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春中学八年级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
在这普通的河南农家小院里,我可以和亲戚朋友开怀畅饮,聊着下雨刮风、庄jià的收成。中国有句俗话叫“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有人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邻里乡亲,能够谈得拢,聊得来,也应该是一种yuán分吧。能够像老家乡村中的人们那样,是一种无比的幸福,也是很多人真诚的向往!“式微,式微,胡不归?”你什么时候回去看看?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qi lóng B. qì lǒng
C. qì lóng D. qi lǒng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庄jià( ) yuán( )分
2.古诗文默写。(8分)
品读诗文,我们和陶渊明共同领略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① , ② (《桃花源记》)的绝美景色”;和常建共享“曲径通幽处, ③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静谧祥和;和王勃一起感受青年人“与君离别意, 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情真意切;和韩愈一起慨叹“ ⑤ ? ⑥ ”(《马说》),嘲讽统治阶级的不识人才;和杜甫一起展望“ ⑦ , ⑧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美好愿景。
3.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阅读推荐卡
角度:写作方法值得借鉴 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推荐角度:
推荐理由: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红色经典”问世以来享誉多年,经久不衰。请你从以下两个角度中任选其一,向书友推荐这部小说。
(2)学过《〈诗经〉二首》之后,老师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进行组合阅读。试结合名著阅读方法,说说老师这样建议的原因(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共3分)
2022年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2022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①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呢?②主要是来自博物馆丰富多彩的藏品:③自然标本、考古遗.物、艺术珍品、革命文物……不同类型的藏品记录着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多元信息,蕴含着提升审美水平、厚植家国情怀、促进文明交流。
(1)语段中画线的①②③处的标点,有一处使用错误,是 处。(1分)
(2)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华中学组织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共9分)
(1)小林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则材料,并拟写了两个标题,你认为哪一则标题更适合? 请简述理由。(3分)
【材料一】9月22日,书香河南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郑州开幕。9月2日~23日,书展在郑州主会场和全省18个分会场举行。仅在阅读大会主会场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就展出了河南近年来获得全国大奖和深受读者欢迎的4000余种精品出版物。
【材料二】9月22日下午,在郑州主会场,“同拼一张图,共读一本书”活动让不少读者玩到嗨。4个参赛小组举行拼图比赛,最先拼成《清明上河图》者胜出。据悉,该活动由河南美术出版社主办,“一张图”即《清明上河图》,“一本书”即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
【材料三】9月23日,在阅读大会郑州主会场,现场重磅级嘉宾“各显身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散文随笔《许宏的考古“方”》新书首发仪式成功举办。
标题一:书香河南耀省会 全民阅读润万家
标题二:活动精彩 大咖云集 全民阅读闪耀郑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材料二中“同拼一张图,共读一本书”活动,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讨论。
甲同学:“这种活动好,能激发同学们的读书兴趣!”
乙同学:“算了吧,这种活动就是玩而已,根本就不是读书。”
丙同学:“要看什么书吧?有的书适合这种方法,有的书不适合。”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林同学对八年级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下图是学生没有进行名著阅读的原因统计表,请你结合统计表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给这些同学写一段劝告的话,100字左右。(3分)
类型
原因
人数
比例
无时间型
课业压力大,没时间读
168
84%
无兴趣型
不感兴趣,读不进去
132
66%
无益处型
感觉读了没用,对考试帮助不大
17
8.5%
无压力型
老师没有要求,没有指导
12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礁上的团聚
①这个故事是一位老兵给我讲的,这是他的亲身经历。
②多年前,老兵在海军某基地代职期间,参加了慰问南海守礁官兵的活动。半个多月的时间,他看到了守礁官兵的执着与坚守,走一路感动一路。虽然已过去多年,那些守礁官兵和属于他们的故事,在老兵脑海里却挥之不去。
③慰问船从湛江出发,想着即将走到祖国的南端,曾经只有在地图上才能看到的地方,慰问团的人都很激动,处处拍照留念。而这仅仅持续了不到半天,接下来的时间,随着船像树叶一样在海上飘荡,所有人都吐得天翻地覆,吃不下任何东西。随行的陆战队员讲,这是他们的必修课,还美其名曰:不把胃里东西吐干净,怎么吃得下东西。晚上更加难熬,睡觉的床十分狭窄,四面都有围栏。浪高的时候,不仅双手要拼命抓紧,头和脚也要用力顶住围栏,才能确保不被甩出去。厕所离睡觉的地方很近,大概七八米远,可是不费些时间是走不过去的。好在老兵仗着身体好,几天以后渐渐适应。关于晕船,老兵说,那真是一段痛苦的回忆。
④航行第7天,忽然听到有女人和孩子的声音,循声找去,竟是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刚刚会走路的孩子。老兵惊诧不已,怎么会有妇女和孩子,这些天他们这些男子尚且吃不消,她们是怎么熬过来的?慰问团有任务,她们又来干什么? 一连串的问号让老兵找到船长。船长惜字如金地说,来探亲。看到船长不愿再说什么,虽然仍有疑惑,老兵没有多问。
⑤又在船上熬过两天,到达一处慰问点,再次看到母女二人,原来这就是她们探亲的地方。
大船靠不了礁,需要在几海里远的地方抛锚,从甲板攀下舷梯登上小船,再由小船载人上礁。这样很费时间,但是没有其他办法。大家让母女先离开大船,母亲说:首长,你们有任务,你们先走,我就是来看家属,没什么大事。大家执意让母女先走,她推脱不过。舷梯足有四层楼高,从上面望下去,头很晕,或许平时连过山车都不敢坐的年轻母亲,此刻的每一步都那么坚定。陆战队员抱着孩子攀下舷梯.孩子表情竟然带着兴奋,没有丝毫畏惧。
⑥当母女沿着摇摇晃晃的舷梯下降时,船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她们身上。那一刻的祖国南海,风轻云淡,除了海浪声,什么声音都没有。脚踏上小船那一刻,就听到孩子不停地喊:爸爸,爸爸,我要去看爸爸了。一直到小船坐满人离开,孩子的声音都没停。大船上的人无不动容,老兵看到海军船长也在不停擦着眼角,他终于明白此前船长不愿多说话的原因了。
⑦上礁后,看到守礁官兵整齐着装,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用最高礼仪欢迎慰问团到来。每个人脸上肆意流淌着的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他们太激动了,他们已经几个月没有看到除了守礁战友之外的其他人了。握手时,老兵能感觉到他们格外用力。老兵的泪水也在肆意流淌,他无法想象,之前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守礁官兵是怎么度过的。大家提议,赶紧安排家属来队,好好团聚。可是,在这个仅有半个篮球场大的礁上,加上慰问团人员,大家站在一起都显得拥挤,何来的团聚场所啊?简直连说悄悄话的地方都没有。一家三口只能顶着如火的太阳,在礁盘一角蹲下,围在一起。从老兵的角度望去,看不清他们是在流泪还是说话。和母女同乘一条小船的战友说,刚上礁,孩子有些发懵。战友问孩子,哪一个是你爸爸,军娃看了一遍又一遍,说,都像爸爸。孩子已经很久没有看到爸爸了,见到穿着同样军装的几个人,哪里分得出来。因为涨潮的原因,慰问团在礁盘仅能停留一个小时。这个战士是湖南人,爱人从湖南到湛江,再到丈夫驻守的地方,辗转几千公里、近半个月的探亲,就这么匆匆结束了。
⑧回到大船后,慰问团又陆续慰问了几个岛礁。返回湛江时,老兵看到母女安静地下船,此后再也没有见到她们。但老兵知道,她们和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刻在了祖国的南端。后来,老兵常回忆起母女攀下舷梯时那片风和日丽的南海,以及她们在湛江下船时安静的背影。
(作者:赵艳文。有删改)
6.阅读本文后,小文尝试梳理文章内容,请你帮助她填写合适的语句。(4分)
① →航行第7天,老兵发现船上居然还有妇女和孩子,询问后得知是前去探亲的家属→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湛江,老兵感慨守礁官兵及其家属的付出。
7.或许平时连过山车都不敢坐的年轻母亲,为什么面对四层楼高的舷梯时,把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坚定?请阐述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末说:“她们和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刻在了祖国的南端。”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这句话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标题为“礁上的团聚”,作者却花费大量笔墨叙写去岛礁途中的故事,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1分)
【文本一】 如何“打包”去太空
①2021年,中国空间站建造大幕全面拉开,两批航天员先后进入空间站工作和生活,中国进入空间站时代。渺茫太虚万里远,此心安处是吾乡。中国航天员在首个“太空别墅”里的生活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焦点。你是不是也好奇,那些生活物资是如何被“打包”运往太空的呢?
【甲】
给“太空别墅”送快递
②天舟货运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中国空间站运输物资、补给燃料并下行废弃物的使者,其主要任务是运载货物,为空间站补充物资,同时预留空间站上的废弃物于返程时销毁。此外,它还可以配合空间站进行组合和姿态控制,协助开展货运飞船能力的技术性实验。
【乙】
航天“打包”大揭秘
③为了打造出货物上行效率高、综合任务能力强的货运飞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团队提出了货物装载/结构/热控一体化设计、高效率能量传输及立体信息网络互联技术方案,解决了多功能要求下平台轻量化设计难题,全面实现了推进剂在轨加注、货物运输、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载荷支持和在轨实验等功能。
④作为货运飞船,运载能力自然是第一评估要素。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虽然携带大量货物,但所有货物摆放十分规律,其货架看似与普通货架无异,所有的细节和构型都经过科学分析,中间留出通道,航天员可在货架中顺畅通行,拿取货物。
⑤空间站应用了地面的物流技术,借鉴国内物流先进的管理技术,航天员通过扫描二维码,便能获得货物的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同时,该系统还能动态掌控产品的库存数量,让空间站货物一分一厘的变化都被记录下来,从而确保航天员的工作生活更轻松便捷。
“快递”里面有什么?
⑥搭乘神舟载人飞船来到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们,要在“太空之家”生活几个月,因此要为他们备足各种物资,方便他们在太空里的“衣食住行”和工作。以天舟二号送去的“快递”中的生活物资为例,其中比较特别的有以下几样:
⑦空间站上的“中式美食”。食物不仅有主副之分,讲究荤素搭配,更有独特的风味,甚至人人皆知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都出现在航天员的“太空餐桌”上。
⑧推进剂。在对接期间,它可以为天和核心舱进行燃料加注与姿态控制。值得一提的是,天和核心舱推进系统实现了完全自主补加,不再需要地面指令干预或是航天员的辅助。
⑨实验设备、实验资料等。均由航天员在轨取出并安装。
⑩在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天舟货运飞船的装载密度逐渐增大,货物在发射场安装的效率变得更高,整船装载能力更强。而且经过优化设计等“精装修”,货运飞船的货格“外墙面”也更加舒适、美观,能给航天员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作者:庞丹 罗维玮 毛凌野 时小丹。刊载于2022.7.5,有删改)
【文本二】
我们为什么要向太空进发?
①载人航天将实验室搬到太空。1986年863计划的出台,当中就有一项中国载人航天下一步怎么办。经过论证,得出三条结论:第一,得赶快办,否则来不及了;第二,中国人要上天,只能用飞船,不能用航天飞机;第三,要搞飞船得做充分的准备。人上天再回来不是目的,要建立一个空间站,让科学家在这个平台上,做一些研究,为老百姓服务。
②根据这三个结论,确立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就是能把人送上天,在天上运行一段再回到地面上来。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这个阶段需要解决四大关键问题:人能出舱;交会对接;补加;再生式生命保障。空间实验室阶段这四个关键问题,到目前为止全部解决了。第三步是建立中国的空间站,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进入空间站建造阶段,将完成“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等6项重大任务,全面建成空间站。
(作者:戚发轫。刊载于2022.7.5,有删改)
10.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本一第①段画线句将“空间站”比作“太空别墅”,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B.文本一先提出问题,再从“送快递”“打包”“‘快递’里面有什么”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C.天舟二号中的货物摆放十分规律,货架与普通货架无异,航天员可在货架中通行、拿取货物。
D.在太空建立空间站是一个长远的计划,我国从提出到现在的建造阶段,已历时三十多年。
11.小南在课后收集了一则相关材料并为其命名,她想要将材料放入文本一中,你认为放于【甲】【乙】哪一处更合适?请说明理由。(4分)
【标题】这个“快递员”不一般
【链接材料】天舟货运飞船由货物舱和推进轮组成,采用型谱化、模块化设计思想开展平台构型和布局设计。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为例,作为中国空间站工程建造阶段的首艘飞船,其发射重量13.5 吨,运货能力6.9吨,在轨寿命不少于1年,供电能力不小于2700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本一和文本二在对“空间站”进行说明时各有侧重,为什么?请结合两则文本的写作目的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3~16题。(共11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古之教者,家①有塾,党有庠②,术有序③,国有学。比年④入学,中年⑤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⑥,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⑧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⑨之。”其此之谓乎!
(均选自《礼记》)
【注释】①家:这里指“间”,户口编制单位,二十五户为一间。②党:五百户为党。庠(xiáng):设在党中的学校。③术:同“遂”,古代行政区划,《周礼》规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④比年:每年。⑤中年:隔一年。⑥离经辨志: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⑦说:同“悦”。⑧大学:圣贤之学或成人之学。⑨蛾(yǐ)子:蚂蚁。术:学习。
13.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食”查阅字典有“吃;食物;喂养”的意思,结合语境可知“弗食,不知其旨”的“食”是“吃”的意思。
B.“实至名归”的“至”是“达到”的意思,据此推断,“虽有至道”中的“至”也是“达到”的意思。
C.“国有学”与“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中的“国”意思不同,是“国都”的意思。
D.“化民易俗”中的“化”与“易”,均指出了学习的重要作用:教化民众、改变风俗。
14.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文段以“嘉肴”开头,是为了由“嘉肴”引出“ ”,达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效果,通过 手法,引出下文对 的论述,使论证浅显易懂。(3分)
16.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请简要概括。(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共4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震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7.“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18.《卖炭翁》运用了多处对比,请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2分)
四、作文。(50分)
19.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50分)
(1)去年疫情期间,有 12000名山东大学的学生需要隔离,被送到了淄博,当地政府并没有把这些学生当成负担,而是非常热情地接待了这些学生,给他们用心准备了很多吃的用的,并且在这些学生隔离结束后还给他们安排了一场烧烤,同时也邀请学生们在春暖花开之际再来淄博。于是,备受感动的学生们在今年春天就都回到了这座有温度的城市……
请以“ 也有温度”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补好题目。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③600字左右。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坚持,即意志坚强,坚韧不拔,持即持久,有耐性。坚持,是不改变不动摇,始终如一。坚持,是意志力的完美表现。
生活中,你也一定有因坚持而成长、快乐……的经历,请以“坚持”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符合演讲稿的基本格式要求。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1)D (2) 稼 缘(每空1分,共2分)
2、① 芳草鲜美 ②落英缤纷 ③禅房花木深 ④同是宦游人 ⑤其真无马邪 ⑥其真不知马也 ⑦安得广厦千万间 ⑧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1)示例一:写作方法值得借鉴 这部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内心独白的写作方法,使人物形象立体饱满。如保尔在家乡养病期间,到烈士公墓前凭吊战友,感慨万千,剖露内心独白,发出了感人至深的豪言壮语,表现了保尔高尚的自我奉献精神。
示例二: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这部小说以主人公保尔的成长经历为线索,记叙了保尔苦难的生活经历以及逐步迈向革命道路的过程,故事情节张弛有度,在引人入胜的同时引发读者无限的思考与感悟。(角度,1分;“推荐理由”照应小说内容及所选角度,3分。共4分)
(2)示例:这种阅读方法属于选择性阅读,读整本书,特别是读《经典常谈》这种内容涉及面较广的作品时,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诗经〉第四》专门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屈原的《楚辞》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将这二篇组合阅读,可以让我们对汉之前诗歌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4、(1)① (2)在句末加上“的力量”
5、(1)我认为标题二更适合。(1分) 因为标题二从整体上概括了三则材料的核心内容,而标题一只揭示了全民阅读大会的意义。(2分)(共3分)
(2)【答案】示例一:我认为“同拼一张图,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值得借鉴。(1分)目前短视频迅速发展,很多人认为单一的读书十分枯燥,缺乏阅读的兴趣,而这种活动可以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提升人们的阅读热情。(2分)(共3分)
示例二:我认为“同拼一张图,共读一本书”的活动不可取。(1分)这种组织大家一起阅读的大型活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人们参与阅读,但是日常的阅读很少有组织这种活动的条件。(1分)而且阅读需要静下心来,这样才能深入体会文章,但这样的活动会让读者陷入浮躁和浅阅读中,不利于读者的深入思考。(1分)(共3分)
示例三:我认为应当辩证地看待“同拼一张图,共读一本书”的活动。(1分)首先要看读什么书,如果书的内容适合、条件允许,组织类似的活动有助于激发读者的参与热情,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果是需要深入细致、细嚼慢咽地进行阅读的书,组织类似的活动只能让读者陷入浮躁中,不利于阅读。(1分)其次要丰富阅读的手段,一方面要重视个体自主阅读,另一方面可以采取诸如故事会、分享会、辩论会之类的活动形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共3分。只答观点不给分)
(3)示例:同学们,大家好!你们没有进行名著阅读或许是因为课业负担重、时间紧张、缺乏阅读兴趣。但你们知道吗?阅读名著不仅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而且有利于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深入其中阅读,我们还能感受到名著的趣味。所以,让我们一起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一起遨游在名著的海洋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吧!(3分)(言之有理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一)6、①从湛江出发,慰问团的人都很激动,不久便因晕船感到不适
②熬过两天,到达母女二人探亲的地方, 大家均被一家三口难得的短暂相聚所感动(意思对即可。一空2分,共4分)
7、因为对家人团聚的强烈渴望让她克服心中的恐惧,得以勇敢面对四层楼高的舷梯;也正是对丈夫的深切思念,支撑着她把这艰难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坚定。(“对家人团聚的强烈渴望”,2分;“对丈夫的深切思念”,2分。共4分)
8、从内容上看,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像“他”一样的战士们以及所有像“她们”一样在战士们背后默默奉献的家属们的赞美、崇敬之情,突出文章主题;
从结构上看,照应前文老兵在航行途中与这对母女相遇的情节,使文章情节完整严谨。(内容,2分;结构,2分。共4分)
9、意在突出去岛礁的艰辛不易,从侧面表现守礁官兵以及官兵家属的伟大无私,有力地表现了对为国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守礁官兵以及其背后默默奉献的家属们的赞扬的文章主题。(意思对即可。4分)
(二)10、C
11、放于【乙】处更合适。链接材料被命名为“这个‘快递员’不一般”,放于【乙】处照应前一个标题,同时,从“送快递”到“快递员”再到“打包”,符合人们对事物认知的逻辑顺序。(选择正确,1分;理由,3分。共4分)
12、①文本一写作目的是介绍空间站的物资运输,侧重揭秘生活物资被“打包”运往太空的程序;②文本二写作目的是介绍我们向太空进发的原因,侧重于介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战略,是对材料一的背景补充。(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
三、古诗文阅读
13、B
14、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15、至道 类比 教与学的关系
16、甲文段:“教”与“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即“教学相长”;乙文段: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意思对即可。甲、乙各2分,共4分)
17、运用肖像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卖炭翁烟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两鬓苍苍”与“十指黑”突出卖炭翁的苍老与艰辛。(“肖像描写”,1分;表达效果,1分。共2分)
18、示例一:卖炭翁“身上衣正单”与“愿天寒”形成不合情理的鲜明对比,这一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卖炭翁的悲惨境遇。
示例二:“一车炭,千余斤”极言其多,“半匹红纱一丈绫”数量极少,价值极低,二者构成强烈的反差,反衬出“宫使”掠夺的残酷。(具体诗句,1分;分析,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四、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