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全册训练题(32份)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1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2细胞中的无机物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1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2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5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2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展开这是一份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共6页。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1.下列有关细胞中糖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作为能源物质B.均可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C.可参与细胞壁的形成D.是遗传物质的组成成分2.壳多糖是已知的含氮多糖,其广泛存在于虾、蟹、昆虫的外壳中。下列关于壳多糖和其他多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糖均含有C、H、O这三种元素B.糖原只分布在动物的肝脏细胞中C.纤维素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D.壳多糖可用于制作人造皮肤3.人体摄入的糖类,有的能被细胞直接吸收,有的必须要经过水解后才能被细胞吸收,下列糖类中能直接被细胞吸收的是( )A.葡萄糖 B.蔗糖C.麦芽糖 D.乳糖4.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和麦芽糖属于二糖,糖原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C.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具有还原性,但元素组成不同D.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5.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①、②均是可被细胞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储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D.几丁质是多糖,是昆虫外骨骼的重要成分6.东北虎主要分布于我国长白山、小兴安岭等地;华南虎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判断,东北虎为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与华南虎相比,下列哪种物质含量所占比例明显较高( )A.脂肪 B.糖原C.蛋白质 D.核酸7.基于对脂质的组成及其功能的理解,判断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同时还能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脂质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C.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所以在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D.性激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可以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产生选择题:8~11题为单选题,12~14题为不定项选择题8.如图为糖的分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与②的区别为是否能够被水解B.图中的③只代表葡萄糖C.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D.图中的④都能与血液中的葡萄糖相互转化,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9.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生物体内有一种被称为“BMAL1”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和脂肪都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B.“BMAL1”在夜间可能会促进脂肪转化为糖类C.脂肪不仅能储存能量,还具有保温作用D.脂肪分子中氢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10.自然条件下,淀粉由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产生。2021年9月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实验室中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人工合成过程,且人工合成的淀粉与天然淀粉的分子结构一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合成的淀粉与天然淀粉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B.淀粉与几丁质均为多糖,可作为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该研究为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提供了新的思路D.该研究有利于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11.下图是生物细胞中某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种物质在室温下往往呈固体形态B.这种物质水解能产生合成磷脂的物质C.构成脂肪的脂肪酸的种类和分子长短相同D.人体皮下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这类物质12.科学研究表明: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减少,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减少,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需要大量的O元素B.同等质量的花生种子和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耗氧较多的是花生种子C.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更有利于能量的储存D.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该过程在人体内也可以大量转化13.下列概念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A.a表示脂肪,b、c、d可分别表示三分子的脂肪酸B.a表示固醇,b、c、d可分别表示脂肪、胆固醇、维生素DC.a表示脂质,b、c、d可分别表示脂肪、磷脂、固醇D.a表示固醇,b、c、d可分别表示胆固醇、性激素、几丁质14.如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种子形成时,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B.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油菜种子主要的储能物质C.可溶性糖和脂质的化学元素组成完全相同D.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N增加15.下图为细胞中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eq \x(\a\al(化学元素,C、H、O)) → eq \b\lc\{\rc\}(\a\vs4\al\co1(\x(单体A)\o(――→,\s\up7(缩合),\s\do5( ))\x(B)―→\x(\a\al(重要的储,能物质)),\x(C)―→\x(储能物质))) (1)若B是能源物质,由大量的单体A缩合形成,则在人和动物的肝脏中存在的B是________,在小麦、玉米种子中大量存在的B是________。(2)物质C在动物体内除图中所示功能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3)脂质中的胆固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B相比,C是细胞内更优良的储能物质,从元素组成上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食物中的乳糖进入人体肠道后被水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并运输至细胞中。在细胞内,半乳糖最终转变为葡萄糖被利用,其代谢简图如下。 eq \x(半乳糖) eq \o(――→,\s\up7(酶Ⅰ)) eq \x(物质a) eq \o(――→,\s\up7(酶Ⅱ)) eq \x(\a\al(葡萄糖和,物质b)) eq \o(――→,\s\up7(酶Ⅲ)) eq \x(物质c) eq \o(――→,\s\up7(酶Ⅳ)) eq \x(\a\al(葡萄糖和,物质d)) 请回答问题:(1)乳糖属于糖类中的________糖,含有________元素。(2)半乳糖血症患儿出生数天后,尿液样品中可检测出半乳糖。半乳糖为还原糖,尿液中的半乳糖可用________试剂检测,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半乳糖血症患儿尿液检测预期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3)乳糖存在于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内。(4)据图分析,半乳糖血症患儿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比正常值________。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必备知识基础练1.答案:B解析:可溶性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但不是所有的糖都具有还原性,如蔗糖不具有还原性,因此不是所有的糖均可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B错误。2.答案:B解析:糖原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中,B错误。3.答案:A解析:葡萄糖属于单糖,可被细胞直接吸收;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二糖,只有水解形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4.答案:B解析:蔗糖和麦芽糖属于二糖,糖原是动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A错误;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的组成元素都是C、H、O,C错误;斐林试剂用来检测还原糖,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错误。5.答案:D解析: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不可继续水解,A错误;①单糖是可被细胞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②二糖不是,B错误;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肌糖原可储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储存能量,C错误。6.答案:A解析:我国长白山、小兴安岭等地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相比,气温比较低。东北虎主要分布于我国长白山、小兴安岭等地,为了适应低温环境,体内脂肪含量相对较高,可以起到保温作用,防止热量散失,抵抗严寒环境,A符合题意。7.答案:C解析:胆固醇和磷脂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还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错误;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错误;性激素是一种固醇类激素,而不是蛋白质类激素,D错误。核心素养提升练8.答案:C解析:图中①与②分别为二糖和多糖,两者都能水解,二糖可以水解为2个单糖,多糖可以水解为多个单糖,A错误;图中的③表示动植物共有的糖,除了葡萄糖外,还有核糖和脱氧核糖等,B错误;图中的④表示糖原,有肌糖原和肝糖原,肌糖原不能与血液中的葡萄糖相互转化,肝糖原能与血液中的葡萄糖相互转化,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D错误。9.答案:C解析:糖类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A错误;BMAL1可能在夜间会促进糖类转化为脂肪,B错误;脂肪不仅有储存能量的作用,还有保温、缓冲的作用,C正确;脂肪分子中氢的含量多于糖类,氧的含量少于糖类,D错误。10.答案:B解析: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不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B错误。11.答案:C解析:图中为脂肪分子,该脂肪含有的是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往往呈固体形态,A正确;脂肪酸的种类和分子长短不相同,C错误;人体皮下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脂肪,D正确。12.答案:ABC解析: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在人体内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错误。13.答案:ABD解析:由题图可知,图中的a是由b、c、d构成的,脂肪由一分子的甘油和三分子的脂肪酸结合而成,A错误;脂肪不属于固醇,B错误;脂肪、磷脂、固醇属于脂质,C正确;几丁质属于糖类,其化学本质不是固醇,D错误。14.答案:BCD解析: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脂肪是油菜种子主要的储能物质,B错误;可溶性糖的组成元素为C、H、O,而脂质的化学元素组成主要为C、H、O,有的还含有P和N,显然可溶性糖和脂质的化学元素的组成不完全相同,C错误;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但脂肪和可溶性还原糖的组成元素均为C、H、O,据此可推测种子需要的N未必增加,D错误。15.答案:(1)肝糖原 淀粉(2)保温、缓冲和减压(3)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中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4)脂肪分子中O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H的含量较糖类的高16.答案:(1)二 C、H、O (2)斐林 水浴加热 溶液变成砖红色 (3)动物 (4)低解析:据题意分析,半乳糖血症是一种主要由血液中半乳糖浓度增高引起的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半乳糖浓度增高的原因是半乳糖不能最终转变为葡萄糖被利用,所以半乳糖血症患儿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比正常值低,需要给患儿喂食含葡萄糖的食物以缓解病情。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1细胞中的糖类知识点2细胞中的脂质核心素养提升练进阶训练第二层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