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化为水 B. 玻璃打碎 C. 粮食酿酒 D. 刻制印章
2. “宏微结合”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微观解释不相符的是( )
A. 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B. 热胀冷缩——分子之间间隔变化
C. 糖甜醋酸——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D.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3. 某初三同学的妈妈为孩子精心准备的早餐食谱如下:使用花生油炒制的鸡肉蛋炒饭1小碗,牛奶半杯,素炒菠菜一小盘,其中素炒菠菜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维生素 B. 糖类 C. 油脂 D. 蛋白质
4. 水是人体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中可使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软水
B. 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C. 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依次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
D. 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过滤
C. 二氧化碳验满 D. 点燃酒精灯
6. 为创建文明城市,德州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B. 生活污水净化排放 C.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D. 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7. 时时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好方法,下列四个选项是某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反应原理的归纳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 均需要加热
B. 反应中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 均需要使用催化剂
D. 均可使用与制取二氧化碳相同的发生装置进行反应
8. 色氨酸作为安神药,可调节精神节律,改善睡眠,也是复方氨基酸大输液的原料之一,色氨酸的化学式为C11H12N2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
B. 色氨酸属于有机物
C. 色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D. 色氨酸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2
9. 甲醛是一种防腐剂,如图是甲醛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B.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甲醛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 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10.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 甲醛有防腐作用,但不能用于食材保鲜 B. 铁强化酱油添加了铁元素可预防贫血病
C. 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 D. 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无益人体健康
11. 化学是无处不在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用化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汽车表面喷涂油漆防锈 B. 室内点煤炉,烟囱通畅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C. CO(NH2)2是一种氮肥 D. 利用干冰升华放出的热量进行人工降雨
12. 图一所示为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二所示为硫、氯、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g B. 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C. 化学变化中,钾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 溴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A
NaCl(泥沙)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Zn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锌粒,过滤
C
Fe(Cu)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D
CO2(CO)
通入氧气,点燃
A. A B. B C. C D. D
14. 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A. 水
B. 铁
C. 氯化钠
D. 空气
15.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碳的价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盐
B. C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C. b点对应的物质是CO2
D. c点对应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d点对应的物质
16.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a、b、c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B. 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搅拌,得到75g溶液
C. 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是b>a=c
D. 若c中混有少量a,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c
17.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A.金刚石 B.一氧化碳 C.氮气 D.小苏打 E.硝酸钾 F.稀有气体
(1)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______ ;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 ______ ;
(3)可用于做复合肥的是 ______ ;
(4)具有还原性的氧化物是 ______ ;
(5)可充入航标灯通电时发光的是 ______ ;
(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______ 。
18.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涤剂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______ 作用。
(2)净化水时欲除去色素、异味,应加入 ______ 。
(3)家庭中常用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盐酸)去除尿垢(其中含有碳酸钙)。写出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4)消防队员使用高压水枪给楼房灭火的原理是 ______ 。
(5)书画家使用中国传统的“墨”(主要成分炭黑)绘制的书画作品能保存较长时间,这是因为 ______ 。
19. 中国古代化学和化学工艺历史悠久、成就卓越,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1)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的是 ______ 。
①指南针②造纸术③印刷术④纳米技术⑤烧制陶瓷⑥火药
(2)东汉《神农本草经》曾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叙述的是用硫酸铜和铁反应制取铜,这是湿法炼铜的最早记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此反应属于 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
(3)西晋《蜀都赋》中有“火井沈荧于幽谷,高焰飞煽于天垂。”描写的是天然气燃烧时的现象天然气属于 ______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4)挖掘出土的战国编钟是青铜制成的。从材料上看,青铜属于 ______ (填“合成”或“金属”)材料。
20. 某化学小组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他将过量稀盐酸滴入如图所示盛有不同物质的试管中:
(1)不发生反应的是 ______ (填序号,下同),冒气泡的是 ______ 。
(2)D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E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 。
(4)充分反应后,某试管中溶液变成浅绿色,其所得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 ______ 。
21. 下列流程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D均属于氧化物,B是黑色粉末,A、D均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如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请回答:
(1)气体C ______ (填“能”或“不能”)做高能燃料,H的化学式是 ______ 。
(2)D→E的过程 ______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E中溶质在农业上的作用是 ______ 。
(4)试写出A→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催化剂MnO2)。
22. 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中塑料瓶加入水后振荡,现象是 ______ ,说明CO2______ 。
(2)B、C两实验中均用到红磷,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B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 ______ ,C实验中如果进入的水少于15,原因可能是 ______ (任写一点即可,注意看图)。
(3)已知Fe2O3是一种红棕色粉末,铁粉是黑色粉末,则D实验在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a处现象是 ______ ;b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______ 。
23.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酸盐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
(1)有四位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小明猜想:CaCl2和HCl;
小亮猜想: ______ ;
小红猜想:CaCl2和Ca(OH)2;
小彩猜想:CaCl2、HCl和Ca(OH)2.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组内交流】
(2)小组同学经过交流,一致认为小彩猜想不合理,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
【实验方案】
(3)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对提出的另外3个猜想进行探究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 ______
溶液变红色
小红猜想成立
2
取少量烧杯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立即出现 ______
小亮猜想成立
3
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镁条
冒出大量气泡
______ 猜想成立
【交流反思】
(4)小组同学经过交流,认为第2个实验方案并不合理,原因是 ______ 。
(5)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应考虑 ______ 。
(6)若小明猜想正确,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______ (填化学式)。
(7)第3个实验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4. 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有90kg16%的氯化钠溶液,其中H2O的质量是 ______ kg,溶液中含有H元素的质量是 ______ kg。
25. 据新闻报道:28日8时30分许,一阵汽笛声响,创造了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完成第二阶段海试,胜利返航。为保证载人潜水器长时间潜水,需要在潜水器里配备供氧装置。过氧化物供氧是一种常见的供氧技术,原理是用过氧化钠(Na2O2)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和氧气。若用这种方法制取64g氧气,求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冰化为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故错误;
B、玻璃打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故错误;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正确;
D、刻制印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A
【解析】解:A、汽油挥发时分子间的间隙增大,但分子体积不变,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B、热胀时分子间间隙增大,冷缩时分子间间隙减小,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糖和醋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故其性质不同,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蔬菜、水果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所以食用菠菜主要获得的营养素为维生素,
故选:A。
依据蔬菜水果中富含有维生素考虑。
本题主要考查了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食物中六大类营养素。
4.【答案】C
【解析】解:A、实验室中可使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软水,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依次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没有蒸馏,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A、根据获取软水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过滤的原理来分析;
C、根据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来分析;
D、根据电解水的知识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水的相关知识,掌握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电解水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A做法正确;
B、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B做法正确;
C、倡议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做法正确;
D、应适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不能禁止,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D做法错误。
故选:D。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做法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无需加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反应,反应都生成氧气,氧气属于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中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无需使用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室用大理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但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制取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化学式可知,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色氨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式可知,色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1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11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色氨酸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色氨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1个色氨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H2O+O2CO2+H2O。
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甲醛的分子个数比为1:1,该选项说法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生成物为CO2和H2O均为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为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甲醛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图中信息正确进行分析、判断方面的问题,同学们要抓住有用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加以解答。
10.【答案】D
【解析】解:A、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使人中毒,不能用于食材保鲜,A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元素属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可以预防贫血,B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医用酒精为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C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耗,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D错误,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A、根据甲醛有毒来分析;
B、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
C、根据消毒酒精的组成考虑;
D、根据纤维素的作用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以及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生活中的有害物质、盐的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A.铁在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发生锈蚀,因此汽车表面喷涂油漆隔绝了铁与氧气和水蒸气的接触,可以防止钢铁的锈蚀,故A正确;
B.室内点煤炉,烟囱通畅可以防止煤气中毒,故B正确;
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正确;
D.利用干冰升华吸收热量进行人工降雨,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铁在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发生锈蚀进行分析;
B、根据烟囱通畅可以防止煤气中毒进行分析;
C、根据CO(NH2)2中含有氮元素进行分析;
D、根据利用干冰升华吸收的热量进行人工降雨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化肥的种类等,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2.【答案】A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C、钾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溴原子和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
C、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A、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量的锌粒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和稀盐酸不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且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答案】A
【解析】解:A、水只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A正确;
B、铁是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
C、氯化钠中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纯净物可以分为化合物和单质,氧化物是化合物中特殊的一类,可知X是单质,Y是化合物,Z是氧化物;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5.【答案】C
【解析】解:A、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均属于盐,则X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B、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设氢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4)+4x=0,x=+1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C、b点对应的物质是碳的氧化物,且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b点对应的物质为CO,故选项说法错误。
D、c点对应的物质为碳的氧化物,且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c点对应的物质为CO2;d点对应的物质属于酸,且其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则d点对应的物质为H2CO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以转化为碳酸,即c点对应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d点对应的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b点对应的物质是碳的氧化物,且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c点对应的物质为碳的氧化物,且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d点对应的物质属于酸,且其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价类二维图的含义、化合价的原则、盐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B
【解析】解:A.将a、b、c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升温后a、b溶解度变大则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升温前相等即b>a,而c溶解度变小,析出溶质后形成t3℃的饱和溶液,而此时溶解度小于升温前的ab,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故A不正确;
B.t2℃时a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a,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搅拌,只能溶解25g,得到75g溶液,故B正确;
C.t1℃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是b>a=c,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但未指明溶液的质量,因此无法判断所含溶质质量,故C不正确;
D.a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若c中混有少量a,可以采用给饱和溶液升温结晶的方法提纯c,故D不正确;
故选:B。
A、根据升温后a、b溶解度变大则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升温前相等即b>a,而c溶解度变小进行分析;
B、根据t2℃时a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a进行分析;
C、根据t1℃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是b>a=c进行分析;
D、根据a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等,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7.【答案】D A E B F C
【解析】解:(1)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小苏打的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可用于质量胃酸过多;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3)硝酸钾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可用于做复合肥;
(4)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为氧化物,故具有还原性的氧化物是一氧化碳;
(5)稀有气体通电后会显出不同的颜色,可充入航标灯;
(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故答案为:(1)D;
(2)A;
(3)E;
(4)B;
(5)F;
(6)C。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18.【答案】乳化 活性炭 CaCO3+2HCl=CaCl2+H2O+CO2↑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解析】解:(1)洗涤剂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把油污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随水流冲走;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净化水时欲除去色素、异味,应加入活性炭;
(3)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消防队员使用高压水枪给楼房灭火,水汽化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
(5)书画家使用中国传统的“墨”(主要成分炭黑)绘制的书画作品能保存较长时间,这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故答案为:(1)乳化;
(2)活性炭;
(3)CaCO3+2HCl=CaCl2+H2O+CO2↑;
(4)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5)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1)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进行分析;
(3)根据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4)根据水汽化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进行分析;
(5)根据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酸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9.【答案】②⑤⑥ CuSO4+Fe=FeSO4+Cu置换反应 不可再生 金属
【解析】解:(1)①指南针的使用,不发生化学变化,不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造纸术的利用,发生化学变化,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故②符合题意;
③印刷术的使用,不发生化学变化,不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纳米技术,不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故④不符合题意;
⑤烧制陶瓷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故⑤符合题意;
⑥火药使用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故⑥符合题意。
故选:②⑤⑥。
(2)①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
②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3)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4)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青铜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故答案为:(1)②⑤⑥;
(2)CuSO4+Fe=FeSO4+Cu;置换反应;
(3)不可再生;
(4)金属。
(1)根据古代化学工艺成就进行分析;
(2)根据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进行分析;
(3)根据然气属于化石燃料进行分析;
(4)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0.【答案】ABCCuO+2HCl=CuCl2+H2O溶液变红色 亚铁离子
【解析】解:(1)A中,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元素后面,则铜不能与盐酸反应。
B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位于氢元素前面,则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C中,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D中,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E中,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则不发生反应的为A;冒气泡的为B和C。
(2)D中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
(3)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E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
(4)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时为浅绿色,则说明该试管为B,又由于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且由于不确定盐酸是否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其中的阳离子为亚铁离子。
故答案为:
(1)A;BC;
(2)CuO+2HCl=CuCl2+H2O;
(3)溶液变红色;
(4)亚铁离子。
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不能 Cu(OH)2 放出 中和酸性土壤 2H2O22H2O+O2↑。
【解析】解:(1)气体C是氧气,具有助燃性,本身不能燃烧,不能做高能燃料,H是氢氧化铜,化学式:Cu(OH)2;
(2)D→E的过程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热量;
(3)E是氢氧化钙,具有碱性,氢氧化钙在农业上的作用是中和酸性土壤;
(4)A→C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
故答案为:(1)不能;Cu(OH)2;
(2)放出;
(3)中和酸性土壤;
(4)2H2O22H2O+O2↑。
根据流程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D均属于氧化物,B是黑色粉末,A、D均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且A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和氧化物D,D与适量生石灰反应生成E,则A是过氧化氢,C是氧气,D是水,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E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适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则F是氢氧化钠,B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G,G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H,则H是氢氧化铜,G是硫酸铜,B是氧化铜。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22.【答案】塑料瓶变瘪 能溶于水 4P+5O22P2O5 调节气压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Fe2O3+3CO2Fe+3CO2 石灰水变浑浊 处理尾气
【解析】解:(1)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此把水倒入后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而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因此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塑料瓶变瘪;
(2)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B实验中由于物质燃烧放热使装置内气压变大,为防止橡皮塞被压出,因此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C实验中进入的水少于五分之一是由于气压差不足,原因可能是未等到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气体受热膨胀,因此气压差不足;(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因此现象是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a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由于一氧化碳可能未完全反应,则若排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使人中毒等,而一氧化碳可以点燃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因此可用点燃的方法处理尾气。
故答案为:(1)塑料瓶变瘪;能溶于水;
(2)4P+5O22P2O5;调节气压;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3)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Fe2O3+3CO2Fe+3CO2;石灰水变浑浊;处理尾气。
(1)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进行分析;
(2)根据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B实验中由于物质燃烧放热使装置内气压变大,未等到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气体受热膨胀,因此气压差不足进行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可能未完全反应,则若排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使人中毒等,而一氧化碳可以点燃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3.【答案】氯化钙 Ca(OH)2+2HCl=CaCl2+2H2O酚酞 白色沉淀 小明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也生成白色沉淀 反应物是否过量 CaCO3 Mg+2HCl=MgCl2+H2↑
【解析】解:(1)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生成生成氯化钙和水,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反应物中的其中一种过量,结合其他猜想,小亮的猜想为CaCl2。
(2)小彩猜想不合理,因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两者不能共存,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3)小红猜想成立,则含有氢氧化钙和氯化钙,因反应一定生成氯化钙,故检验氢氧化钙即可,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色,则含氢氧化钙。
小亮猜想成立,则只含氯化钙,取少量烧杯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出现白色沉淀,则含氯化钙。
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镁条,冒出大量气泡,说明镁和稀盐酸反应,则含稀盐酸,则小明猜想成立。
(4)第2个实验方案并不合理,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也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故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5)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应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6)小明猜想正确,则溶液含氯化钙和稀盐酸,使其溶质只含有氯化钙,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且碳酸钙不溶于水,溶液中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7)第3个实验方案中发生的反应为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故答案为:(1)氯化钙
(2)Ca(OH)2+2HCl=CaCl2+2H2O。
(3)酚酞;白色沉淀;小明。
(4)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也生成白色沉淀。
(5)反应物是否过量。
(6)CaCO3。
(7)Mg+2HCl=MgCl2+H2↑。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和稀盐酸生成生成氯化钙和水。
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应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且碳酸钙不溶于水。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4.【答案】75.68.4
【解析】解: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有90kg16%的氯化钠溶液,其中H2O的质量是90kg×(1−16%)=75.6kg,溶液中只有水中含有氢元素,故溶液中含有H元素的质量是75.6kg×1×21×2+16×100%=8.4kg。
故答案为:75.6;8.4。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溶液中H元素来自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了学生整合基本化学知识的能力。
25.【答案】解:设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2O2+2CO2=2Na2CO3+O2;
156 32
x 64g
15632=x64g
x=312g
答: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为312g。
【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厨房中蕴含很多化学知识, 医生常用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理解与应用,实验与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