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湘教版初中地理 八年级上册 2.1《中国的地形》(第3课时)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5631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第3课时教案
展开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课题 | 中国的地形(第3课时) | 单元 | 第一单元 | 学科 | 地理 | 年级 | 八年级上册 |
教材分析 | 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到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地质作用的制约,同时又影响着其他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 ||||||
学情分析 | 本节内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学习难度虽然不大,但因涉及中国宏观地形分布,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感性经验积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好相关地图和景观图片,让学生在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对中国地形特征有一个理性的判断。 | ||||||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 区域认知:理解我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征 综合思维:利用“地形剖面图”和“中国地形图”指导学生总结出这些特征 联系实际归纳我国地势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地理实践力:读图、画图 | ||||||
教学重点 | 通过运用地图,概况出我国地势特征。 | ||||||
教学难点 | 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 ||||||
教学方法 | 图示法、谈话法、讲授法。 |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根据上节课所学,请在图中填出下列山脉和地形区。 | 说出山脉、地形区名称 | 新旧知识联系,调动积极性 |
讲授新课 | 一、地势特征 1.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势的特点。 2.沿36°N线中国地形剖面,概括我国地势的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3说出三级阶梯上的海拔、主要地形及分界线上主要山脉。 ——>(帮助记忆)昆祁横 ;大太巫雪 4.勾勒中国地形图,并在图中勾画三级阶梯的界线,标注界线上的主要山脉及界线两侧的主要地形区。 二、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1.讨论: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有什么影响呢? ——>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 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水流急,产生巨大水能。 |
看图例,看剖面图,概况地势特征
动手绘图
小组合作 |
读图析图能力
培养学生概况能力
建立空间概念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课堂小结 | 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 ||
教学板书 | 2.1中国的地形 一、山脉纵横交错 二、复杂多样的地形 三、地势西高东低 1.地势特征 2.地势对地形、气候的影响 | ||
课后作业 | 1.关于我国地形地势说法,错误的是( ) A.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B.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C.我国第三级阶梯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D.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下图为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a、b、c、d为我国重要的山脉,下列关于各山脉名称及分界线说法正确的( ) A.a为太行山,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B.b为大兴安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C.c为昆仑山,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D.d为巫山,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3.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对应的省区全称及简称组合正确的是( ) A.甲—福建省—晋 B.乙—山西省—闽 C.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D.丁—湖北省—鄂 |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3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河流概况,各河段水文特征,开发和治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湘教版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湘教版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