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我要的是葫芦》讲的是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不料长了蚜虫,他却只顾葫芦,对叶子上的蚜虫置之不理,后来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掉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教学目标】
- 会写“谢、想、言、邻、治”5个字。
- 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 了解种葫芦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 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了解种葫芦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跟随着老师的脚步我们一起去欣赏美丽的葫芦园,看到了那么多可爱的小葫芦,你们想不想摘一个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葫芦园,看一看在葫芦园里发生了什么事?
1.在摘葫芦之前谁还记得这个词语的读音吗?(葫芦)字—词,词语卡,注意轻声。类似词语:葡萄、眼睛、胳膊、狐狸、玻璃
2.摘葫芦游戏。恭喜你们获得了可爱的大葫芦。这么可爱的葫芦它的生长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小葫芦最开始长什么样?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第1自然段.(1)出示词语:葫芦藤——( )的葫芦藤 (细长、美丽、绿色……)葫芦花——( )的葫芦花 (雪白、美丽、可爱……)小葫芦——( )的小葫芦 (可爱、绿色……)蚜 虫——( )的蚜虫 (害人、可恨……)填空说一说。生边说边贴板书。(边贴边感受细长的的葫芦藤的样子、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的样子、可恶的蚜虫)注:讲解可恶的蚜虫时讲解蚜虫的样子以及为什么可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蚜虫本身不可恶,站在种葫芦人的角度来说就是可恶、可恨。学生读出语气。(2)结合图片一起读一读小葫芦最开始长得样子。读出你的喜爱之情。(长势喜人)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3)这样的小葫芦你想怎样夸夸它?用一句话夸夸它。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注意语气词,读出喜爱的语气)
(4)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我们喜欢,那个种葫芦的人比我们更喜欢。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抓住“每天、几次”关键词,读出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5)这颗可爱的小葫芦如果继续健健康康地生长,长到最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呢?(会长得很好,会结出很多很多的葫芦)
- 学习第2自然段那小葫芦真想你们想的那样长得很大很好吗?为什么这样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思考:有一天,葫芦架上长了蚜虫,这个人是怎么想的呢?又是怎样说的呢?(1)感悟那个人心里想法以及对虫子的态度是怎样的?(不怕,不在乎,毫不在意)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把他的不怕读出来。对比读,注意标点的不同。这句话句末的标点是什么符号?(感叹号)我们要怎样才能把这句读好呢?既要读出感叹的语气,又要读出那个人不怕与不在乎的心理,请同桌俩人练习读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用怕)同学们真会读,老师听出来了,“那个人”根本不怕这几个虫子。练习句子,对比语气的强烈。天黑了不可怕。下几滴毛毛雨不用怕。(2)同学们,你们怕不怕这些蚜虫?老师也很怕,因为蚜虫专门吃叶子,而且慢慢把叶子吃光,吸收本属于果实的营养,使果实凋落。蚜虫这么厉害,种葫芦的人根本没有没把它放在心上,看见叶子上的蚜虫,那个人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①学习“盯”字,理解字义,说明那个人是一动不动地看,眼里只有小葫芦。②盯着小葫芦说了些什么?这句话是对谁说的?从哪个词语看出?(自言自语)。读中体会“自言自语”的语气以及心情。(自言自语是对自己说话,读的时候声音小一些,速度慢一些。)。不简单!你能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中的情感,不过那个人说的话中有两个感叹号,表示他心里特别高兴但着急。请学生演一演。
- 学习第三自然段种葫芦人的眼里只有小葫芦,根本不管叶子上的蚜虫,还有谁看见了?邻居是什么态度呢?请同桌合作读一读对话。
(1)邻居对他说什么?(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学习“治”的意义。邻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学生读中体会邻居的着急、急切。结合感叹号强烈的语气再劝劝这个种葫芦的人。
(2)那个人听了邻居的劝告,他的反应是怎样的?(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治?我要的是葫芦。”)①那个人为什么觉得奇怪?(那个人认为叶子上的蚜虫与葫芦无关,不用治,他要的是葫芦)②这个句子连用两个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读一读,要读出反问句应有的强烈语气。你能把第二个句子换个说法来说,并让它的意思保持不变吗?(叶子上的冲根本不用治)。③学生分角色朗读。
- 学习第4自然段。
(1)小组讨论,叶子上的蚜虫到底要不要治?那个人能得到他要的葫芦吗?(要治。因为叶子是给葫芦输送营养的,没有叶子为葫芦输送营养,葫芦只能凋落了。)葫芦叶与葫芦的关系可大着呢,这些小小的葫芦叶,通过太阳公公的帮助,制造出营养,输送给小葫芦,让小葫芦快快长大,那个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2)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发生了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对比图片,说一说。
(2)对比朗读,说说哪个句子最好。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最后一个句子好,它真实具体地介绍了葫芦凋落的过程。葫芦不是一下子变黄且落下的,首先是蚜虫变多,叶子被虫蛀且慢慢变黄,然后无法输送营养给小葫芦,小葫芦也变黄了,最后葫芦才一个一个落下来的)学生在读中体会脱落的过程,并贴板书,体现“一个一个”“慢慢变黄”的过程,动作中理解词语。
(3)那个人那么喜欢自己的小葫芦,看着自己的小葫芦掉凋落了,他的心情是怎样?(伤心、难过、失望、后悔)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 )得说:“ ”(同桌讨论)
(4)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一个也没有得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多听别人劝告,要用发展眼光看问题,不要只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要从现象看事物之间的联系,重视过程。
(5)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会想些什么?原来,是我不懂得叶子与葫芦的关系:叶子被虫子吃光后,不能给葫芦输送营养,葫芦就只能慢慢变黄、脱落。另外我还不听邻居的劝告,自以为是。都是我的错。
三、总结提高,课外拓展
同学们明白了这个道理,老师心里真的很高兴,你们变得更加懂事可爱了。想一想,种葫芦的人听了你们的劝告,第二年又种了一棵葫芦,结果会怎样?
四、重难字书写指导。
- 出示:“治”,左窄右宽,左低右高,第四笔撇折的折点在田字格的中心左侧。
- 出示:“谢”,引导学生观察,点名三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之间的穿插。
教学反思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猜测验证、联系生活、借助图片都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字词的认知,加深理解。这节课以“摘葫芦”的游戏充分唤醒学生的词汇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说、敢于说。寓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有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此时学生以种葫芦人的身份想象说话,这个时候寓言的道理也就“现身”了。这样的领悟是走心的,不仅走进了学生的心理,而且流淌于学生的齿间。本节课在课堂把握节奏上没有做到游刃有余,字词书写是二年级教学的重点,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将“治”和“谢”的书写指导落到实处。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做到精炼,语言的指向性应该更明确些,语言的目标性应更明了些。课上对问题的设计还需细细推敲,尽量优化提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识葫芦之身,揭示课题,赏葫芦之美,体会情感,观葫芦之变,体会内心,指导书写,练写汉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不足之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葫芦,揭示课题,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随文识字,品词品读,感悟寓意,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