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天津市河东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天津市河东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年9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获得型号合格证,标志着我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的能力。下列与C919相关的材料中,主要成分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平垂尾——碳纤维复合材料 B.机身蒙皮——第三代铝锂合金
C.起落架轮胎——高强度橡胶材料 D.发动机涡轮部件——陶瓷基复合材料
2.盛装下列药品的试剂瓶,应贴有如图所示标志的是
A.硫酸 B.氢氧化钠 C.酒精 D.高锰酸钾
3.下列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是
A. B. C. D.I
4.下列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经分馏可获得汽油 B.海水经蒸馏淡化
C.煤经干馏可获得焦炭 D.加热制
5.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A.MgO B. C. D.NaCl
6.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分类,可将CO2、SO2归为同类氧化物。下列物质中,也属于这类氧化物的是
A.SO3 B.CaO C.NO D.NO2
7.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KCl溶液 B.胶体 C.NaOH溶液 D.溶液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淀粉可用来生产酒精 B.阿司匹林可用于解热镇痛
C.单质硅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D.亚硝酸钠可用于香肠等肉制品的生产
9.下列转化中,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0.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则该物质是
A.CH3CHO B.CH3CH2OH C.CH3COOH D.CH3OCH3
11.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稀硫酸 B.石墨 C.晶体 D.熔融氯化钠
12.已知某溶液中含有、、,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 B. C. D.
13.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与钠反应 B.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官能团是羟基 D.能与溶液反应
14.下列关于浓硫酸与浓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敞口久置,二者浓度均会变小 B.常温下,均会使铝、铁钝化
C.敞口久置,二者质量均会变大 D.均具有强氧化性
15.与具有相同电子总数和质子总数的是
A. B. C. D.
16.下列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Mg+CO22MgO+C
B.
C.
D.
17.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N、O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C.、、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18.用18.4mol·L浓硫酸配制250mL1.0mol·L的稀硫酸,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
19.有机反应属于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加聚反应 D.酯化反应
20.下列对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制造玻璃
B.生活中常用苏打作发酵粉
C.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可做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D.NaHCO3可做干粉灭火剂,金属钠着火可用它灭火
2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都含C、H、O三种元素
C.都属于酯类化合物 D.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
2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B.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式:
C.氯分子的电子式: 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是2种核素,它们互称同位素
B.与金刚石互称同素异形体
C.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D.和油酸()互为同系物
24.下列方程式不能表示相应变化的是
A.氢氧化钾在水中电离:
B.金属钠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铜与稀硝酸反应:
25.一氧化碳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燃烧时发生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放热反应
B.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4 g 的物质的量为1 mol
B.常温常压下,1 mol 的体积约为22.4 L
C.1 mol 约含有个氧分子
D.1 L 0.1 mol·LNaCl溶液中含有0.1 mol
27.下列通过分析“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到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含有
B
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溶液红色褪去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C
取一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面很快变暗
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D
将1 mol·L 溶液滴入1 mol·L 溶液中,有无色气体生成,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
A.A B.B C.C D.D
28.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2~4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
B.反应在2~4min内生成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2)=0.1mol·L-1·min-1
C.反应开始4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
D.4min后,反应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c(H+)减小
29.用硫酸亚铁溶液除去烟气中的,主要物质的转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终转化为
B.过程I中,作氧化剂
C.过程II中,发生反应:
D.硫酸亚铁溶液吸收后,所得的溶液呈碱性
30.铜—锌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锌电极上的反应为Zn-2e-=Zn2+
B.溶液中的SO向锌电极移动
C.电子从锌电极经过硫酸铜溶液流向铜电极
D.铜电极质量增加
二、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31.下表列出了ah八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根据表中所列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请标明周期和族),b与a形成的最简单的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 。
(2)最稳定的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
(3)将元素d、e、g的原子半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填写元素符号)。
(4)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5)g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在常温下跟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7)已知元素硒()与元素c同主族,位于第4周期,则硒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根据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下列叙述可能成立的是 。
A.其单质常温下为气态B.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最高价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D.气态氢化物比稳定
三、实验题
32.人类的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几乎所有的氮肥都以氨为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I装置制备氨并探究相关性质。
(1)装置A中,盛有浓氨水的仪器名称为 ,烧瓶内药品可选用下列哪种试剂 。
A.浓硫酸 B.生石灰 C.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硅
(2)连接好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然后应先 (填“a”或“b")
a.打开旋塞逐滴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氨水 b.加热装置C
(3)实验中观察到C中粉末变红,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该反应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证明氨具有 性。
(4)该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图2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
(5)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制备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6)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氨,用图4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挤压胶头滴管时,可以形成红色喷泉,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
四、填空题
33.如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浓溶液与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体现了X的 性。
(2)仅从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图中只有还原性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
(3)将与混合可生成淡黄色沉淀,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配平下列反应 。
(5)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开始时加入、、,在末测得的物质的量是,用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在末的浓度为 。若改变下列一个条件,推测该反应的速率发生的变化(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 ;
②再充入,化学反应速率 ;
③将容器体积变为,化学反应速率 。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不选A;
B.铝锂合金由金属铝和锂熔合而成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B;
C.高强度橡胶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不选C;
D.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不选D;
选B。
2.C
【详解】A.硫酸具有强腐蚀性,硫酸是腐蚀品,故不选A;
B.氢氧化钠属于危险化学品,是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故不选B;
C.酒精易燃烧,酒精是易燃液体,故选C;
D.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故不选D;
选C。
3.B
【详解】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称为短周期,前18号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Fe是26号元素,P是15号,Cu是29号,I是53号,只有P属于短周期元素,故选:B。
4.D
【详解】A.根据沸点不同,将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多种馏分,故A正确;
B.海水经过蒸馏可获得淡水,故B正确;
C.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为煤的干馏,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能得到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等,故C正确;
D.电解熔融氧化铝可得到Al,故D错误;
故选D。
5.C
【详解】A.MgO是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故不选A;
B.是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故不选B;
C.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故选C;
D.NaCl是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故不选D;
选C。
6.A
【详解】CO2、SO2属于酸性氧化物,SO3是酸性氧化物,CaO是碱性氧化物,NO是不成盐氧化物,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不是酸性氧化物。选A。
7.B
【详解】当光束通过胶体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A、C、D为溶液,B为胶体,故通过B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故选B。
8.C
【详解】A.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曲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A正确;
B.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等疾病,B正确;
C.常用作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二氧化硅,C错误;
D.防腐剂亚硝酸钠少量可用于香肠等肉制品的生产,D正确;
故选C。
9.A
【详解】A.二氧化硅转化为硅时,硅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以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A正确;
B.三氧化硫转化为硫酸时,没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所以不需要加入还原剂就能实现,故B错误;
C.钠转化为过氧化钠时,钠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以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C错误;
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即升高被氧化又降低被还原,二氧化氮是反应的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所以二氧化氮转化为硝酸不需要加入还原剂就能实现,故D错误;
故选A。
10.B
【详解】根据比例模型,有2个碳原子,有6个氢原子,有1个氧原子,所以该物质是乙醇,其结构简式为:CH3CH2OH,故答案为:B。
11.D
【详解】A.稀硫酸是能导电的混合物,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
B.石墨是能导电的非金属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
C.硫酸铜晶体中存在不能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C不符合题;
D.熔融氯化钠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是能导电的电解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A
【详解】A.硝酸根离子与题干中的离子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正确;
B.OH-与H+反应生成水,OH-不能大量存在,B错误;
C.Ag+与Cl-反应生成AgCl沉淀,Ag+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
D.能与H+、Ca2+反应,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
故答案选A。
13.C
【详解】A.乙酸中含有羧基,可以和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氢气,A正确;
B.乙酸中含有羧基,其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正确;
C.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不是羟基,C错误;
D.乙酸中含有羧基,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乙酸钠、水和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C。
14.C
【详解】若敞口放置,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吸收空气中水分导致浓度变小,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硝酸而使其浓度变小,所以A正确,C错误;因两种酸都具有强氧化性所以都能使铝和铁钝化,所以B、D正确。
15.D
【分析】具有11个质子,10个电子,然后对选项微粒分析解答。
【详解】A.Ne是原子,具有10个质子,10个电子,与质子数不相同,A错误;
B.F-是阴离子,具有9个质子,10个电子,与质子数不相同,B错误;
C.钾离子质子数为19,核外电子数为18,与质子数,电子数都不相同,C错误;
D.钠离子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与质子数、电子数相同,D正确;
故选D。
16.B
【分析】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该反应中,Mg、C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该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S、O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Br、I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D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依次减小,C、N、O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减弱,、、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故B错误;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故C错误;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有2个电子层、有3个电子层、有4个电子层,故D正确;
选D。
18.A
【详解】根据用浓溶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溶液的步骤和实验操作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等,故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分液漏斗,故答案为:A。
19.B
【详解】反应中碳碳双键断裂一根键,H-和-OH分别与碳碳双键的2个C相连,属于加成反应,故选B。
20.A
【详解】A.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碳酸钠可用于制造玻璃,故A正确;
B.生活中常用小苏打作发酵粉,故B错误;
C.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可做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故C错误;
D.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则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故D错误。
答案选A。
21.D
【详解】A.油脂属于酯类,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故A正确;
B.油脂的组成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C、H、O三种元素,故B正确;
C.油脂的组成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C正确;
D.油脂的组成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D。
22.C
【详解】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应为,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式为O=C=O,故B错误;
C.氯分子中两个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故C正确;
D.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结构示意图为,故D错误;
故选C。
23.D
【详解】A.和是2种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碳六十与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同系物必须是结构相似的同类物质,乙酸的官能团为羧基,油酸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羧基,则乙酸和油酸不是同类物质,不可能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D。
24.B
【详解】A.氢氧化钾在水中电离出K+、OH-,电离方程式为,故不选A;
B.金属钠在水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离子方程式为,故选B;
C.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水,反应方程式为,故不选C;
D.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不选D;
选B。
25.C
【详解】A.燃烧放热,属于放热反应,故A正确;
B.反应,CO中C元素化合价升高,氧气中氧元素价态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错误;
D.断键吸热、成键放热,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D正确;
选C。
26.B
【详解】A.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mol,44g二氧化碳恰好为1mol,A正确;
B.常温常压下,氮气的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1mol氮气的体积大于22.4L,B错误;
C.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约为,1mol氧气中约含有个氧气分子,C正确;
D.由可知,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D正确;
故选B。
27.C
【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一定是BaSO4,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故A正确;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B正确;
C.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故C错误;
D.将1 mol·L溶液滴入1 mol·L溶液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D正确;
选C。
28.B
【详解】A.相同时间内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越多,反应速率越快,据图可知2~4min内产生二氧化碳最多,反应速率最大,故A正确;
B.由图可知,2~4min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2mol,缺容器的体积,无法计算二氧化碳的浓度和反应速率,故B错误;
C.反应开始后,反应物的浓度开始减小,反应速率应减小,但实际上反应速率增大,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随反应进行温度升高,反应速率逐渐上升说明温度比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故C正确;
D.4min后,反应消耗盐酸,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过低,浓度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所以反应速率减小,故D正确;
故选B。
29.D
【分析】由图可知,过程I发生的反应为氧气与二氧化硫和溶液中的亚铁离子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离子和铁离子,过程II发生的反应溶液中生成的铁离子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用硫酸亚铁溶液除去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总反应为亚铁离子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硫酸。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用硫酸亚铁溶液除去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总反应为亚铁离子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硫酸,二氧化硫最终转化为硫酸根离子,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过程I发生的反应为氧气与二氧化硫和溶液中的亚铁离子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离子和铁离子,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反应的氧化剂,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过程II发生的反应溶液中生成的铁离子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用硫酸亚铁溶液除去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总反应为亚铁离子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则硫酸亚铁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后,所得的溶液呈酸性,故D错误;
故选D。
30.C
【详解】A.锌的活动性强于铜,锌作负极,则锌电极上的反应为Zn-2e-=Zn2+,A正确;
B.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SO向锌电极移动,B正确;
C.电子从锌电极经过导线流向铜电极,溶液不能传导电子,C错误;
D.铜电极是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在正极放电析出铜,因此铜电极质量增加,D正确;
故选C。
31.(1) 第二周期第ⅣA族 正四面体
(2)Ar
(3)Cl
(5)Cl2+H2O=HCl+HClO
(6)Al2O3+2NaOH=2NaAlO2+H2O
(7) 6 BC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a是H,b是C,c是O,d是Na,e是Mg,f是Al,g是Cl,h是Ar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在周期表位置关系分析解答。
【详解】(1)b是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4,根据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关系可知:C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IVA族;CH4为正四面体结构。
(2)最稳定的元素是惰性气体Ar。
(3)d是Na,e是Mg,g是Cl,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对于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则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Cl<Mg<Na。
(4)d是N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1,所以Na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5)g是Cl元素,其单质Cl2能够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产生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6)f是Al元素,其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A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
(7)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硒(Se)与元素O是同族元素,则硒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A.同族元素具有递变性,单质S是固态,那么Se单质常温下也为固态,A错误;
B.Se的最高价态是+6,最低价态是-2,所以SeO2中的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正确;
C.Se的最高价态是+6,最高价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O4,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性,非金属性:S>Se,气态氢化物H2S更稳定,D错误;
故答案为:BC。
32.(1) 分液漏斗 B
(2)a
(3) 3CuO+2NH33Cu+N2+3H2O 还原
(4)II、III
(5)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6)NH3+H2ONH3·H2 ONH+OH-
【分析】浓氨水在碱石灰或生石灰的作用下生成氨气,在B中用碱石灰干燥,在C中加热与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水、氮气和铜,D可用于检验是否生成水,最后氨气用水吸收,因氨气极易溶于水,注意防止倒吸;NH4Cl与Ca(OH)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水,氨气为碱性气体,极易溶于水,可据此做喷泉实验。
【详解】(1)根据仪器装置图可知,盛有浓氨水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浓氨水在碱石灰或生石灰的作用下生成氨气,故答案为:分液漏斗;B;
(2)整个装置中含有空气,连接好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旋塞逐滴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氨水发生反应生成氨气,通过氧化铜的颜色变化分析氨气的性质。故答案为:a;
(3)实验中观察到C中CuO粉末变红证明生成铜,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生成水,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氧化铜氧化氨气为氮气,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N2+3H2O;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4)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吸收需要防止倒吸,图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Ⅱ、Ⅲ,装置Ⅰ易发生倒吸。故答案为:Ⅱ、Ⅲ;
(5)NH4Cl与Ca(OH)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水,其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6)氨气为碱性气体,其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发生电离使溶液呈碱性,使含有酚酞的溶液呈红色,一水合氨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3·H2O⇌NH+OH-。
33.(1)强氧化性
(2)H2S、Na2S
(3)2:1
(4)2Na2S+ Na2SO3+3H2SO4=3Na2SO4+3S↓+3H2O
(5) 0.25 mol/(L·min) 1mol/L 增大 增大 减小
【详解】(1)由图可知,X为硫酸,浓硫酸与碳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强氧化性,故答案为:强氧化性;
(2)多价态的元素中,最低价态的元素只能表现还原性,则仅从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图中只有还原性的物质为硫化氢、硫化钠,故答案为:H2S、Na2S;
(3)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和水,反应中二氧化硫是反应的氧化剂,硫化氢是还原剂,硫即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反应中还原剂硫化氢和氧化剂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2:1;
(4)由未配平的方程式可知,硫化钠和亚硫酸钠混合溶液与稀硫酸发生的反应为硫化钠和亚硫酸钠混合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 Na2SO3+3H2SO4=3Na2SO4+3S↓+3H2O,故答案为:2Na2S+Na2SO3+3H2SO4=3Na2SO4+3S↓+3H2O;
(5)由题意可知,2min末消耗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3mol—1mol=2mol,由方程式可知,2min末氧气的反应速率为=0.25 mol/(L·min),三氧化硫的浓度为=1mol/L,故答案为:0.25mol/(L·min);1mol/L;
①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②再充入1mol氧气,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③将容器体积变为3L,容器中气体压强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天津市南开区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练习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区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练习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天津市河北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练习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河北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练习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2022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甘肃省2022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有机推断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