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语文部编版9年级下册第3单元专题卷02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语文部编版9年级下册第3单元专题卷02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第1页
    语文部编版9年级下册第3单元专题卷02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第2页
    语文部编版9年级下册第3单元专题卷02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部编版9年级下册第3单元专题卷02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9年级下册第3单元专题卷02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共14页。
    






    语文部编版9年级下册



    语文部编版9年级下册第3单元专题卷
    专题02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词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A.“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表现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词人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
    B.“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肝胆”指关注世事、关心民生的诚心,以及为之奋斗牺牲的勇气。“因人常热”就是热血未冷,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表明作者素有济世情怀。
    C.“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化用白居易的诗句,表达词人对未来的向往。
    2.请你选出对这首词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这首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写此词。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引用典故,语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作者以冯唐自许,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建功立业。
    C.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场面,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融叙事、用典、言志为一体,由“狂”字贯穿全篇,委婉表达词人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和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这首词是苏轼的一首豪放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全词用语刚劲,通过密州出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突出词人的豪放英勇。
    3.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首句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将士们奏乐吃肉,营造了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4.下面对《渔家傲·秋思》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本片开头一句点明了地域和季节,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词的上片后三句里,边声、号角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从视觉角度展现出一种悲凉肃杀之气。
    C.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本片开头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
    D.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二、古诗词鉴赏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5.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运用借代手法描写月到中秋,飞镜重磨的景象。词人不仅感叹时光流逝,也表示对自己满头白发的无奈。
    B.“苏辛”是豪放派代表词人,本词中“把酒问姮娥”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把酒问青天”有异曲同工之妙。
    C.词的下片“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让我们感受到神舟飞船在太空俯瞰祖国大好河山的豪迈之情;“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典故出自杜甫,委婉含蓄,别有深意。
    D.辛弃疾是一个词人,更是一位英雄。现实的种种不如意让作者一次次伤心失落,却让笔下的词焕发出倔强的神采,慷慨纵横。
    6.作者想象丰富,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①,沙湖②道中遇雨。雨具先去③,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④且徐行。竹杖芒鞋⑤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⑥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①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的三月七日,这时苏轼被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③雨具先去:有人带雨具先走了。④吟啸:高声吟咏。⑤芒鞋:草鞋。⑥料峭:形容微寒。
    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________的爱国豪情。《定风波》写出游中遇雨的所感所想,表现了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8.这两首词,都体现了苏轼词的创作上________的风格。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忆往昔,再现了二十多年前与蒙英午桥宴饮的欢乐场景。
    B.“杏花”与“吹笛”两个句子,有声有色,视听结合,画面感极强。
    C.“闲”字写词人夜间登上小阁,赏雨后初晴之景的愉悦与闲适。
    D.上片重在记叙描写,下片重在议论抒情,今昔对比,浑成自然。
    10.“二十余年如一梦”与辛弃疾“梦回吹角连营”都写到了“梦”,“梦”中蕴含的情感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11.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时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B.“北风吹断马嘶声”,“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边地北风,从来都是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C.“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
    D.“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清苦和古今幽恨,这是纳兰对自己身世的独特感悟,抒发了奉使出塞内心极度的凄惘之情。
    12.赏析诗句“北风吹断马嘶声”的“断”字。


    三、文言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
    B.故不为苟得也  苟全性命于乱世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D.此之谓失其本心  太守自谓也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B.“乡为”和“今为”的排比句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其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C.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D.《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
    15.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死亦我所恶(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乡为身死而不受( )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雎不辱使命
    刘向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广于君        广:增广、扩充。 B.岂直五百里哉  直:径直。
    C.免冠徒跣        跣:洗脚。 D.寡人谕矣      谕:告白。
    19.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天 下 缟 素 今 日 是 也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1.文中所写的“布衣之士”有哪几位?请简答。

    22.请找出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并将其依次写在答卷上。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含,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含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2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
    B.录毕,走送之  走:行走
    C.门人弟子填其室 填:挤满
    D.主人日再食    食:供养,给……吃
    2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衾拥覆
    B.弗之怠          益圣贤之道
    C.俟其欣悦          安陵君其许寡人
    D.足肤皲裂而不知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25.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A.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B.我站着侍候左右的人,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C.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倾听请教。
    D.我站着侍候左右的人,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倾听请教。
    26.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以自身“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B.“我”常常手抄借来的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然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C.“我”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礼节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艰。
    D.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
    2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益慕圣贤之道 策之不以其道 道听途说
    B.未尝稍降辞色            征于色                    和颜悦色
    C.至舍 便舍船                    舍近求远
    D.以中有足乐者            力不足                    酒足饭饱
    28.选文两次描写天寒地冻,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29.选文中的宋濂和链接材料中的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链接材料】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①而正②焉,可谓好学也已。”
    (节选自《论语·学而》)
    【注释】①有道:有道德、有学问的人。②正:纠正。


    四、现代文阅读
    ①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省人事。
    ②行主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米。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什么这样号淘痛也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胎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③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备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金有余。一切多的使费,都是金有余包办。周进又谢了众人和金有余。行主人替周进备一席酒,请了众位。金有余将着银子,上了藩库,讨出库收米。正直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山望外。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出了场,仍旧住在行里。金有余同那几个客人,还不曾买完了货。直到发榜那日,巍然中了。众人各各欢喜,一齐回到汶上县。拜县父母、学师,典史拿晚生帖子上门来贺。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
    ④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在三甲,授了部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
    ⑤到广州上了任。次日,行香挂牌。先考了两场生员。第三场是南海、番禺两县童生。那时天色尚早,并无童生交卷。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什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又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正要再看看,却有一个童生来交卷。
    ⑥周学道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胡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又把魏好古的卷子取过来,填了第二十名。将各卷汇齐,带了进去。发出案来,范进是第一。
    ……
    ⑦范进不看便罢,看过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⑧众人问:“如何主意?”那人道:“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欢喜得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
    (选自《儒林外史》第二回、第三回,有删改)
    30.下列对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进:热衷科举、醉心功名、迂腐可笑,是一个典型的封建腐儒。
    B.选文画线句,活脱脱地写出了范进闻讯后的喜极失态。
    C.金有余、胡屠户两人态度的变化,表现了前倨后恭、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
    D.作者将两人都命名为“进”带有反讽意味,既反映了他们一生的追求,也挖苦了他们的进学之路。
    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周进在贡院撞号板这一情节,采用夸张的手段,将老童生内心酸苦绝望与希望倾泻无遗。
    B.周进点取范进,因两人经历相同,且范进确有真才实学。
    C.从周进的哭、范进的笑,可以看出作者笔锋所指不是某个人,而是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数。
    D.《儒林外史》这部小说“秉持公心,指摘时弊”(鲁迅),科举制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
    32.《儒林外史》中,“痰迷心窍”这种类似的情节反复出现,请仿照示例,列举两个相关情节。
    示例:周进因感伤身世,撞号板后吐涎液。
    33.周进大院关于“闹”的经典情节,下面选取了古典小说中有关“闹”的情节,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完成表格。
    古典小说
    “闹”的情节
    “闹”的原因
    人物形象
    《西游记》
    ① __________
    孙悟空嫌弼马温官小,又怒王母娘娘未请他参加蟠桃会。
    桀骜不驯
    敢于反抗
    《水浒传》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林冲被公差押解至野猪林时,公差要杀害林冲。
    ② ________
    ③_________
    《儒林外史》
    乡绅发病闹船家
    ④____(人名)在回乡途中,船到岸上后,船家水手讨喜钱,他不想给赏钱。
    欺压百姓
    横暴贪婪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A
    6.①中秋月夜,作者想象自己乘风飞到万里高空,去看一看魂牵梦绕的祖国河山。②作者托月色清光表达自己想要“斫去”北伐阻碍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

    7.渴望杀敌报国
    8.豪迈(豪放)

    9.C
    10.二十年沧桑如梦,陈与义的“梦”中蕴含着因国破家亡、世事沧桑、人生如寄带来的怅惘之情;辛弃疾通过梦回军中杀敌建功,表达为国建功的渴望和壮志难酬的感伤。

    11.D
    12.“北风吹断马嘶声”引人入寒风凛冽之境,“断”字,不仅生动描绘马嘶声在北风中被阻断的现象,更描绘了人被隔绝在荒凉地的感觉。

    13.B 14.C
    15.作者肯定的是舍生取义的人。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会受到人们的反对与唾弃

    16.讨厌/憎恨 同“辨”,辨别 乡,同“向”,先前、从前。
    17.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18.A
    19.天 下 缟 素 / 今 日 是 也
    20.心里的愤怒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21.专诸、聂政、要离、唐雎
    22.不说  怫然怒 色挠

    23.B 24.D 25.A 26.C

    27.B
    28.①一次突出抄书之难,一次突出求学之难。②用环境描写衬托作者学习条件艰苦,表现作者刻苦学习的精神。
    29.①不追求物质享受,不贪图安乐;②有勤奋的精神,主动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意思对即可。)

    30.C
    31.B
    32.示例1:范进因听闻中举“引动了痰”而发疯。
    示例2:范母因坐拥丰厚的家产,“痰涌上来”喜极而亡。
    示例3:鲁编修升侍读“痰病发作”去世:(12回)。
    示例4:王太太气成失心疯,医生诊断“这是一肚子的痰”(27回)。
    33.大闹天宫 嫉恶如仇 重情重义 严贡生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