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配套】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课件+任务单-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2317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同步配套】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课件+任务单-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2317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同步配套】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课件+任务单-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23173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同步配套】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课件+任务单-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23173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同步配套】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课件+任务单-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23173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同步配套】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课件+任务单-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23173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同步配套】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课件+任务单-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23173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同步配套】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课件+任务单-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231737/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同步配套】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课件+任务单-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23173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配套】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课件+任务单-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23173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配套】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课件+任务单-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23173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配套】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课件+任务单-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23173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配套】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课件+任务单-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231737/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配套】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课件+任务单-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23173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第二单元第4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年级: 二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析:除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小学阶段数的运算内容中最为基础的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除法之前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并通过实物操作认识了平均分的两种分法。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的编排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除法来表示,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的初步认识安排了例4、例5两个例题,将两种分法集中编排,突出体现无论是“等分”的情况,还是“包含”的情况,都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这样编排突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而且便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同时为解答后续有关除法的问题打下牢固的基础。
“除法”这个概念建立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二年级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难点。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经历了把物品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认识了平均分的含义,积累了平均分物的活动经验。对于除法算式,部分学生已有一些知识的储备:认识了除号,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甚至会计算一些简单的除法,但对于除法与平均分之间的关系缺乏真正的理解,不清楚将平均分物的过程用数学的符号语言表征出来就是除法。本节课的学习,就是要借助平均分物的实例,把直观操作符号化、数学化,引导学生认识除法。然而,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把动手操作上升到算式表达并不容易,学生将平均分直接上升到抽象的符号水平是有一定困难的。
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困难,形成本节课的教学策略:
1.两次分物中理解除法含义:学生在回顾平均分物的基础上,借助“等分”和“包含”两种情境进行两次分物,突出除法的本质即平均分。
2.借助图和符号表征理解除法含义:自主尝试用图或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并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分析与交流,使平均分与除法建立联系,从而理解除法的含义。
3.对比辨析中明晰除法含义:学生通过两次分竹笋,对比辨析,感受到虽然分竹笋的过程不同,但分完的结果都是每份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所以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深入理解除法含义。
二、学习目标
1.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除法来表示,能根据情境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知道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
2.经历看一看、说一说,并用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获得用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简洁性,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也学会了按要求把一些物品平均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把平均分的过程用算式记录下来。
1.出示情境:大家都知道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它憨态可掬,非常惹人喜爱。为了照顾好他们,动物园的饲养员都可尽心了。今天李叔叔为它们准备了新鲜的竹笋,李叔叔一共准备了12个竹笋,想把这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他该怎么分呢?
2.课件展示:
(二)动手操作,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1.借助分物,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师课件展示平均分竹笋的过程:
方法一:先拿出4个竹笋每个盘子放1个,再拿出4个竹笋每个盘子放1个,剩下4个竹笋每个盘子再放1个。
方法二:3个3个地分,分了4盘,正好分完。
2.自主尝试,算式表征。
(1)同学们你们能把刚才分竹笋的过程,用画图或者算式表示出来吗?
(2)同学将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预设:
生1:
生2:
生3:3×4=12
生4:12―3―3―3―3=0
生5:12÷4=3
3.分析作品,感受用除法表示平均分比较简洁。
(1)辨析学生作品:画图、数和斜线表示清楚直观,清晰地表达了平均分竹笋的过程。
(2)3×4=12注意到了每盘分得同样多,但是3×4=12表示的是4盘共有12个竹笋,而我们要表示的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
(3)重点分析减法算式12―3―3―3―3=0,感受用减法表示平均分比较麻烦,这时候就可以用除法表示。
4.图式联系,理解除法含义。
结合图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说一说这个算式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5.认识除号,了解起源。
(1)在数学上就可以用除法来表示,写成算式就是:
12÷4=3
除号
(2)介绍除号,了解起源。
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除号用一条横线段“—”把两个圆点“:”从中间分开,就产生了表示平均分的记号,就是现在的除号。
6.回顾减法,再次体会除法表示平均分更简洁。
小结:刚才我们帮李叔叔分了竹笋,在分竹笋的过程中,我们明白了遇到平均分的时候,就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三)再次分物,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1.算式表示,进一步理解除法含义。
在李叔叔给熊猫宝宝分竹笋的时候,王阿姨已经在准备明天的竹笋了。王阿姨一共准备了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盘。
请同学们圈出你分竹笋的过程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教师小结:王阿姨分竹笋的过程为什么也能用除法来表示?(也是平均分)
2.再次图式联系,深入理解除法的含义。
说一说算式中的20、4、5分别表示什么?这个算式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3.认识除法各部分名称。
4.对比辨析,感受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表示。
用点子来代替竹笋,回忆两次分竹笋的过程,两次分竹笋为什么都能用除法来表示呢?
预设:两次分竹笋分的结果都是每份同样多,也就是都是平均分,所以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总结:当我们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或者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为一份去分时,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四)巩固练习,深入理解除法的含义
1.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鱼缸里,每个鱼缸放( )条。
算式:
2.分一分、填一填。
(五)课堂小结,实践活动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而且还知道了:当我们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或者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为一份去分时,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经常会用到除法,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小学人教版10 总复习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10 总复习多媒体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0615二年级数学人教版-认识算盘-2PPT课件_1-Npptx、0615二年级数学人教版-认识算盘-1教案doc、0615二年级数学人教版-认识算盘-3学习任务单docx、0615二年级数学人教版-认识算盘-2PPT课件pdf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评课ppt课件,文件包含0624二年级数学人教版克的认识课件_1-Npptx、0624二年级数学人教版克的认识课件pdf、0624二年级数学人教版克的认识教案doc、0624二年级数学人教版克的认识学习任务单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6 余数的除法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6 余数的除法课文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0512二年级数学人教版-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2PPT课件_1-Nppt、0512二年级数学人教版-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1教案doc、0512二年级数学人教版-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3学习任务单docx、0512二年级数学人教版-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2PPT课件pdf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