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 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棉花 B. 腈纶 C. 羊毛 D. 蚕丝
2. 《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吹尽狂沙始到金 B. 烈火焚烧若等闲 C. 花气袭人知骤暖 D. 无边落木萧萧下
3.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燃烧匙内红磷要足量
B.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C. 火焰熄灭后应立刻打开止水夹
D. 该实验测得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4. 对下列扑灭山火的措施分析错误的( )
A. H2O灭火:直升机洒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CO灭火:灭火器喷射CO2覆盖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 爆炸灭火:用灭火弹爆炸使燃烧区暂时缺少氧气
D. 以火攻火:在火势蔓延的外围先用火烧出隔离区隔离可燃物
5. 如图甲表示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图乙中A、B、C表示部分粒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据图所得信息指出正确的( )
A. 镓原子核外有39个电子 B. 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C. 氯化镓的化学式为GaCl3 D. 乙中A、B表示原子,C表示一种阳离子
6. 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要先通CO2后加热
B. 黑色的氧化铜变红,发生以下反应C+2CuO2Cu+CO2↑
C. 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 丁既可吸收CO2,也可收集CO
7. 科学家研究得到一种物质,其分子结构像一只小狗(如图),于是取名叫狗烯,狗烯的化学式为C26H26,下列关于狗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8g B. 狗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7%
C. 狗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 狗烯由26个碳原子和26个氢原子构成
8.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①2Na
②O2−
③H2
④Mg+2O
⑤Fe2+
⑥2CO
⑦NO2
⑧2OH−
A. ④⑤中的“2”均表示化合价
B. ②⑧中的“2”均表示电荷数
C. ③⑦中的“2”均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D. ①⑥中的“2”均表示分子的个数
9.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煮沸可以使硬水软化 B. 正常雨水一般显中性
C. 溶液中只有水可作溶剂 D. 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10. 我们常见的一些食物的近似pH范围如下:
食物
橘子汁
泡菜
牛奶
鸡蛋清
近似pH范围
3.0∼4.0
3.2∼3.6
6.3∼6.6
7.6∼8.0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鸡蛋清显碱性 B.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C. 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11.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5
反应后的质量/g
3.8
待测
7.2
2.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物质D可能是催化剂
B. 表中待测数据的值为2.6
C.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 化学反应中B、C的质量变化之比是13:36
12. 学会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变化与守恒: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可得出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 宏观与微观: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
C. 模型与推理:质子和中子可以构成原子核,所以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 探究与创新: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粉末状石灰石,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可探究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对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是否有影响
13.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能用降温的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B. t1℃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C溶液
C. 分别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D. 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14. 向装有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试管中,缓慢加入细铁粉,充分反应。下列关于试管中物质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
A. B.
C. D.
15.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相应关系的是( )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B. 分别向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镁和锌
C. 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向硝酸和硝酸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16. 下列物质的鉴别或除杂所用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 )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鉴别尿素和氯化铵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MnO2粉末中混有的NaCl
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C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通过氢氧化钠固体干燥剂
D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取样点燃,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17. 空间站核心舱配置了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气、尿处理,二氧化碳以及微量有害气体去除等子系统,实现水、氧气等物质的循环利用,保障航天员在轨长期驻留。
(1)航天员所用的生活用水主要源于“再生水”,“再生水”是收集舱内冷凝水经净化系统处理后形成的蒸馏水,要检验“再生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其中加入肥皂水,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 ,为保证空间站内的空气清新,用特种活性炭除去空间站内的微量有害气体,利用了活性炭的 ______ 性。
(2)长期驻留空间站会导致航天员骨钙流失。在航天食品中需添加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预防钙流失引起的 ______ ,保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填最简比)。
(3)空间站内空气净化方法之一:在一定条件下,将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O2+4H22H2O+X,生成的水可循环使用,X排出空间站。请推测X的化学式是 ______ 。
18. 化石燃料燃烧会造成环境污染,大力推广新能源刻不容缓。
(1)煤、石油和 ______ 合称地球三大化石燃料,他们均属于 ______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氢气作为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高效催化剂,可使水和一氧化碳在该生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氢气,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______ 。
A.风能
B.太阳能
C.地热能
D.石油
(4)从镍氢电池到锂电池,再到钠电池、钾电池,科学家在不断提升电池的性能。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①金属失去电子后形成 ______ (填“阴”或“阳”)离子,锂、钠、钾等原子很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所以常被用作电池材料。请画出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______ 。
②研究表明,半径越大的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如图是锂、钠、钾三种金属的离子半径,电池容量相问的这三种电池,充满电的时间最短的是 ______ 电池。
③目前,锂电池使用最广泛,但钠电池有广阔应用前景,尽管钠电池的能量密度不如锂电池,但钠电池优势明显,除了充电时间较短外,结合图(地壳中元素含量)分析,其另一个优势是 ______ 。
19. “化”说中国古代炼“金”术。
(1)战国末期《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黄金能以单质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原因是 ______ 。
(2)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记载:“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湿法炼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______ (填“强”或“弱”);用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从减少空气污染的角度分析,相对环保的炼铜方法是 ______ 。
(3)中国利用赤铁矿石(住要成分是Fe2O3)与木炭反应生产生铁,其主要原理是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炼锌”过程为“炉甘石(主要含ZnCO3)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取出即倭铅也”。
①“其底铺薪”指利用燃烧的“薪”将煤炭饼引燃,从燃烧条件分析燃烧“薪”的作用是 ______ 。
②文中“倭铅”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填字母)。
A.Pb
B.Zn
C.Zn和Pb混合物
20.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并改造世界,促进社会发展。
(1)豆腐的营养价值高,颇受大家的欢迎,下表是豆腐中主要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
成分
水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钙
磷
铁
质量分数/%
89.3
4.7
1.3
2.8
0.24
0.064
1.4
①豆腐中含有的营养素除水、蛋白质、油脂、糖类外还有 ______ 。
②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表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______ 。
③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可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期保存
B.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C.治疗贫血,可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2)下表是几种可燃物在压强为101kP时的沸点,请你根据下表中物质在组成上的规律,确定X的化学式为 ______ 。
可燃物
CH4
X
C3H8
C4H10
C5H12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21.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化合物,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这是因为氢氧化铝具有 ______ (填序号)。
a.氧化性
b.腐蚀性
c.碱性
d.吸水性
(2)把石灰乳刷到墙壁上,会发现墙壁变硬“出汗”,该过程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某同学欲用NaOH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100g,用于制作“叶脉书签”,为完成实验,除下列仪器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名称是 ______ 。
(4)《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三次用到玻璃棒,其中第二次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 。
(5)我们日常烧水的水壶中经常会结一些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若要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可以向水垢中加入适量的 ______ (填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浸泡除去。
22. 某研究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一】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
(1)现有如下装置:
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 ______ (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②B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 。
③用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
【实验二】探究H2O2质量分数、溶液pH、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设计如下表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H2O2质量分数%
pH
温度/℃
每分钟气泡数
1
30
5
20
2
30
6
20
3
30
11
20
4
15
11
30
5
a
11
b
①实验1∼3的实验目的是 ______ 。
②a、b的值分别为 ______ 。
【实验三】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3)实验方案如下:
在试管中加入20mL5%H2O2溶液,分别取等质量的重铬酸钾(K2Cr2O7)、CuO、Fe2O3三种物质放在锥形瓶中,采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Ⅰ.实验中,除了通过观察H2O2溶液中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H2O2分解的快慢,还可通过 ______ 来判定H2O2分解的快慢。
Ⅱ.为了证明CuO是催化剂,除了上述实验,还需要设计实验证明 ______ 。
Ⅲ.根据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在实验室用H2O2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应选择重铬酸钾作为催化剂。你 ______ (填“是”或“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 。
23. 碱是化学中重要的一类物质,某化学小组以“探究碱的性质”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
【任务一】了解常见的碱及用途
(1)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是最常见的两种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
A.氢氧化钙,氢氧化钠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B.氢氧化钙常用于做建筑材料
C.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D.氢氧化钠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任务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步骤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溶液
步骤2:向上述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步骤3:另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盐溶液
步骤4:再另取10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
(2)上述实验,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步骤3中若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则加入的盐可能是 ______ (填化学式)。
(4)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______ 。
【任务三】拓展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步豫4中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实验装置,将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分别同时注入等量的二氧化碳中,得到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
(5)图甲、乙、丙能否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并说明理由 ______ 。
(6)图甲装置,充分反应后三颈瓶中的溶液里一定含有的微粒有 ______ (填微粒符号)。
24. 某学校利用废水处理设备处理含硫酸2.45%的废水1000g,理论上需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______ g。
25. 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将40g石灰石进行了煅烧,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固体为26.8g(杂质不与酸反应)。
(1)为检验剩余固体中有无碳酸钙残余,请设计实验方案: ______ 。
(2)计算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故A错误;
B、腈纶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B正确;
C、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故C错误;
D、蚕丝属于天然材料,故D错误。
故选:B。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2.【答案】B
【解析】解:A、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烈火焚烧的过程中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A
【解析】解:A、实验时燃烧匙内红磷要足量,确保集气瓶中氧气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更精确,故A正确;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烟,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故B错误;
C、火焰熄灭后,待反应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否则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故C错误;
D、该实验测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实验时燃烧匙内红磷要足量,确保集气瓶中氧气被完全消耗进行分析;
B、根据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烟,烟是固体小颗粒进行分析;
C、根据火焰熄灭后,待反应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进行分析;
D、根据该实验测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组成的测定等,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4.【答案】A
【解析】解:A、直升机洒水,利用的是水汽化吸热,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错误。
B、灭火器喷射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覆盖可燃物与空气隔绝,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灭火弹爆炸,消耗氧气,使燃烧区暂时缺少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火势蔓延的外围先用火烧出隔离区,能隔离可燃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根据信息,左上角表示的是原子序数,因此镓原子核外有31个电子,故A错误;
B.周期数=电子层数,镓原子有4个电子层,因此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故B错误;
C.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镓离子,化合价为+3价,氯元素显−1价,因此氯化镓的化学式为GaCl3,故C正确;
D.A、B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C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掌握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及原子结构知识即可解答。
6.【答案】B
【解析】解:A、二氧化碳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不纯时会加热会发生爆炸,则实验中是先通二氧化碳后加热,故A正确;
B、生成的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黑色的氧化铜变红色,而不是因为碳还原,故B不正确;
C、丙处空试管的作用为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流到热的玻璃管处,使玻璃棒炸裂,故C正确;
D、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且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将溶液排出,即丁既可吸收CO2,也可收集CO,故D正确。
故选:B。
A、根据二氧化碳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不纯时会加热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B、根据生成的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C、根据丙处空试管的作用为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流到热的玻璃管处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且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狗烯的化学式为C26H26,则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6+1×26=338,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通常省略,故A不正确;
B.狗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612×26+1×26×100%≈7.7%,故B正确;
C.狗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1×26)=12:1,故C不正确;
D.狗烯是由狗烯分子构成的,一个狗烯分子是由26个碳原子和26个氢原子构成的,故D不正确;
故选:B。
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进行分析;
B、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D、根据狗烯是由狗烯分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C
【解析】解:A、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注元素显示的化合价,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④中的“2”均表示化合价;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方标注离子显示的化合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省略不写,⑤中的“2”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故A错误;
B、在元素符号右上方标注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电性,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省略不写,离子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②中的“2”表示一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⑧中的“2”均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故B错误;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分子中这种原子的个数,③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⑦中的“2”表示一个一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均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故C正确;
D、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①中的“2”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⑥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9.【答案】A
【解析】解:A、煮沸可以将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来降低水的硬度,使硬水软化,故A正确;
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所以正常的雨水显酸性,不是中性,故B不正确;
C、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是用作溶剂的物质还有很多,例如:酒精、汽油等,故C不正确;
D、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所以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是指含有较少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所以软水可能是混合物,也可能是纯净物,即软水不一定属于纯净物,故D不正确。
故选:A。
A、根据煮沸可以将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进行分析;
B、根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进行分析;
C、根据水是最常用的溶剂进行分析;
D、根据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所以硬水属于混合物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的知识,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0.【答案】D
【解析】解:A.鸡蛋清pH范围为:7.6∼8.0,pH>7,鸡蛋清显碱性,故A正确;
B.泡菜pH范围为:3.2∼3.6,pH<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故B正确;
C.橘子汁pH范围为:3.0∼4.0,pH<7,显酸性,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故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C正确;
D.牛奶pH范围为:6.3∼6.6,橘子汁pH范围为:3.0∼4.0,pH越小,酸性越强,故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弱,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鸡蛋清pH范围为:7.6∼8.0,pH>7,进行分析;
B、根据泡菜pH范围为:3.2∼3.6,pH<7,显酸性进行分析;
C、根据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显酸性进行分析;
D、根据pH越小,酸性越强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1.【答案】D
【解析】解:A、D的质量不变,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中数据可知:A的质量减少了6.4g−3.8g=2.6g,可确定A是反应物;C的质量增加了7.2g−4.0g=3.2g,可确定C是生成物;由质量守恒定律,B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3.2g−2.6g=0.6g,待测=3.2g−0.6g=2.6g,故选项说法正确。
C、A是反应物,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该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参加反应的B与C的质量比是0.6g:3.2g=3:16,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2.【答案】B
【解析】解:A、一切化学变化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则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所以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故A错误;
B、分子间存在间隔,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彼此进入分子间隔中,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故B正确;
C、质子和中子可以构成原子核,但不是所有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C错误;
D、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粉末状石灰石,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存在石灰石的形状和盐酸的浓度两个变量,不符合控制变量原则,不能探究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对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是否有影响,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注意理解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13.【答案】B
【解析】解:A、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能用降温的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该选项正确。
B、t1℃时,C的溶解度为25g,该温度下,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g100g+25g×100%=20%,不可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C溶液,该选项不正确。
C、分别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降温后,A、B的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降温后,C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1℃时,B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故t1℃时,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1℃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2℃时,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该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当A中含量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该选项正确。
故选:B。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用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4.【答案】D
【解析】解:向装有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试管中,缓慢加入细铁粉,铁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
A、开始阶段,铁的量不足时,固体只有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固体变成铜、银,铁粉过量后,固体是铁、铜、银,故A正确;
B、开始阶段,铁的量不足时,溶质有硝酸银、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完全反应后,溶质变成硝酸亚铁、硝酸铜,铁粉过量后,溶质只有硝酸亚铁,故B正确;
C、每56份质量质量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216份质量的银,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64份质量的铜,所以溶液质量开始减小的幅度大,后面减小的幅度小,最后不变,故C正确;
D、铁粉过量后,固体质量还会继续增大,不会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向装有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试管中,缓慢加入细铁粉,铁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
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15.【答案】D
【解析】解: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故选项图像错误。
B、分别向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镁和锌,盐酸均完全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盐酸,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是相等的;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故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故选项图像错误。
C、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像错误。
D、向硝酸和硝酸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随着硝酸被消耗,溶液的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当硝酸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继续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此过程中溶液的pH=7保持不变,硝酸钙完全反应后,继续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pH>7,故选项图像正确。
故选:D。
A、根据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硝酸和硝酸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硝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16.【答案】C
【解析】解:A、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铵,无明显现象的是尿素,则加熟石灰研磨,可以鉴别尿素和氯化铵,故A正确;
B、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则通过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可除去MnO2粉末中混有的NaCl,故B正确;
C、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水分,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二氧化碳,故C错误;
D、羊毛含有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刺激性气味,通过灼烧闻气味,可以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铵,无明显现象的是尿素,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进行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水分,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羊毛含有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刺激性气味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
17.【答案】产生较多泡沫 吸附 骨质疏松 11:112CH4
【解析】解:(1)检验硬水与软水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再生水”是收集舱内冷凝水经净化系统处理后形成的蒸馏水,要检验再生水(蒸馏水是软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其中加入肥皂水,会观察到产生较多的泡沫。为保证空间站内的空气清新,用特种活性炭除去空间站内的微量有害气体,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2)在航天食品中需添加C12H22O14Ca,预防钙流失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保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4)=11:112;
(3)由CO2+4H22H2O+X可知,反应前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8、2,反应后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则每个X分子中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则X化学式为CH4。
故答案为:(1)产生较多泡沫;吸附;
(2)骨质疏松;11:112;
(3)CH4。
(1)根据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进行分析;
(2)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8.【答案】天然气 不可再生 H2O+COH2+CO2 ABC 阳 钾 地壳中钠元素的含量较高
【解析】解:(1)煤、石油和天然气合称地球三大化石燃料,他们在短期内得不到补充,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在新型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水和一氧化碳在该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H2+CO2;
(3)风能、太阳能、地热能都属于新能源,石油属于传统能源,故选ABC;
(4)①金属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锂、钠、钾等原子很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所以常被用作电池材料。钠离子的质子数为11,核外有10个电子,分两层排布,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因此钠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②根据图示可知,离子半径锂离子<钠离子<钾离子,而半径越大的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则钾电池充电速度最快;
③目前,锂电池使用最广泛,但钠电池有广阔应用前景,尽管钠电池的能量密度不如锂电池,但钠电池优势明显,除了充电时间较短外,结合图(地壳中元素含量)分析,其另一个优势是地壳中钠元素的含量较高。
故答案为:(1)天然气;不可再生;
(2)H2O+COH2+CO2;
(3)ABC;
(4)①阳;
②;
③钾;
④地壳中钠元素的含量较高。
(1)根据煤、石油和天然气合称地球三大化石燃料,进行分析;
(2)根据在新型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水和一氧化碳在该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风能、太阳能、地热能都属于新能源,石油属于传统能源进行分析;
(4)根据金属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锂、钠、钾等原子很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离子半径锂离子<钠离子<钾离子,而半径越大的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明确半径越大的离子电池充电速度越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化学性质稳定 强 湿法炼铜 2Fe2O3+3C4Fe+3CO2↑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
【解析】解:(1)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因此会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2)根据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能将铜置换出来说明铁活动性排在铜前;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根据含有硫元素因此会生成有毒的硫的氧化物,因此更环保的是湿法炼铜;
(3)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与木炭反应生产生铁,原理是碳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Fe2O3+3C4Fe+3CO2↑;
(4)①“其底铺薪”指利用燃烧的“薪”将煤炭饼引燃,说明“薪”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而氧化锌被碳还原得到锌和二氧化碳,因此最终“倭铅”的主要成分是锌,故选:B。
故答案为:(1)化学性质稳定;
(2)强;湿法炼铜;
(3)2Fe2O3+3C4Fe+3CO2↑;
(4)①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②B。
(1)根据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
(3)根据碳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4)根据利用燃烧的“薪”将煤炭饼引燃,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0.【答案】无机盐 铁 CC2H6
【解析】解:(1)①从标签看,豆腐中含蛋白质、糖类、水、维生素,脂肪是油脂类,钙、磷、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所以还有无机盐;
②人体内含量较多的有碳、氢、氧、氮、磷、氯、钠、镁、钾、钙等,其中碳、氢、氧、氮是组成人体有机质的主要元素,占人体总重的96%以上。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8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及铁;
③A、制作标本时,可用甲醛浸泡,使标本能长时间保存,正确,不符合题意:
B、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正确,不符合题意;
C、缺铁可导致缺铁性贫血,所以治疗贫血不能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2)各物质都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且分子中的碳、氢原子个数比为:n:(2n+2),即碳原子为n时的化学式为:CnH2n+2,由表中物质的化学式规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C2H6。
故答案为:(1)①无机盐;
②铁;
③C;
(2)C2H6。
(1)根据豆腐中含蛋白质、糖类、水、维生素,脂肪是油脂类,钙、磷、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人体内含量较多的有碳、氢、氧、氮、磷、氯、钠、镁、钾、钙等,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铁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进行分析;
(2)根据各物质都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且分子中的碳、氢原子个数比为:n:(2n+2),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1.【答案】cCO2+Ca(OH)2=CaCO3↓+H2O玻璃棒 引流 食醋
【解析】解:(1)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因为氢氧化铝属于碱,能与胃酸(盐酸)发生反应,具有碱性,故选:c;
(2)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把石灰乳刷到墙壁上,会发现墙壁变硬“出汗”是因为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使墙面变硬,生成水使墙壁“出汗”,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欲用NaOH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100g,用于制作“叶脉书签”,为完成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天平、药匙、烧杯)、量取(量筒和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装瓶贴标签,则除下列仪器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名称是玻璃棒;
(4)《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均用到玻璃棒,其中第二次(过滤)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5)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属于碳酸盐,能与酸发生反应溶解,调味品食醋属于酸,则要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可以向水垢中加入适量的食醋。
故答案为:(1)c;
(2)CO2+Ca(OH)2=CaCO3↓+H2O;
(3)玻璃棒;
(4)引流;
(5)食醋。
(1)根据氢氧化铝属于碱,能与胃酸(盐酸)发生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100g,步骤为计算、称量(天平、药匙、烧杯)、量取(量筒和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装瓶贴标签进行分析;
(4)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均用到玻璃棒进行分析;
(5)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属于碳酸盐,能与酸发生反应溶解,调味品食醋属于酸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答案】BD或BE2H2O22H2O+O2↑操作简单,可以随时添加药品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探究溶液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5、20 压强 氧化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否 重铬酸钾可使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太快不便于收集
【解析】解:(1)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选择B,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可采用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采用E排水法收集,故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BD或BE;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②B装置使用长颈漏斗,操作简单,可以随时添加药品;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2)①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只有pH不同,因此实验1−3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溶液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根据控制变量法,3和5比较可以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a是15;4和5比较可以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b是20;
(3)I、根据图示可知,三者加入后使气压变化不同从而说明生成气体速率不同,从而可以判断分解的速率,故还可通过压强来判定H2O2分解的快慢;
Ⅱ、根据催化剂是能改变其他物质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因此为了证明CuO是催化剂,除了上述实验,还需要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Ⅲ、根据图示可知,重铬酸钾使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太快不便于收集,因此不能用其最为反应的催化剂,所以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重铬酸钾可使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太快不便于收集。
故答案为:(1)①BD或BE;2H2O22H2O+O2↑;
②操作简单,可以随时添加药品;
③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2)①探究溶液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15、20;
(3)Ⅰ.压强;
Ⅱ.氧化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Ⅲ.否;重铬酸钾可使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太快不便于收集。
(1)根据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可采用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
(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只有pH不同,3和5比较可以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
(3)Ⅰ.根据三者加入后使气压变化不同从而说明生成气体速率不同,从而可以判断分解的速率进行分析;
Ⅱ.根据催化剂是能改变其他物质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进行分析;
Ⅲ.根据重铬酸钾使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太快不便于收集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3.【答案】BC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NaOH+H2SO4=Na2SO4+2H2OCuSO4 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能,曲线甲比曲线乙压强下降的多 H2O、Na+、CO32−。
【解析】解:(1)A、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钙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说法正确,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但是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C。
(2)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显中性,稀硫酸显酸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当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3)步骤3中若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则加入的盐是铜盐,可以是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
(4)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5)将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分别同时注入等量的二氧化碳中,曲线甲比曲线乙压强下降的多,说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6)图甲装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溶液中一定含有水分子、钠离子、碳酸根离子,离子符号为:H2O、Na+、CO32−。
故答案为:
(1)BC;
(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NaOH+H2SO4=Na2SO4+2H2O;
(3)CuSO4;
(4)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5)能,曲线甲比曲线乙压强下降的多
(6)H2O、Na+、CO32−。
(1)A、根据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来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钙是常用的建筑材料来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来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来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显碱性,硫酸钠显中性,稀硫酸显酸性,以及无色酚酞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来分析;
(4)根据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来分析;
(5)根据曲线甲比曲线乙压强下降的多来分析;
(6)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4.【答案】20
【解析】解:1000g含硫酸2.45%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1000g×2.45%=24.5g,
设理论上需要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24.5gx
9880=24.5gx
x=20g
则理论上需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g。
根据溶质质量的计算公式求出硫酸的质量,再根据硫酸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5.【答案】往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体则碳酸钙反应完全
【解析】解:(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往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体则碳酸钙反应完全;
(2)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40g−26.8g=13.2g
设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44
x13.2g
10044=x13.2g
x=30g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0g40g×100%=75%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故答案为:(1)往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体则碳酸钙反应完全;
(2)75%。
(1)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题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文件包含试卷docx、2022年5月化学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