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26.2(1)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4721896/0-1692330575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26.2(1)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4721896/0-16923305760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同步教案】沪教版(五四学制)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沪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26.2 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优秀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26.2 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优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6.2(1)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
【教学目的】
(1)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
的图像.
(2)借助二次函数的图像归纳二次函数
的基本性质并加以直观描述.(主要讨论顶点坐标、开口方向、对称性).
(3) 在运用图像研究二次函数性质的过程中,领会和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4) 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归纳、概括、提炼数学知识的方法.
【教学重点】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概括出图象的特点及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像.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问题 1.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及定义域;
2.一次函数的特殊函数是什么函数?它的解析式及图像分别是什么?
二、探究新课 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像
(1)描点法画函数的图像前,想一想,列表时如何合理选值?以什么数为中心?当x取互为相反数的值时,y的值如何?(由解析式可以看出
可以取任意实数,不妨以0为中心,均匀选取一些便于计算的
的值,看看画出来的图形的大致形状,如有问题再加以修正或补充.)
步骤:1)列表:
… | -2 | - | 0 | 1 | 2 | … | |||||
… | 4 | 1 | 0 | 1 | 2 | … |
2) 描点:
3) 连接成光滑曲线:
说明:画图时曲线不能画到端点为止,必须超过端点,表示可以向上(或向下)无限延伸.顶点处要画得光滑,不能画成尖端.
(2)观察函数的图象,它的形状、位置有哪些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列表中的数据)
函数的图像形如物体抛射时所经过的路线,我们把这种图像叫做抛物线。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抛物线经过原点O,且位于y轴的左右两侧,向上无限延伸;当自变量
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时,它们所对应的函数值相同;从图像中也可以看出,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的任意两个点总有相同的纵坐标,这样的两点是关于y轴对称的点,所以抛物线
关于y轴对称.同时,通过图像,我们还能观察到抛物线与对称轴y轴有交点,将它定义为顶点.顶点是抛物线
的最低点.
试一试 用上述方法画出函数的图像,再归纳它的图像特征.
例题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xOy中,分别画出二次函数和
的图像. 并指出它们有何共同点?有何不同点?(解:略.)
共同点:都以y轴为对称轴,顶点都在坐标原点.
不同点:的图像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在对称轴的左边,曲线自左向右下降;在对称轴的右边,曲线自左向右上升.
的图像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在对称轴的左边,曲线自左向右上升;在对称轴的右边,曲线自左向右下降.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
性质:(让学生观察图像得出结论)
1) 抛物线是关于
轴对称,即对称轴是
轴。
2) 抛物线和轴有一个交点是原点(0,0),叫做顶点。
3) 顶点是这个抛物线的最低点
4) 抛物线上的点除顶点在轴上之外,其余的点都在
轴的上方。
一般地,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轴,即直线x=0,顶点是原点,,当a>0时,它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最低点,当a<0
时,它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最高点。
注:1)a的符号决定图像的开口方向。
2)∣a∣的大小,决定着图像的开口大小,∣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a∣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3)若a是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的图像是关于轴对称。若函数
的图像绕着顶点旋转180°(或沿
轴翻折)得到函数
的图像。
思考:求函数的解析式需要已知几个点的坐标?(待定系数法)
三、课内练习: P89/1、2、3.
补充:1.(1)函数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
(2)函数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
2.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x,请将此三角形的面积S表示成x的函数,并画出图像的草图.
四、小结: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吗?
五、作业:练习册:P51/习题26.2(1)
补充: A组
1.填空:(1)抛物线,当x= 时,y有最 值,是 .
(2)当m=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它的图象开口 ,当x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已知抛物线中,当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1)求k的值; (2)作出函数的图象(草图).
3.已知抛物线经过点(1,3),求当y=9时,x的值.
B组
4.底面是边长为x的正方形,高为0.5cm的长方体的体积为ycm3.(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画出函数的图象;(3)根据图象,求出y=8 cm3时底面边长x的值;(4)根据图象,求出x取何值时,y≥4.5 cm3.
5.二次函数与直线
交于点P(1,b).
(1)求a、b的值;
(2)写出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并指出x取何值时,该函数的y随x的增大而减小.
6.一个函数的图象是以原点为顶点,y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且过M(-2,2).
(1)求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2)写出抛物线上与点M关于y轴对称的点N的坐标,并求出△MON的面积.
7.已知两点A(2,0),B(1,1),直线AB与抛物线相交于B、C两点。
1) 求直线AB及抛物线所表示函数的解析式;
2) 如果抛物线上有一点D,使S△OAD=S△OBC,求这时D的坐标。
A. 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11.2 旋转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建议,教学效果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11.1 平移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自学,新课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9.8 幂的乘方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提高,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