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春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3节国际合作课件(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春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2节国家战略与政策课件(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春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3节国际合作课后训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春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2节国家战略与政策课后训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春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课后训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1.认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培养人地协调观2.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培养综合思维3.掌握资源与环境安全观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的表现,举例说明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的措施,提升地理实践力
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1.人地关系的演变(1)采集渔猎时代:由于 生产力 低下并且发展缓慢,人类 改造环境 的能力微弱,环境对人类的 制约作用 较强。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 平衡 关系,人类对环境既 崇拜 又依赖。
(2)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耕作和 灌溉技术 的发展,使食物供应变得 稳定 而可靠,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 土地 、水等资源,与环境的 对抗性 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人类对人地关系开始有了朴素的科学认识。 (3)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利用和 改造 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 物质财富 ,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社会文明 程度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大量的 资源开发利用 和废弃物排放,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途径:改变不可持续的 增长方式 和消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工业文明向 生态文明 转变。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是 生命共同体 ,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 自然规律 ,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
(2)我国的现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的总体布局,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 永续发展 的千年大计。
微思考1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示:我国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人口基数大,资源相对短缺,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
二、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1.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是生态文明的一种具体体现。
2.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内容(1)资源、环境安全的本质就是寻求 自然环境服务 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 (2)应在 地球资源 、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免资源短缺和 环境问题 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3)应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 国家安全 、区域稳定和 国际安全 构成威胁。
3.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1)根本要求:牢固树立人与 自然 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以 生态文明建设 为目标,变革发展模式。 (2)措施。①要推进生产方式的 绿色化 ,构建科技含量高、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 绿色产业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要推进 生活方式 的绿色化,加快形成勤俭节约、 绿色低碳 、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 消费模式 。
微思考2绿色工业就是不会产生任何废弃物的工业吗?提示:不是。绿色工业是相对的,是与传统的生产技术相比较而言的。绿色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也有废弃物,但是会尽可能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重难归纳1.人地关系的演变
对比人类社会的四个社会阶段可知,人地关系最紧张的是工业文明时代,由于人类盲目地攫取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原始文明时代和生态文明时代人地关系最协调,但层次不同,追求不同;生态文明时代是人口合理增长、资源得以合理利用、环境得以有效保护的时代。人地关系的演变示意图如下。
河南省南阳市某地石漠化严重,这些石漠化区域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岩石大面积裸露(如图),土地生产力衰退。同时由于缺少植被涵养水源,当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导致农业生产条件恶化,人畜饮水困难。
(1)简述该地区石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2)说明治理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措施。提示:(1)该地区石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垦殖、乱砍滥伐,破坏了地表植被。(2)该地水土流失严重,治理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措施有封山育林、建设草地;实施坡改梯及建设小型水利工程,降低流速,沉积泥沙,减少土壤流失。
典例剖析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顺序的是( )A.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2)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A.人类与自然环境建立了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D.人类只是把自然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阶段人们主要靠狩猎和采集生活,为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④阶段从事种植、畜牧业的劳动力比重不断增大,为农业文明时期;②阶段从事工业活动的劳动力比重增大,为工业文明时期;③阶段知识劳动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为人类社会的后工业化阶段。第(2)题,②阶段为工业文明时期,该阶段人类只是把自然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方法技巧区分人地关系思想各个时期的方法(1)重点看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环境的关系。 (2)注意各个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环境问题。 ①采集渔猎时期:崇拜自然——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②农业社会时期:利用、改造自然——出现局部环境问题。 ③工业社会时期:征服自然——环境恶化。 ④后工业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以致用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中a、b、c、d四条曲线表示的因素的判断,正确的是( )A.a—原料B.b—土地C.c—劳动力D.d—科技(2)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A.数量B.质量C.类型D.区位答案:(1)D (2)D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a为土地,b是劳动力,c为原料,d为科技。第(2)题,工业文明阶段,工业生产对土地的数量、质量、类型要求少,而重视土地的区位条件。
二 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重难归纳1.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绿色产业的类型(1)绿色农业:农业生产资源利用节约化;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和无害化,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2)绿色工业:绿色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对排放的废弃物进行环保处置。(3)绿色服务业: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服务业;服务过程清洁化;流通领域节能减排;优化运输结构。
陕北高原的洛川县是我国苹果外销的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洛川县大力推进“果—沼—畜”模式,促进了苹果产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1)为缓解土地肥力不足,洛川县苹果种植较长一段时间内主要依靠施用化肥,指出施用化肥的不利影响。(2)简述洛川县苹果生产采用“果—沼—畜”模式的有利影响。
提示:(1)化肥投入加大农户生产成本;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肥力结构失衡,造成苹果品质下降;易造成水体污染等。(2)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多元化;形成生态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土壤条件;增加农民收入。
典例剖析浙江东南部的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该县地形崎岖,多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溪谷纵横,风景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保障该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进行农业结构调整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条件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2)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C.提高了生产效率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
解析:第(1)题,浙江东南部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水源是该地区农业稳产的关键因素,故保障该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第(2)题,注意抓住关键词“生态可持续发展”,其强调资源综合利用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达到减轻污染和减少生态破坏的目的。
学以致用下图为某市循环经济示范区体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分别代表( )A.自然环境、市场、资源B.资源、市场、自然环境C.自然环境、资源、市场D.资源、自然环境、市场(2)关于该循环经济示范区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铁、石化等部门的污染物完全被回收利用,真正实现了零排放B.海水淡化的副产品浓盐海水再回归大海,以保障海洋生态环境不被破坏C.中水等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是该示范区的突出特色D.该示范区运输总量虽大,但多以中小型货物运输为主
解析:第(1)题,根据箭头方向,图中的a运输到工厂进行生产,给工业发展提供原料,a代表资源。工厂的产品运送到b,则b代表市场。生产的废弃物达标排放到环境中,c代表自然环境。第(2)题,中水等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是该示范区的突出特色,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钢铁、石化等部门的污染物没有完全被回收利用;海水淡化的副产品浓盐海水再回归大海,会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该示范区有海路运输,应以大型货物运输为主。
下图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的狩猎生产景象,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反映农民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完成1~2题。
1.该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采集与狩猎B.耕作与灌溉C.采矿与冶炼D.建坝和筑路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D.寻求人地协调答案:1.B 2.C
解析:我国东汉时期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人们从事的主要是农业活动,因此主要是通过耕作、灌溉等农业技术手段,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及气候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靠的食物。这一时期,人类已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和生产活动改造自然。
绿色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其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绿色转型。下图为某年份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绿色化等级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该年份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绿色化空间分异格局是( )A.山东省绿色化水平低于河南省B.青海省绿色化水平高于河北省C.陆地边境省级行政区绿色化水平较高D.绿色化水平自东南向西北递减4.东南沿海地区绿色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面积较大B.公园数量较多C.人口增长较快D.经济水平较高
5.下列关于西南部省级行政区实施区域化绿色发展战略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A.加大重工业基地的建设B.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C.注重城镇化速度的提升D.注重非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山东省绿色化水平高于河南省;青海省属于高水平区,河北省属于低水平区;陆地边境省级行政区中,新疆、广西属于中等水平区;我国绿色化水平分布不均,并未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情况。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东南沿海地区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可以促进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森林面积、公园数量、人口增长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第5题,实施区域化绿色发展战略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西南部省级行政区自然环境多样,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应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大重工业基地的建设、注重城镇化速度的提升、注重非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会加剧环境问题。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太湖横跨苏、浙两省,江苏的无锡和苏州两座城市拥有太湖的绝大部分水域面积,依托太湖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和观光旅游业,同时也沿太湖建设了各类酒店和企业,导致太湖水质急剧下降。2007年,太湖蓝细菌事件暴发,造成无锡全城自然水污染,全城缺水严重,太湖“明珠”变成了“臭水塘”。在治理太湖的过程中,无锡市倡导“远离就是保护”的理念,修复了28个省级重点湿地工程。
(1)分析大力开发太湖的利与弊。(2)从“大力开发”到“远离就是保护”,人地关系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1)利: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弊: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导致太湖环境污染,水质恶化;湖泊生态环境被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长期来看,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2)从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掠夺式开发和利用资源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从改造和征服自然的人定胜天思想到谋求人地和谐的人地协调观。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国际合作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 href="/dl/tb_c400872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节 国际合作示范课课件ppt</a>,共35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 href="/dl/tb_c400872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课前预习课件ppt</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例剖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示范课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探究走向生态文明,图2安吉县水泥厂,安吉竹工艺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