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练习
展开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经典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据此回答下题。
1.(原创)关于戏中描述的社会发展阶段及其人地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依赖环境,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人类试图征服自然,人地矛盾激化
C.环境问题主要为区域性的生态破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原创)能反映农业社会人地关系的是(深度解析)
A.征服自然 B.改造自然
C.崇拜自然 D.人地和谐
3.(原创)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地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后工业社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中的( )
A.经济持续发展
B.社会持续发展
C.生态持续发展
D.文化持续发展
5.符合“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理念的是 ( )
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四川省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经过20年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由24.23%提高到38.03%,林业总产值由81.5亿元增加到3 400亿元。据此完成下题。
6.(原创)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的核心目标是( )
A.提高天然林存活率
B.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C.改善林区居民生活
D.提升林地的生产力
7.(原创)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深度解析)
A.三江平原沼泽地大量开垦为耕地
B.南方低山丘陵区扩大梯田面积
C.呼伦贝尔草原不断扩大养羊规模
D.汉江上游山区封山育林
题组二 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近年来“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据此完成下题。
8.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增长主要靠提高森林覆盖率实现
B.“绿色GDP”含义是只追求环境质量
C.“绿色GDP”含义是只追求经济增长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绿色生产方式是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的主要措施之一。丹麦小镇卡伦堡过去40年来创造出来的产业共生模式,是目前世界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也是企业共生与循环经济的真实体现。下图为卡伦堡的位置及其生态工业园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9.下列能体现绿色生产方式的是( )
A.以煤炭资源为基础
B.是仅有第二产业的循环系统
C.对水资源需求量小
D.是废弃物资源化交易的系统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下图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20江苏宿迁高二下期中,)图示虚线和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 )
A.资源的破坏和短缺 B.促进经济迅猛发展
C.新材料应运而生 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
2.(2020江苏宿迁高二下期中,)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
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不断增多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其分布以黄河中游地区为中心,北至河套及长城沿线。据此完成下题。
3.(2020河南新乡二中高二下线上考试,)仰韶时期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 )
A.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强 B.人类活动受环境影响较大
C.人类谋求与自然协调 D.人类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陡增
题组二 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4.(2020江西宜春高一下月考,)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有( )
①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区域性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5.()图中a、b、c分别代表( )
A.环境污染、清洁生产、文明消费
B.文明消费、环境污染、清洁生产
C.清洁生产、文明消费、环境污染
D.环境污染、文明消费、清洁生产
2015年秋季我国东北地区的一次严重雾霾引起社会关注。专家指出,部分地区农民焚烧秸秆是雾霾加重的原因之一。据调查,秸秆还田需要收储、粉碎、运输、填埋等环节,提高了农民的种田成本。下图为某农业区秸秆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6.(2019安徽合肥一中高二上期中,)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饲料、肥料、燃料、废弃物
B.饲料、燃料、肥料、废弃物
C.肥料、饲料、废弃物、燃料
D.肥料、燃料、废弃物、饲料
7.(2019安徽合肥一中高二上期中,)以下解决秸秆问题的措施最利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深度解析)
A.政府定期进行收购,作为造纸工业原料
B.将秸秆作为燃料,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
C.将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D.强制农民将秸秆直接还田,恢复土壤肥力
下图为我国某工业区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题。
8.(2020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高一下期中,)该工业区初步形成循环经济模式对环境的影响是( )
A.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
B.实现资源输入减量化
C.污染转移量增大
D.实现产品生命周期污染的全过程控制
第一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考点 生态文明建设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城。下图为四幅能反映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景观照片。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1.(2020天津,2,3分,)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紧邻永定新河,园内湖泊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
A.调节地表径流量 B.减少地下径流量
C.减少水的下渗量 D.减少地表水蒸发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2019课标Ⅲ,1,4分,)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
A.废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3.(2019课标Ⅲ,2,4分,)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2018海南单科,2,3分,)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深度解析)
A.循环用水
B.开发地下水
C.远程调水
D.建地下水窖
5.(2018海南单科,3,3分,)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据此回答下题。
类型 | 面积比重(%) |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
杨树林 | 25.0 | 18.7 | 18.5 | 15.6 | 13.7 |
杂阔林 | 44.7 | 48.4 | 52.6 | 53.6 | 55.8 |
经济林 | 20.6 | 21.5 | 21.9 | 22.7 | 23.4 |
其他 | 9.7 | 11.4 | 7.0 | 8.1 | 7.1 |
6.(2018江苏单科,23,3分,)“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双选)( )
A.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B.提高造林存活率
C.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D.提高林地生产力
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
7.(2018天津文综,7,4分,)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
三年模拟练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20江苏无锡高三上期末,)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
A.产品流、废弃物流、再生资源流
B.废弃物流、产品流、再生资源流
C.产品流、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
D.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产品流
2.(2020江苏无锡高三上期末,)关于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资源与能源在该区域内不断循环使用
B.构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
C.改变农业耕作制度,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D.实现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指数包含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六个指数,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下图示意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不包括港、澳、台)2016年绿色发展指数及公众满意度情况。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2020天津河东高三模拟,)关于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绿色发展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省级行政区均好于内陆省级行政区
B.直辖市绿色发展水平都较高
C.绿色发展指数与公众满意度呈负相关
D.云贵川三省处于中游水平
4.(2020天津河东高三模拟,)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第一,其优势主要在于( )
①资源利用 ②环境治理 ③环境质量
④生态保护 ⑤增长质量 ⑥绿色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⑤
2020年初,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湖北省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到3月下旬,我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趋稳,世界其他国家却日趋严重。据此完成下题。
5.(2020北京大兴高三一模,)从地理角度思考,关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叙述正确的是( )
A.解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的问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B.人类污染环境,必然会导致生态破坏,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
C.自然的力量是神秘而且不可预知的,人类应当崇拜自然
D.病毒虽可怕,但人类的力量更大,人类一定可以战胜自然
二、非选择题
6.(2020北京朝阳六校高三下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位于浙江省西北的安吉县余村竹林广布。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余村开始开矿采石、建石灰窑、办水泥厂,成了浙江著名富裕村,但常年笼罩在烟尘中,小河浑了,竹林黄了,村民们不敢开窗、无处晾衣。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提出,余村以绿色自然为底色,拆治同步、改建结合,大力发展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同时围绕“文创小镇”“智慧小镇”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植被覆盖率也恢复到96%。下图为安吉县地形示意图。
试说明余村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具体措施。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C | 2.B | 3.C | 4.C | 5.A | 6.B | 7.D | 8.D |
9.D |
|
|
|
|
|
|
|
1.C 戏中描述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农业社会时期。在此时期,人类对环境的依赖性大为下降,从事种植、养殖活动,A错;人地矛盾激化是在工业社会时期,B错;农业社会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生态破坏问题,所以C正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在现代提出的,D错。
2.B 农业社会时期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依靠土地的生产力获得所需要的粮食和食物,故B正确;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工业社会时期主要表现为征服自然,在原始社会时期主要表现为崇拜自然,人地和谐是现代提出的,故A、C、D错。
解题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越来越强,人地关系的思想也在不断演变:原始社会——依附自然,农业社会——半依附自然,工业社会——征服自然,现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C 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为了生存,人类开始大规模开采资源,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地矛盾最为尖锐。
4.C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体现了生态持续发展。
5.A “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符合题干所述理念,A正确;扩大地下水的开采,易产生地面沉降问题,B错;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减小,会加剧洪涝灾害,C错;全面关停重化工业,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适当改造重化工业,D错。
6.B 提高天然林存活率、提升林地的生产力、改善林区居民生活都不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的核心目标,A、C、D错;天然林建设主要为了生态保护,所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核心目标,B正确。
7.D 三江平原沼泽地大量开垦为耕地,会导致地表水涵养量降低,其对河流的调蓄能力降低,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使生态系统遭受破坏,A错;南方低山丘陵区可在山坡开垦小块的水稻梯田,若扩大梯田面积,会导致水土流失,B错;呼伦贝尔草原应合理载畜,杜绝过度放牧,C错;汉江上游山区封山育林是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水土保持,D正确。
规律总结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遵循三大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包括三方面内容:经济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8.D “绿色GDP”的目标是更真实地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绿色GDP”等于GDP减去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其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D正确;“绿色GDP”是GDP与环境质量、资源利用三者的综合体现,提高森林覆盖率不一定能提高“绿色GDP”,“绿色GDP”既追求GDP增长,也追求环境质量提高,还追求更少的资源损耗,故A、B、C均错误。
9.D 读图可知,该生态工业园以多种资源为基础,A错;该生态工业园还涉及了第一产业的循环,B错;该生态工业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C错;图中体现了该生态工业园对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是废弃物资源化交易的系统,提高资源利用率属于绿色工业的范畴,能够体现绿色生产方式,D正确。
能力提升练
1.A | 2.C | 3.B | 4.B | 5.A | 6.B | 7.C | 8.B |
1.A 图中实线表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可以持续提供物质、能量,虚线表示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造成资源的破坏和短缺,A正确,B、C、D错误。
2.C 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一方面是由于人口的剧增,需要更多的资源来维持人类的生存,另一方面与人类的错误认识有关,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正确;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种,A错;无节制地使用非可再生资源,会造成资源枯竭,很多可再生资源在无节制开发利用下也会变为非可再生资源,因此人类不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B错;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不断增多,不是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D错。
3.B 新石器时代属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过渡时期,此时期人类改造自然能力较弱,人类活动受环境影响较大,A错,B对;谋求与自然协调是现代的人地思想观,C错;人类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陡增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D错。
4.B 有剧毒的农药会残留在农作物中,同时会造成生态破坏,①错;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可以生产“绿色食品”,②对;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会危害人体健康,③错;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对生产“绿色食品”有利,④对。故选B。
5.A 乡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a代表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为循环经济和文明消费,循环经济在农业上体现为生态农业,在工业上体现为清洁生产,则b代表清洁生产,c代表文明消费。A对,B、C、D错。
6.B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①是秸秆的产品,为饲料,②是沼气的用途,为禽畜养殖需要的燃料,③为作物种植需要的肥料,④为作物种植、禽畜养殖和产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
7.C 政府定期收购秸秆,作为造纸工业原料,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A错;将秸秆作为燃料,容易造成污染,B错;将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C正确;不能强制农民将秸秆直接还田,D错。
解题方法
解答关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题目,要从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入手。对于资源,要节约、提高利用率、回收再利用;对于环境,生产过程要清洁,排放前要进行除污处理。
8.B 该工业区通过对废弃物回收利用以及综合处理,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但不能实现污染物零排放,A错;通过对废钢铁进行回收,将废渣加工成建筑材料,将废气加工成化工产品,利用废热发电,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资源输入减量化,B正确;该图并未体现其污染物转移量增大,而是最大限度地在当地处理,C错;D选项不属于对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1.A | 2.B | 3.C | 4.A | 5.C | 6.AC | 7.B |
|
1.A 湖泊可以调节地表径流量,减小河流水位季节变化,A正确;湖泊能够涵养水源,增加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量,B、C错误;湖泊可以调节局部气候,减小温差,增加地表水蒸发,D错误。
2.B 读图可知,该图示意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中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
3.C 废渣是生产沼气以后产生的废弃物,所以无法用来生产沼气,A错;有机渣可以用来提取生物油脂,进而制成工业油脂,B错;有机渣可以用来生产沼气,进而产生废渣,C正确;有机渣是生产沼气的原料,而非生产沼气产生的副产品,D错。
4.A 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水资源短缺,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于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A正确;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B、C、D错。
归纳总结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
合理开发新的水源地;跨区域调水;修建储水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等等。
5.C 发展煤制油产业,能缓解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A错;随着经济和技术发展,我国在不断开发利用新能源,发展煤制油产业不能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B错;发展煤制油产业,能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C正确;我国不主导国际石油市场,D错。
6.AC 由材料和表格分析可知,江苏省“十二五”期间造林比重最大且仍在不断提升的是杂阔林,杂阔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说明该省在“十二五”期间造林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A、C项正确;从材料中不能体现造林成活率高低,B项错误;提高林地生产力应是以发展经济林为主,D项错误。
7.B 将废弃物作为肥料,符合循环经济,A不符合题意;共享单车制造和消费者使用并不能体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不属于循环经济,B符合题意;将废弃物用来制造混合砖材,属于循环经济,C不符合题意;利用淡化海水技术,实现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属于循环经济,D不符合题意。
三年模拟练
1.A | 2.B | 3.D | 4.C | 5.A |
|
|
|
一、选择题
1.A 读图可知,指向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中心的箭头应表示废弃物流,对应图中②。由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中心指出的箭头表示再生资源流,对应图中③。企业和农户之间的箭头①代表产品流。
2.B 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不可能使资源与能源在该区域内不断循环使用,A错;图示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构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B正确;区域气候不变,不能改变农业耕作制度,C错;可以实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区域可持续发展,D错。
3.D 读图可知,天津、辽宁绿色发展指数比一些内陆省级行政区低得多,A错;直辖市绿色发展水平不都是较高,如天津绿色发展指数处于较低水平,B错;读图可知,绿色发展指数与公众满意度并不完全呈负相关,C错;云贵川三省的绿色发展指数处于中游水平,D正确。
4.C 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第一,其优势主要在于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环境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国家整体形象,因此北京市在环境治理上的投入很大,增长质量明显,对绿色生活的宣传和倡导有力。
5.A 解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的问题需要国际协调与合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A正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是人类污染环境导致的,B错;自然的力量是神秘的,但有些是可预知的,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C、D错;
二、非选择题
6.答案 关闭矿山和污染企业,治理环境污染,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对原有矿区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地表植被,保护村落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对茶叶、竹制品等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农家乐、水上漂流、攀岩等乡村旅游项目。
解析 据材料“开矿采石、建石灰窑、办水泥厂”可知,余村由于开办水泥厂等导致当地环境污染严重,余村的治理措施有“拆治同步、改建结合,大力发展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即关闭矿山和污染企业,治理环境污染,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据材料“植被覆盖率也恢复到96%”可知,余村的植被覆盖率增加,故余村对原有矿区进行了生态修复,恢复地表植被;从等高线、河流等信息看,可以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据图可知,余村南部等高线密集,多低山丘陵,故可以发展立体农业、特色农业等;通过材料和已有的知识可知,安吉白茶和竹制品生产历史悠久,可以对此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 href="/dl/tb_c400872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精品练习</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3公顷,这种“人造天坑”的形成出现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人教版 (2019)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2019)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有关绿色GDP的理解,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同步训练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