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湘教版初中地理 八年级上册 2.2《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5816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湘教版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课题 |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 | 单元 | 第一单元 | 学科 | 地理 | 年级 | 八年级上册 |
教材分析 | 气候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本节教材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实用。本节包括了“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4部分内容。 |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具备了学习气候的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的气候分布,学生能够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 | ||||||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 区域认知:1.,归纳出中国气候特征。 2.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 综合思维:培养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热爱自然、关注生活 地理实践力:读图 | ||||||
教学重点 | 读图、归纳出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 ||||||
教学难点 | 知道中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 ||||||
教学方法 | 图示法、谈话法、讲授法。 |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回顾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从而影响气温和降水,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 新旧知识联系,集中注意力 |
讲授新课 | 一、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1.读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说出气候特征。 2.活动题(2)说出下列珍稀动物生活地区的气候特点。 3.活动题(3)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对中国生产、生活有哪些重要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4复杂多样的气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二、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的概念: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风。 风向:夏季风、冬季风 2.看图说季风的风源地、性质、风向 3.什么是季风区? 4.看图,说说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什么? 5.夏季风的影响 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制约,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全年较干旱 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集中夏季 6.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决定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帮助记忆 中国雨带移动规律: 四五华南,江淮六,七八两北,九回头。
三、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 中国与世界上其他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 |
读图,分析气候特征,并思考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回忆季风气候特征,读图思考季风与降水分布的关系。
读图同桌交流思考问题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 |
建立空间概念
感受自然,激发热爱自然之情。
培养学生获取图中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分析信息及概况能力
|
课堂小结 |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收获,教师再补充,总结。) | ||
教学板书 | |||
课后作业 | 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有( ) A.东北季风、东南季风 B.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C.西南季风、西北季风 D.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2.我国季风区主要位于( ) A.东半部地区 B.内流区 C.第一级阶梯 D.干旱区 3.在汛期,季风区降水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受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影响大 B.受来自海洋的的偏南风影响大 C.受地形影响大,背风坡多雨 D.受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 |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河流概况,各河段水文特征,开发和治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气温的变化,温度带,降水,干湿区,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