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适用于新教材新人教版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59份)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5免疫失调和免疫学的应用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5免疫失调和免疫学的应用新人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规范练35一、选择题1.(2022济南期中)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D.曲线EF段,辅助性T细胞浓度上升是骨髓中大量生成T细胞的结果答案:B2.(2022淄博模拟)T淋巴细胞可以根据其表面的某种特异蛋白质分子划分为不同种类或亚群,其中表面有CD4蛋白的T淋巴细胞叫辅助性T细胞。HIV侵入人体后能够识别CD4分子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将病毒的RNA、核心蛋白质(与RNA结合的蛋白)和逆转录酶等注入辅助性T细胞,并将衣壳蛋白留在外面。RNA经过逆转录后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中形成前病毒,条件适当时前病毒复制出新的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的RNA以CD4受体蛋白作为载体,通过主动运输转运进入细胞B.将HIV的RNA直接注射到辅助性T细胞内,也会产生新的HIVC.大量HIV侵染辅助性T细胞后可导致辅助性T细胞数量下降D.前病毒复制出新HIV的过程包括逆转录以及核心蛋白、衣壳蛋白的合成答案:C3.(2022青岛模拟)树突状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但树突状细胞过度活化,会破坏机体免疫平衡而引发持续有害的炎症性免疫病理损伤,甚至导致炎症相关疾病包括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研究发现Rhbdd3基因敲除的小鼠出现血清中自身抗体水平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的现象,更易发生炎症损伤和自身免疫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hbdd3分子对自身免疫病具有抑制作用B.树突状细胞过度活化会增加血清中的自身抗体C.持续有害的炎症反应会导致机体的免疫自稳功能异常D.自身免疫病会导致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答案:D解析:Rhbdd3基因敲除的小鼠更易发生自身免疫病,说明Rhbdd3 分子对自身免疫病具有抑制作用,A项正确;树突状细胞会刺激辅助性T细胞,进而使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故树突状细胞过度活化会增加血清中的自身抗体,B项正确;免疫自稳是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持续有害的炎症反应会导致机体的免疫自稳功能异常,C项正确;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更易导致发生自身免疫病,D项错误。4.(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Graves病是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类疾病,患者体内产生刺激甲状腺的免疫球蛋白(TSI),TSI可模仿TSH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通过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来减轻Graves病症状B.Graves病患者基础体温较常人高C.Graves病发病机理与过敏反应类似D.Graves病患者体内TRH含量较常人低答案:C解析:Graves病为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因此可通过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来减轻Graves病症状,A项正确;Graves病患者体内产生的TSI可模仿TSH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人,甲状腺激素促进物质代谢,增加产热,使得Graves病患者基础体温较常人高,B项正确;Graves病发病机理与自身免疫病类似,C项错误;Graves病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人,通过负反馈调节,人体内下丘脑分泌的TRH减少,故TRH含量较常人低,D项正确。5.(2022济南期末)常见糖尿病的类型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1型糖尿病是由于机体胰岛B细胞被自身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性缺乏或胰岛素分泌受损为主伴胰岛素抵抗导致。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检测血清中胰岛细胞抗体及胰岛素自身抗体的含量是对糖尿病类型诊断和治疗的依据B.人体免疫失调可能会诱发糖尿病C.治疗糖尿病的降糖药物只能通过注射使用,不能口服使用D.长期的过量摄取高热量饮食和身体肥胖,可能增加机体对胰岛素抵抗的概率,导致长期高血糖答案:C解析: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降低,但抗体正常,而2型糖尿病的抗体数量增多,故检测血清中胰岛细胞抗体及胰岛素自身抗体的含量是对糖尿病类型诊断和治疗的依据,A项正确;人体免疫失调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导致胰岛B细胞被自身破坏,可能会诱发糖尿病,B项正确;2型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得到有效治疗,故往往需要口服降糖药物来促进葡萄糖消耗,抑制葡萄糖在肠道中的吸收等,C项错误;长期过量摄取高热量饮食使得血糖(葡萄糖)浓度上升,激活机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的稳定,造成胰岛素抵抗,导致长期高血糖,D项正确。6.(2022山东模拟)如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B.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C.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将立即发生过敏反应D.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答案:C解析:肥大细胞上的抗体能与过敏原发生结合,而过敏原可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故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A项正确;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故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项正确;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C项错误;由于过敏反应与组胺等物质的释放有关,故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D项正确。7.(2022滨州模拟)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研究发现,给予小鼠新异的味觉刺激,随后注射免疫抑制剂,两种刺激结合多次后,再单独给予味觉刺激也能引起免疫抑制效应,该现象称为条件性免疫抑制(CIS)。下列关于CIS小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建立CIS后,味觉刺激和免疫抑制剂分别为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B.仅给予味觉刺激便可引起抗体、干扰素等免疫活性物质分泌减少C.反复应用味觉刺激而不注射免疫抑制剂,两个刺激之间则失去联系D.CIS小鼠的研究对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答案:C解析:条件刺激是指不对机体造成影响的刺激,非条件刺激是指能引起机体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在日常生活中,任何条件刺激只要多次与非条件刺激结合,都可能成为条件刺激而建立条件反射。结合题干信息描述,建立CIS后,味觉刺激属于条件刺激,免疫抑制剂属于非条件刺激,两者结合建立后的刺激就成为条件刺激,A项正确;因为已经建立了CIS,仅给予味觉刺激便可引起小鼠的免疫抑制,使抗体、干扰素等免疫活性物质分泌减少,B项正确;由于两者结合建立后的刺激已经成为条件刺激,所以反复应用味觉刺激而不注射免疫抑制剂,两个刺激之间并不会失去联系,C项错误;自身免疫病是由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疾病,而CIS小鼠的研究是基于免疫抑制方面的,因此对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D项正确。8.(2022潍坊期末)根据红细胞表面有无RhD抗原,可将人类血型分为Rh阳性、Rh阴性两种。Rh阴性个体体内进入Rh阳性的红细胞后,会产生抗RhD抗体。Rh阴性的女性怀孕后可能会因与胎儿Rh血型不合而发生新生儿溶血,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胎儿的红细胞在怀孕初期一般不会进入母体,母体的抗体可进入胎儿体内B.新生儿溶血现象的实质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C.抗RhD抗体产生过程中B细胞需要接受两个信号的刺激及细胞因子的作用D.给刚分娩Rh阳性孩子之后的Rh阴性母亲血液中注入RhD抗原,可避免怀二胎时发生溶血答案:D解析:第一胎一般无临床症状,是因为第一胎胎儿红细胞或RhD蛋白进入母体是少量的,并且大多数是在妊娠末期或分娩时期进入母体的,此时母体产生的抗体较少,A项正确;新生儿溶血现象的实质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该病的抗原是胎儿红细胞表面的RhD抗原,B项正确;机体内首次产生抗体,首先需要抗原与B细胞接触(第一信号)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第二信号)激活B细胞,并在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下,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最终由浆细胞产生和分泌,C项正确;让该母亲在分娩第一胎之后的很短时间内接受RhD蛋白的抗体(而不是RhD抗原)注射,以消耗掉在妊娠末期或分娩时进入她体内的RhD蛋白,这样使母体内不发生针对RhD蛋白的初次免疫,可以预防下一胎发生Rh溶血,D项错误。9.严重烧伤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继而发生伤后严重感染,临床上使用抗生素治疗前一般会对病人做过敏实验和细菌耐药实验。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因子、抗体、溶菌酶等都是由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B.在二次免疫中,抗体可由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合成并分泌C.过敏体质的病人,只要使用抗生素,就会发生过敏反应D.用药前做耐药实验的原因是抗生素滥用诱导细菌发生耐药突变答案:A解析:细胞因子、抗体、溶菌酶等是由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A项正确;抗体只能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B项错误;过敏体质的病人,初次使用抗生素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C项错误;用药前做耐药实验的原因是用抗生素筛选耐药细菌,以确定用药的剂量及预期治疗效果,D项错误。10.预防接种是把人工处理的病菌病毒等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医学技术。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因此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某种抗体,便可确定一个人是否进行过接种或受到某种病原体的侵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存在着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它们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分泌的B.接种后受到相应病原体侵袭时,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C.肺结核患者通过抗体的作用就能迅速清除入侵的所有的结核杆菌恢复健康D.疫苗不仅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疾病,还可以预防某些癌症答案:D解析:人体内存在的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溶菌酶可由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产生,A项错误;接种后受到相应病原体侵袭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而浆细胞不能发生增殖和分化,B项错误;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因此肺结核患者需要通过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共同作用才能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恢复健康,C项错误;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的病毒或病原体产生抵抗力,而传染疾病和某些癌症可能是由病毒或病原体引起,因此疫苗不仅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疾病,还可以预防某些癌症。二、非选择题11.(2022潍坊模拟)乳腺癌细胞在肺部增殖形成肿瘤的过程称为乳腺癌肺转移。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某些乳腺癌患者癌细胞中高表达的Lin28B特异性影响乳腺癌肺转移,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1)在乳腺癌肺转移前,乳腺癌细胞脱落的碎片携带癌细胞特异性抗原。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在 的作用下,细胞毒性T细胞 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进一步识别并杀死转移到肺部的肿瘤细胞,实现免疫系统的 功能。 (2)为研究Lin28B高表达对乳腺处肿瘤生长及乳腺癌肺转移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乳腺癌细胞和高表达Lin28B的乳腺癌细胞,将其分别注入甲、乙两组正常小鼠的乳腺中,35 d后检测小鼠乳腺中肿瘤的体积和质量,90 d后检测小鼠中乳腺癌肺转移率,结果如下表。组别肿瘤体积/mm3肿瘤质量/g肺转移率/%甲组2731.800乙组2651.7460% 实验结果表明在乳腺肿瘤处高表达Lin28B对乳腺处肿瘤的生长及乳腺癌肺转移的影响分别是 。 (3)在不同的细胞因子环境中,中性粒细胞可转化为抗肿瘤N1表型或促肿瘤N2表型。研究发现乳腺肿瘤处Lin28B高表达时,肺部的中性粒细胞向N2表型转化,使中性粒细胞表面的PD-L2表达增加,PD-L2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从而使得免疫系统不能清除乳腺癌细胞,癌细胞在肺部大量增殖。基于以上研究,为进一步明确“乳腺肿瘤处高表达的Lin28B促进乳腺癌肺转移的机制”,提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 答案:(1)细胞因子 增殖分化 免疫监视(2)对乳腺肿瘤的生长无显著影响,提高了乳腺癌肺转移率(3)乳腺肿瘤处高表达的Lin28B导致中性粒细胞在肺部发生N2表型转化的分子机制或细胞水平的变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选择性必修1复习讲义:第35讲 免疫失调和免疫学的应用,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过敏反应 免疫防御功能过强,自身免疫病 免疫功能过强,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46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其应用新人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4免疫调节新人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