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2生物进化的历程单元试卷(含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5707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2生物进化的历程单元试卷(含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5707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2生物进化的历程单元试卷(含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5707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精品同步练习题
展开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测试卷解析版
一、 选择题
1. 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 ( )
①鱼类 ②哺乳类 ③两栖类 ④爬行类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①③④②
2.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 )
A. 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 B. 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C. 起源于原始无脊椎动物 D. 起源于陆生的无脊椎动物
3. 由生物“进化树”可知,植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苔藓植物和裸子植物 B.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C. 被子植物和蕨类植物 D.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4.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 )
A. 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 B. 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C. 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D. 起源于陆生的无脊椎动物
5. 化石证明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时代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 缺乏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变异 B. 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
C 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物 D. 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渐灭绝了
6. 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说明( )
A.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C.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 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7. 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原始的陆生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生物的进化是( )
A. 从简单到复杂 B. 从低等到高等
C. 从水生到陆生 D. 从无到有
8. 在动物界的各种动物类群中,最原始和最高等的动物类群分别是
A. 原生动物和脊椎动物 B. 腔肠动物和脊椎动物
C. 原生动物和节肢动物 D. 扁形动物和棘皮动物
9. 在西伯利亚冻土层中曾挖掘出保存完好的猛犸象,解冻后,它的皮肤和肌肉还具有弹性。这种猛犸象在生物进化的研究中,应称为 ( )
A. 原始生命 B. 标本 C. 活化石 D. 化石
10. 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
A. 运动方式不同 B. 细胞结构不同
C. 营养方式不同 D. 对外界刺激反应不同
二、 填空题
11. 化石是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12. 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______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13. 一般来说,生物进化总体趋势,是由_____到_____、由_____到_____、由_____到_____。
14. 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__________,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__________,确定它们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处。通过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
15.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古代的鱼类进化成古代的 _____,之后又出现了爬行类,古代爬行类的一支进化成被覆羽毛的 ____,另一支进化成胎生哺乳的 _____。
三、 判断题
16. 家庭养的家畜和家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
17. 过去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低等生物的化石,现在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高等生物的化石。
18.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 )
19.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20. 化石是被埋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
四、 综合题
21. 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
(2)请写出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理过程的表达式: 。
(3)在食物链“玉米→老鼠→蛇”中,若蛇的体重增加50克,则至少消耗 克玉米。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 。
(5)该农田由于长时间大量施用农药而导致玉米螟的抗药性大大增强,这主要是由于的结果;科学家研究发现,某种植物能够产生一种杀死玉米螟的物质,并且分离出了控制该物质合成的基因(G),请你设计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玉米的方案:
22. 如图所示,某地三个岩层A.B.C中均发现了许多生物化石。分析回答:
(1)比较低等简单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 )岩层中。
(2)化石记录可以证明,生物的进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测试卷解析版
一、 选择题
1. 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 ( )
①鱼类 ②哺乳类 ③两栖类 ④爬行类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①③④②
【答案】C
【解析】
【分析】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产生了最初的生命,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原始的藻类植物与最早出现的动物--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动、植物在地球上发展进化,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详解】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产生了最初的生命,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原始的藻类植物与最早出现的动物--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动、植物在地球上发展进化,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因此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①鱼类、③两栖类、②爬行类、④哺乳类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进化的历程。
2.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 )
A. 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 B. 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C. 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D. 起源于陆生的无脊椎动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受精卵为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的一个细胞,该细胞经细胞分裂和分化,将来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说明高等动物都是由单细胞生物进化来的,都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进化。
3. 由生物“进化树”可知,植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苔藓植物和裸子植物 B.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C. 被子植物和蕨类植物 D.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因此,它们在进化历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选项中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同属于种子植物,因此亲缘关系最近。
4. 高等动物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 )
A. 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 B. 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C. 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D. 起源于陆生的无脊椎动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受精卵为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的一个细胞,该细胞经细胞分裂和分化,将来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说明高等动物都是由单细胞生物进化来的,都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进化。
5. 化石证明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 缺乏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变异 B. 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
C. 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物 D. 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渐灭绝了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缺乏能遗传的有利变异。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逐渐灭亡了,原因是没有产生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被淘汰。
6. 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说明( )
A.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特性
B.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C.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 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亲缘关系越近,遗传物质的相似程度越高,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的起源、人类和黑猩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详解】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它们是与人类血缘最近的动物,黑猩猩和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是除人类之外智力水平最高的动物。黑猩猩和人类的基因相似度达96%以上,表明人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可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B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和动物黑猩猩的亲缘关系。从基因水平上分析人类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
7. 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原始的陆生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生物的进化是( )
A. 从简单到复杂 B. 从低等到高等
C. 从水生到陆生 D. 从无到有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原始的陆生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从水生到陆生。
8. 在动物界的各种动物类群中,最原始和最高等的动物类群分别是
A. 原生动物和脊椎动物 B. 腔肠动物和脊椎动物
C. 原生动物和节肢动物 D. 扁形动物和棘皮动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分析解答。
【详解】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原始棘皮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因此,在动物界中,最古老、最低等、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动物是原生动物(原始单细胞动物),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脊椎动物。由此可见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 在西伯利亚冻土层中曾挖掘出保存完好的猛犸象,解冻后,它的皮肤和肌肉还具有弹性。这种猛犸象在生物进化的研究中,应称为 ( )
A. 原始生命 B. 标本 C. 活化石 D. 化石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西伯利亚冻土层中曾挖掘出保存完好的猛犸象,解冻后,它的皮肤和肌肉还具有弹性。这种猛犸象在生物进化的研究中,应称为化石。
10. 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
A. 运动方式不同 B. 细胞结构不同
C. 营养方式不同 D. 对外界刺激反应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点:生物进化的原因.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可以从植物、动物的营养方式和结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的.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有叶绿体的能自养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体的异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些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就分别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
故选C.
点评:植物和动物的主要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植物是自养,动物是异养.
二、 填空题
11. 化石是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答案】 (1). 遗体 (2). 遗物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化石的概念。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熟记化石的形成。
12. 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______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答案】化石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点评:理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是解答的概关键。
13. 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_____到_____、由_____到_____、由_____到_____。
【答案】 (1). 水生 (2). 陆生 (3). 简单 (4). 复杂 (5). 低等 (6). 高等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
【详解】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点睛】熟记生物进化的趋势。
14. 比较是指根据一定__________,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__________,确定它们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处。通过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
【答案】 (1). 标准 (2). 对照 (3). 相同 (4). 不同
【解析】
【详解】比较是生物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
15.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古代的鱼类进化成古代的 _____,之后又出现了爬行类,古代爬行类的一支进化成被覆羽毛的 ____,另一支进化成胎生哺乳的 _____。
【答案】 (1). 两栖类 (2). 鸟类 (3). 哺乳类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
三、 判断题
16. 家庭养的家畜和家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
【答案】×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如野鸟变为家禽、金鱼的品种不同等都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长颈鹿的颈很长,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自然选择的结果.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解答时靠可以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17. 过去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低等生物的化石,现在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高等生物的化石。
【答案】错
【解析】
【分析】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详解】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但是也有简单的、低等的、水生生物,所以是错误的。
【点睛】掌握生物进化趋势是解题关键。
18.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 )
【答案】对
【解析】
【分析】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详解】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故题干说法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19.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答案】错误
【解析】
【分析】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
【详解】生物进化证据很多,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等。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故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故题干说法错误。
【点睛】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20. 化石是被埋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
【答案】对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化石的形成。
四、 综合题
21. 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
(2)请写出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理过程的表达式: 。
(3)在食物链“玉米→老鼠→蛇”中,若蛇的体重增加50克,则至少消耗 克玉米。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 。
(5)该农田由于长时间大量施用农药而导致玉米螟的抗药性大大增强,这主要是由于的结果;科学家研究发现,某种植物能够产生一种杀死玉米螟的物质,并且分离出了控制该物质合成的基因(G),请你设计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玉米的方案:
【答案】(共8分)
(1)5
(2)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2分)
(3)1250
(4)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
(5)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将基因G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1分);然后转入玉米体内,使玉米含有抗虫(目的)基因,表现出抗虫性状(1分)
【解析】
【详解】五条食物链依次是:玉米→鼠→蛇 ;玉米→玉米螟→青蛙→蛇; 玉米→蝗虫→青蛙→蛇 ;杂草→老鼠→蛇 ;杂草→蝗虫→青蛙→蛇。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需通过光合作用,所以生理过程的表达式为CO2+H2O有机物+O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有关,食物链、食物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食物链中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若蛇的体重增加50克,则至少消耗玉米质量为:50/20%×20%=1250。
22. 如图所示,某地三个岩层A.B.C中均发现了许多生物化石。分析回答:
(1)比较低等简单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 )岩层中。
(2)化石记录可以证明,生物的进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 (2).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解析】
【详解】(1)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比较低等简单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C层中,比较高等复杂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A层中。
(2)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生物进化的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精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精品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