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件PPT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43177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件PPT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43177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件PPT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43177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件PPT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431772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件PPT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431772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件PPT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431772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件PPT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431772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件PPT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431772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精品ppt课件
展开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第8-13页内容,并在书中作出标注: 问题一:我国原始农业兴起于哪些地方?中国先人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哪些?说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问题二:从距今年代、生活地区、居住房屋样式、种植粮食作物、生产工具陶器制作等方面比较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方面有何异同?
材料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狩猎生活中熟悉了动植物的习性,逐渐学会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材料二:农业的发生是以人工驯化动物和栽培植物为最初契机和根本标志的,它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方面对于动物、植物以及生态环境操纵的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农业经济使得人口以较大规模地聚居,从而可以利用集体的能力来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摘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思考:依据材料一,我国原始农业多兴起于什么地方?分析原始农业产生的影响。结合材料二及学习内容,指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我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原始农业的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二目和第三目,比较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房屋、种植的作物有何不同?想一想这些不同说明了什么?
材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最早的农业可以追溯到距今1万年左右。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等众多新石器农业遗址的发现证明,距今六七千年前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吕珊雁《中国古代农业》。
半坡遗址于1953年被发现。1954年-1957年,由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主持,先后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发现有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座、窖穴200多个,陶窖遗址6座,墓葬250多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1万件。
半地穴式房屋是我国原始形态的房屋,兴盛于新石器时代,主要分布在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其中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最为典型。从设计的式样来看,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模式,其建造方法是,从地平面向下挖,到一定的深度后整平,然后在坑沿上沿垂苴方向筑墙、上顶,并做一定的修饰。这些房屋的中央都立有木柱支撑屋顶。在立柱的底部周围,一般都用细泥为原料,结实地夯打一圈,以加固柱基。有的泥里夹杂着碎陶片和红烧土,也有的用天然石块作柱基,木柱上架设横梁和椽子,上面铺上柴草,用草拌泥涂敷屋顶。一些房子居住面和四壁用内灰或草拌泥涂抹,还有用火烤的,以防潮和使房子更结实。
方形半地穴式房子复原示意图
半坡原始居民也会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主要农业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锛、石锄、石刀(共约470件)还有狩猎使用用的鱼钩、骨镞等。
半坡遗址中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此彩陶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构画手法大胆夸张。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制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整个图案有对称,也有反复,黑白对比也比较强烈,而且很有趣味,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原始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才能。
半坡遗址中的许多发现令人震惊。半坡出土的农作物主要是粟(粟去壳后就是小米),在一个陶罐里还保存着6000多年前的粟籽。这一发现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在另一个陶罐里还发现了菜籽,经鉴定有的是白菜籽,有的是芥菜籽。
半坡人还有很多装饰品,并有少了的乐器,如陶埙;遗址中还出土了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见半坡人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我国原始社会农耕时代南方的建筑模式--干栏式建筑。一般是用竖立的木桩或竹桩构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底架上有大小梁木承托的悬空的地板。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住房,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
结合本课所学知识,从所处环境、气候的角度分析,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建造的两种房屋的样式为什么不同?
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区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干栏式建筑即可防潮,又便于通风降温;半坡人居住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农业生产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猪纹陶钵:高11.7、口21.7*17.5、底17*13.5厘米,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河姆渡文化一期。夹炭黑陶,平面呈长方形。侈口,圆角,器表打磨光亮,上面雕刻的是一头正在驯养过程中的残留野猪性状的猪,竖耳长嘴,大眼,背上鬃毛树立,腹部填刻芽叶纹间重圈纹。上面的刻划条简洁流畅,表现得栩栩如生。
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他们还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河姆渡遗址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河姆渡人还懂得使用天然漆。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玉玦、玉管、玉璜
圆雕鸟形象牙,长15.5、宽2.6、厚1.4厘米,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河姆渡文化一期。顶端为鹰嘴大眼的鸟头,宽扁长方形,鸟身正面刻划有弦纹与斜线纹相间组成的纹饰。鸟身以下占全器三分之二呈扁平圆舌形,是为鸟的长尾。整体造型夸张,雕刻及磨工极精。鸟形匕的鸟首活灵活现地体现了鸟的形象,河姆渡古人在创作这件雕刻品时充分体现了写实性。
1.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发展史。中国的农业起源于距今 10000 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使人类由“穴居”时代步入“定居”时代。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①种植粟和水稻 ②饲养猪狗等家畜③原始聚落的出现 ④火的使用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2.促使远古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重要原因是( )适应了自然环境B. 习惯了群居生活C. 农业生产的发展D. 学会了建造房屋3.歌谣“骨木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情况A. 山顶洞人B. 半坡原始居民C. 河姆渡原始居民D. 大汶口原始居民4.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种植水稻B. 用骨耜耕地C. 住半地穴式房屋D. 用陶器装粮食5.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书中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天然火的运用B. 打制石器的使用C. 群居生活出现D. 原始农业的兴起
6.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居住在大河流域,其主要原因是( )A. 交通便捷,人口集中,适合商业发展B. 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C. 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农业D. 地势平坦,便于交流7. “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 )水稻、小麦B. 水稻、粟C. 水稻、玉米D. 粟、小麦8.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都过着迁徙生活 ③都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 ④都会制作陶器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9.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下列选项中能够支撑该论点的论据是()①云南元谋发掘的粗糙石器②北京周口店发掘的打制石器③半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粟粒④河姆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稻谷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优秀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猎取野生动物,驯化野生动物,饲养家畜家禽,原始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农作物种植,聚落的发展,磨制石器,考古发现,河姆渡人的手工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始农业的发展,考古图片识读方法,父系氏族私有财产,原始农耕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始农业的发展,河姆渡人的生活,生产工具怎样,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他们种植什么作物,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出土炭化稻谷,住什么样的房子,干栏式建筑,主要饲养何种家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