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题
展开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过关检验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的是( )
A.采集—狩猎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后工业社会
答案:A
2.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后工业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答案:B
读可持续发展图解,完成3~4题。
3.E、F、G的内容分别是( )
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4.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
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
B.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C.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
D.消除贫困化、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
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第4题,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以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为目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质量改善,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过程中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包括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日本各地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其中滋贺县爱东町的农业循环经济最为典型。下图为爱东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图。据此完成5~6题。
5.爱东町循环经济的主导产业为( )
A.林业生产
B.畜牧养殖
C.种植业
D.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
6.爱东町循环经济的发展( )
A.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B.改善了生态环境
C.加大了资源消耗总量
D.增加了生产成本
答案:5.C 6.B
解析:第5题,由图示可知,该地的循环经济是围绕油菜、水稻、小麦等生产而发展兴起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因此该循环经济的主导产业是种植业,C项正确。第6题,循环经济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目前不能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但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小资源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下图为某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示意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a、b、c分别代表( )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8.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9.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
A.晋南 B.粤北
C.冀东 D.闽西
答案:7.C 8.B 9.C
解析:第7题,从产业链中a企业与建材厂的关系可知,建材厂既利用了a企业的物质、能量,又利用了其副产品或废弃物,可推断a企业是电厂,建材厂利用电厂的电能及废渣。b企业是盐场,利用太阳辐射晒盐,其中海水淡化后的浓盐水也可以被盐场利用。c企业是化工厂,可利用电厂的电能及盐场废弃的浓盐水。第8题,通过上题判断可知,发电厂的废水被海水淡化站利用,废渣被建材厂利用,但废气没有被有效利用;图中制盐的副产品被化工厂利用;从图示可知建材厂没有利用盐场的废弃物;化工厂的废弃物排放到生态链之外,没有得到利用。第9题,选项中只有冀东临海,有条件建设海水淡化站、盐场等。
10.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双选)图中A—B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 )
A.航天工业
B.煤炭工业
C.钢铁工业
D.微电子工业
(2)人类社会处在A—B阶段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 ;② ;③ 。
(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于B点以后发生转变,其原因有( )
①增加环保投入 ②科学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4)当进入C阶段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了 可持续、 可持续、 可持续。
(5)列举你日常生活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具体做法。(列举两例)
答案:(1)BC
(2)人口压力巨大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3)B
(4)经济 生态 社会
(5)略。(答案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具体做法,合理即可)
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A—B阶段环境污染水平快速上升,说明此时以污染严重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为主。第(2)题,从图中看,A—B阶段环境污染水平快速上升,GDP快速增长,说明进入了工业社会,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压力巨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第(3)题,从图中看,B点后污染水平下降,原因是增加了环保投入、科学技术进步、排污量减少、产业结构调整、污染较大的重化工业比重下降;工业发展速度没有减慢,城镇化水平提高与污染水平下降没有因果关系。第(4)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三个方面,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进入C阶段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实现了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第(5)题,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具体做法有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减少浪费;节约用水、用电等。
等级考素养提升
读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
A.采集—狩猎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后工业文明时代
2.在后工业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
A.人口数量的下降
B.科技的进步
C.环境质量的改善
D.资源质量的提高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采集—狩猎文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故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人类主要是被动地适应环境。其他阶段人类皆不是被动适应,有主动改造的特点。第2题,在后工业文明阶段,科技创新与进步使人类在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使人们利用资源的潜力变大,原来不能利用的一些资源现在可以利用,因此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读图可知,人口数量并没有下降,环境质量改善与资源潜力没直接联系;资源质量提高,还是得益于科技的进步。
“牧童经济”是英国某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进行无限度地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并产生大量废物,污染环境。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造成的是( )
A.沙尘暴加剧 B.农药污染
C.臭氧层空洞 D.破坏性地震
4.下列现象符合“牧童经济”特点的是( )
A.黄河出现凌汛
B.围湖造田,增产粮食
C.南水北调,解决北方水荒
D.黄土高原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5.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不会出现
B.发展科学技术是解决“牧童经济”的关键
C.加强环境管理有利于治理“牧童经济”
D.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不可避免
答案:3.D 4.B 5.C
解析:第3题,“牧童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大量地、迅速地消耗自然资源,把地球看成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进行无限度地索取,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累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它表现为追求高生产量和高消费量。破坏性地震是由地壳内部运动引起的自然灾害。第4题,南水北调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环境的良性发展,与“牧童经济”不同。黄河出现凌汛是自然现象。在黄土高原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是保护环境的做法。靠围湖造田增产粮食是大量消耗资源以寻求增产的做法,符合“牧童经济”特点。第5题,“牧童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也会出现;加强环境管理是解决“牧童经济”的关键,有利于治理“牧童经济”;“牧童经济”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重视环保的结果,可以避免。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日光温室是一种在室内不加热的温室,通过墙体对太阳能的吸收实现蓄放热,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日光温室通常作为低温温室来应用。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江淮地区某农业园“四位一体”(大棚—沼气—猪—菜)生态农业模式图。
(1)简述该农业园“四位一体”生态农业的生态意义。
(2)有人建议将该农业园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到东北的辽宁盘锦市,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有效减少农田污染;水稻等农产品绿色、无污染;沼气为当地农民提供清洁能源。
(2)可行。理由:盘锦冬季降水少,光照充足;盘锦农业种植面积广,秸秆供应充足;盘锦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销售。
不可行。理由:盘锦冬季寒冷,日光温室内温度较低,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低温不利于沼气发酵,沼气供应不稳定。
解析:第(1)题,该农业园“四位一体”生态农业采用“大棚—沼气—猪—菜”的模式,将粪便等制成沼气,用沼渣沼液做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沼液除虫、沼渣追肥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有效减少农田污染,使水稻等农产品绿色、无污染;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等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清洁能源。第(2)题为开放性题目,立场与理由一致即可。选择可行则从盘锦冬季光照充足、制沼发酵原料供应充足、交通便利等方面分析。选择不可行则从盘锦冬季寒冷,日光温室内温度较低,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不利于沼气发酵,沼气供应不稳定等方面分析。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一课一练,共8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堂检测,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