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教案(表格式)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教案(表格式)01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教案(表格式)02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教案(表格式)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教案(表格式)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教案(表格式),共18页。

    主备人: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

      

    5  守株待兔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一个种田人因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后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结果不但没有捡到兔子,还被世人嘲笑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应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要妄想不劳而获。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虽然学过文言文,但他们对文言文的了解有限,对文中描绘的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运用观看视频等方法引导学生来读通课文。

      

      

    1.认识折、冀等5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1、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2、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师笔记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折、冀等5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的写法。

    (2)提问"株"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1)折颈而死:,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应读三声。

    (2)字正音。对比识字。出示:羽翼、希冀。

    (3)身为宋国笑。出示:[ wéi ]1.做,行,做事2.当做,认做3.变成4.被

     [ wèi ]1.替,给2.表目的3.对,向。

    师提问:在本句中,读哪个音?读一读。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指导书写。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待、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指导书写。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

    四、作业

    1、书写生字。2、熟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同总目标3

    教学过程:

    一、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再读课文

    (1)结合注释再读课文

    (2)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

    出示: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2.学习第一句

    (1)谁在等兔子?

    (2)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3.学习第二句

    (1)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4.学习第三句

    (1)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3)强调颈字读音,再读一读。

    (4)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

    5.学习第四句

    (1)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2)字教学。

    这句话里 ,"耒"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出示的图片,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想一想你认识的字中,哪个是以"耒"做偏旁的?(随机板书耕耘)

    观察字形,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你发现了以耒作部首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

    (3)耒的字意已经了解了,释其耒呢?原文中是怎么说的?(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4)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

    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不吃饭、不喝水,他——

    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我快要渴死啦,谁来帮帮我?农夫却——

    (5)出示断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像这样读一读。

    6.学习第五句

    (1)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板书:收获)

    (2)课文里怎么说的?

    7.疏通课文

    (1)让我们把这几句话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读一读。

    (2)谁能试着像读第四句一样读出节奏感?(配音乐)

    二、写话表情,总结寓意

    1.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农夫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简单写写吧。

    2.兔子是经常撞在树桩上吗?所以还有一句话,想要送给农夫,谁来读一读。

    出示: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三、指导背诵,拓展阅读

    1.背诵课文

    (1)课文填空形式提示背诵。

    (2) 出示五幅图片,看图片背诵。

    (3) 闭眼感受,配乐背诵。

    2.拓展阅读

    (1)生读《南辕北辙》,先读通顺。

    (2)根据问题再读文,《南辕北辙》中坐车的人犯了什么错误?

    小结: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做守株待兔故事中的——  ),也不要做南辕北辙这则寓言中那个——   )的人。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习6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主备人: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

     

    6.陶罐和铁罐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发生在陶罐和铁罐身上有趣的故事。全文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后半部分讲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出土变成了文物,铁罐却早已氧化消失了。

    学情分析

    要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教学

    目标

    1.会认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重 点

    难 点

    1、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方法

    引导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师笔记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生字入手,导入新课

    1.师板书字。(出示缶的图片)

    (1)大家想一想,这节课中哪几个字带有缶?

    (2)教师随机板书。

    2.大家见过陶罐吗?

    (1)(屏幕出示陶罐图片)陶罐就是——用陶制作的,口小肚子大的罐子。

    (2)(屏幕出示铁罐图片)手指屏幕,这是?

    3.这节课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1)陶罐和铁罐。

    (2)生随教师板书课题(补充缶)。师指导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词语画出来,多读几遍。

    (1)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出示词语,个别检查。

    争辩 恼怒 御厨 羞耻 懦弱 陶罐 奚落 轻蔑

    掘开 朴素 流逝 宫殿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3)出示和睦相处:

    [ chǔ ]1.居住  2.存在   3.跟别人一起生活4.决定,决断

    [ chù ]1.地方  2.点、部分  3.机关部门

    师提问:在和睦相处中读哪个音?

    (3)生齐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查。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2)出示课件,补充课文内容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铁罐仗着坚硬,常常(      )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    ),而铁罐却(     )。

    三、再读课文,画出对话

    1.找一找,陶罐和铁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

    2. 生找到对话画出来,读一读。

    3.将画出的对话多读几遍,尝试画出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四、指导书写 回归文本

    1.学生随机交流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2.指导骄傲谦虚懦弱的书写。

    提示傲是而不是,虚字第三笔是横钩。

    3.把词语送回到对话中读一读。

      作业

    1、熟练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品读对话

    1.(出示图片),经过上节课的学习,请你观察人物的表情和神态,说说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生自由交流

    (2)课文哪一处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

    (3)原文中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2. 出示对话

    (1) 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 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

    (3) 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二、 随堂练笔 整体感悟

    1.出示对话

    何必这样说呢?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

    出示:陶罐(  )地说   铁罐(   )地说

    (2)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2.出示完整对话 整体感悟

    (1)同桌自由练习对话   (2)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3)个别展示朗读(戴头饰)

    三、以读代讲 总结寓意

    1.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1)齐读后点红流逝

    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

    (2)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生快速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

    (1)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2)连铁罐的影子都没见到。

    3.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呢?

    (1)陶罐,我想对你说

    (2)铁罐,我想对你说

    四、链接阅读

    1.读通课本20页《北风和太阳》

    2.说说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结:人们都说,预言是现实生活的投影,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陶罐和铁罐》以及《太阳和北风》两篇寓言故事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发现别人的(     ),正视自己的(       )。这两篇寓言故事都出自于《伊索寓言》,下课多读一读,相信你们收获更多。

    五、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填学习之友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主备人: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

      

    7.鹿角和鹿腿

    教材分析

    《鹿角和鹿腿》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通过鹿对自己的腿和角的重新认识过程,告诉我们: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应该珍惜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实用也是一种美。这则寓言故事层次清晰,语言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寓意深刻,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文章。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已经对寓言的文体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学生的阅读经验尚停留在感知层面,对文章的寓意还不能准确把握。

      

      

    1.认识称、禁、撒、挣、等9个生字,学写鹿、赏、匀等13个生字。

    2.能通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根据词语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理解故事所寄寓的道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师笔记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称、撒、挣、等9个生字,学写鹿、赏、匀等13个生字。

    2.能通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展示:在大森林里,有一美丽的小鹿,在水边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

    2.这头鹿也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经历了一件事,使它改变了一些看法,咱们先来听听它自己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唉,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3.引入寓言故事《鹿角和鹿腿》,板书课题,生齐读题。

    二、检查预习,巩固词语

    1.课件出示预习单上词语: 匀称、不禁、珊瑚、皱起、 逼近、撅嘴、抱怨、 撒开、凶猛、 挣脱 。(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2.认读多音字:称、禁、撒。

    三、通读全文,了解段意 

    1.出示句子: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2.出示句子: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3.出示句子: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从中蹦来蹦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这三段话,就像是三幅画面,用三个词语给每幅画加上标题。

    4. 完成填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丛林中,一只漂亮的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______的身段和_______的鹿角,抱怨______的腿。而当凶猛的狮子扑来时,却是鹿那_____救了他的命。

    5.教师小结:能抓住关键词语初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初步读懂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作业:

    1、熟练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通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2.根据词语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语言,感悟文本

    1.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 

    出示句子: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象两束美丽的珊瑚!

    (1)课文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鹿觉得自己的鹿角很美?——理解精美别致

    (2)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

    (3)此时此刻鹿的心情是怎样的?(指导读出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自我赞美、自鸣得意的语气。)

    2. 小鹿怎么样评价自己的腿?

    出示句子: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小鹿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太细、配不上自己的鹿角)

    (2)你从小鹿的哪些表情可以看出它特别不满意自己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3)指导朗读。

    二、研读心情,体味变化

    1.是什么事让鹿改变了对自己角和腿的看法呢?

    2. 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

    3.运用语气词进行想像说话。(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

    (1)当鹿灵巧地把狮子远远地甩在后面时,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了:        ),             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2)正在这时候,糟糕,美丽的鹿角被树枝挂住了!凶猛的狮子一看,机会来了:       ),                   

    (3)小鹿却吓得直冒冷汗:      ),                   

    4.多危险啊,经历了狮口逃生的鹿深有感触地说——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5.这时,鹿又会对角和腿说些什么?

    鹿对角说:你虽然美丽,但是(          )。      

    鹿对腿说:你虽然(     ),但是(      )。

    三、领悟寓意,升华主题

    1.师生交流:从寓言里悟出来的道理。 

    2.在生活中,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无缺,引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学习了本篇课文,知道了事物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一味欣赏长处而看不见短处,是不对的;因为它的短处完全否定长处也是不对的,我们要做到扬长避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4.拓展寓言故事《朋友与熊》。  

    5.教师总结:点明寓言的特点。

      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填学习之友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主备人: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

      

    8*  池子与河流

    教材分析

    本文以诗歌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全文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池子安逸、清闲的生活和河流奔流不息、负载船只的生活,最后池子干枯,而河流长流不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才能只有充分利用,才会散发光彩,奋斗的人生才有意义。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比较喜欢读故事,本文是一首诗歌,内容简略易懂,故事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应放手让学生自读。

     

     

    1.认识淘、涯等9个生字。读好应这个多音字,区分尊和遵这两个同音字。

    2.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诗歌。

    3.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

    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笔记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  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都是寓言故事,有文言文的寓言故事,也有童话版的寓言故事。知道吗,寓言故事也可以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

    2.板书课题。

    (1)知道池子指的是什么吗?

    (2)出示池子在词典中的解析:池塘;浴池;舞池;寺庙中烧香的香池。

    (3)诗歌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去诗歌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课后生字表,自由朗读课文。并标出这首诗歌有多少个小节。

    2.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本课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

    3.请九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小节。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4)字正音。出示:应验、应该。

    (5)池子到底指的是什么?(6)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

    三、角色朗读,初识观点

    1.分角色朗读池子与河流的对话。

    2.学习池子说的话。

    (1)自由朗读第1-5小节,想一想:池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

    (2)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

    (3)全班交流。从河流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很满意如今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

    3.学习河流说的话。

    (1)自由朗读第6、7小节,想一想:河流赞同池子的提议吗?

    (2)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河流遵循的是什么自然规律?

    4.池子与河流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四、辨析观点,总结寓意

    1.你觉得池子与河流谁说的话更有道理?说说理由。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像池子与河流这样的人吗?

    3.思考:你从这首诗歌中懂得了什么道理?生活与学习中,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四、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填课时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主备人: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

     

    语文园地二

    教材

    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的主题是整理寓言故事,词句段运用包括三部分,一是积累AABCABAC式的词语。二是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三是学写通知这一应用文。书写提示列举了4个上下结构的字和4个左右结构的字。日积月累安排了9个成语,全部来源于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与本单元品味寓言的主题遥相呼应。

    学情

    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语文的较为简单的方法,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并具备的了一定的归纳整理能力,经过前文的学习,学生学习寓言的能力也有所提升。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词句段的运用,积累词语,并能照样子根据具体的情境把句子补充完整。

    2、学写通知,注意通知的格式。

    3、积累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重点难点

    理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能正确书写通知。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师笔记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2.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

    3.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4.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教学过程:

      熟读精思,品读寓言

    1.交流令你印象深刻的寓言故事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第一点。

    (2)课件出示分享方法。

    2.寓言有道理: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其中一两个进行交流。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第二点。

    课件出示:

    寓言故事蕴含着道理。读了《守株待兔》,我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上台交流。

    (4)小结:真是小故事大道理,多读寓言故事,会让我们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

    3.寓言如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这些寓言故事能让你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和事?

    课件出示:

    寓言故事能让我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

    (1)学生交流讨论。

    (2)师小结: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能让我们从中受到启发。

    二 聚沙成塔,积累词句

    1.发现构词规律。

    (1)课件出示课本词句段运用中的两组词语,学生先结合拼音自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读,检查认读。

    (3)同桌互查,指名读,教师正音。

    (4)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组词语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5)师生一起梳理两组词语在结构上的共同点。

    (6)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同桌互说。

    (7)仿写词语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

    补充填空。说说写写:学生自主说词,并试着写一写。

    2.感受人物描写。

    (1)读一读,比一比。

    学生自读例句,一边读一边思考加点的词分别写的是什么。

    全班交流:加点的词能去掉吗?

    学生讨论:这些词对句子有什么作用?

    (2)说一说,演一演。

    加上自己的神态、动作把加点的部分表现出来。句式训练

    课件出示:

    他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

    (3)找一找,读一读。

    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

    再读一读,读好人物语气。

    讨论不同位置的提示语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4)说一说,练一练。

    学生仿照例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

    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啦!姐姐_________________

    写完后将句子连起来读一读,看看是否恰当。

    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5)总结方法:运用动作、表情等描写可以让提示语表达得更加具体生动。

    3.学写通知。

    (1)学生读通知,说一说,一份完整的通知是由几部分构成的?课件出示:

    (2)全班交流总结:通知由标题、正文、落款、时间四部分组成。

    (3)学生观察通知格式,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标题通知写在第一行正中间,正文应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落款署名写在正文右下方,日期写在署名下面。

    (4)学生读通知的正文部分,想一想通知的正文有什么特点。

    (5)学生交流,归纳。(通知正文简洁明了;写清时间、地点、通知对象、事件;还应注意人物称呼的正确使用)

    (6)学生根据提示试写通知。(课件出示通知内容)

    (7)完成后师生评议、修改。

       作业:练习写通知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知道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写好8个字。

    2.积累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教学过程:

    一 笔精墨妙,体验书法

    1.课件出示要写的8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8个字的特点。

    2.学生读一读提示语,了解书写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要点。

    3.教师结合示例范写,提醒学生注意:一个字如果横画或者竖画较多,写之前就要想好这些笔画的长短和距离,这样写出的字才好看。

    4.学生自主练写这8个字,教师指导个别难写字。

    5.同学互评。将写得好的作品展示出来。

    二 品读寓言,积累成语

    1.借助拼音将日积月累中的9个成语读熟,做到读准字音。(课件出示词语)

    2.指名读,教师正音。开火车,全班读。

    3.交流讨论:通过预习,你能讲讲这些成语故事,并说说它们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

    4.指名上台交流。读一读,背一背。将成语摘抄至积累本中。

       作业:背诵并抄写日积月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