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4届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时学案
2024届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学案(不定项)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学案(不定项),共20页。
第31讲 人与环境
[课标要求] 1.探讨人口增长会对环境造成压力。2.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威胁,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3.概述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4.举例说明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使特定区域中的人和自然环境均受益。5.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考点一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1)生态足迹
(2)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
①人口增长必定会加大对生存空间、食物及衣物等日常用品的需求,排放的垃圾增多,因此生态足迹总量增大。
②人口增长过快会压缩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生态承载力总量)降低,最终使生态足迹总量的增速大于生态承载力总量的增速,出现生态赤字,引发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主要类型及原因(连线)
(2)特点:全球性。
(3)影响:对生物圈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4)措施: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践行经济、社会、生态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5)我国政府的观点和做法
我国政府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
①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每一个公民从我做起,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②对于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我们不仅要深入理解,身体力行,而且要广为宣传,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易错辨析】
(1)生态足迹中的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积。(√)
(2)我国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但我国依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未来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还将加速。(√)
(3)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地球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许多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
(4)最为常见的环境污染是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酸雨。(×)
【长句应答】
1.为什么食用牛肉会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要大?
提示:牛所处的营养级比蔬菜高,牛生存所需的资源占有一定的草地面积,吸收牛生命活动产生的CO2也占有一定的森林、草地或农田面积,所以食用牛肉会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要大。
2.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提示:①成因:植被减少,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得温室效应加剧,超出了环境的自动净化能力。②防治措施:大量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3.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提示:绿水青山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考向一 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1.(2023·武汉模拟)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就是扩大人类的生态足迹和加大对资源的利用
B.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C.提高能量利用率、调整能量流动关系等可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D.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
解析:选A 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A错误;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和建议,D正确。
2.如图所示为四个不同国家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公顷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实线为人口种群大小,虚线为每公顷土地粮食产量)。请问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哪个选项代表的国家能生存更长久( )
解析:选B 粮食产量持续下降,而人口数量却大幅度增长,很快就不能维持本国的生存,A项不符合题意;粮食和人口同步增长,且幅度比较一致,能长久地维持下去,B项符合题意;虽然粮食和人口同步增长,但是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粮食增产速度,最终该国也不能维持其生存,C项不符合题意;粮食产量增长了一段时间后却又大幅度下降,肯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D项不符合题意。
考向二 环境问题及治理的实例分析
3.(2023·成都模拟)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B.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会变小
C.雾霾现象可自行退去,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使用化石燃料
解析:选A 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有关,A错误;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食物减少,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会变小,B正确;雾霾现象自行退去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体现,C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过多CO2所致,D正确。
4.(2022·东营调研)为了研究水生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作用,研究人员从某城市内河中取水样分别设置水葫芦、鲢鱼、“水葫芦+鲢鱼”等不同处理组进行实验,分别取样检测水体中总磷浓度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照组的水体中不含水生生物,总磷浓度上升
B.第3、4、5次取样检测结果显示水葫芦单独处理能降低总磷浓度
C.为保护内河生态环境稳定,需控制水葫芦和鲢鱼的投放数量
D.“水葫芦+鲢鱼”的处理方法,对水体中磷去除效果要优于水葫芦单独处理
解析:选A 对照处理的水体为从某城市内河中取得的水样,其中含有水生生物,A错误;从坐标图中来看,第3、4、5次检测结果显示水葫芦单独处理能降低总磷浓度,B正确;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为保护内河生态环境稳定,需控制水葫芦和鲢鱼的投放数量,C正确;从坐标图中水葫芦单独处理组和“水葫芦+鲢鱼”的处理组比较,可以看出“水葫芦+鲢鱼”的处理方法,对水体中磷去除效果要优于水葫芦单独处理,D正确。
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5.生物入侵
【易错辨析】
(1)栖息地碎片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2)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3)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4)丹顶鹤在我国东北地区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
(5)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就地保护。(√)
【长句应答】
1.(选择性必修2 P95正文拓展)有人说,为了保护野生生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2.(选择性必修2 P94正文)对于濒危物种来说,就地保护是否一定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为什么?
提示:不一定,若其生存地未被破坏,则应就地保护;若其生存地遭到破坏,则应进行易地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分析
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前提,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为物种多样性提供了环境条件。
2.从分子水平及进化角度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1)分子水平
―→
(2)进化角度
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的自然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向一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分析
1.(2022·广东卷)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指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要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海南热带雨林的直接价值体现在其( )
A.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功能,被誉为“绿色水库”
B.是海南省主要河流发源地,可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农业丰产丰收
C.形成了独特、多样性的雨林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D.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CO2,在植被和土壤中积累形成碳库
解析:选C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C项)、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可以蓄洪防旱(B项)、涵养水源(A项)、调节气候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制造有机物、供氧、固碳等功能(D项),故C符合题意。
2.(2021·广东卷)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隶属9目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析:选C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题干中描述了146种水鸟,体现了物种多样性,而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等生态系统,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综上所述,C正确。
考向二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
3.(2022·聊城一模)2021年10月,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B.动物栖息地的碎片化有利于维持和发展生物多样性
C.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解析:选B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间接价值是在无形中体现出来的,比如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等,从对自然界的作用来看,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它的直接价值,A正确;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导致物种有灭绝可能,使生物多样性减小,B错误;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属于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正确;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以及不同的生物之间经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的,也就是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协同进化的结果,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从而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D正确。
4.(2022·朝阳区二模)最近,人们在广西某地发现了可能是现代栽培水稻祖先的万年野生稻,它们不但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一穗可达千粒果实,而且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其杂交子代在长势、生活力、适应性和产量等性状上优于双亲。科技工作者一方面加强对该濒危野生稻的保护,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杂交、转基因等方式来对现有栽培水稻进行品种改良,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改良现有栽培水稻,可增大栽培水稻的基因库
B.保护濒危野生稻的方式有多种,最好的方式是易地保护并建立种子库
C.通过转基因的方式来改良现有栽培水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栽培稻是野生稻经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的,与野生稻存在生殖隔离
解析:选A 根据题干中“试图通过杂交、转基因等方式来对现有栽培水稻进行品种改良,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可推出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改良现有栽培水稻,可以增大栽培水稻的基因库,A正确;保护濒危野生稻的方式有多种,最好的方式是就地保护,B错误;通过转基因的方式来改良现有水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万年野生稻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
考点三 生态工程
1.生态工程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3.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
实例
问题
原理
对策
案例
农村综合发展
型生态工程
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能较多地产出,以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循环、
整体
建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生态工程
湿地生态恢复
工程
湿地缩小和破坏
自生、协调、整体
控制污染、退田还湖
厦门筼筜湖的生态恢复工程
矿区废弃地的
生态恢复工程
矿区生态环境问题
协调、
整体
修复土地、植被恢复
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
【易错辨析】
(1)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多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2)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
(3)要维持系统的自生,就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
(4)“无废弃物农业”充分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协调原理。(×)
(5)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
【长句应答】
(选择性必修2 P99~P101正文拓展)在我国西北一些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时,没有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而是大量种植了不适应当地环境的杨树。这主要是违背了什么原理?请提出你的建设性意见。
提示:违背了协调原理。植树造林时,要根据自生和协调原理,树种不能单一,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因地制宜。
1.通过分析生态工程的结构特点判断所遵循的原理
2.生态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食物网的“相接”与“加环”
(1)生态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之一是食物链(网)的“相接”。例如,在稻田养鱼的农业生态工程中,鱼与稻原属于不同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但在人为调控下,将一些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和杂食性鱼的鱼苗放养在稻田中,使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有所改变,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更为合理。
(2)生态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之二是食物链(网)的“加环”。“加环”可为未被利用的能量部分找到出路。例如,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等,其残余物用来培养食用菌,培养食用菌后的残余物再用来养殖蛆蛹,粪再作为优良有机肥还田等。
考向一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判断
1.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循环原理 B.协调原理
C.自生原理 D.整体原理
解析:选B 协调原理是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之一,该原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考虑环境承载力。
2.(2022·丹东一模)下图为典型生态农业循环生产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可被循环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
B.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一般储存在有机物中并通过有机物进行传递,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C.该生态农业主要遵循了循环的生态工程原理
D.通过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这是对生态系统物理信息的应用
解析:选A 该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可被循环利用,但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且农田中作物收获会输出大量元素,需要系统外输入补充,A错误。
考向二 生态工程实例分析
3.为保护鸟类多样性,某地依据下列示意图将荒草地改建为湿地公园,以作为鸟类的栖息地。拟从“草本植物”“低矮灌木”“高大乔木”中选择适宜树种种植在水岸高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鸟类在生态系统中一般作为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为适合不同鸟类筑巢,水岸高地宜选择种植低矮灌木和高大乔木
C.图中由深水区到水岸高地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该湿地建成公园后作为旅游景点,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解析:选C 图中由深水区到水岸高地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建成公园后作为旅游景点,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旅游观光价值),D正确。
4.(2022·淄博一模)北京作为世界第一个“双奥之城”,北京冬奥会向国际社会做出坚定承诺:绿色办奥。北京冬奥会将发展体育事业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力争碳排放全部中和,打造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奥运会。冬奥核心区绿化造林成活率达99%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
(1)植树造林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这是因为植物能________。冬奥核心区造林的树种以本地树种为主,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实现森林树种的多样化。选择本地物种的原因有________(答出2点即可),“宜乔则乔,宜灌则灌”涉及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2)一届奥运会的举办,通常会产生近万吨的废弃物。北京冬奥会严格做好垃圾分类和处理,专用餐具加入微生物后直接变成水和气体,参与此过程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废旧电池、过期药物应投入________(颜色)垃圾回收箱中,否则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等物质进入土壤后会被植物吸收,沿________逐级积累,最后可能进入人体;抗生素类的药物进入土壤后会________。
解析 (1)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消耗二氧化碳,同时产生氧气,因此植树造林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如果选择外地物种,可能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降低,因此选择本地物种可以避免外来物种入侵,保证本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同时本地物种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外来物种不一定能适应当地环境,成活率低。协调与平衡原理是指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因此“宜乔则乔,宜灌则灌”涉及到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2)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物,把有机物直接变成水和气体,属于分解者。废旧电池、过期药物属于有害垃圾,应投入红色垃圾回收箱中。根据生物富集可知,重金属离子等有毒物质进入土壤后会被植物吸收,沿食物链(网)逐级积累。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类的药物进入土壤后会杀死土壤中的部分细菌,破坏土壤生态平衡。
答案 (1)光合作用吸收CO2,产生O2 避免外来物种入侵,保证本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本地物种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 协调
(2)分解者 红色 食物链(网) 杀死土壤中的部分细菌,破坏土壤生态平衡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他海洋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积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他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典例] “微塑料”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实际上,微塑料的粒径范围从几微米到几毫米,是形状多样的非均匀塑料颗粒混合体,肉眼往往难以分辨,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因其微小,可能被植物根部吸收影响生长发育,也容易被蚯蚓、蜗牛等土壤动物和贻贝、浮游动物等海洋生物吃掉。微塑料不能被消化掉,只能在胃里一直存在着,占据空间,导致动物生病甚至死亡。
(1)从材料中可知,微塑料可以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哪些组成成分中?
(2)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微塑料的含量会越多,试分析原因。
[思维建模]
利用对比、推理的思维方法得出结论
答案 (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微塑料不易被分解,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逐渐积累,因此,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微塑料越多。
1.“微塑料”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因其微小,可能被植物根部吸收影响生长发育,也容易被蚯蚓、蜗牛等土壤动物和贻贝、浮游动物等海洋生物吃掉。微塑料不能被消化掉,只能在胃里一直存在着,占据空间。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微塑料中的能量可以流入海洋动物体内
B.蚯蚓和蜗牛都属于消费者
C.海洋浮游动物的存在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微塑料在沿着食物链传递过程中与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相似
解析:选C 微塑料不能被消化掉,所以能量不能流入海洋动物体内;蚯蚓属于分解者,浮游动物属于消费者,能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微塑料在沿着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具有生物富集现象,不会逐级递减。
2.微塑料被列为海洋食物的“温柔杀手”。微塑料常进入海洋食物链,它会导致动物营养不良。现今,陆地上也发现微塑料进入了食物链。下表是科研人员对某海洋生态系统中四个种群微塑料的含量检测结果,请分析回答。
生物种群
A
B
C
D
含量mg/kg
0.04
0.39
0.35
3.4
(1)科研人员为研究微塑料对动物体的危害,在短时间内给实验小鼠饲喂大量的含微塑料饲料,一段时间后小鼠全身组织水肿,其水肿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洋生态系统受到轻微污染后,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
(3)已知微塑料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根据表格数据,用类似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形式写出A、B、C、D四个种群之间的食物关系____________。
(4)若微塑料污染导致B种群年龄组成发生如上图改变,则D种群数量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C种群数量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解析 (1)科研人员为研究微塑料对生物体的危害,在短时间内给实验小鼠饲喂大量的含微塑料饲料,由于微塑料会导致小鼠营养不良,从而使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2)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海洋生态系统受到轻微污染后,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3)根据分析已知,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为:ABDC。(4)据图分析,B种群污染前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污染后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导致B种群数量减少,则D捕食C的数量增加,因此D数量基本不变,而C的数量减少。
答案 (1)微塑料会导致小鼠营养不良,从而使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
(2)一定的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 (3)ABDC
(4)基本不变 减少
1.(2021·浙江6月选考)下列关于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和X射线
B.臭氧减少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
C.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D.避免臭氧层破坏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
解析:选C 平流层中的臭氧每减少1%,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照射强度就会增加2%,这必将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B正确;臭氧层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氟氯烃、哈龙等化合物的大量使用,C错误。
2.(2022·湖北卷)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导致长江中下游生态退化,渔业资源锐减,长江江豚、中华鲟等长江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为了挽救长江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长江10年禁渔”等保护政策,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鱼类资源稳定恢复的关键在于长期禁渔
B.定期投放本土鱼类鱼苗是促进长江鱼类资源快速恢复的手段之一
C.长江保护应在优先保护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D.挽救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动物长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人工养殖场,进行易地保护和保种
解析:选B 长江鱼类资源稳定恢复的关键在于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A错误;定期投放本土鱼类鱼苗是促进长江鱼类资源快速恢复的手段之一,B正确;长江保护应在进行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地方经济发展,C错误;挽救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动物长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D错误。
3.(2022·海南卷)珊瑚生态系统主要由珊瑚礁及生物群落组成,生物多样性丰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珊瑚虫为体内虫黄藻提供含氮物质,后者为前者提供有机物质,两者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B.珊瑚生态系统具有抵抗不良环境并保持原状的能力,这是恢复力稳定性的表现
C.对珊瑚礁的掠夺式开采会导致珊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D.珊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解析:选B 珊瑚虫为体内虫黄藻提供含氮物质,后者为前者提供有机物质,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为互利共生关系,A正确;珊瑚生态系统能抵抗不良环境并保持原状,这是抵抗力稳定性的表现,B错误;珊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对珊瑚礁的掠夺式开采会导致珊瑚生态系统被破坏,C正确;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4.(2022·北京卷)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依托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市植物园建立,以植物易地保护为重点开展工作。这些工作不应包括( )
A.模拟建立濒危植物的原生生境
B.从多地移植濒危植物
C.研究濒危植物的繁育
D.将濒危植物与其近缘种杂交培育观赏植物
解析:选D 模拟建立濒危植物的原生生境,可以为濒危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可以保护濒危植物,A不符合题意;将濒危植物迁出原地,移入植物园,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可以保护濒危植物,B不符合题意;研究濒危植物的繁育,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C不符合题意;将濒危植物与其近缘种杂交培育观赏植物,不是保护濒危植物的有利措施,D符合题意。
5.(2022·海南卷)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拥有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包括霸王岭、鹦哥岭、五指山等片区。回答下列问题:
(1)海南热带雨林具有固碳功能,能够吸收并固定________,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2)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物种丰富、景色优美,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为了保护海南热带雨林的生物资源,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的基因资源,除建立精子库外,还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2点即可)。
(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较高的间接价值,该价值主要体现为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如固碳供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答出2点即可)。
(4)生活在霸王岭片区的中国特有长臂猿——海南长臂猿,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研究发现,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栖息地的丧失,应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有___________,以增加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面积;针对栖息地的碎片化,应建立____________,使海南长臂猿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片。
解析 (1)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导致CO2过度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热带雨林能吸收并固定CO2,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2)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称为直接价值;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等,也是保护濒危物种的重要措施。(3)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制造有机物、固碳供氧等功能;森林还有防风固沙、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等功能。(4)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使其繁衍、栖息的场所减少,从而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和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增加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面积以及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片。
答案 (1)CO2 (2)直接 种子库、基因库等 (3)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 (4)海南长臂猿缺乏繁衍、栖息的场所 退耕还林 自然保护区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的表达学案(不定项),共18页。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酶与ATP学案(不定项),共37页。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学案 (不定项),共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