫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气体通过______进入体内,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答案】(1) 节肢 坚韧的外骨骼 分节(2) 头部##头 胸部##胸 腹部##腹 感觉和摄食(3) 运动 三对##3对 两对##2对(4) 气管 气门【分析】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头部是蝗虫的感觉和摄食中心,有一个咀嚼式口器、一对复眼、一对触角,触角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胸部是蝗虫的运动中心,生有3对足、2对翅,后足发达,适于跳跃,有翅,善于飞翔;蝗虫的腹部有气门,气门与体内的气管相通,气管是蝗虫的呼吸器官。(1)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2)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头部是蝗虫的感觉和摄食中心,有一个咀嚼式口器、一对复眼、一对触角,触角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3)胸部是蝗虫的运动中心,生有3对足、2对翅,后足发达,适于跳跃,有翅,善于飞翔。(4)蝗虫的腹部有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气门与体内的气管相通,气管是蝗虫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题组C 培优拔尖练13.蜗牛是常见的软体动物,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持续对蜗牛进行了实验和观察,下列现象与推论不符的是( )A.用棉棒缓慢靠近蜗牛长触角的顶端,长触角会缩回,说明蜗牛有视觉B.投喂洋葱等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蜗牛会缩回壳内,说明蜗牛有嗅觉C.把碎白纸和白菜叶混合,蜗牛通过短触角触碰,找出菜叶,说明短触角有味觉功能D.用棉棒触碰蜗牛不同部位,发现触碰头顶身体回缩速度最快,说明只有头顶有神经【答案】D【详解】A.蜗牛的眼睛长在它的其中一对较大触角的顶端,但是蜗牛的眼睛几乎看不到什么东西,只能够感受到外界的一个明暗变化。因此,用棉棒缓慢靠近蜗牛长触角的顶端,长触角会缩回,说明蜗牛有视觉,A正确。B.蜗牛有2对触角,都长在头上,触角负责感受外界环境的,行走时用来躲避障碍物。蜗牛的触角还可以闻到气味,起到鼻子的作用。因此,投喂洋葱等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蜗牛会缩回壳内,说明蜗牛有嗅觉,B正确。C.把碎白纸和白菜叶混合,蜗牛通过短触角触碰,找出菜叶,说明短触角有味觉功能,C正确。D.蜗牛的神经大部分集中在头部,在这个部位形成一个神经中枢,从神经中枢伸出很多神经到足、外套膜、内脏等部分。所以,用棉棒触碰蜗牛不同部位,发现触碰头顶身体回缩速度最快,说明蜗牛的神经大部分集中在头部,而不是“只有头顶有神经”,D错误。故选D。14.东亚飞蝗,又称蚂蚱,为迁飞性、杂食性的农业害虫,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通过2年时间对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变化与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降水后的连续高温干旱环境更容易形成“蝗灾”B.在东亚飞蝗繁殖期人为疏松土壤,可控制其数量增长C.在东亚飞蝗的成虫期进行防治,其防治效果会更好D.气温和降水量是影响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答案】C【详解】A.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结合题图分析可知,降水后的连续高温干旱环境,蝗虫数量快速增加,更容易形成“蝗灾”,A正确。B.东亚飞蝗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所以,在东亚飞蝗繁殖期人为疏松土壤,可控制其数量增长,B正确。C.蝗虫的成虫跳的远,飞行能力强,很难被消灭。而蝗虫的幼虫,没有翅,只能爬行和跳跃,活动范围较小,便于集中消灭,因此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跳蝻三龄以前),C错误。D.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气温和降水量是影响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D正确。故选C。15.每种动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涡虫生活在淡水中,利用触手捕获猎物B.蛔虫生活在寄主体内,消化器官非常发达C.缢蛭生活在海洋中,利用体壁进行呼吸D.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答案】D【详解】A.涡虫在淡水生活,身体两侧对称,身体分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能感知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涡虫无触手,A错误。B.蛔虫是寄生生活,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有一层细胞构成,无专门的运动器官。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B错误。C.缢蛏是海生贝壳软体动物,无肺,用鳃呼吸,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C错误。D.结合分析可知,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D正确。故选D。16.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寒蝉抱枯技——日暮穷途”、“蝎子战蜈蚣——以毒攻毒”、“蝗虫打喷嚏——满嘴庄稼气”、“河里的蟹——都有夹(家)”等。请根据图中动物的相关知识,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蝉、蝗虫、蝎子、螃蟹都是节肢动物B.蝉、蜈蚣和蝗虫体表均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更好适应陆地生活C.沙蚕酷似蜈蚣,身体都是由许多体节构成,他们都属于环节动物D.螃蟹的“家”在河里,推测其可能用鳃呼吸【答案】C【详解】AB.蝉、蝗虫、蝎子、螃蟹都属于节肢动物,体表均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更好适应陆地生活,AB正确。C.沙蚕身体都是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而蜈蚣属于节肢动物,C错误。D.螃蟹生活在河里(水中),用鳃呼吸,D正确。故选C。17.某班学习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如下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1)图中有口无肛门的动物有____________。(填动物名称)(2)蜘蛛、蜜蜂属于同一类群,该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_____;身体和________都分节。(3)蚯蚓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动物类群)(4)鲍鱼的贝壳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泌物形成的。(5)在形态结构上,以上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涡虫和水螅##水螅和涡虫(2) 外骨骼 附肢(3)环节动物(4)外套膜(5)体内无脊柱【分析】图中: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蜘蛛属于节肢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鲍鱼属于软体动物,水螅属于腔肠动物。(1)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2)蜘蛛、蜜蜂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节肢动物,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3)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多个环状的体节构成。(4)鲍鱼具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鲍鱼的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5)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为脊椎动物,其体内无脊柱的为无脊椎动物。图中的几种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18.请将“探究蝗虫呼吸器官的位置”的实验补充完整。(1)提出问题:________?(2)作出假设:________。实验材料:清水,两只大小相同的活蝗虫,试管。(3)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编号为甲、乙,并放入相同体积的______。②把两只大小相同的活蝗虫放入甲、乙试管中,甲中蝗虫的______侵入水中,露出______;乙中蝗虫的______侵入水中,露出______。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蝗虫的存活情况。(4)结果预测:______活着,______死亡。(5)实验结论:__________。【答案】(1)蝗虫的呼吸器官在哪个部位(2)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3) ①清水 ②头部 胸腹部 胸腹部 头部(4) 甲中蝗虫 乙中蝗虫(5)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分析】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主要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此实验提出问题:蝗虫的呼吸器官在哪儿?(2)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此实验作出的假设是: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3)实验步骤:①取两只活蝗虫甲与乙,分别放进两个盛满清水的试管里。②把蝗虫甲的头部浸没在清水里,露出胸腹部;把蝗虫乙的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只露出头部。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蝗虫的存活情况。(4)甲的头部浸没在清水里,露出胸腹部;把蝗虫乙的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只露出头部。看到的实验结果:甲中的蝗虫仍然活着,乙中的蝗虫死亡。(5)气门是蝗虫气体出入的门户,位于蝗虫的胸部和腹部。通过实验,可得出结论: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真菌优秀巩固练习,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真菌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真菌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社会行为精品课堂检测,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社会行为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社会行为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鱼精品一课一练,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节鱼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节鱼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