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小拜年教学设计
展开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小拜年》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 通过学习《小拜年》,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唱法,学会用打击乐器表现欢快热烈的气氛。
- 通过聆听,模仿,想象,创编的方法学习与掌握歌曲。
- 通过学习歌曲《小拜年》,了解不同地域的风俗,培养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操。
教学重点:
准确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运用各种表演方式表现出歌曲欢快热烈的气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 随着《小拜年》音乐律动进教室,教室布置为新年喜庆状。
二. 导入
师:同学们,上音乐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看的时候想一想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是什么节日的气氛?(看《过新年》音乐视频)
师: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有什么风俗?
【设计意图:导入新年气氛,了解新年习俗,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铺垫。】
三. 聆听
师: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今天我们来见识一下湖南地区的过年风俗,你们听,他们已经来给我们拜年啦!
师:他们是怎么过年的?
【设计意图:聆听音乐,熟悉旋律,了解歌词,为接下来的学唱做铺垫。】
四. 学唱
1.节奏训练
师:我们也一起融入这欢乐热闹的气氛吧!看老师今天还带了锣和鼓,你们听,锣鼓的声音分别是怎样的?
XX X XX X XX XX XX X
师:大家一起来拍拍这个节奏,咚咚是鼓声,我们用拍手代表鼓声,锵锵是锣声,我们用拍椅子来代表锣声,一起来试试看!
师:学会了节奏,我请几个小朋友来试试真的锣鼓!
2.学读歌词
师:学会了敲锣打鼓还不够,我们还有狮子灯和舞龙呢!和老师一起来体验一下小拜年的过程吧!
教师用鼓点伴奏,在难点(附点音符)出现错误时用鼓点示范,聆听与模唱。
3.学唱歌曲
师:林老师准备了两条龙,看着两条龙身上都有旋律线,你们看看能不能唱出这些小音符,让我们把龙舞起来。
师:老师和你们接龙唱,看谁学的最快!
4.完整演唱
【设计意图:学习节奏是加入了打击乐器辅助教学,学习旋律时加入旋律线的辅助教学,能让学生更快掌握知识难点重点,更是形象生动的将知识点与歌曲主题联系在一起,活跃课堂气氛。】
五. 表演
师:我们和湖南的小朋友们一起过年拜年了,感受了湖南地区的风俗习惯,其实这首歌呢,还是一首湖南的传统戏曲形式,叫做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是一种湖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音乐主要是以极具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唢呐、琵琶、笛子、锣鼓等民族乐器作伴奏。曲调活泼轻快,旋律流畅明快。它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师:既然是戏剧,那就不单单有演唱和乐器了,肯定还要有表演。老师给你们三分钟时间,想想自己要怎样表演这首歌曲,给点提示,可以根据歌词来表演情景!
最后展示形式:一组二组表演,三组打鼓,四组打锣。
【设计意图:学会演唱歌曲后加入表演,了解湖南花鼓戏的知识点,了解多方音乐,拓展知识面,发挥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六. 欣赏
师:湖南小朋友们过年是这样的,那我们闽南小朋友们过年是怎样的呢?他们有自己的方言特色演唱的歌曲,我们是不是也有呢?一起来欣赏闽南童谣《围炉歌》。
【设计意图:将湖南歌曲与闽南歌曲联系在一起,结合乡土教材,进行乡土教育,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
七. 总结
师:我们学过了《小拜年》,你有什么感想呢?
师: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地方的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欢乐幸福的情绪,希望同学们能热爱生活,尊重地域文化,将来也能发扬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
【设计意图: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吸收多元文化,升华课堂。】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整体完成不错,学生基本都会演唱歌曲。我考虑到一课时学生无法做到唱演结合,因此分组一起表演的形式较为合理。将旋律线以中国龙的图像方式体现并模唱,以及以击鼓的形式学习附点节奏,不仅解决了本节课难点,更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且由于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平时学习旋律的基础问题,未全曲都模唱旋律,只挑选了一段音高变化较为明显较有特点的旋律进行模唱。但对湖南花鼓戏的知识点并未讲解得很到位。由于课堂时间不够,只能请一组同学上台表演动作,表演范围未能扩大,这一点很遗憾。我认为花鼓戏介绍与旋律线的部分可以再多拓展讲一些会更好。
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8课 新年好小拜年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8课 新年好小拜年精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欣赏歌曲,学唱歌曲,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音版小拜年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音版小拜年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编,拓展,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8课 新年好小拜年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8课 新年好小拜年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