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课件PPT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2183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章 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课件PPT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2183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章 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课件PPT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2183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章 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课件PPT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21837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章 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课件PPT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21837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章 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课件PPT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21837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章 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课件PPT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21837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章 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课件PPT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21837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 第3章 第3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章 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4章 第2节国家战略与政策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4章 第3节国际合作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4章 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说课课件ppt
展开1.学习思路在对于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从人类行动的视角,基于人类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观念转变切入,认识、理解从国家层面到个人层面的行动战略与具体的政策措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国家间多边和双边合作的必要性及途径等,从而提升资源安全、环境安全意识。
2.学习技法(1)走向生态文明。本节不直接涉及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要求。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和谐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相关内容,为后续进一步理解各种环境政策和措施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做好铺垫即可。
(2)国家战略与政策。不仅要从原理上认识资源、环境问题如何影响国家安全,还要探讨人类如何通过采取合理的行为使国家安全免于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威胁,即从政策措施角度了解有哪些可以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政策与行动。(3)国际合作。本节对知识理解能力和知识面均有较高的要求,注意结合相关的实例,或模拟相关的谈判,以深入理解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提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基 础 清 单】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1.影响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影响程度的因素:________条件和____________思想。
2.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
[小提醒]未来社会是生态文明社会,现代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阶段,其主导产业是绿色产业。
[小提醒]要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首要任务就是确立人地协调观,其次是坚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最后是变革发展模式。
想一想:你认为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答案】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名 师 助 学 】
小拓展1:儒家文化中有很多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陈述,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论语·述而篇》中有“子钓而不纲”的记载,说的是孔子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其隐含的意义是按需而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小科普:“两型社会”“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和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同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小拓展2:绿色产业绿色产业是指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的产业。
我国于1956年发行《东汉画像砖》特种邮票,共4枚,下图为其中“射猎农作”主题的邮票。图中上半部是射猎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农作图,描写农民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邮票所示内容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手段是( )A.采集与渔猎B.耕作与灌溉C.采矿与冶炼D.建坝与筑路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D.寻求人地协调【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我国东汉时期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结合图中人们从事的农业活动(收割、采实、挑运)可以判断,此时期人类主要通过耕作、灌溉等农业手段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第2题,这一时期,人类已经能通过一定的生产活动改造自然。
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据此完成第3~4题。
3.下列行为与建设生态文明相违背的是( )A.购物时使用塑料袋B.就餐时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位置D.上下班尽量使用公共交通4.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符合( )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B.人定胜天的观点C.可持续发展的观点D.生态优先论的观点【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塑料袋难降解,不利于环保,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少用一次性餐具,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分类投放垃圾,利于垃圾回收利用;使用公共交通,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利于环保。第4题,由“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可知,其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5.下列农业生产行为属于绿色农业的是( )A.陡坡开垦B.大水漫灌C.秸秆还田D.大量施用化肥【答案】C 【解析】秸秆还田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维护土壤的生态系统。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情 境 探 究】下图为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资源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示意图。
(1)写出图中甲、乙、丙分别对应的经济资源。(填序号)①矿产、能源、水资源 ②土地、牲畜、劳动力 ③信息资源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答案】② ① ③(2)对矿产、能源依赖最强的人类文明发展阶段是哪个阶段?【答案】工业文明阶段。(3)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答案】科技的进步。
【整 合 提 升】不同文明阶段的时间、人地关系及形成原因
【学 以 致 用】[考向1:人地关系的阶段判读]黄梅戏《天仙配》中唱道:“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据此完成第1~2题。1.歌词中描述的现象发生的时期是( ) A.原始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后工业化时期
2.下列关于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你耕田来我织布”可知,材料歌词描述的现象是农业文明时期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第2题,农业文明时期,社会发展水平较采集渔猎时期有了较大提高,环境问题主要是局部性的生态破坏,人地关系矛盾不突出。
[考向2:人地关系思想的评价]2017年6月5日为第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据此完成第3~4题。3.2017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崇拜自然B.改造自然C.人地和谐D.征服自然
4.下列最能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的是( ) A.全面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环境B.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产业C.大力开发水能,发展水产养殖业D.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答案】3.C 4.B
【解析】第3题, 2017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反映了人地和谐,C项正确。第4题,全面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环境没有体现出山地“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产业最能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B项正确;大力开发水能、发展水产养殖业没有体现出“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与该主题无关。
【情 境 探 究】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1)你是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答案】“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哪些实践价值?【答案】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整 合 提 升】1.生态文明(1)重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2)核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3)基本内涵: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生态文明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的。无论是广义的生态文明还是狭义的生态文明,都包含着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1)整体部署。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②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倡导绿色生活。
我国走生态文明道路必然性的分析思路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深入理解我国走生态文明道路的必然性,将成为考查的热点。可从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工业文明的问题与缺陷两大角度入手,结合其具体表现,深入剖析我国走生态文明道路的必然性。
【学 以 致 用】[考向1: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据此完成第1~2题。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反映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持续发展B.社会持续发展C.生态持续发展D.文化持续发展
2.下列行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是( ) A.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B.高强度开采自然资源C.全面关停污染企业D.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绿水青山”代表着生态环境,“金山银山”代表着经济发展,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反映出的是生态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第2题,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D项正确;污染物不应该在产生后再处理,而是应该在生产前做好相应规划,在生产中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加强对污染物的处理,A项错误;高强度开采自然资源会加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B项错误;全面关停污染企业并不现实,应加强相关企业的产业转型,同时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污染排放监管和惩罚力度等,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项错误。
[考向2:走生态文明道路的必然性]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致力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材料二 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表。
(1)分析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3)针对我国目前能源的现状,分析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答案】(1)目前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仍十分巨大,主要包括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危机、紧迫的环境危机。(2)我国能源储量相对不足,且能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3)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管理,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重视宣传教育,转变消费观念。
拓展 |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教 材 疑 难 助 解】教材第94页 引入(1)原因:2005年之前,安吉县有不少矿山、水泥、造纸等高污染企业,一度被国家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十几年前,安吉县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指导下,走向生态立县之路。(2)这是一种时代潮流。安吉县的转变说明了生态文明理念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使人类走上向生态文明转型之路。
教材第96页 活动1.高性能玻璃、厚隔热层、石板地板与墙面等外围结构具有较高的保温隔热性能;连接点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可减少热能损失;由于房屋气密性好,屋顶内侧安装了通风换气系统,室内废气可回收转化为热能,室外新鲜空气经过过滤后进入室内,保证了室内空气质量;考虑了窗户的朝向和大小以及屋檐的宽度,能够合理利用不同季节的太阳能。
2.(1)生产方式:可从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等方面分别列举。(2)生活方式:可从绿色饮食、绿色穿戴、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等方面分别列举。
教材第97页 思考略。举例合理即可。
【课 外 实 践 探 究】生态文明建设案例的综合分析材料一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2014年,国务院印发文件,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福建省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材料二 福建省及其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单位:毫米)分布图。
【思考探究】(1)说明福建省成为我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自然条件。(2)结合材料二,比较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差异,并简析原因。(3)有专家指出,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福建省应大力倡导开发小水电。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给福建省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利于植被的生长;森林覆盖率居全国之首,且种类丰富多样,是野生动植物的资源宝库;多奇山秀水,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独特,生态环境好。 (2)降水量差异:①<②。原因:①地位于台湾山脉湿润气流(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②地位于台湾山脉湿润气流(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3)赞成。大力开发小水电可以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水库可改造不稳定径流,发挥防洪、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可以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或不赞成(反对)。大力开发小水电要修建水坝,会造成移民等社会问题;修建水库易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开发小水电会破坏植被,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课 后 限 时 训 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9章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9章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改造环境,原始的平衡,主动适应,资源开发利用,征服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可持续利用,资源短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优质课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优质课教学ppt课件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课前导入,人地关系,人地关系发展历程,依附自然,②农业社会时期,半依附自然,③工业社会时期,征服自然,人类社会发展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优质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人类社会发展史,课堂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