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5页。
南通市崇川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二次集中作业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S-32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至10题为物理试题,第11至20题为化学试题。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糖类、蛋白质都属于供能营养素 B. 有机物:甲烷、蛋白质、碳酸
C. 钙、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 合成材料:钛合金、合成橡胶、涤纶
【答案】A
【解析】
【详解】A、糖类、蛋白质均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该选项正确;
B、甲烷、蛋白质为有机物,碳酸虽含有碳元素但是表现出的是无机物的性质,不属于有机物,该选项不正确;
C、铁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钙属于常量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D、合成橡胶、涤纶属于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2.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 B. 称量NaOH固体
C. 添加酒精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持平。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容器内称量。符合题意;
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引起火灾,且添加酒精时应使用漏斗以免酒精洒出。不符合题意;
D、检查装置气密性需要形成密闭环境,图中装置密闭,用手捂住烧瓶,烧瓶内气体膨胀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压强增大将水压入玻璃管,如玻璃管能形成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微粒观: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 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所以性质相同
C. 变化观: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D. 守恒观:木炭燃烧后固体质量减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由于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物理性质不相同,化学性质相同,错误;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根据空气中各气体的沸点不同,此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正确;
D、木炭燃烧后固体质量减小,原因是木炭燃烧生产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故选C。
4.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镁粉有金属光泽,可用作照明弹
B. Al具有良好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
C 浓硫酸不易挥发,可用作干燥剂
D. 氮气不易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则可用作照明弹,而不是因为镁粉有金属光泽,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则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该选项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可作干燥剂,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则可作保护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 B. 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C.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D. 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后生成了氧气、氢气、一氧化碳,故有一氧化碳分子、氢分子、氧分子三种分子,符合题意;
B、该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不符合题意;
D、该设计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目的是
A. 检验: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
B. 鉴别:用肥皂水鉴别NaOH溶液和溶液
C. 除杂:除去CaO中的,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分离:KCl和的固体混合物,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液和气氧化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不能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程度,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
B、加入肥皂水,产生大量浮渣的是氢氧化钙溶液,产生泡沫的是氢氧化钠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B正确;
C、碳酸钙和氧化钙都可以和稀盐酸反应,除去杂质的同时也将原物质除去,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
D、氯酸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不能得到氯酸钾固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
故选B。
7.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单质中只有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属于单质
B. 洗洁精除去餐具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则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也利用了乳化原理
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
D. 具有可燃性的氢气点燃前需要验纯,则具有可燃性的一氧化碳点燃前也需要验纯
【答案】D
【解析】
【详解】A、单质为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而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属于单质,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B、洗洁精除去餐具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但汽油能溶解油污,则也可除去油污,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C、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由于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中和反应,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D、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则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验纯,该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8.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验证木炭具有
吸附性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
能否发生反应
探究可燃物燃烧
需要氧气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木炭具有吸附性,则瓶中红棕色会变淡甚至消失,该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则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则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该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C、白磷和红磷均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稳定达到着火点以上,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左边试管铁钉与水和氧气共同接触,中间铁钉只与水接触,右边铁钉只与水接触,对比可知铁与氧气和水共同接触,该设计能达到实验目。
故选C。
9. 下图中,图一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按图二所示进行实验,两烧杯中均出现浑浊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0℃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①>③>②>④
B. X为,Y不一定是
C. 若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用降温结晶法加以提纯
D. 20℃时,将40NaCl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2:5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10℃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①>③>②>④,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解吸热,溶液温度降低,而两烧杯中均出现浑浊现象,则说明X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Y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则X为Ce2(SO4)3,Y可能为(NH4)2HPO4或NH4H2PO4或NaCl中的一种,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NH4H2PO4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则若 NH4H2PO4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用降温结晶法加以提纯,该选项说法正确;
D、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能用下图表示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欢口镇欢口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南通市崇川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化学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案能达到实验⽬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