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第1页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第2页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对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1.刺猬背部布满硬刺,遇敌害时,身体蜷缩成团,使硬刺竖起,以保护自己,但有时却被狐狸抛向空中,待其落地伸展躯体时便被吃掉。这个例子说明了( )
    A.适应的普遍性 B.适应的相对性
    C.适应的多样性 D.自然选择的定向性
    2.下列是对生物的适应及其形成的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适应的相对性与生物的生存环境不断变化有关
    C.适应的普遍性指个体适于在所有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D.适应的含义之一是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知识点2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以下对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使不同性状个体之间出现存活率和繁殖率的差异
    B.可遗传变异可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
    C.对于特定性状而言,在不同环境中的自然选择方向是相同的
    D.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也能使有利变异积累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B.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为核心,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自然选择学说
    D.达尔文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提出种群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关键能力综合练
    5.如图所示,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说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颈鹿个体之间许多性状存在差异,如颈和前肢的长短不同
    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存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而引起生存斗争
    C.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得到食物而生存并繁殖
    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长颈鹿个体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6.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关系是( )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就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完全否认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D.两者都认为物种和种群是一回事
    7.生物能向前进化的内因是( )
    A.环境迫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
    B.环境对变异进行定向选择
    C.生物能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D.生物不断产生不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8.人体中的每一块骨骼,在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体中都有,只是大小比例有所不同。造成生物结构统一性的主要原因是( )
    A.共同祖先遗传
    B.环境变化
    C.长期人工选择
    D.生物变异
    9.鼹鼠是一种穴居的哺乳动物。毛黑褐色,嘴尖。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眼部退化藏在毛中。鼹鼠的嗅觉发达,能够辨识立体空间方位的不同气味。它白天住在土穴中,夜晚出来捕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鼹鼠种群中不会出现前肢不发达的个体
    B.鼹鼠嗅觉发达不利于其穴居生活
    C.鼹鼠眼睛退化是黑暗环境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D.鼹鼠对穴居生活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0.罗红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与细菌50S核糖体亚基结合,通过阻断mRNA的移位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起抗菌作用,罗红霉素对真核细胞没有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罗红霉素阻断mRNA的移位,导致转录过程停止
    B.细菌的核糖体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识别相应的tRNA
    C.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上可能没有与罗红霉素结合的位点
    D.罗红霉素的过度使用会诱导细菌发生抗药性变异,从而导致细菌抗药性增强
    1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是( )
    A.生存斗争是进化的动力
    B.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选择是定向的
    C.长颈鹿因长期吃高处的树叶而长有长的颈和前肢
    D.有利的遗传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12.图中甲、乙、丙、丁、a、b、c、d代表各种不同生物,哪一幅图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观点( )
    13.(不定项)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观点的是( )
    A.生活在地穴中的盲螈,因为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不断地伸长所致
    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D.由于缺少草而吃树叶的长颈鹿的脖子会越来越长
    14.(不定项)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不断积累
    D.环境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15.(不定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生物适应性形成的原因。但也有一定的缺陷,包括( )
    A.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对遗传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C.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D.同种个体间存在的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16.(不定项)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了以下几点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殖
    C.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D.这是定向的自然选择过程
    17.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内容
    ①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________而来,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的,而是在________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②适应的形成是都是由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③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①达尔文提出的________学说对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的形成作出了合理解释。他认为适应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适应是________的结果。
    ②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a.________:选择的基础。
    b.________:生物进化的动力和选择手段。
    c.________:生物进化的内因。
    d.________:自然选择的结果。
    (3)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使生物学________________,步入了________。揭示了生物界的________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是进化的结果。
    18.中国国宝大熊猫曾经分布比较广泛,也有许多旁枝,请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回答问题。
    (1)大熊猫的祖先曾经分布广泛,数量众多,这表明生物种群都有________的能力。由于各种因素使得环境发生改变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会发生________,是自然选择的动力。
    (2)经过________,最终大熊猫选择竹子为食物的来源,有利的个体生存下来,繁殖至今。这表明进化的结果是________。
    (3)由此可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1.答案:B
    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刺猬背部布满硬刺,遇敌害时,身体蜷缩成团,使硬刺竖起,以保护自己”体现了适应的普遍性;所谓适应的相对性是指生物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环境的适应,“但有时却被狐狸抛向空中,待其落地伸展躯体时便被吃掉”体现了刺猬适应的相对性。本题中强调的是刺猬被狐狸吃掉,说明的是适应的相对性。故选B。
    2.答案:C
    解析: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适应的相对性是指生物只是在一定时间,对一定环境的适应。当它的生活环境因某种原因发生了变化,可能就由原来的适应变成了不适应,因此适应的相对性与生物的生存环境不断变化有关,B正确;适应的普遍性是指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普遍存在的,而不是生物可以适应所有环境,C错误;适应的含义有两方面:生物体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生物体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D正确。
    3.答案:C
    解析:自然选择让适应环境的个体数逐渐升高,有更多的繁殖机会,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其个体数逐渐降低,故自然选择使不同性状个体之间出现存活率和繁殖率的差异,A正确;可遗传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前提,B正确;对于特定性状的个体,在不同自然环境之中生存能力不同,自然选择方向不同,C错误;自然选择让有利变异逐渐积累,适应不同的环境,有利于变异积累,D正确。
    4.答案:B
    解析:拉马克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神创造的,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A正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没有科学地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B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自然选择学说,C正确;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提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D正确。
    5.答案:D
    解析:由于遗传变异使种群中的个体之间本身就存在差异,如长颈鹿的颈和前肢的长短不同,A正确;每种生物体都有过度繁殖的能力,但由于食物和空间有限,所以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存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而引起生存斗争,B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得到食物而生存并繁殖,C正确;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长颈鹿个体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D错误。
    6.答案:C
    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其局限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A错误;现代进化理论的核心仍是自然选择学说,B错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C正确;物种和种群是两个层次的概念,D错误。
    7.答案:D
    解析:变异是本来就存在的,由环境对其进行选择,A错误;环境对变异进行定向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外因,B错误;生物不能向适应环境的方向发生变异,而是环境对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的有利变异进行选择,C错误;生物不断产生不定向的可遗传变异,为环境的选择作用提供原材料,属于生物进化的内因,D正确。
    8.答案:A
    解析:人、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是不同的生物,但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遗传的力量使他们保持某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因此,A正确,B、C、D错误。
    9.答案:D
    解析:鼹鼠种群中会出现前肢不发达的个体,只是这种个体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被淘汰了,A错误;鼹鼠的嗅觉发达,能够辨识立体空间方位的不同气味,利于它的穴居生活,B错误;鼹鼠眼睛退化是对黑暗环境适应的结果,黑暗环境只是对基因突变的结果进行了选择,C错误;鼹鼠对穴居生活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10.答案:C
    解析:罗红霉素阻断mRNA的移位,导致翻译过程停止,A错误;核糖体不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识别相应的tRNA,识别tRNA的是mRNA,B错误;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上可能没有与罗红霉素结合的位点,所以对真核细胞没有影响,C正确;细菌抗药性增强的原因是罗红霉素的过度使用会对细菌发生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D错误。
    11.答案:C
    解析:生存斗争是进化的动力,这属于达尔文学说的基本观点,A不符合题意;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这属于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B不符合题意;长颈鹿因长期吃高处的树叶而长有长的颈和前肢,属于用进废退,是拉马克的观点,C符合题意;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具有这些有利变异的个体越来越多,形成具有新的适应性特征的生物新类型,这属于达尔文学说的基本观点,D不符合题意。
    12.答案:C
    解析:生物物种起源于共同的祖先,经过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选择,从而进化成现在的众多物种。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13.答案:ABD
    解析:强调环境的变化是物种产生变化的原因,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生物为了适应环境,某些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并且传递给下一代,这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观点,A错误;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生物为了适应环境,某些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并且传递给下一代,这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观点,B错误;鹿和狼相互选择,生存下来的类型经过一代代的积累,结果发展成为具有各自特征的种群,这符合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C正确;由于缺少草而吃树叶的长颈鹿脖子会越来越长是用进废退的观点,是拉马克的进化观点,D错误。
    14.答案:ABD
    解析:菜青虫先发生抗药性变异,农药只是起选择作用,A错误;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选择的结果,B错误;通过选择淘汰掉不抗药的个体,导致菜青虫抗药性不断积累,C正确;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D错误。
    15.答案:ABC
    解析:达尔文认为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A正确;达尔文对进化的解释仅在性状的水平上,没有从基因的水平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B正确;达尔文认为物种形成是渐变的,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C正确;达尔文认为同种个体间的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D错误。
    16.答案:BCD
    解析:生物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是因为不耐寒的个体被淘汰,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下来,在繁衍的过程中,将这种耐寒的特性遗传给下一代,而不是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A错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瑞典南部气候比较寒冷,只有耐寒的个体才容易生存繁殖,而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B、C正确;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17.答案:(1)进化 进化 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 彻底否定了物种不变论
    (2)自然选择 可遗传的变异 自然选择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 适者生存
    (3)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科学的轨道 统一性 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 多样性和适应性
    18.答案:(1)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2)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
    (3)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解析:(1)过度繁殖是指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不同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大熊猫的祖先曾经广泛分布,数量众多,这表明生物种群都有过度繁殖的能力,当环境发生改变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会发生激烈的生存斗争,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在生存斗争中大量个体死亡,只有少数的个体生存下来。(2)自然选择只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经过自然选择,最终大熊猫选择了以竹子为食物来源,有利的个体生存下来,繁衍至今,这表明进化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相关试卷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当堂检测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