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湘教版数学九上教学设计整套
初中数学3.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3.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公开课教学设计,共7页。
新湘教版 数学 九年级上 3.4.1.4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3教学设计课题3.4.1.4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3 单元第三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能根据判定定理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过程与方法:①领会教学活动中的类比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②通过现实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解答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长社会见识。②深化对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3的理解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建模意识,空间观念等,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重点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并能根据判定定理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难点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并能根据判定定理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回顾知识+导入新课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有段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同样的对与三角形的相似也有许多的判定方法,在前面的课中我们已经学过判定三角形相似3种方法,今天我们将继续探究其他的方法。在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回顾下之前学过的知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 :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 :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导入新课】如图,方格纸上画两个三角形,使△ABC的边长是△A’B’C’ 的
.
(1)量一量∠A与∠A’,∠B与∠B’ ,∠C与∠C’ 的大小,他们分别相等吗?
.(2)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由此你发现什么规律?两个三角形相似.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并跟着教师的讲解思路思考问题,并探究知识。 导入新课,利用导入的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讲授新课+例题讲解 讲授新课+例题讲解 从刚刚导入新课的探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3: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证明:如图,在△ABC 和△ A’B’C’中,已知
=K.求证:ΔABC∽ △ A'B'C‘.
证明:在△ABC的边AB上截取AD=A′B′, 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 △ADE∽△ABC,∴
=
.∵AD=A’B’,
, ∴
, ∴AE=A’C’,DE=B’C’∴△ADE ≌ △A’B’C’∴△ABC ∽△A’B’C’【小试牛刀】 已知△ABC和 △DEF,根据下列条件判断它们是否相似.(1) AB=3, BC=4, AC=6 DE=6, EF=8, DF=9(2) AB=4, BC=8, AC=10 DE=20, EF=16, DF=8(3) AB=12, BC=15, AC=24 DE=16, EF=20, DF=30解:(1)否,(2)是,(3)否.结论:(大对大,小对小,中对中)接下来,我们看一些具体的例子:【例1】在Rt △ ABC和Rt△A'B'C'中, ∠C=90°, ∠C’= 90,
. 求证: Rt△ABC∽Rt △ A 'B'C'.
分析:已知两边成比例,只要得到三边成比例即可完成证明.
【例2】判断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解:在△ABC中,AB> BC>CA,在△DEF中,DE>EF> FD.∵
,
,
=
. ∴
=
∴△DEF∽△ABC. 小结:
【做一做】1.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吗?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呢?为什么?1.所有的直角三角形不都相似;2.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2、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吗?
两个等边三角形呢?为什么?1.所有的等腰三角形不都相似;2.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结合导入的思考和老师的讲解,利用探究理解和掌握成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3。 老师在例题讲解的时候,自己先思考,然后再听老师讲解。 老师在例题讲解的时候,自己先思考,然后再听老师讲解。 讲授知识,让学生掌握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3。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1、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6cm,7.5cm,9cm,△DEF的一边长为4cm,当△DEF的另两边长是下列哪一组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 C ) A. 2cm,3cm; B. 4cm,5cm;C. 5cm,6cm; D. 6cm,7cm . 2.若△ABC各边分别为AB=5cm,BC=4cm,AC=3cm,△DEF的两边分别为DE=10cm,EF=8cm,则当DF= 6 cm时,△ABC∽△DEF. 3.在Rt△ABC与Rt△A′B′C′中,∠C=∠C′=90°,AB=13cm,AC=12cm,A′B′=19.5cm,当A′C′= 18 cm时,Rt△ABC∽Rt△A′B′C′. 4.如图,已知
=
=
,∠BAD=22°.求∠CAE的度数.
解:∵
=
=
,∴△ABC∽△ADE,∴∠BAC=∠DAE,∴∠BAD=∠CAE,∵∠BAD=22°,∴∠CAE=22°. 学生自主完课堂练习中的练习,然后在做完之后根据老师的讲解进一步巩固知识。 借助练习,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在课堂的最后,我们一起来回忆总结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 :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板书两个三角形相似(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 :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借助板书,让学生知识本节课的重点。作业教材第85页练习第1、2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等奖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方案,复习回顾,教学建议,合作探究,典型例题,随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优秀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方案,复习回顾,教学建议,启发思考,交流、定理辨析,典型例题,随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优秀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方案,复习回顾,教学建议,探究操作,典型例题,随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