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认识周长》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683069/0-1691923265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本课小结,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认识周长第 课时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使学生经历具体操作到建立周长概念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体会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培养观察、综合、抽象等思维能力和几何直观,发展空间概念。理解: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简单运用:能利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复杂运用: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创见: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测量树叶周长。教学过程关注差异一、预学查异要求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边线,并说说要怎样指?指给大家看看。说明:指数学书封面一周边线,要从边线上一点开始,沿着封面的边线绕一圈再回到这一点,经过的路线就是数学书封面上的一周边线。再让学生依次摸一摸课桌面和三角尺的一周边线。(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二、初学适异 1、认识周长(1)描述概念出示例2主题图,观察主图里是什么。引导:你能指一指每张书签的一周边线吗?让孩子互相指一指,说一说一周边线,指名学生上来演示。追问:刚才大家都是指的都是书签的什么?(一周边线)指出:一周边线有长有短。这里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书签的周长。(板书:一周边线的长—周长)追问:一张书签的周长指的是什么?(2)深化认识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描出一周边线。交流:展示学生描的一周边线,检查一周边线描的是否正确。追问:每个图形一周边线是它的什么?强调: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平面图形的周长。(板书: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周长)互动:请你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图形,把它的周长指给你的同桌看。2、测量计算(1)出示例2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引导:你能知道例2的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吗?你有什么好方法?(测量)学生测量、计算。交流: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又是怎样知道四边形的周长的,是多少?提问:为什么算图形的周长要先测量每条边的长,再相加?小结: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所以把一个平面图形每边的长相加所得的长,就是这个平面图形的周长。三、研学导异1、出示“试一试”的树叶。引导:有什么办法能知道树叶的周长是多少呢?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交流:你们小组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围一围、量一量)你认为测量时要注意什么?(紧沿边线尾、正好一周、拉好再量)小结:你知道周长指的是什么吗?要知道一个平面图形或者物体面的周长,你有哪些方法?指出: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我们知道了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要知道周长,可以把围成图形每条边的长相加,也可以用线围一围、量一量。2、做“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你能算出它们的周长吗?计算时想想可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每个图形的周长是怎么算的,周长是多少?根据学生交流,分别板书,注意比较不同的算法。指出:计算时,可以根据每条边长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灵活计算。四、拓学展异做“想想做做”第4题引导:每个图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同桌互相指一指。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多少?每个图形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吗?独立想一想。交流:怎样计算周长?有哪些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的方法,说每一步怎么想的,哪种方法比较方便) 6+6+4+4+2+2 6+6+6+6 6×4=24(CM) =24(CM) =24(CM) 1+2+1+1+1+2+3+5 3×2+5×2 3+5=8(CM)=16(CM) =16(CM) 8×2=16(CM)五、本课小结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六、课堂作业《补充》P3-3 找“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长方形,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正方形“时要注意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 让学生结合已有经验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再引导他们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进行验证,让优等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操作。 帮助学生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让后进生多说一说。 进一步启发学生党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这个图形就变成了什么图形。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一周边线的长—周长 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周长 4、 6+6+4+4+2+2 6+6+6+6 6×4=24(CM) =24(CM) =24(CM) 1+2+1+1+1+2+3+5 3×2+5×2 3+5=8(CM) =16(CM) =16(CM) 8×2=16(CM) 教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精品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教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5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学适异,拓学展异,全课总结,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