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6《等式的性质》课件+教案+同步分层作业(含教学反思和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738123/0-1692584927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6《等式的性质》课件+教案+同步分层作业(含教学反思和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738123/0-16925849277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6《等式的性质》课件+教案+同步分层作业(含教学反思和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738123/0-16925849277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6《等式的性质》课件+教案+同步分层作业(含教学反思和答案)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738123/0-169258492779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6《等式的性质》课件+教案+同步分层作业(含教学反思和答案)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738123/0-169258492781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6《等式的性质》课件+教案+同步分层作业(含教学反思和答案)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738123/0-169258492785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6《等式的性质》课件+教案+同步分层作业(含教学反思和答案)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738123/0-169258492789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6《等式的性质》课件+教案+同步分层作业(含教学反思和答案)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738123/0-169258492791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6《等式的性质》课件+教案+同步分层作业(含教学反思和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738123/1-169258492997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6《等式的性质》课件+教案+同步分层作业(含教学反思和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738123/1-169258493000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6《等式的性质》课件+教案+同步分层作业(含教学反思和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738123/1-169258493002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6《等式的性质》课件+教案+同步分层作业(含教学反思和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738123/2-16925849307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4《用字母表示数(4)》课件+教案+同步分层作业(含教学反思和答案) 课件 18 次下载
-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5《方程的意义》课件+教案+同步分层作业(含教学反思和答案) 课件 20 次下载
-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7《解方程(1)》课件+教案+同步分层作业(含教学反思和答案) 课件 20 次下载
-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8《解方程(2)》课件+教案+同步分层作业(含教学反思和答案) 课件 17 次下载
-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9《解方程(3)》课件+教案+同步分层作业(含教学反思和答案) 课件 18 次下载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ppt课件
展开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上一节刚刚认识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该部分知识是学生解方程的依据,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这节课的内容在简易方程中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天平演示实验,由具体事物之间的平衡关系抽象概括出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关注学生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有意识地渗透“等价思想”、“建模思想”。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又乐于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因此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探索中交流、感受、理解和概括出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理解等式的性质并用语言表述,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在实验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经历探究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2.学习分析内容:本课主要通过观察天平演示实验,概括出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
3.核心素养分析:培养学生观察与对比、比较与分析、概括与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
【教学难点】
体会化归思想。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下面哪些式子是等式?
学生自主判断并说明理由。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练习中复习了等式的概念,知道等式的两边完全相等。这节课我们继续用天平来研究等式的其他内容。(板书课题:等式的性质)
二、新课讲解
1.探索等式的性质1
(1)课件出示示意图1:
师:观察示意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个茶壶的质量=2个茶杯的质量。
师:如果用a表示1个茶壶的质量,b表示1个茶杯的质量,那这个等式又该怎么写?
生:a=2b。
师: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各放1个茶杯,大家觉得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课件演示)
生:天平仍然平衡。
师小结:实验证明:1个茶壶+1个茶杯的质量=3个茶杯的质量。
用字母表示:a+b=2b+b。
师: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各放1个茶杯,大家觉得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课件演示)
生:天平仍然平衡。
师小结:实验证明:1个茶壶+2个茶杯的质量=4个茶杯的质量。
用字母表示:a+2b=2b+2b。
师: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各放1个茶壶,大家觉得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课件演示)
生:天平仍然平衡。
师小结:实验证明:1个茶壶+1个茶壶的质量=2个茶杯+1个茶壶的质量。
用字母表示:a+a=2b+a。
师:观察刚才我们得到的这些等式,大家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平衡的天平两边加上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2)课件出示示意图2:
师:用a表示一个花盆的质量,b表示一个花瓶的质量,这时的天平状态如何用等式表示?
生:a+b=4b。
师:如果两边托盘上都拿走一个花瓶,天平还平衡吗?
生:左右两边仍然一样重,天平还是平衡的。1个花盆与3个花瓶同样重。可以列出等式:a+b-b=4b-b。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天平两边都拿走同样重的物体,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3)总结归纳。
师:通过这几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生: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探索等式的性质2
(1)课件出示示意图3:
师:用a表示一瓶墨水的质量,b表示一个铅笔盒的质量,这时的天平状态如何用等式表示?
生:a=b
师:左边的墨水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2倍,右边铅笔盒的数量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天平还保持平衡吗?(课件演示)
生:天平平衡,a×2=b×2。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扩大3倍、4倍,天平是否平衡,怎样用式子表示。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平衡的天平两边的物品数量都扩大到原来的相同倍数,天平仍保持平衡。
(2)课件出示示意图4:
让学生观察天平状态。
师:用a表示一个排球的质量,b表示一个皮球的质量,这时的天平状态如何用等式表示?
引导学生用等式表示:2a=6b
引导学生用等式表示:2a÷2=6b÷2
师:大家能总结一下这一组等式的意思吗?
生:平衡的天平两边的物品数量都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天平仍保持平衡。
(3)总结归纳。
师:通过这几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生: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课件的演示,感悟到天平保持平衡的变化规律。课件中一定要保留每次试验的初始状态和结果状态的图片,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有了等式性质1的基础,等式性质2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如果学生漏了除数不能为0,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上的相关文字或追问“除数是任何数都可以吗?”予以提醒。】
三、课堂练习
1.如果a=b,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2.连一连
3.在 里填运算符号,在括号里填数字。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
能力提升
2.如果x=y,根据等式的性质填一填。
拓展实践
3.在( )里填上适当的符号和数,使天平平衡。
【教学反思】
1.亮点:《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并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探究进行学习。在学生通过观察天平,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体现和发挥,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教师也必须围绕关键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使问题迅速地解决。
2.不足:前几次的天平保持平衡的实验在课堂上实际操作,影响课堂的教学节奏,因此后面几次用课件展示,效果也是一样的,其背后的逻辑推理和想象都是学生能够理解的。
3.教学建议:在教学等式两边同乘、同除的性质时,教师便可以逐步放手,让同学经历观看、试验、猜想、推理的过程,乐于参与学习,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思索的乐趣,对等式的性质有初步的了解,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数学七年级上册3.1.2 等式的性质试讲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3.1.2 等式的性质试讲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新课导入,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性质2,课堂练习,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检验方程的解,课堂小结,等式的性质,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2 等式的性质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a href="/sx/tb_c8844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3.1.2 等式的性质图文课件ppt</a>,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式性质2,等式性质1,成立等式性质1,成立等式性质2,等式的传递性,等式的对称性,x-2,x-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2 等式的性质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2 等式的性质备课课件ppt,共20页。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