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并学会复述故事。
2、体会女娲神、人的个性特点,体会字里行间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学重点:体会女娲作为神和人的一些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作为神话生命的想象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3分钟
下面我们先来玩个看图片猜故事的游戏吧!(规则:知道图片讲的是什么故事的同学可以举手抢答,看谁反应快,说得又准)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夸父逐日
这些都是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是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自然现象,凭借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而形成的故事。(教师简述)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女娲造人》去体会其中丰富的想象与幻想,领略一下它们的魅力吧!(板书)
二、初读感知(走进故事) 8分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边动笔墨),思考: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用这样的句式开头:天地开辟以后,有一个女神叫女娲,她——
提示:可以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描述
2、概括要求:
(1) 要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态度自然。
(2) 能正确地反映文章的意思,不漏掉主要情节。
【主要情节:1、女娲为什么造人?(孤独寂寞;她想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让世间显得生机勃勃。)2、她是怎么造人的?(1、揉泥造人 2、挥藤造人)3. 女娲怎样让人自己生生不息繁衍下去?(让男人和女人配合创造后代)】
(3) 语句通顺、有条理,能恰当地运用作者的语言和自己的语言。
明确:天地开辟以后,有一个女神叫女娲,她觉得天地之间很孤独,所以想添点东西让它多一些生机,最后她用黄泥创造了人。之后,女娲觉得一个个用手造人太累了,就想到了挥藤造人,创造出了大量的人。最后她又让男女搭配,让人类自己生生不息繁衍下去。
师小结:同学们概括的很准确也很精彩。
三、 细读探究(走进女娲) 共20分钟
过渡:这么生动感人的神话,除了精彩的故事情节,还离不开鲜明的人物形象。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故事的主角:女娲。
1、细读课文,认真找一找,思考:本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女娲?(加强朗读品味理解)
明确:(1)神通广大:a、第二段第二句。 b、第五、六段。(造人过程的神奇)
(2)人性:
a、第四段。(她为什么要临池照影?爱美,寂寞,只能与影子作伴。这是人才会有的行为与感觉)
b、第九段。通过女娲的心理、神态来体会女娲身上的母性。
追问:是怎样的一声呼唤能让女娲满心喜悦?通过朗读6、7两段(师生互读),品味泥人获得生命的喜悦与感激,进一步感受女娲作为母亲的欣喜之情。(看到孩子的诞生,听这那一声“妈妈”,她满心喜悦,这是普天下的母亲都会有的心理,这种母性是人性的一种) (8分钟)
c、勤劳:①第13段: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
明确:(让学生想象。你觉得她当时会想什么呢?)用反复手法,强调了女娲不知疲倦的创造泥人,表现了她作为母亲的勤劳与慈爱。朗读指导:轻声、延长
②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去掉“略”与“微”行吗,为什么?我们试着读读看。提示:“略”“微”说明什么?女娲睡的迟,起的早。那女娲为什么不多睡一会?想“早日让人儿布满大地”,可以看出女娲很勤劳)朗读指导:轻读,柔和 (8分钟)
d、聪明、富有创造性:第四段:(她忽然灵机一动……)
第15段:她想出……她从悬崖壁上拉……伸…….搅…….
明确:“灵机一动”“想出”体现女娲
的聪明,“拉”改为“扯”,“挥洒”改为“打”,朗读体会女娲的温柔、慈祥。 (4分钟)
师小结:所以女娲不仅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她也是一个充满七情六欲的人。
四、比较阅读(5分钟)
过渡:女娲这个神话形象在古籍《风俗通》中早有记载
1、下面是《风俗通》中的译文,简要概括本文丰富了哪些内容?
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指名朗读)
明确:1)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我们可以体会到女娲的那种迫切的心情 / 这种神力的想象是多么大胆奇特)
2)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的场面;(让我们好像身临其境,感受到其中的那种获得生命的喜悦)
3)女娲的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的情绪;(本文让女娲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仿佛
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我们面前。)
4)作者的评述。(体现了作为“人”的自豪)】
2、 这些原来的译文中是没有的,那是从哪里来的呢?
预设:(作者想的)对,是想象出来的。
小结:我们可以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想象大胆奇特而又合情合理,这是神话动人心弦的两大法宝。雨果曾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
五、放飞想象(共8分钟)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运用想象来为这朵美丽的花涂上色彩
请你也发挥想象,改编“女娲造人”的故事,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如何改编这个故事,并记录。(提示:就造人的原因、方法、情感等来进行另一种推测。)
示范一:有一天,女娲偷偷地溜到地球上游玩,她被地球上鸟语花香的景象深深吸引住了。她跟鸟儿玩耍,跟花儿逗乐。渐渐地,她觉得这样玩不过瘾,刚刚熟悉的鸟儿自管自地飞走了,刚刚喜欢上的花儿凋零了。于是,她想出了一个造人的办法。她把凋落的心爱的花儿和残枝败叶收集起来,把它们摆放成跟自己一样的模样。然后,点上几滴清水,轻轻一吹。啊!花儿活了,它们变成了如花儿般美丽的女人;树枝儿活了,它们变成了如树枝般挺拔的男人。
(写下改编的片段,5分钟)
师:请同学叙述自己改编的故事。(3分钟)
示范二:相传,天帝和别族打仗,由于伤亡惨重,便传令女娲在两天之内设法派出三千救援兵。女娲看着境内老的老、小的小、弱的弱,无计可施,只好到她哥哥那儿去求助。一路上,由于心不在焉,一脚踩进一个泥潭里。女娲正在气恼时,奇怪的事发生了:那些四处飞溅的小泥点,一落到地上,就变成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小人儿。女娲眉开眼笑,这不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吗?原来我有创造的本领。于是,她又狠命地往泥潭里踩,泥点飞溅,小人儿越集越多。她看着自己创造出来的一大群小人,不禁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说也奇怪,气流所到之处,一个个人都比原来高出两倍,比女娲还高出一个头。女娲心想:这才是最合适的救兵。于是,又向其他小人吹气。他们又一个个高大起来。女娲圆满地完成了使命。
总结:《女娲造人》这则神话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我们还知道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有了人类,女娲不在寂寞、孤独;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这使我们感受到了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感受。(1分钟)
作业:1、完成作业本
2发挥想象,进一步改编神话《女娲造人》,写成300字左右的小故事。
板书: 女娲造人
袁珂
想象
神 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了解神话及特点,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形象分析,反馈本节课的收获,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共8页。
语文人教部编版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女娲造人教学设计,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