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2选修4期中化学试卷-成都七中【7】
展开
这是一份2018-2019学年高2选修4期中化学试卷-成都七中【7】,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成都七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个小题2分,共40分)
1.(2分)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碱和强酸的中和反应的活化能很高,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很大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使用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反应热
D.反应的自发性既能用于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也能用于确定反应发生的速率
2.(2分)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v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
C.化学平衡常数K
D.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3.(2分)如表中关于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NaCl
C2H5OH
Cl2
B
HNO3
CaCO3
H2O
C
HClO4
NH3·H2O
CO2
D
NaOH
BaSO4
Al
4.(2分)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2C(s)+2O2(g)=2CO2(g);△H=akJ/mol、2C(s)+O2(g)=2CO(g);△H=bkJ/mol,则a>b
B.甲烷的燃烧热为890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g);△H=-890kJ/mol
C.已知P(s,白磷)=P(s,红磷);△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D.已知HCl(aq)+NaOH(aq)=NaCl(aq)+H2O(l);△H=-57.3kJ/mol,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kJ的热量
5.(2分)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酸
HX
HY
HZ
电离平衡常数
9×10-7
9×10-6
1×10-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电离平衡常数可以判断,HX和HY属于弱酸,HZ属于强酸
B.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
C.反应X-+HZ=Z-+HX能够发生
D.相同温度下,0.1mol/LHY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0.01mol/LHY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
6.(2分)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lO-+CO2+H2O=2HClO+CO32-(已知电离常数:H2CO3:Ka1=4.4×10-7、Ka2=4.7×10-11;HClO:Ka=2.9×10-8)
B.金属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C.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D.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Na2S2O3+2H+=2Na++S↓+SO2↑+H2O
7.(2分)恒温恒压下,1molA和nmol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A(g)+2B(g)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amol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1︰2
B.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相等
C.当υ正(A)=2υ逆(C)时,可断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若起始时放入2molA和2nmolB,则达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2amol
8.(2分)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B.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CH3COO-)+c(OH-)
C.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s),平衡逆向移动
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9.(2分)对于恒温、恒容下的反应2A(g)+2B(g)3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同时生成3nmolC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B,同时消耗0.5nmolD
C.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10.(2分)如图有关图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I:H2的燃烧热为245kJ/mol
B.图II:b可能为使用催化剂的曲线,活化能降低
C.图II:向容器中充入1molN2、3molH2,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92.2kJ
D.图III:HgO(s)=Hg(l)+O2(g);△H=-90.7kJ/mol
11.(2分)用已知浓度的烧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浓度的烧碱溶液
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盐酸
C.滴定时,没有逐出滴定管下口的气泡
D.该实验中,某同学将消耗已知浓度的烧碱溶液的体积记录为22.5mL
12.(2分)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当加入适量NaHCO3(s)后,溶液颜色变浅
B.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H2O2CrO42-+2H+,若向K2Cr2O7溶液中滴入5~15滴浓硫酸,溶液颜色加深
C.对于反应体系CO(g)+NO2(g)NO(g)+CO2(g),给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D.对于反应2NO2(g)N2O4(g);△H<0,平衡体系升高温度颜色变深
13.(2分)将CO2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转化为甲醇(CH3OH)是变废为宝的好办法,一定条件下,每转化44kgCO2放出的热量为49000kJ,CO2转化为甲醇过程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在此条件下均为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0~3min内,用CO2和H2来表达的平均反应速率相等,均为0.5mol/(L·min)
B.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H=-49kJ/mol
C.此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D.降低温度,此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能为0.8
14.(2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1×10-10的溶液中:K+、Na+、CH3COO-、SO42-;
②pH=13的溶液中:CO32-、Na+、AlO2-、Cl-;
③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Cl-、Na+、NO3-、SO42-;
④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中:Fe3+、NO3-、K+、SO42-。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恒温恒压下,△H<0且△S>0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B.1mol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s)]<S[H2O(g)]
C.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D.反应CaCO3(s)=CaO(s)+CO2(g);△H>0,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
16.(2分)在一可变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次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2mol/L,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x=3
B.物质C的体积分数减小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物质B的转化率降低
17.(2分)已知NaHSO4在水中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高于25℃
B.c(H+)=c(OH-)+c(SO42-)
C.水电离出来的c(H+)=1×10-10mol·L-1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是中性
18.(2分)一定温度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196kJ·moL-1,一段时间后达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n(SO2)/mol
n(O2)/mol
0
2
1
5
1.2
10
0.4
15
0.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min的平均速率为v(SO2)=0.08mol·L-1min-1
B.保持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1molSO2和0.5molO2时,v(正)>v(逆)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SO3,达平衡时吸收78.4kJ的热量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5molSO3,达平衡时SO3的转化率为40%
19.(2分)O3也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O3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常压下发生反应如下:
反应①:O3O2+[O]
△H>0
平衡常数为K1
反应②:[O]+O32O2
△H<0
平衡常数为K2
总反应:2O33O2
△H<0
平衡常数为K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K减小
B.K=K1+K2
C.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
D.压强增大,K2减小
20.(2分)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3,将此温度下pH=11的Ba(OH)2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设混合溶液体积为两者之和,固体体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a︰b=1︰1
B.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5bmol
C.若a︰b=9︰2,则所得溶液pH等于2
D.若a︰b=9︰2,则该混合溶液最多能溶解铁粉0.28(a+b)g
二、非选择题
21.(17分)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Ⅰ.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限选试剂和仪器:0.20mol·L-1H2C2O44溶液、0.010mol·L-1KMnO4溶液(酸性)、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
物理量
V(0.2mol·L-1
H2C2O4溶液)/mL
V(蒸馏水)/mL
V(0.010mol·L-1
KMnO4溶液)/mL
T/℃
乙
①
2.0
0
4.0
50
__________
②
2.0
0
4.0
25
__________
③
1.0
a
4.0
25
__________
(1)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为__________;乙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则表格中“乙”应填写__________;
Ⅱ.测定H2C2O4·xH2O中x值;
已知:M(H2C2O4)=90g·mol-1
①称取1.260g纯草酸晶体,将草酸制成100.00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取25.00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③用浓度为0.05000mol·L-1的KMnO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2)请写出滴定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生的滴定方式(夹持部分略去)如图1,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选填a、b);
(4)由图2可知消耗KMnO4溶液体积为__________mL;
(5)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滴定终点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
(6)通过上述数据,求得x=__________,若由于操作不当,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气泡,引起实验结果__________(“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其它操作均正确,滴定前未用标准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引起实验结果__________(“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22.(12分)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为原料,用真空氯化亚铝(AlCl)歧化法,无需进行分离提纯,直接制备金属Al,其反应过程主要由两步组成,如图:
(1)已知:
Al2O3(s)+3C(s)2Al(l)+3CO(g)
△H=+1346kJ·mol-1
3AlCl(g)AlCl3(g)+2Al(l)
△H=-140kJ·mol-1
①第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步AlCl分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第一步是可逆反应,选择在接近真空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步反应制备的Al中含有少量C,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不考虑未反应的C,写出1种即可);
(4)下图为真空AlCl歧化法制备Al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控制AlCl3的凝华装置、Al的生成装置和AlCl的制备装置的温度分别为T1、T2、T3,其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备Al的整个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23.(10分)(1)常温下三种弱酸HA、H2B、HC,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为1.8×10-5、5.6×10-11、4.9×10-10、4.3×10-7(数据顺序已打乱),已知三种酸和它们的盐之间能发生以下反应:
①HA+HB-(少量)=A-+HB2
②HB2(少量)+C-=HB-+HC
③HA(少量)+C-=A-+HC
则三种酸对应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请填空):
HA
H2B
HC
Ka
Ka1
Ka2
Ka3
Ka4
数值
(2)常温下(2)常温下0.1mol/LHA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数据一定变小是__________;
A.c(A-)
B.c(OH-)
C.c(H+)·c(OH-)
D.
E.
F.
(3)某温度下,体积均为10mLpH均为2的HA溶液与HX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稀释后pH变化为:HA3.2、HX3.6,则该温度下HA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HX,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稀释过程中两溶液的c(OH-)将____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
24.(7分)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体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伤害,必须进行处理,还原沉淀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1)转化过程中存在平衡2CrO42-+2H+Cr2O72-+H2O,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CrO42-和Cr2O72-的浓度相同
B.ν正(Cr2O72-)=2ν逆(CrO42-)
C.溶液的pH值保持不变
D.CrO42-不再转化为Cr2O72-
(2)若1L转化后所得溶液中含铬元素质量为28.6g,CrO42-有转化为Cr2O72-(已知铬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52);
①转化后所得溶液中c(Cr2O72-)=__________;
②请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已知:常温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14,上述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为__________。
25.(14分)甲醇作为基本的有机化工产品和环保动力燃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CO2加氢合成甲醇是合理利用CO2的有效途径。由CO2制备甲醇过程可能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Ⅰ:CO2(g)+H2(g)CO(g)+H2O(g)
△H1=+41.19kJ·mol-1
反应Ⅱ:CO(g)+2H2(g)CH3OH(g)
△H2
反应Ⅲ:CO2(g)+3H2(g)CH3OH(g)+H2O(g)
△H3=-49.58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Ⅲ的△S__________(填“<”、“=”或“>”)0;反应Ⅱ的△H2=__________;
(2)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2(假定仅发生反应Ⅲ),实验测得反应物在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比较T1与T2的大小关系:T1__________T2(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T1和p6的条件下,往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H2和1molCO2,该反应在第5min时达到平衡,此时容器的体积为1.8L,则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
a.若此条件下反应至3min时刻,改变条件并于A点处达到平衡,CH3OH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3~4min的浓度变化未表示出来),则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请用H2的浓度变化计算从4min开始到A点的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b.若温度不变,压强恒定在p8的条件下重新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变为__________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竞赛选拔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2021年九年级学科竞赛考试化学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