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优秀课后复习题
展开6.2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 目标解读 |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
教学重点
-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 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知识点01 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1.适应的含义:
①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②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2.适应的特点:
①普遍性:适应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拟态、警戒色、保护色等均属于适应。
②相对性:环境条件复杂多变,在此环境下的适应,不一定在彼环境下能适应。
3.适应相对性的原因:
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是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适应性特征来源于可遗传的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是对之前的环境适应的结果。由于环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当环境变化后,原来适应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就会变得不再适应。
4.适应性无高低之分:并不是生物越高等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知识点02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主要内容
(1)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古老生物进化来的。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名称 | 内容 |
用进废退 | 凡是没有达到其发展限度的每一种动物,它的任何器官,如果持续地使用,则会逐渐增强,并且发达起来;相反,任何器官如不经常使用,则会逐渐减弱,其功能减退,最后导致器官的退化或消失。 |
获得性遗传 | 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一个动物经常使用某种器官或经常不使用某种器官的结果是发展某器官或丧失某器官,这种获得的变异可以通过生殖遗传给后代。 |
2.优点
(1)最早提出“进化”,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2)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强调生物的进化,对于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3.不足
(1)拉马克提出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缺少科学证据的支持,大都属于主观推测。
(2)拉马克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实际上环境的变化如果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就不会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模型:
3.肯定:
(1)使生物学摆脱神学束缚,走上了科学轨道,给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给予致命打击。
(2)科学地的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3)相对系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4)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祖先。
4.局限:
(1)未能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解释。
(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3)认为物种的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
(4)没有认识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考点01 自然选择学说
- 关系图解:
2.主要内容:
(1)过度繁殖:选择的基础
(2)生存斗争:生物进化的动力和选择手段
生存斗争包括三个方面: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竞争)。而种内斗争对某个个体是不利的,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
(3)遗传和变异:生物进化的内因
生物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在环境中生存
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在环境中生存
(4)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结果
生物产生的不定向变异,由自然选择决定其保存或淘汰。自然选择只选择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选择,生物微小的变异得到积累。一般外界环境条件变化越剧烈,选择越频繁,生物进化速度越快。
- 遗传变异、生存斗争、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1)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或自然选择)的内在因素。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选择材料,生物的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
(2)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材料,而且也加剧了生存斗争。
(3)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因此生存斗争对自然选择起推动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而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①选择的对象:表面上,是对个体的选择,实质上是直接对个体的变异性状进行选择。
②选择的因素:外界环境,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环境。
③选择的手段:生存斗争。
A. 在自然选择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
B. 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都是生物与生物进行斗争的结果
C. 自然选择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个体有的对人有利,有的对人不利,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D.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
考点02 达尔文学说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比较
达尔文学说和拉马克学进化学说的比较:
1.区别
| 变异方面 | 适应环境方面 | 进化方向 |
达尔文 | 达尔文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 环境和生物本身都无法决定变异方向,符合唯物主义世界观 | 达尔文:有利的变异,适者生存;不利的变异,不适者被淘汰 公式:变异+选择=适应 | 自然选择决定 |
拉马克 | 拉马克认为变异是定向的, 环境和动物意愿都可决定变异方向,符合唯心主义世界观 | 拉马克:环境决定的变异或动物本身意愿决定的变异都适应环境 公式:变异=适应 | 生物自身决定 |
2.联系
达尔文、拉马克都承认生物非神创造,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祖先进化而来,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方向进化而来,且都是“渐变”的结果。
【典例1】下列有关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拉马克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科学家
B. 达尔文否定了拉马克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C.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和生物多样性
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建立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之上的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一、单项选择题
A. 生活在地穴中的盲螈,因为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B. 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不断的伸长所致
C. 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D. 由于缺少草而吃树叶的长颈鹿的脖子会越来越长
A. 鲸没有牙齿,是因为它们吞食浮游生物
B. 长颈鹿的颈很长是采食高处树叶反复伸颈的结果
C. 羚羊听觉灵敏、奔跑快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 蛇身体细长无足,是经常出入鼠穴捕食的结果
3. 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 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伸长的缘故
B. 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C. 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
D. 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4. 按照拉马克的观点,解释现代食蚁兽舌头细长的原因是( )
A. 适应性变异 B. 定向变异 C. 用进废退 D. 自然选择
5.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在《自然》发表了四篇学术论文,为有颌类的崛起与最早期辐射分化提供了确切证据,改写了“从鱼到人”的演化史。下列对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
A. 分子生物学证据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 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这可以用人与鱼有共同的祖先来解释
C. 拉马克认为适应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A. 不能对遗传和变异做出科学的解释 B. 最早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C.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D. 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
A.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存斗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B.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没有能够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C.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器官越用越发达,且这种优良性状能够遗传给后代
D. 自然选择作用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
8. 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适应环境的性状来源于可遗传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C. 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D.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
A. 生物进化的快慢 B. 变异出现在环境变化前还是后
C. 外界环境是否有变化 D. 生物是否会产生变异
二、填空题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A. 生活在地下水井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B. 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C. 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长所致
D. 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2. 拉马克和达尔文对生物进化论的产生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两位科学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拉马克认为鼹鼠的眼睛退化是长期不用的结果
B. “因使用而使器官发达这一性状不能传给子代”符合拉马克理论
C. 达尔文的进化论指出,生物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
D.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是达尔文进化论的缺点之一
A. 乙瓶内有翅的苍蝇能存活是因为发生了突变
B. 甲瓶苍蝇在自然选择作用下会产生定向变异
C. 甲瓶苍蝇中控制有翅性状的基因频率不一定为零
D. 由此实验可推知若苍蝇不常使用翅,则翅会退化
A. 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B. 前肢结构的相似性提供了判断不同生物亲缘关系的最直接证据
C. 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相似度高的生物亲缘关系更近
D. 变异都是进化的原材料,多样的环境会促使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
5. 雄性长颈鹿之间经常甩动脖子和头部击打对手的薄弱部位进行打斗,下图为动物行为学家对不同年龄的雌雄长颈鹿头颈部重量比较的结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上述结果支持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
B. 雄性长颈鹿间的斗争导致长颈形成说明长颈鹿内部存在协同进化
C. 强壮的头颈在雄性中占有的优势可能使其更容易在争夺配偶时获胜
D. 由此得出的“求偶竞争是长颈鹿长颈形成原因之一”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
A. 变色龙的体色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说明环境诱导变色龙的变异
B. 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草原上狼濒临灭绝,而鹿的数量却激增
C. 食蚁兽经常努力舔食洞穴中的蚂蚁,因此舌头变得细长
D. 捕食者、寄生生物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A.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B. 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
C. 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 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
A. 根据该假说,在基因突变发生概率相同的条件下,存在竞争关系的两个种群中繁殖快的占优势
B. 该假说强调了进化中的生物学因素,但忽略了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C. 猎豹和斑马的共同进化,是符合该假说的一个具体事例
D.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中包含了与该假说相似的种间关系推动物种进化的理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填空题
10. 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越强。请回答:
(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差异;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是_________________),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了下来并繁殖后代(这是__________________)。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___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得抗药性这个性状逐代______________而加强。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__________是不定向的,但____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
(2)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________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
(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选择的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一、单项选择题
1. 月见草原产地在北美洲,耐酸耐旱且适应性和繁殖力极强,一般单株可产种子好几万粒,但由于被取食或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存活下来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 )
A. 自然选择的不定向性 B. 过度生殖,生存斗争
C. 用进废退,表观遗传 D. 物种是可变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A. ②③④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⑥
3. 灰沼狸生活在南非,营集群生活。一些个体在群中其它个体取食时,占据高处放哨。放哨者通常第一个发现接近的捕食者,并且发出告警声后,迅速到达安全的地方。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 受试者 | 实验处理 | 实验结果 |
甲组 | 前3天没参与站岗放哨的灰沼狸 | 用25g熟蛋喂食10个个体 | 站岗频繁且时间长 |
不喂食10个个体 | 站岗不频繁,且时间短 | ||
乙组 | 前3天参与站岗放哨的灰沼狸 | 用25g熟蛋喂食10个个体 | 站岗频繁且时间长 |
不喂食10个个体 | 站岗不频繁,且时间短 |
据上述现象及实验,无法推断出( )
A. 站岗放哨是利己又利他的动物行为 B. 站岗放哨者与取食者是互利共生关系
C. 实验结果与是否经历过站岗放哨无关 D. 站岗放哨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A. 雏鸥的啄击反应受相关基因的控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成年鸥特定颜色组合的喙给雏鸥传递物理信息与行为信息,从而诱发雏鸥的啄击反应
C. 实验表明雏鸥啄击反应与成年鸥的头部形态无关,且黄喙红斑的模型最能有效诱发雏鸥啄击反应
D. 同一模型在实验前期或实验后期出现所诱发的雏鸥啄击反应效果可能不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A. 将阿奇霉素添加于饲料中可提高猪自身的免疫能力
B. ABC转运蛋白可使猪链球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度上升
C. ABC转运蛋白的大量表达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阿奇霉素的选择作用促使猪链球菌发生耐药性突变
7. 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进化中生存环境最稳定和最可能产生生殖隔离的依次是( )
A. 方向性选择、分歧性选择 B. 分歧性选择、正态化选择
C. 正态化选择、分歧性选择 D. 正态化选择、方向性选择
8. 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会出现抗药性强的病菌,使青霉素药效降低,其原因是( )
A. 细菌向抗药性增强的方向变异 B. 细菌对青霉素有选择作用
C. 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 D. 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适应性
A. 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不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B. 人工选择可以培育新品种,自然选择不能形成新物种
C. 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
D. 经自然选择,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相同的变化
10. 如图表示某物种数量增长的理论值和实际值,二者个体数值差别很大,用达尔文理论解释,其原因是( )
A. 过度繁殖 B. 遗传变异 C. 生存斗争 D. 适者生存
二、填空题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精品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精品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62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学生版-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讲义必修2docx、62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师版-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讲义必修2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精品练习,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2《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讲义成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2《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优秀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优秀课时训练,文件包含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同步精品讲义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原卷版doc、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同步精品讲义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