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 课件+教案+导学案设计
展开3 古诗词三首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德、鹊、蝉”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诗人资料及诗词的背景资料。
2.诗词作者图片与文字资料课件;水中间的小块陆地图片课件;三首诗词意境图片课件。
3.搜集诗人的其他作品或同题材的诗作。
学生准备:1.熟读本课三首古诗。
2.查阅诗人的生平经历,了解创作背景。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德”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发挥想象,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诗人、诗句连连看:
出示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与诗人对应连一连。
2.板书课题:《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齐读课题,指导书写“德”。
操作指导:游戏连线引入时,可选择本课诗人的其他诗句或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诗人、诗句来连线,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夯实了学生的古诗文积累。
板块二 初读古诗,交流资料
活动1 朗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好古诗。
2.指名读前两首古诗。指导读准字音:“渚”是翘舌音。
3.再读古诗,读出节奏。
4.齐读这两首古诗。
活动2 认识作者
1.交流作者资料。
课件展示: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他的大部分作品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隐居的逸兴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他的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其词题材广阔又善用典故。
2.教师相机补充。
操作指导:课前可布置学生查阅诗人的相关资料,对诗人进行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其作品的理解,为学习古诗做好准备。初读时,要放手让学生自读,疏通字词。
板块三 品读诗句学方法——学习《宿建德江》
活动1 释诗题
1.指名读诗题。
2.引导学生说说诗题的意思。
课件展示:宿:住。(交代写作时间)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交代写作地点)
宿建德江:诗人乘船路过建德江,傍晚停船靠岸休息。
3.再读诗题,读出节奏。
活动2 明诗意
1.导学:同学们,此时留宿在建德江的孟浩然,能安然入眠吗?不能入眠的诗人,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这首诗,结合书上的插图和注释,想一想,这首诗大概讲什么,可以做做记号。
2.自由读诗,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注释、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3.说一说诗句中这些字词的意思。
课件展示:移舟:划船。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客:指作者自己。
4.想象画面,交流诗句的意思。
课件展示: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中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5.小结:前两句诗告诉我们诗人在做什么,后两句诗写了诗人看到的江边月夜美景。
活动3 悟诗情
1.小组之间交流:诗中的哪个字或哪个词传递了诗人的情绪?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首诗。
2.请一位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一读这首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诗中哪个字最能代表孟浩然此刻的心境?(愁)
3.找得真准,看来你们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读读这句诗。
4.“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思乡之愁)
5.你怎么知道他是思乡之愁呢?是从这句诗的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呢?(客)
(1)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他身处异乡。此时,是什么景物触动了孟浩然的思乡之情呢?(烟渚、日暮)
(2)“日暮”是日落时分,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呢?(背着书包回家。)还有人在干什么呢?(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等。)
(3)现在我们回到诗人所处的建德江,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这时候你是诗人,你会想到什么呢?(我看到空旷的原野和江面上只有诗人一个人。他可能在想,如果我能和家人在一起该多好啊。)
6.总结拓展,指导朗读。
(1)总结拓展。诗人独自夜宿建德江,面对茫茫四野、悠悠江水、明月孤舟,想到了自己的处境。
课件展示: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
一个“厌”字,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旅居的厌烦心绪。
(2)指导朗读。
①过渡:诗人仕途不顺,离开洛阳,借旅行来排解自己的苦恼。此时,诗人满怀的愁绪涌上心头。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
②指导朗读:“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读出思乡之愁。(指名读、齐读)
7.交流、引读。
(1)交流:诗人满怀的愁绪向谁诉说呢?(月亮)一个人对月是何等的苍凉、孤寂,如果你是诗人,你会向月亮诉说什么呢?
(2)引读: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飞远。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他想起了从前,想到了亲人、朋友,那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①想起刻苦求学之时,纵然辛苦,却斗志昂扬,奋发向前,可是,这里却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②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然而,这里却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③看不到熟悉的山水,听不到亲切的乡音,这里却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过渡:忆故乡甜如蜜,思故乡愁满怀。此时此刻作者有的只是——(愁)。是啊!这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2)带着对古诗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活动4 总结学法
1.请学生回忆学习这首诗的过程,说说是怎样学的。
2.小结学法:
课件展示:(1)综合诗意,释诗题。
(2)理解字词,明诗意。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3)联系背景,悟诗情。
(4)朗读感悟,多积累。
操作指导:先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诗意;再引导学生抓住诗眼“愁”字品析诗句;然后结合诗人经历,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移情体验诗人孤寂的情感,走进诗人内心;最后总结古诗学习的方法与步骤,为下一首诗的学习做铺垫。
板块四 方法迁移自学诗——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活动1 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运用学习《宿建德江》的方法学习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2 组织交流学习成果
1.诗题交代了诗人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做了什么。(课件出示:诗人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这天,在望湖楼喝醉了以后,写了这首诗。“六月二十七日”交代写作时间,“望湖楼”交代写作地点。)
2.说说古诗的意思:
课件展示: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
3.想象诗中画面:都说苏轼的诗歌极具画面感,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黑云翻墨图、白雨入船图、卷地风来图、湖水如天图。)
4.这是一场怎样的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骤雨。那乌云还没来得及把山遮起来,雨就下了,雨又大又急,胡乱入了船。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活动3 赏析诗人写作风格
1.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从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写作风格?学生自由交流。
2.小结:
(1)诗人苏轼的风格是豪迈的,我们从这一场疾风骤雨中能感受到。
(2)诗人善用比喻。(黑云翻墨、白雨跳珠。)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操作指导:古诗是古代汉语的典范,它用凝练的语言描写画面,表达情感。要教会学生一般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学以致用,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诗歌鉴赏能力。
板块五 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操作指导:适时、适当地进行总结和回顾,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