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课件+习题
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说明文阅读课件2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说明文阅读课件2,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安徽·中考帮,真题帮,通透灵动,优秀品质,颜色或“体色”,作比较,作诠释,知识帮,说明文概念,一按说明对象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目录(安徽·中考帮)
真题帮
2018年
一、[2018安徽,5~9]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9分)冰雪精灵——雾凇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惊看凇花云叠。树树琼枝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思飞,霓裳欲舞,疑入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思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凇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下,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无数
2018年
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结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晶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甲】此外,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冬季,空气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华。【丙】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华提供了必要条件。【丁】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华成雾凇提供了保障。
2018年
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为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它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吉林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大量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2018年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达上千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密度小、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人们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选自《气象知识》2018年第2期,作者张敏,有改动)
2018年
1.对画线部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
B
2018年
【解析】 本题考查层次的划分。划分层次时,要注意厘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甲句总说雾凇形成的两个条件:天晴少云、静风或风速很小,可划为第一层;乙、丙两句分别说明多云、少云(或无云)对水汽凝华的影响,介绍第一个条件,可划为第二层;丁句说明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华成雾凇提供了保障,介绍了第二个条件,可划为第三层。故答案选 B。
2018年
2.第⑥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4分)
①分类别:明确说明了雾凇的两种主要形状;②作诠释:准确解释了硬凇和软凇的特征和区别。(说明方法各1分,作用各1分。意思对即可)
3.选文从雾凇外表的 美说到雾凇形成的条件,再说到雾凇内在 的 ,运用了 说明顺序。(3分)
通透灵动
优秀品质
逻辑
2018年
4.请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3分) 。
①吸附污染颗粒;②产生负氧离子;③吸纳大量音波。(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雾凇奇观的形成给了你哪些启示?(6分)
人生的成功如同雾凇奇观的形成,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并付出艰辛努力,还要抓住机遇。(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17年
二、[2017安徽,5~9]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9分)
冬眠的奥秘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身上隐藏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2017年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体征也都降到极低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2017年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适应严酷的环境。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一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形相关:体形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形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能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形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能活到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得多。
2017年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改)
2017年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点明说明对象,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阅读第②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2分)
生命体征水平极低,新陈代谢速率非常缓慢。(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017年
3.第③段中加线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不能。如删去“几乎”,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普通箱龟冬眠时的实际情况。“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不能”1分,理由2分。意思对即可)
2017年
4.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具体说明哺乳动物的寿命不一定和体形相关,还和冬眠相关。(说明方法3分,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5.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 ④⑤两段简要概括。(6分)
①冬眠由遗传基因决定。②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③有一种猴子能冬眠。④人类与猴子基因相似性很高。(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015年
三、[2015安徽,5~9]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8分)
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康 乐 ①当你在森林小径漫步时,可能会看到一片不起眼的枯叶,但你的脚还没有踏上去,“枯叶”却突然飞起,瞬间变成一只闪耀着墨蓝色光泽的美丽蝴蝶。它翩翩飞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是罕见的枯叶蝶。 ②你或许还会看到一只虎甲在路上迅速跳动,细看却觉蹊跷——“虎甲”竟然长着超长的触角!原来这是一种螽斯①的若虫②,它模拟虎甲的体色、外形和跳跃行为,以防被猎食。直至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它就会成为一只巨大的螽斯,前翅宽阔,脉络清晰,像一片树叶。
2015年
③这就是大自然里奇妙的拟态。 ④拟态,表现为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高,简直难以分辨,可以保护其中某一个物种或两个物种。这种相似性可表现在外形、颜色、气味、鸣声和行为等方面。拟态非常神奇,也很常见,在动物、植物和真菌界都存在,也吸引了很多科技工作者探究其原因和机制。
2015年
⑤已有科学研究认为,一方面,大自然的“进化接力赛”促进了不同物种之间互惠互利的协同进化,导致了拟态;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相似的选择压力而导致的平行进化也会促进拟态的发生。研究者推测导致拟态的生物机制可能是这样的:第一步是与调节形态变化有关的修饰基因发生突变;第二步是具更小表型影响的基因受到了选择,导致相似性程度的增加。事实上,亲缘关系很近的动物并不都采用拟态的对策适应环境。相似的基因组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表型变异和分化?更多物种的拟态及其机制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2015年
⑥拟态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拟态的美学特征也经常让我们深感意外,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有删改)【注】 ①螽(zhōng)斯:一种昆虫。②若虫:蝗虫、椿象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没有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作若虫。
2015年
1.阅读第①~④段,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 枯叶蝶和螽斯的若虫都有外形和 两个方面的拟态,而 螽斯的若虫的拟态还表现在 方面。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答出一种说明方法即可)(3分)
颜色(或“体色”)
行为
示例:举例子,具体说明拟态现象及其特点。作比较,突出螽斯的若虫和虎甲相似的特点。(说明方法1分,好处2分)
2015年
3.从第④段看,拟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
4.第⑤段对拟态原因和机制分析的顺序不能颠倒,为什么?(4分)
相似性;普遍性(或“常见”)。(“相似性”2分,“普遍性”1分)
照应第④段最后一句话,先原因后机制;按逻辑(先已知后未知)顺序说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15年
5.从全文看,拟态有什么作用?(6分)
可以保护其中某一个物种或两个物种;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拟态的美学特征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每点2分)
2013年
四、[2013安徽,5~9]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7分)
西塘古镇 ①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人们依水而居,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明清时期,这里发展成为江南商业重镇。 ②西塘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网,在占地仅1平方千米的古镇内,就有9条河道在此交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百余座古桥将古镇连通,因此,古称“九龙捧珠”。 ③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
2013年
④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长长的廊桥,矮矮的石桥,高高的拱桥,使古镇形成了“人家在水中,水中架小桥,桥上行人走,桥下小舟过,桥头商铺立,水中倒影游”的水乡美景。 ⑤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中最高的一座桥。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小桐、北翠两圩。两侧均有桥联,东侧联曰: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西侧联曰: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 ⑥虽然江南古镇大多有廊棚,但西塘的规模最大,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道。廊棚沿河而建,造型古朴,一色的青瓦盖顶,连为一体,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
2013年
⑦这里有多条街道,其中西街最具特点。西街有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布局,最窄处的宽度仅供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长度。临街房屋二楼常常有屋檐延伸,两两相对,形成了“一线天”的空间布局,构成了别致的古镇风貌。 ⑧“巷”在吴语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色。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窄,其中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 ⑨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镇下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全长68米,上面用166块青石板铺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积水,如此设计实在巧妙。
2013年
⑩今天,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街道上方兴建的廊棚,进一步划分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用功能。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对空间进行细分和利用。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道路在小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用。(有删改)
2013年
1.根据文章内容,用“//”将③—⑨段分成四个部分。(3分)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③//④⑤//⑥//⑦⑧⑨(每处1分)
2.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
数量多,种类多,造型精美
规模大,沿河而建,造型古朴
2013年
3.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 (2分)
4.下面句子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
作比较
作诠释
突出了石皮弄的狭窄。(2分)
2013年
5.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 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4分)
势:水道纵横,面积狭小。事:居民生活和商贸活动的交通需要。(每点2分)
2011年
五、[2011安徽,5~8]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5分)
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 ①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后果。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
2011年
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③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2011年
④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微藻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2011年
⑤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该项目有望在5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今后,各地在建设“微藻油田”时,就可在资源库中挑选合适的微藻品种。该项目还将深入研究微藻产品的机制,力争提高微藻产油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此外,该项目还将通过对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细胞综合利用的研究,建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微藻产油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大力推动我国微藻能源的产业化进程。(有删改)
2013年
1.第②段除了指出微藻是古老的低等植物外,还介绍了微藻的哪四个特点?(4分)
①分布广泛;②种类繁多;③生长快速;④能合成大量油脂。(每点1分。顺序颠倒不扣分,意思对即可)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4分)
列数字、作比较。突出了微藻制油的明显优势;使说明内容具体而有说服力。(说明方法每种1分,好处2分。意思对即可)
2013年
3.我国“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3分)
①开发出“微藻资源库”,提供备选的微藻品种;②提高微藻产油效率,降低生产成本;③建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微藻产油指标。(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4.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微藻能源是“可循环”的、“绿色”的?(4分)
①可再生;②不与农作物争地、争水;③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④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知识帮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要求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能以及事理作客观的、科学的解释,从而使人们获得知识。
一、说明文概念
(一)按说明对象分
二、说明文的分类
(二)按语言特色分
二、说明文的分类
二、说明文的分类
三、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对象就是被说明的事物或被阐释的事理。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结构、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的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作诠释则可用多种句式来表述。 从特点上看:下定义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因此,从科学性的角度看,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从内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侧重于事物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抢分秘籍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从严密程度上看:下定义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抢分秘籍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并不是所有“……是……”格式的句子都是下定义。考生在区分时,可使用“替换法”快速辨别。如“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敌人之一。”把“沙漠”换成“地震”,仍然成立。因此,这句话只是形象地阐明了沙漠与人类的关系,并没有从本质特征上对沙漠加以解释。
五、说明顺序
五、说明顺序
五、说明顺序
五、说明顺序
大多数文章不会只采用一种说明顺序,往往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从而使说明更加透彻。如《恐龙无处不有》一文,整体上是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写,但在介绍泛大陆的分裂以及当今世界地理的形成过程时,则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说明了恐龙无处不有的根本原因。
说明文顺序的安排特点第一,按说明对象的自身特征与说明内容的侧重点来安排说明顺序。①通常情况下,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它的条理性表现在时序上,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形态,说明时可按时间顺序。②处于静止状态的事物,如建筑群、名胜古迹、物品等,常常从空间位置上体现它的条理性,说明时宜按空间顺序,先表后里、先外后内地进行说明。③如果是说明复杂的事理,一般采用逻辑顺序,这样更具有科学性。
五、说明顺序
拓展延伸
第二,按读者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规律安排说明顺序。 ①对于读者熟悉的事物或事理,说明时可先说明一般规律,再说明个别现象。读者先获得总体认识,然后结合具体事物或事理进行理解。如《苏州园林》,作者先概括苏州园林与其他园林不同的性质特征,然后作具体解说,这样读者更容易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②对于读者比较陌生或者难以理解的说明对象,说明时常常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表面现象到内在机制、由个别推及一般的顺序。如《大自然的语言》,先列举物候现象,再说明物候成因,这样便于读者理解。
五、说明顺序
六、说明文的结构
六、说明文的结构
六、说明文的结构
六、说明文的结构
六、说明文的结构
六、说明文的结构
七、说明文语言
考点帮
考点速览
考点1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考点2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考点3 把握说明顺序考点4 信息提取与概括考点5 分析句段作用
考点6 品析说明文语言考点7 把握说明对象特点考点8 理解词语含义考点9 阅读拓展延伸
考点1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1.[2018《冰雪精灵——雾凇》,5]对画线部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
【参考答案】 (3分)B
安徽中考
考题探究
考点1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2.[2013《西塘古镇》,5]根据文章内容,用“//”将③~⑨段分成四个部分。(3分)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参考答案】 (3分)③//④⑤//⑥//⑦⑧⑨(每处1分)
考题探究
考点1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2019广西北部湾《“土得可爱”的中国年画》,10]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题目明确了说明对象,修饰语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B.第③段至第⑦段为“总—分”结构,先总说,再分说“中国年画四大家”的 特点。C.第⑨段中加点词语“最早”,限定了时间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第⑩段介绍热门藏品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
【参考答案】 (2分)D
全国视野
考题探究
考点1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苏州园林》,八上P104]阅读全文,给文章划分层次结构。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层次划分范围。 本题要求为《苏州园林》全文划分层次。第二步: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说明内容和说明结构等。 本文的说明结构为“总—分—总”,第①段为第一层,说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中的地位,总领全文;第②段至第⑨段为第二层,从多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第⑩段为第三层,一语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激发人们一睹苏州园林风采的兴趣。据此可划分文章层次。即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⑩。
回归教材
考点1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第三步:查找文章关键词、句、段进行验证。 如第①段“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领起下文,该段应单独划为一层;第⑩段“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是对上文说明内容的总结。
回归教材
考点1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解法建模
考点1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解法建模
抢分秘籍
划分说明文结构层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按说明顺序划分结构层次。说明文结构层次的划分,往往和说明顺序密切相关:采用时间顺序的文章,可以按照时间的变换来划分结构层次;采用空间顺序的文章,可以按照空间的转换来划分结构层次;而采用逻辑顺序的文章,则可以按照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从主要到次要等逻辑顺序划分结构层次。
考点1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解法建模
抢分秘籍
2.按说明结构划分结构层次。常见的说明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划分说明文结构层次时,可先判断它属于哪种结构,然后根据各个结构的特点进行划分。详见“知识帮”之“说明文的结构”。3.按说明内容划分结构层次。通读全文或相关语段,采用“同类合并法”,将同类内容划分到一起,从而确定文章的结构层次。此外,还可以通过抓文章关键词、句的方法,找到具有总结性或承上启下作用的句段,帮助确定文章的结构层次。
考点2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018《冰雪精灵——雾凇》,6]第⑥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4分)
【参考答案】 (4分)①分类别:明确说明了雾凇的两种主要形状。②作诠释:准确解释了硬凇和软凇的特征和区别。(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安徽中考
考题探究
考点2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考题探究
1.[2020衡阳《口罩:隔离病毒的“武器”》,20(1)]第⑤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 。(2分)
【参考答案】 (2分)列数字 流感病毒以惊人的速度传播,造成全世界空前的灾难(意思相近即可)
全国视野
考点2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考题探究
2. [2020襄阳《疫苗:阻遏病毒感染的终极武器》,21]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说明其作用。(3分)
【参考答案】 示例一:举例子,(1分)举宋代治疗“天花”的例子,(1分)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人痘”疫苗诞生的过程。(1分)示例二:引用,(1分)引用晋代葛洪记载的一次天花暴发的语句,(1分)真实具体地说明了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1分)具有权威性。示例三:列数字,(1分)列举“3 000年”“30%”“40万”等数字,(1分)准确地说明了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1分)(3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2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考题探究
3.[2020青海《青海酸奶》,24]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3分)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酸奶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新鲜牛(羊)奶,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考点2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回归教材
[《中国石拱桥》,八上P98]下面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第一步:通读句子,抓标志性词句,判断说明方法。 由“50.82米”“9.6米”“9米”可看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由“唐朝的张嘉贞说……”可看出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
考点2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回归教材
第二步:结合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其一般作用。 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 引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学性和趣味性。第三步:结合语句或段落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列举具体数字说明赵州桥的雄伟,引用张嘉贞的话说明赵州桥设计巧妙绝伦。第四步:根据题干要求,整合答案。 运用了列数字和引用的说明方法。列举“50.82米”“9.6米”“9米”等数据,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雄伟;引用张嘉贞的话说明赵州桥设计巧妙绝伦,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文学性。
考点2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法建模
考点2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法建模
除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常规题目外,部分试题还会考查给某一事物下定义。解答这类试题,考生不仅要掌握下定义这一说明方法,还要掌握这类试题的答题格式。一般来说,被定义事物=突出特点+本质属性。故考生作答时,可用“……是……”的句式来表达。
考点2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法建模
抢分秘籍
常见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及一般作用
考点2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法建模
抢分秘籍
考点2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法建模
抢分秘籍
考点2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法建模
抢分秘籍
考点2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题模板
题型: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考点2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题模板
考点2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题模板
考点2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题模板
考点3 把握说明顺序
[2018《冰雪精灵——雾凇》,7]选文从雾凇外表的 美说到雾凇形成的条件,再说到雾凇内在的 ,运用了 说明顺序。(3分)
【参考答案】 (3分)通透灵动 优秀品质 逻辑(每空1分)
安徽中考
考题探究
1.[2020荆门《鲸落——一只鲸鱼最后一次拥抱大海的方式》,14]选文的说 明对象是 ,其说明顺序是 。(2分)
【参考答案】 (2分)鲸落 逻辑顺序
考点3 把握说明顺序
考题探究
全国视野
2.[2020江西《地表形态的塑造》,19]文章介绍山地的形成采用了怎样的说 明顺序?试分析。(3分)
【参考答案】 (3分)文章介绍山地的形成采用了逻辑顺序。作者先总体介绍山地的类型以及山地形成的作用力——内力,然后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分别介绍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各自的形成过程与规模,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理解。
考点3 把握说明顺序
考题探究
2.[2020江西《地表形态的塑造》,19]文章介绍山地的形成采用了怎样的说 明顺序?试分析。(3分)
【参考答案】 (3分)文章介绍山地的形成采用了逻辑顺序。作者先总体介绍山地的类型以及山地形成的作用力——内力,然后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分别介绍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各自的形成过程与规模,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理解。
考点3 把握说明顺序
考题探究
3.[2020广安《无现金社会现实吗?》,20]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3分)
【参考答案】 (3分)逻辑顺序。(1分)首先说明无现金社会的现象,然后说明无现金社会的优势,最后说明电子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2分)
考点3 把握说明顺序
考题探究
[《大自然的语言》,八下P31]第7~10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和答题范围。 本题要求分析连续几段的说明顺序,要通读文章,锁定答题范围。第二步:抓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顺序。 第7~10段的标志性词语是:首先、第二个、第三个、此外。由此可看出运用了逻辑顺序。
考点3 把握说明顺序
回归教材
第三步:结合段落内容,概括层意并厘清各层次间的关系。 第一层:第7~9段介绍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即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第二层:第10段介绍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这样的安排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第四步:根据题干要求,整合答案。 第7~10段采用了逻辑顺序。第7~9段介绍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即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第10段介绍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这样的安排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考点3 把握说明顺序
回归教材
考点3 把握说明顺序
解法建模
考点3 把握说明顺序
变式探究
变式探究一 文中几个段落或内容能否调换顺序?请简要分析。
全国视野
[2020恩施州《筷子小传》,16]第⑥段和第⑦段能否颠倒顺序?请你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 (3分)不能颠倒顺序。因为两段间是递进关系,第⑥段写筷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第⑦段在此基础上写筷子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表态1分,理由2分)
考点3 把握说明顺序
变式探究
变式探究一 文中几个段落或内容能否调换顺序?请简要分析。
方法技巧
①表态(通常回答是“不能”)。②阐述理由:第×段的内容是……,第×段的内容是……,二者存在先后的逻辑关系(或这样的行文安排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或与上/下文某处“……”一句相照应,或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或存在由内到外、由前到后、由远及近、由南到北、由中间到两边等的空间顺序)。③因此不能调换。
考点3 把握说明顺序
变式探究
变式探究二 文中第×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全国视野
[2020东营《解构青春期大脑》,17]文章第⑨⑩两段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4分)不能。(1)(从内容关系看)上文具体说明青春期大脑不同脑区发育变化与神经网络连接等生理特征。⑨⑩两段主要说明由这些生理特征所带来的优势和产生的问题。两者有着原因与结果、本质与现象、内在基础与外在变化的关系。若删除,就不能使读者认识其优势与弊病以趋利避害。
考点3 把握说明顺序
变式探究
变式探究二 文中第×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参考答案】 (2)(从体式功能说)本文作为科技作品,介绍青春期大脑的发育特点、生理机制等,其目的重在阐明其与人类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进而指导人们遵循规律,利用优势,寻找问题解决对策。若删除,其功能价值就减弱了。(3)(从结构关系看)本文设置三个层次:一是青春期大脑发育的生理特征;二是大脑生理特征具有的优势和产生的问题;三是如何利用和应对优势与问题。这样安排合乎写作思维规律和认知规律。若删除,文章逻辑链条就会断裂。(判断1分,答对一种理由得2分,答对两种得3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3 把握说明顺序
变式探究
变式探究二 文中第×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方法技巧
①表态(一般是“不能删去”)。 ②阐述理由:该段的内容是……,其上下文的内容是……,该段对上下文……内容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或该段说明了事物/事理……的特点,或该段在结构上起……的作用)。 ③该段对事物/事理的说明更全面、更充分、更周密,因此不能删去。
考点4 信息提取与概括
[2018《冰雪精灵——雾凇》,8]请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3分)
【参考答案】 (3分)①吸附污染颗粒;②产生负氧离子;③吸纳大量音波。(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安徽中考
考题探究
考点4 信息提取与概括
1.[2020株洲,10]传统合食制的优点是 、 ;缺点是 ,改进的办法是 。(4分)
【参考答案】 (4分)彰显礼仪 增进情感 不卫生
全国视野
考题探究
考点4 信息提取与概括
2.[2020江西《地表形态的塑造》,18]岩石圈物质是如何循环运动的?请概述。(3分)
【参考答案】 (3分)在内力作用下,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崩解成砾石、沙子和泥土;被风、流水搬运后形成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这些岩石在岩石圈深处重熔再生为新的岩浆,岩浆侵入或喷出又形成新的岩浆岩,并被再次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
考题探究
考点4 信息提取与概括
3.[2020哈尔滨《中华文化的瑰宝——太极拳》,14]从第④段看,人们习 练太极拳有哪些好处?(3分)
【参考答案】 (3分)强身健体,治疗疾病,体会独特的恬淡与宁静。
考题探究
考点4 信息提取与概括
[《苏州园林》,八上P104]文章第2段“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这一“整体特征”具体展开说明的?
第一步:分析题干,明确答题区域。 题干中提示了总领句“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在第2段,因此应将答题区域锁定在第3~9段。
回归教材
考点4 信息提取与概括
第二步:采用有效方法,筛选有用信息。 第3段主要介绍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第4段介绍苏州园林里讲究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第5段介绍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第6段介绍苏州园林的花墙和廊子增加了景致的深度,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第7~9段进行补充说明,第7段具体说明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第8段介绍苏州园林门窗的图案美;第9段介绍苏州园林建筑的色彩美。文章从以上几方面具体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回归教材
考点4 信息提取与概括
第三步:根据题干的显性或隐性要求整合答案。 ①亭台轩榭的布局;②假山池沼的配合;③花草树木的映衬;④近景远景的层次;⑤图画美;⑥门窗的图案美;⑦建筑的色彩美。
回归教材
考点4 信息提取与概括
解法建模
考点5 分析句段作用
[2017《冬眠的奥秘》,5]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 (3分)点明说明对象,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安徽中考
考题探究
考点5 分析句段作用
1.[2020青海《青海酸奶》,27]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参考答案】 (3分)结构上,照应标题,总结全文;内容上,对青海酸奶给予了高度评价,表达了对青海酸奶的喜爱之情。
全国视野
考题探究
考点5 分析句段作用
2.[2020济宁《世界上是否存在另一个你?》,14]本文为什么从一组照片写起?(3分)
【参考答案】 (3分)引出说明对象;引起下文对说明对象的具体说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1分)
考题探究
考点5 分析句段作用
3.[2020齐齐哈尔《华为领跑5G时代》,17]请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2分)
【参考答案】 (2分)从华为成为西班牙首个5G商用移动网络的核心供应商,成为5G时代的领跑者一事写起,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内容(或说明对象)。(每点1分)
考题探究
考点5 分析句段作用
4.[2020海南《我们为什么要睡觉》,17]文章前三段对动物睡觉的现象进行了探究,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2分)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考题探究
考点5 分析句段作用
[《中国石拱桥》,八上P98]文章第1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第一步:明确所分析的段落(句子)位于文章(段落)的位置(开头、中间、结尾)。 该段是文章第1段,这就决定了在回答结构上的作用时,不能出现“总结全文”“承接上文”“承上启下”“与上文相照应”等术语。
回归教材
考点5 分析句段作用
第二步:从三个角度入手,结合段落(句子)内容具体分析。 内容上:①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外形特点;②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石拱桥。 结构上:①引出下文对石拱桥的说明;②总领全文。 表达效果上:运用了打比方、引用的说明方法,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文学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回归教材
考点5 分析句段作用
解法建模
考点5 分析句段作用
解法建模
说明文中,不同位置的句段的具体作用
1.句段位于文章的开头:结构上:①引出下文对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的介绍;②呼应文章标题;③总领全文。内容上:①引用故事、传说、个人经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生动的比喻、名人名言等引出说明对象,介绍说明对象……的特征;②开篇点题,直接点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表达效果上: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运用说明方法,增强说明文的生动性、文学性(或故事性、趣味性)。
说明文中,不同位置的句段的具体作用
抢分秘籍
考点5 分析句段作用
解法建模
抢分秘籍
2.句段位于文章的中间: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引出下文……的内容;③总结(承接)上文……的内容。3.句段位于文章的结尾:结构上:①收束(总结)全文;②呼应标题或开头。内容上:①补充交代说明内容或说明对象的……特征;②表达愿望,提出愿景。表达效果上: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对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的关注。
考点6 品析说明文语言
[2017《冬眠的奥秘》,7]第③段中加线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参考答案】 (3分)不能。(1分)如删去“几乎”,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普通箱龟冬眠时的实际情况。(1分)“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分)(意思对即可)
安徽中考
考题探究
考点6 品析说明文语言
1.[2020青海《青海酸奶》,25]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2分) 可见,酸奶在青海问世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参考答案】 (2分)不能。“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说明酸奶在青海问世的时间肯定要超过一千年,强调了青海酸奶历史悠久的特点;如果删去,强调意味不足;“至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全国视野
考题探究
考点6 品析说明文语言
2.[2020海南《我们为什么要睡觉》,18]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2)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
【参考答案】 (4分)(1)“似乎”有不肯定的意思,表明这个结论只是作者的一种推测,不是经过检验的科学结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主要”表限定,说明睡眠的作用不止这一个,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周密性。
考题探究
考点6 品析说明文语言
3.[2020济宁《世界上是否存在另一个你?》,15]简要分析③④段的语言特点。(4分)
【参考答案】 (4分)以平实说明为主,如第③段用大量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要找到你‘完美分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说明严密,具有说服力。以生动说明为辅,如第③段中的“完美分身”和第④段中的“复制粘贴”都指与你长相完全相同的人,说明生动形象,使人容易理解。(每点2分)
考题探究
考点6 品析说明文语言
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中国石拱桥》,八上P101](2)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大自然的语言》,八下P28]
回归教材
考点6 品析说明文语言
第一步:定性,解释词语本义。 确定词语是从哪个方面进行限制,或确定词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时是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1)“大约”表估计、猜测。 (2)“唱歌(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二步:结合语句分析词语的语境义。 (1)“大约”表明“旅人桥”建成于公元282年前后。
回归教材
考点6 品析说明文语言
第三步:点明词语体现的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大约”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或增强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2)“唱歌(唱)”化抽象为形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第四步:根据题干要求,整合答案。 (1)“大约”表估计、猜测,表明“旅人桥”建成于公元282年前后。这一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或增强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2)“唱歌(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物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化抽象为形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回归教材
考点6 品析说明文语言
解法建模
考点6 品析说明文语言
解法建模
(1)表示估计、猜测的词语:大约、大概、可能、也许、左右、上下等。(2)表示限制的词语:①限制范围:全、都、所有、有的、只有、大部分、总共、少数等。②限制程度:更、仅、最、很、只有、非常、格外、比较、几乎、相当、尤其、稍微、更加等。
1.判断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特点的标志词
抢分秘籍
考点6 品析说明文语言
解法建模
③限制数量:之一、很多、几个、很少、有余等。④限制频率、速度:一般、经常、很快、屡次、往往、通常、总是、有时等。⑤限制时间:已经、一直、早已、一向、目前、迄今为止、渐渐等。(3)表示修饰的词语:一丝、漫长、空前等。(4)表明资料来源的词语:据调查、据统计、资料显示、有记载等。
抢分秘籍
考点6 品析说明文语言
解法建模
(1)比喻。说明文经常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成因等,特别是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这几个方面。(2)拟人。恰当地运用拟人,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3)排比。有些说明文善用排比句,借助语言的气势增强说明的效果。
2.说明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抢分秘籍
考点6 品析说明文语言
解法建模
(4)设问。一般来说,设问有突出重点、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的作用。但由于写作要求的不同,作者对设问的运用又有不同的情况。有些设问,主要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有些设问,它提出的问题正是下文所要说明的;还有些设问,乃是对下文分析的科学概括和综合。
抢分秘籍
考点6 品析说明文语言
题型一: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如果删去“××”,表达过于绝对(或于实际不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或生动形象性)。
答题模板
考点6 品析说明文语言
题型二:加点词语“××”能否换成“××”?为什么? ①表态(通常回答是“不能替换”)。②原文中“××”一词的意思是……,在文中表示……。③新换的“××”一词的意思是……。④更换词语后语句意思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实际(或语言不再准确、科学)。
答题模板
考点6 品析说明文语言
题型三: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①加点的“××”一词的本义是……,在文中的意思是……。②“××”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或生动形象性)。
答题模板
考点7 把握说明对象特点
[2015《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7]从第④段看,拟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3分)相似性;普遍性(或常见)。(第一点2分,第二点1分)
安徽中考
考题探究
考点7 把握说明对象特点
1.[2020呼和浩特《赵州桥》,18]赵州桥体现了中国石拱桥优秀设计传统的三个特点:用料省、 和 。(2分)
【参考答案】 (2分)结构巧 强度高
全国视野
考题探究
考点7 把握说明对象特点
2.[2020哈尔滨《中华文化的瑰宝——太极拳》,11]从第①段看,太极拳拳法的特点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3分)强身健体,治疗疾病,体会独特的恬淡与宁静。
考题探究
考点7 把握说明对象特点
3.[2020东营《解构青春期大脑》,15]概括说明青春期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3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3分)白质体积不断增加,轴突髓鞘化,脑区间形成广泛而精密的网络;灰质加速生长,但在各脑区达到峰值的步调不一致;大脑边缘系统和前额叶皮层从发育到成熟的进程不同步、不平衡,常出现调控功能与冲动行为不匹配、冲动与成熟失衡的问题;灰质、白质和神经网络在发育过程中不断调整脑区间连接适应环境变化。(或随着脑区白质灰质不断增长,边缘系统与前额叶皮层迅速发育,特定脑区和神经元集群之间的联系在不断变强或增多,大脑为适应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网络连接)
考题探究
考点7 把握说明对象特点
4.[2020恩施州《筷子小传》,14]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筷子的主要特点。(3分)
【参考答案】 (3分)①中国独创,历史悠久;②寄托美好愿望;③使用有讲究;④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⑤花样繁多;⑥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
考题探究
考点7 把握说明对象特点
[《中国石拱桥》,八上P98]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答。
第一步:审读题干,确定答题内容。 本题的作答内容为“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
回归教材
考点7 把握说明对象特点
第二步:阅读全文,锁定答案所在区域,提取相关信息。 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具体解说,最后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拱桥的新发展。仔细分析,可锁定答案所在区域为第1~3段,从中可提取出“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悠久的历史”“几乎到处都有”“大小不一,形式多样”等关键信息。此外,第9段的“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也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第三步:对照赋分,分点整合答案。 ①形式优美,结构坚固;②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③设计施工上“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回归教材
考点7 把握说明对象特点
解法建模
考点8 理解词语含义
[2013《西塘古镇》,9]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4分)
【参考答案】 (4分)势:水道纵横,面积狭小。事:居民生活和商贸活动的交通需要。(每点2分)
安徽中考
考题探究
考点8 理解词语含义
1.[2020哈尔滨《中华文化的瑰宝——太极拳》,12]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开枝散叶”在文中的含义。(2分)
【参考答案】 (2分)传播
全国视野
考题探究
考点8 理解词语含义
2.[2020常德《真实的声音》,8]第④段中说,“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那么,“另一半”指什么?(2分)
【参考答案】 (2分)自己听到的声音也是真实的(我们自己说话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也是真实的)。
考题探究
考点8 理解词语含义
[《苏州园林,八上P106》] 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第一步:找到所给词语在原文中的位置,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意思。 “标本”在这里是样本的意思。第二步: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说明了什么内容。 由下文“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可知,作者用“标本”一词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回归教材
考点8 理解词语含义
第三步:整合词语的意思和说明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作答。 “标本”在这里是样本的意思,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第四步:将答案放进原句或语境中,看内容是否恰当,是否符合语境。
回归教材
考点8 理解词语含义
解法建模
考点9 阅读拓展延伸
[2018《冰雪精灵——雾凇》,9]雾凇奇观的形成给了你哪些启示?(6分)
【参考答案】 (6分)人生的成功如同雾凇奇观的形成,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并付出艰辛努力,还要抓住机遇。(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安徽中考
考题探究
考点9 阅读拓展延伸
1.[2020海南《我们为什么要睡觉》,20]夜很深了,有的同学还在聊天、刷手机、打游戏……睡前,时间总是“余额不足”。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写几句话,规劝你的同学按时休息,不要熬夜。(2分)
【参考答案】 (2分)示例:如果总是熬夜,大脑里的“垃圾”就会堆积,人体免疫力也会降低,最终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要养成好的作息习惯,按时睡觉。
全国视野
考题探究
考点9 阅读拓展延伸
2.[2020青海《青海酸奶》,28]请为“青海酸奶”拟写一条广告词。(2分)
【参考答案】 (2分)示例:青海酸奶,吃一口,念一生。
考题探究
考点9 阅读拓展延伸
3.[2020鄂州《深加工食品差在哪里》,19]读了本文,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对待深加工食品。(2分)
【参考答案】 示例一:深加工食品,比如方便面,吃起来又方便味道又好,我非常喜欢,我常常把它作为午餐或晚餐。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吃过量的深加工食品有害健康,以后要尽量少吃方便面等深加工食品。示例二:下午放学后,我经常在校门口买火腿肠吃。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意识到过多地食用深加工食品有害健康,今后尽量少吃。(2分。意思对即可)
考题探究
考点9 阅读拓展延伸
1.联想想象类。 解答时首先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激发思维灵感,寻找联想想象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与关联处;然后从题干中找出答题角度,利用积累的知识进行设计,力求新颖,符合科学原理;最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述。
解题通法
考点9 阅读拓展延伸
2.献策建议类。 首先弄清题干要求围绕什么提建议,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根据所提建议的对象的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
解题通法
考点9 阅读拓展延伸
3.感悟启示类。 首先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段,从中提炼出作者观点及相关要点;然后注意深入挖掘事物、事理背后隐含的意义;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和时代特征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
解题通法
考点9 阅读拓展延伸
4.材料链接类。 首先仔细分析链接材料,找出其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然后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抓关键词,提炼要点;最后结合原文和材料的内容,写出探究结果,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解题通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说明文阅读课件1,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三说明文阅读,一按说明对象分,二按语言特色分,回归教材图解考点一,回归教材图解考点二,回归教材图解考点三,逻辑顺序,冬眠的奥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说明文阅读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安徽·中考帮,真题帮,通透灵动,优秀品质,颜色或“体色”,作比较,作诠释,知识帮,一按说明对象分,二按语言特色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安徽·中考帮,真题帮,知识帮,议论文概念,议论文论点,抢分秘籍,议论文论据,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议论文结构,议论文语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