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713986/0-16922665881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713986/0-16922665882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713986/0-1692266588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优质教学设计
展开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学目标
1.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2.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教学重难点
从观察记录单中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下来,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所得。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名言导入,引出课题
师: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你们一定也想成为美的发现者和记录者吧!
那就请跟随老师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习作五: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吧。
本次习作主题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要求把自己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2.观察对象,缤纷世界
根据习作要求,我们先来做第一步:“审题”。习作的主题是“缤纷世界”,要求写自己观察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出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
那么,我们到底可以观察些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的几幅图来了解一下吧。
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看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呢?
第一幅图中有绿地、房屋、树木、小鸟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形成了一处美丽的风景。
第二幅图展现的是早晨街道的一处场景,有去上学的学生、去上班的成年人、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报刊亭中的售货员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人物。
第三幅图展现的是一处学校教室课间场景,一位老师正在辅导一名学生,其他学生有的在看书,有的在讨论,还有的在擦黑板。
再回顾一下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我们跟随着作者的眼睛一起观察了可爱的翠鸟,神奇的草地,诱人的杨梅以及活泼的小狗,可以说呀,风景人物、大千世界都可以是我们观察的对象。
我们可以用一张思维导图来说明我们可以观察的事物有哪些。自然景色、自然现象、动植物和各种场景,都是我们选材的对象。
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你一定发现我们的世界是这样的缤纷多彩、可爱美丽,一定想把你在观察过程中的感想和快乐和大家分享,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确定这次习作的立意:抓住事物或场景的特点,表达自己对事物或场景的好奇、喜爱、赞叹等思想感想。
3.细致观察,掌握方法
同学们,明确了选材和立意,我们该怎样观察才能抓住事物或场景的特点呢?让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吧!
请你仔细看看下面这幅画,站得远一点看,你看到了什么?
凑近仔细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你一定会说,这太神奇啦!站在远处看,图上好像画的是一棵树,上面长着光秃秃的树枝,可凑近一看,才发现这幅画中竟然隐含了十个头像!怎么样,你看出来了吗?
刚才的游戏是不是很有趣?有趣之余你也一定感受到了, “随意看看”和“细致观察”效果大不一样。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要想抓住事物的特点,就必须做到“细致观察”
那么,你还记得在本单元我们学到过的“细致观察”的方法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①观察要有顺序。
在观察事物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等。
②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观察不仅要有序,而且还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这样才能将事物写得具体生动。
③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
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在《搭船的鸟》中,作者就采用了这样的观察方法,通过“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想”几方面进行了观察,抓住了翠鸟“美丽而又敏捷”这个特征。
在《金色的草地》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在早晨、中午、傍晚分别观察了草地的颜色变化情况,终于发现了草地的秘密。
4.整体构思,明确写法
那么,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要怎样才能把我们的观察所得有条有理地落实到笔端呢?我们借下面这幅思维导图来整理思路。首先是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仔细观察,记录下过程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总结得到的启发或者感受。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就可以写出一篇完整的习作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方法。
方法一:选择题材,明确对象。
最近的观察中,你一定注意到了许多可爱的动物、有趣的植物、美丽的风景、各色的人物又或者是特别的场景等等,哪一样让你感触最深呢?那就选择“它”作为我们本次习作的写作对象吧!
方法二:五官并用,抓住特征。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下面这段话。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看出来了吗?作者通过“视觉”上的感受,抓住了草原辽阔、美丽、碧绿的特点。
不光可以从“视觉”上,我们还可以描写其他的感官感受到的事物的特别之处:我们可以写写听到的清脆鸟鸣,可以写闻到的花草芬芳,可以写品尝的诱人美食,可以写写触摸到的棉花的柔软温暖,可以写头脑中的思索与联想……
方法三就是“理清顺序”了。
我们先来看一篇运用了“空间顺序”写作的例文:
走进校门,迎面吹来一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风,旁边是一个精美的喷水池,柳树的枝干正在随风飘动。向里走就有三百棵大树巍然屹立在大路两旁,为我们遮挡了炎炎烈日。再往里走就是我们的室内体育馆了,体育馆里设备齐全。最后就是我们教学楼了,那洁白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特别显眼。
小作者运用了“走进校门、旁边、向里走、再往里走、最后”这一系列表示空间方位的语句,把偌大的校园有条有理地展示在我们眼前。
下面这篇例文运用的是“时间顺序”,这是课文《花钟》中的片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把各种花开的样子一一道来,诠释了“花钟”的含义,也告诉了我们第四个方法:多用拟人、比喻这样的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有了以上四个好方法,你一定能把你的观察发现分享给身边的人!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篇范文,看看小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把他的蚕宝宝写得活灵活现的。
生1:《可爱的蚕宝宝》
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外的学习任务——养蚕。于是,我在妈妈的帮助下买回了几只可爱的蚕宝宝。
我把蚕宝宝带回家,放到一个盒子里,把新摘的桑叶放在里面,仔细地观察着,蚕宝宝全身都是乳白色,只有头部是棕色的,身体扭来扭去,摸上去皮肤软软的,而且有些冰冰凉凉的感受。爬行的时候身体一突一突的,可爱极了! 不过蚕宝宝爬行的速度很慢,每当它要吃新鲜桑叶时,我就坐在旁边大声喊着“加油”! 蚕宝宝在我的呐喊声下身体突得更高了,步伐也更快了,看,蚕宝宝真可爱! 蚕宝宝吃桑叶的姿势各不相同,有的蚕宝宝侧着身子吃桑叶,小脚还时不时挥舞几下,好不惬意;有的蚕宝宝把身体缩成一团吃桑叶,好像怕冷似的,还有的蚕宝宝保持爬行的姿势吃桑叶,它们吃桑叶的速度很快,不会儿功夫就吃出一个小月牙。过了几天后,这些贪吃的“小食客” 居然都不吃桑叶了,它们把头抬得高高的,好像在寻找什么。原来,这些蚕宝宝要开始吐丝做茧了。蚕宝宝吐丝时就像书生念书一样——摇头晃脑。第二天早晨,我惊奇地发现,盒子里有几个椭圆形、乳白色的茧,漂亮极了!
生2
(男生)小作者通过看、摸来仔细观察蚕的颜色与柔软,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小作者着重描写了蚕的“ 吃” 相。“ 怕冷似的”、 “小月牙” 融入了小作者独有的思考与想象。
(女生)我从“过了几天后”、“第二天早晨”这些语句看出来小作者连续观察,边观察边思考,写出了蚕的变化。
总评:你们看,小作者笔下的蚕多么可爱,仿佛就在我们眼前,这都是因为仔细观察的结果。 小作者通过多角度的观察、恰当的比喻和边观察边思考,写出了蚕的生长变化,也为短文增添了许多情趣。
最后,我们用一个顺口溜总结今天的课程:
五官感受很重要,眼耳鼻舌都用到。
身体感受与心理,合理想象不可少。
敢于表达敢于写,写出作文一定好。
好了同学们,现在就开始动笔习作吧!
第2课时
1.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习作五: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师:在上节课后,相信同学们已经完成了习作初稿。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习修改习作:通过细致观察,运用学过的描写方法、修辞手法等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
鲁迅先生曾说:写作还有一个过程,就是修改的过程。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习作修改吧。
2.辨句热身
在正式学习修改之前,我们一起“辨一辨”,判断几组句子中哪一句写得更好。请大声的朗读两个句子,感受一下吧!
师评:是的!第二句更好,因为第二句描写得更具体生动,通过描写小鸟的羽毛、翅膀和嘴巴来凸显这是一只美丽的彩色小鸟。
怎么样,刚才的句子,你选对了吗?我们再来试试!下面的两个句子你们又更欣赏哪一句?
师评:是的,第二句更好。为什么呢?因为作者把杨梅的变化过程写得很仔细,让这杨梅更具有立体感。
同学们刚刚都选对了吧,让我们再看看这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更细致生动呢?
师评:第二句更出彩,是的,因为第二句的观察很细致,把草地颜色的变化生动地写出来了。
刚才的句子分别是选自《搭船的鸟》、《我爱故乡的杨梅》和《金色的草地》,作者能写出这么生动的句子,离不开平日里细致的观察啊!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修改自己的习作呢?不着急呢,老师送给大家一个星级评价表,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做到观察细致、注意写出事物或场景的变化、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作文格式是否正确和书写态度是否认真。如果符合了,就给自己打上一颗星;如果哪一条没有达标,那我们就具体进行修改。
3.例文评析
有一位小同学很不开心,因为他的习作没有集齐五颗星星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习作出现什么问题了。
生1朗读(《万寿菊》)
万寿菊的枝干插在泥土中,嫩茎从 主干中抽出,叶子缀在枝干上。茂盛的枝叶叠在一起,不透一点儿缝隙,仿佛一个大绣球。
“绣球”上,是一朵朵菊花。有的是花骨朵,竖在枝头;有的已经半开;还有的已经绽放。远远望去,这些菊花好像一位位仙子,荡漾在绿色的叶丛中。
有时一阵风吹过,菊花就跟着摇摆起来,让人赏心悦目。再看那一只只悠闲的蝴蝶,围着花朵上下飞舞。一只蝴蝶落在枝头,我仿佛看见了一朵美丽的“菊花”。
同学们,你能对照评价表,判断这位小同学的习作草稿哪里还不够好吗?
同学们,相信你们一定给出了不少好建议。他的同学们帮他找到了以下的这些“得星点”,快来听听这里面是不是也有你的想法呢?
观察角度单一
观察不够细致
没有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那么,具体要怎样修改才能使这篇习作内容更细致、更丰富呢?同学们,你们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是的,大家都纷纷告诉小作者可以调动我们的感官,写写万寿菊的颜色、形状、气味、触感、声音、味道等,小作者很感谢大家,他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修改了习作,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次他的习作能不能得到五颗星呢。
学生朗读
万寿菊有着深绿色的枝干,笔直地插在泥土中,伸手一摸,还有点扎手呢! 根根细长的嫩茎从 主干中抽出,一片片瘦小而窄长的叶子密密地缀在枝干上。颜色翠绿翠绿的,像一条条弯弯的柳叶 眉,摸起来虽然有些粗糙,但是非常柔软。碧绿繁茂的枝叶重重叠叠,不透一点儿缝隙,远远望去就 像一盆绿色的大绣球。
“绣球”上,是一朵朵姿态各异的菊花。有的是青色的花骨朵,远 远望去像一个个小小的话筒,竖在枝头;有的已经半开,绿色的花骨朵 上露出了一点点的淡黄色的花蕊,像一个个小铃铛;还有的已经绽放,由一层又一层的黄色花瓣组成,密密地重叠在一起,像一个个黄色的小 灯笼。远远望去,这些菊花好像一位位仙子,荡漾在绿色的叶丛中。
有时一阵风吹拂而过,一阵阵菊花的清香扑鼻而来,我闻着这种清香,禁心旷神怡,周身舒畅。 再看那一只只悠闲的蝴蝶,早顺着菊 花的香味飞到花边,围着花朵上下飞舞,好像在说:“你真美丽,你真美 丽!”一只蝴蝶落在枝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朵美丽的“菊花”。
师评:这一次,小作者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描写了万寿菊的颜色、触感、香气,凸显了万寿菊的美丽并抒发了对它的喜爱之情。现在他的习作就是一篇“五星级”的佳作啦!
刚刚的小作者非常感谢大家为他“提星”了。又有一位小同学,他也想要一个五星作文,也想请大家帮一帮。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这位小作者进行写作前,先做了一个观察学习单,是这样的。小作者记录了观察对象、观察时间、观察地点和观察收获,并根据这些观察所得写出了习作草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生读例文《虎皮鹦鹉》)我家有一对虎皮鹦鹉,长得很有特点。它们穿着一身漂亮的外衣。它的羽毛颜色很丰富,翅膀上的羽毛像老虎的皮毛。躯体的羽毛则是漂亮的浅绿色。尾巴长长的。爪子很锋利,总在笼子里爬来爬去,一刻也不能停下来。
两个虎皮鹦鹉总是喜欢笼子里较量,轮番在横杆上跳摇摆舞,尽情展示它们的舞姿。
唉,真是一对又聪明又淘气的“鬼灵精”!
读完了小作者的习作,你们觉得他的习作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提升呢?请你们思考一下吧!
同学们,相信你们一定给出了不少好建议。他的同学们帮他找到了以下的这些“得星点”,快来听听这里面是不是也有你的想法呢?
(生1、2轮流读出两段评价)(条件允许可以请两名名学生分别朗读)
没有写出虎皮鹦鹉随着时间推移和场景变化而产生的改变,泛泛而谈。
缺乏具体事例,对聪明淘气的性格特点刻画不够具体。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过,首先要观察具体,才能写得具体。但事物很多时候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还需要把观察到的变化写具体呢!在这里,老师要给大家一个“观察提示”: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需选择不同的时间。发现事物出现变化后,要进一步仔细观察,思考发生变化的原因,注意随时在观察记录单上记录观察所得。
小作者根据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仔细回顾了饲养虎皮鹦鹉的过程,再次完善了学习单。从“虎皮鹦鹉初来我家时”、“第一次给它们换水”、“加食时”、“虎皮鹦鹉和我们混熟了”、“在乞求喂食时”、“加足了鸟食时”五个时间点进行了记录,
让我们再来看看他的学习单。
小作者还根据调整的学习单修改了习作,我们来看看这次小作者这次修改得如何。
(生朗读)。
初来我家时,两只虎皮鹦鹉躲在笼子的横杆,紧紧地挨在一起。眼 睛一张一合、一合一张,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我猜它们大概是没睡好觉 吧,或许是因为晕车的原因。
我们第一次给它们换水、加食时,它们惊得在 笼子里乱飞乱撞,还不停地尖叫。上网一查,才知道它们是因为换了陌生环境,不理解我们的好意,所以才大喊大叫来示威。
渐渐地,虎皮鹦鹉和我们混熟了,胆子也大了起来,还主动向我们要 吃的喝的。在乞求喂食时,两个虎皮鹦鹉轮番在横杆上跳摇摆舞,尽情展示 它们的舞姿。
在乞求喂食时,两个虎皮鹦鹉轮番在横杆上跳摇摆舞,尽情展示它们的舞姿。一旦加足了鸟食,它们立即停止“显摆”,争先恐后地把头挤进食盒,身子撅得老高,翅膀竖起来,屁股左摇右摆。一点儿也不注意形象,这时,你若用手去触摸它们,它们丝毫不予理睬。
师评:这一次小作者写出了观察变化:初来我家时、我们第一次给它们换水、加食时、 渐渐地,虎皮鹦鹉和我们混熟了、在乞求喂食时、一旦加足了鸟食,五个时间段,循序渐进,通过具体事例呈现了一对聪明可爱的鹦鹉。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经过大家的修改,文章立刻增色不少,又一篇五星佳作诞生了!
4.畅谈体会
经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发现了“观察”的重要性,也在观察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少感悟,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大家的“观察小心得”吧。
观察时要细致一些。
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
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观察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学会多角度,全方位观察。
观察要有一定的条理,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同学们想想你们的观察感悟又是什么呢?把它记录下来吧!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名人对于“观察”是怎样理解的。
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爱默生
细心观察是为了理解,透彻理解是为了行动。——法国谚语
观察和积累是你成功的朋友。——王熙宁
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观察无难事,只要肯细心。——曹晟尧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练习,小结,作业,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联系生活,交流发现,观察表达,总结方法,迁移运用,指导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