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单元检测(不定项)含答案
展开单元质检卷五 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江苏淮安调研)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C.“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推理内容
D.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
答案:B
解析: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A项正确;“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孟德尔没有提出“染色体”一词,B项错误;“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推理内容,C项正确;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D项正确。
2.(2022湖南长沙一中月考)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豌豆种群全为高茎,让该豌豆种群自然繁殖一代,F1中高茎∶矮茎=5∶1,则F1继续自然繁殖产生的F2中高茎∶矮茎为( )
A.3∶1 B.4∶1
C.5∶1 D.8∶1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高茎是显性性状。假设原高茎种群中AA所占比例为x,则Aa的比例为1-x。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豌豆种群自然繁殖一代即为豌豆自交,AA自交,F1所占比例仍为x;Aa豌豆自交,F1中AA占(1-x)/4,Aa占2(1-x)/4,aa占(1-x)/4,后代中高茎占x+(1-x)/4+2(1-x)/4=(x+3)/4。根据题意可知F1的高茎∶矮茎=5∶1,即(x+3)/4∶(1-x)/4=5∶1,解得x=1/3。进而求出F1中AA∶Aa∶aa=3∶2∶1。F1自交,F2中高茎∶矮茎=(1/2+1/12+1/6)∶(1/6+1/12)=9/12∶3/12=3∶1。
3.(2022河北模拟)袁隆平曾研发两个水稻新品种:一是把吸镉的基因敲除的“低镉稻”,二是耐盐碱的“海水稻”,有关遗传分析具体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水稻品种
相关基因
基因所在位置
表 型
普通水稻
—
—
高镉不耐盐
海水稻
A+
2号染色体
高镉耐盐
低镉稻
B-
6号染色体
低镉不耐盐
注:A+表示转入的耐盐基因,B-表示吸镉基因被敲除,普通水稻不含耐盐基因且含有吸镉基因,基因型用A-A-B+B+表示。A+对A-显性,B+B-为中镉稻。
A.B+对B-不完全显性
B.A+基因与B+基因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欲检验海水稻是否为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测交
D.可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低镉耐盐水稻
答案:C
解析:B+B-为中镉稻,由此可见,B+对B-为不完全显性,A项正确;由表格可知,A+基因与B+基因分别位于2号、6号染色体上,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项正确;欲检验海水稻是否为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让该水稻进行自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反之为纯合子,C项错误;通过杂交育种可将低镉和耐盐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获得稳定遗传的低镉耐盐水稻,D项正确。
4.(2022广东深圳光明调研)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和白色,分别受等位基因E和e控制。已知含e基因的雄配子存活率为1/3,则基因型为Ee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A.紫花∶白花=3∶1
B.紫花∶白花=8∶1
C.紫花∶白花=15∶1
D.紫花∶白花=7∶1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Ee的紫花植株,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产生的可存活的雌配子种类及比例是E∶e=1∶1,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E∶e=1∶(1/3)=3∶1,故该杂合子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白花ee的概率为1/2×1/4=1/8,故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7∶1。
5.(2021山东菏泽期中)用纯合红眼灰身果蝇和白眼黑身果蝇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下列哪项不是子二代眼色和体色性状组合数量比表现为9∶3∶3∶1的必需条件?( )
A.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D.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子二代眼色和体色性状组合数量比表现为9∶3∶3∶1,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项不符合题意;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出9∶3∶3∶1的前提,B项不符合题意;子二代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同,子二代眼色和体色性状组合数量比才表现为9∶3∶3∶1,C项不符合题意;若控制红眼和白眼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灰身和黑身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果也会出现9∶3∶3∶1,D项符合题意。
6.(2021湖南教育联合体联考)豌豆的粒色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粒形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黄色圆粒(甲)、绿色圆粒(乙)、黄色皱粒(丙)三个纯合豌豆品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用甲与丙或乙与丙的杂交组合可验证基因分离定律
B.甲和乙不能作为亲本进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
C.乙与丙杂交组合的子二代中重组类型占的比例为3/8
D.鉴定绿色圆粒植株基因型的最简便的方案为让此植株自交
答案:C
解析:甲与丙或乙与丙的杂交组合分别能通过R和r,Y和y来验证分离定律,A项正确;甲和乙中不含r基因,故二者不能作为亲本进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B项正确;乙与丙杂交组合的子二代中重组类型为绿色皱粒(yyrr)和黄色圆粒(Y_R_),其中绿色皱粒(yyrr)占1/16,黄色圆粒(Y_R_)占9/16,故重组类型占的比例为5/8,C项错误;鉴定绿色圆粒植株基因型是纯合还是杂合,最简便的方案为让此植株自交,看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D项正确。
7.(2022江苏如皋一调)下列细胞为四种不同生物的体细胞,让这些生物自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不可能为1∶1∶1∶1(不考虑突变和互换)的是( )
答案:B
解析:生物自交得F1,再让F1测交,若F2性状分离比为1∶1∶1∶1,且F1为双杂合子,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项图中三对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B连锁,a、b连锁,亲本自交会出现AaBb的个体,但是不考虑变异,只能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测交后代的比例是1∶1,不会是1∶1∶1∶1。
8.(2021山东德州期中)鸭喙有黑、黄、花三种颜色,受常染色体上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B基因可以使黑色素在整个喙部沉积。科研人员利用花喙鸭与纯种黄喙鸭(不能合成黑色素)杂交,F1全为黑喙鸭,F1自由交配,F2中黑喙鸭∶花喙鸭∶黄喙鸭=9∶3∶4。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F1全为黑喙鸭说明亲本花喙鸭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
B.F1产生配子时基因A与B随一条染色体传递到某个配子中
C.F2中黑喙鸭基因型有4种,其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4/9
D.花喙鸭可能因黑色素不能沉积在整个喙部,造成喙部黑黄相间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花喙鸭与纯种黄喙鸭(不能合成黑色素)杂交,F1全为黑喙鸭,F1自由交配,F2中黑喙鸭∶花喙鸭∶黄喙鸭=9∶3∶4,说明黑喙鸭为双显性,基因型为A_B_,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中花喙鸭的基因型为A_bb、黄喙鸭的基因型为aaB_、aabb。亲本花喙鸭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项正确;F2中黑喙鸭∶花喙鸭∶黄喙鸭=9∶3∶4,该比例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F1产生配子时基因A与B自由组合,B项错误;F2中黑喙鸭基因型有4种,即AABB、AaBb、AABb、AaBB,其中与F1基因型(AaBb)相同的概率为2/3×2/3=4/9,C项正确;花喙鸭可能因黑色素不能沉积在整个喙部,造成喙部黑黄相间,D项正确。
9.(2021山东烟台期中)洋葱鳞茎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研究人员用红色鳞茎洋葱与白色鳞茎洋葱杂交,F1全为红色鳞茎洋葱,F1自交,F2中红色、黄色和白色鳞茎洋葱分别有119株、32株和10株。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洋葱鳞茎不同颜色是由液泡中不同色素引起的
B.F2的红色鳞茎洋葱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4/9
C.F2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表型,比例是3/16
D.F2中的黄色鳞茎洋葱进行测交,得到白色洋葱的概率为1/3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F2中红色、黄色和白色分别有119株、32株和10株,即F2的性状分离比接近于12∶3∶1,是9∶3∶3∶1的变形,说明洋葱鳞茎颜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这两对基因用A、a和B、b表示,则题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红色)和aabb(白色),F1的基因型为AaBb(红色),F2中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2AABb、4AaBb、2Aabb(或2aaBb)、1AAbb(或1aaBB),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2aaBb(或2Aabb)、1aaBB(或1AAbb),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洋葱鳞茎不同颜色是由液泡中不同的色素引起的,A项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子二代的红色鳞茎洋葱中(9A_B_、3aaB_或3A_bb)与子一代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4/12=1/3,B项错误;子二代中出现的黄色是亲本没有的表型,占3/16,C项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子二代黄色鳞茎洋葱的基因型为A_bb或aaB_,让其与aabb测交,后代白色洋葱aabb的概率为1/2×2/3=1/3,D项正确。
10.(2022天津静海六中月考)某生物黑色素的产生需要如下图所示的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三对基因均表现为完全显性。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
B.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该生物可以合成黑色素
D.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该生物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合成物质乙的占3/16
答案:D
解析: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图中显示三对等位基因决定一种性状,A项错误;图示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项错误;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该生物不能合成黑色素,只有无色物质,C项错误;三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该生物自交,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的方法,产生的子代中合成物质乙的个体基因型为aaB_ _ _,比例为1/4×3/4×1=3/16,D项正确。
11.(2021山东莱州开学考试)果蝇的野生型眼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B时,表现为紫色眼;当个体不含有A基因时,表现为白色眼;其他类型表现为红色眼。现有两个纯合品系杂交,结果如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P 红色眼雌性×白色眼雄性
↓
F1 紫色眼雌性 红色眼雄性
↓F1雌雄交配
F2 3/8紫色眼 3/8红色眼 2/8白色眼
A.果蝇野生型眼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
C.等位基因A、a位于性染色体上
D.F2中A基因频率为50%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实验中纯合红眼雌性和白眼雄性杂交,子一代雌性都是紫眼,雄性都是红眼,子二代中紫眼∶红眼∶白眼=3∶3∶2,如果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全为紫眼、F2表型应为9∶3∶4的分离比,与实验结果不符,由此可知亲代基因型只有红眼雌性是AAXbXb、白眼雄性是aaXBY才满足杂交结果,因此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是AAXbXb、aaXB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XBXb(雌性紫眼)、AaXbY(雄性红眼);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以上分析可知,果蝇眼色是由2对同源染色体上的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Y,B项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C项错误;只考虑等位基因A、a,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F1的基因型为Aa,在子一代自由交配的情况下,F2中A基因频率为50%,D项正确。
12.(2021山东临沂期中)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可以连在一起成为一条并联X染色体,带有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果蝇(品系C)表现为雌性可育,带有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正常X染色体的果蝇致死,没有X染色体的果蝇也致死。用化学诱变剂诱导正常的野生型雄果蝇,然后让该雄果蝇和品系C进行杂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子代雌果蝇和雄果蝇中都含有Y染色体,但Y染色体的来源不同
B.若只有子代雄果蝇有某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C.若只有子代雌果蝇有某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若子代雌雄果蝇都有某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
答案:A
解析:子代雌果蝇(XXY)都带有并联X染色体,Y染色体来自亲代雄果蝇,子代雄果蝇(XY)的X染色体来自亲代雄果蝇,Y染色体来自亲代雌果蝇,A项正确;若子代雄果蝇(XY)有某突变性状,而雌果蝇(XXY)没有,则该突变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B项错误;若子代雌果蝇有某突变性状而雄果蝇没有,则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C项错误;若子代果蝇都出现了某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基因最有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D项错误。
13.(2021山东枣庄期中)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已知Ⅰ2患白化病,Ⅲ3患红绿色盲,如果Ⅳ1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概率为9/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Ⅱ4、Ⅱ5、Ⅲ1均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B.Ⅱ5、Ⅲ1均没有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C.Ⅱ4、Ⅱ5携带白化病基因,Ⅲ1不携带白化病基因
D.Ⅲ1携带白化病基因,Ⅱ2同时携带白化病、红绿色盲症基因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Ⅱ4的基因型为AaXBXb,Ⅱ5的基因型为A_XBY。根据系谱图分析可知,Ⅱ4的基因型为AaXBXb,Ⅱ5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即其基因型为AAXBY,则他与Ⅱ4(AaXBXb)所生Ⅲ2的基因型为1/4AAXBXB、1/4AAXBXb、1/4AaXBXB、1/4AaXBXb,在此基础上,如果Ⅲ1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AAXBY),则他与Ⅲ2所生Ⅳ1的基因型为9/16AAXBXB、3/16AAXBXb、3/16AaXBXB、1/16AaXBXb,因此Ⅳ1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概率是9/16时,需满足的条件是Ⅱ5、Ⅲ1均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仅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自身基因型的支配,也与母本的表型无关。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动物,群养时一般异体受精,单独饲养时进行自体受精。椎实螺外壳的旋向由一对核基因控制,右旋(S)对左旋(s)是显性,外壳的旋向符合“母性效应”。以右旋椎实螺A(SS)和左旋椎实螺B(ss)作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得F1后全部单独饲养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一椎实螺单独饲养,子一代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B.椎实螺A、B正反交所得F1的螺壳旋向与各自母本相同
C.F1单独饲养后,所得F2的螺壳旋向为右旋∶左旋=3∶1
D.螺壳左旋的椎实螺基因型只有Ss、ss两种可能
答案:ABD
解析:由于子代性状的表型仅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因此椎实螺单独饲养时进行自体受精,子一代的表型与亲本相同,不会发生性状分离,A项正确;子代性状的表型仅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椎实螺A、B正反交所得F1的螺壳旋向均与各自母本相同,B项正确;以右旋椎实螺A(SS)和左旋椎实螺B(ss)作为亲本进行正反交,F1的基因型为Ss,F1(Ss)单独饲养后进行自体受精,所得F2的螺壳旋向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即全部为右旋,C项错误;由于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所以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母本基因型为ss,而父本基因型可以是SS或Ss或ss,因此螺壳左旋的椎实螺的基因型可能为Ss或ss,不可能为SS,D项正确。
15.(2021江苏苏州四市五区调研)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A/a、B/b两对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具有淡化色素的作用。现用两纯合白花植株进行人工杂交(子代数量足够多),F1自交,产生的F2中红色∶粉色∶白色=3∶6∶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用于人工杂交的两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aabb
C.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一定会出现红色∶白色=3∶1
D.BB和Bb淡化色素的程度不同,BB个体表现为白色
答案:ABD
解析:两纯合白花植株杂交,F1自交,F2中红色∶粉色∶白色=3∶6∶7,为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该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由题意可知:用于人工杂交的两纯合白花植株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B项正确;红色的基因型为A_bb,其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粉红色,但红色∶白色=3∶1或均为红色,C项错误;BB和Bb淡化色素的程度不同,BB个体表现为白色,D项正确。
16.(2022山东济宁月考)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C.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D.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由此推理“基因在染色体上”
答案:AD
解析:真核生物中,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基因也可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项正确;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可能是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基因,B项错误;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C项错误;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D项正确。
17.(2021山东烟台一模)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植物雌雄异株,叶形阔叶和细叶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两株阔叶植株杂交,F1表型及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2∶1∶1。已知带有d的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后受精卵无法成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相对性状中,阔叶为显性性状,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亲代雌株能产生2种配子,判断依据是F1中的雄性有两种表型
C.若F1中的雌、雄株相互杂交,理论上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3∶2∶1
D.若F1中的雌、雄株相互杂交,理论上F2中D的基因频率为13/24
答案:CD
解析:两株阔叶植株杂交,F1中阔叶∶细叶=3∶1,该相对性状中,阔叶为显性性状,F1表型及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2∶1∶1,推测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项正确;亲本的基因型为XDXd和XDY,亲代雌株能产生(XD、Xd)2种配子,判断依据是F1中的雄性有两种表型,B项正确;F1中的雌(1/2XDXD、1/2XDXd)、雄(1/2XDY、1/2XdY)株相互杂交,已知带有d的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后受精卵无法成活,则理论上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2∶3∶1,C项错误;F1中的雌(1/2XDXD、1/2XDXd)、雄(1/2XDY、1/2XdY)株相互杂交,已知带有d的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后受精卵无法成活,则理论上F2基因型为1/4XDXD、1/12XDXd、1/2XDY、1/6XdY,故D的基因频率=1/4×1/2+1/12×1/2+1/2×1/2=13/16,D项错误。
18.(2022山东师大附中开学模拟)下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为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正常人携带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100。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推断Ⅱ6的基因型为DDXABXab或DdXABXaB
C.Ⅲ13患两种病的原因是Ⅱ6在前期Ⅰ发生了互换,产生了XAb配子
D.若Ⅲ15为乙病携带者,Ⅲ15和Ⅲ16婚配,所生子女患一种病的概率是301/2 400
答案:ABD
解析:“甲病是伴性遗传病”,且具有“父患女必患”的特点,说明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6和Ⅱ7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已知“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因此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0和Ⅱ11都不患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该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项错误;根据Ⅰ1只患甲病,故基因型为XABY,Ⅰ1的XAB染色体传递给Ⅱ6,根据Ⅲ12只患乙病可知其基因型为XabY,而Ⅲ12中的X染色体也来自Ⅱ6,因此Ⅱ6的基因型为DDXABXab或DdXABXab,B项错误;关于甲病和乙病,Ⅱ6的基因型为XABXab,Ⅱ7的基因型为XaBY,Ⅲ13患甲和乙两种遗传病,其基因型为XAbY,因此,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Ⅱ6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进而产生XAb的配子参与受精形成的,C项正确;正常人携带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100,而Ⅲ15为乙病携带者,则Ⅲ15的基因型为1/100 DdXaBXab,Ⅲ16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 DDXaBY、2/3 DdXaBY,后代患丙病的概率=1/100×2/3×1/4=1 600,不患丙病的概率=1-1/600=599/600;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4,不患乙病的概率为3/4,只患一种病的概率=599/600×1/4+1/600×3/4=301/1 200,D项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2021江苏泰州模拟)(9分)某植物花色由A、a(位于2号染色体上)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花色产生机理如图所示:
研究人员用纯种白花和纯种黄花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实验结果如表中甲组所示。
组别
亲 本
F1
F2
甲
白花×黄花
红花
红花∶黄花∶白花=9∶3∶4
乙
白花×黄花
红花
红花∶黄花∶白花=3∶1∶4
(1)根据甲组实验结果,可推知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 定律。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 。
(2)将F2中的黄花植株自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
(3)研究人员某次重复该实验,结果如表中乙组所示。经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致死。根据结果可推测乙组中F1的2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 (填“是”或“否”)含有A、a基因,发生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是 (填“A”或“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
(4)为检测某黄花植株(染色体正常)基因型,以乙组F1红花作亲本与之进行正反交。若正交以F1红花为母本,其杂交后代为红花∶黄花∶白花=3∶3∶2,则该待测黄花植株基因型为 ;若反交,则其后代中出现黄花的概率为 。
答案:(1)自由组合 aaBB、aaBb和aabb (2)黄花∶白花=5∶1 (3)否 A (4)Aabb 1/4
解析:(1)根据甲组实验结果,可推知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2)将F2中的黄花植株(基因型为A_bb)自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黄花∶白花=5∶1。(3)已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致死,根据乙组F2的表型分析可知,F1的雌配子有4种基因型,为AB、Ab、aB、ab,雄配子有2种基因型,为aB、ab,可见若发生缺失的2号染色体包含A或a基因,则F1的雌配子不可能为4种,且由雄配子的基因可知,发生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是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4)为检测某黄花植株A_bb(染色体正常)基因型,以乙组F1红花AaBb作亲本与之进行正反交。若正交以F1红花为母本,其杂交后代为红花∶黄花∶白花=3∶3∶2,则该待测黄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若反交,乙组F1红花为父本只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雄配子为aB、ab,基因型为Aabb的黄花为母本能产生Ab、ab两种雌配子,则其后代中出现黄花的概率为1/4。
20.(2021山东滕州模拟)(14分)豌豆和玉米都是常见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因为豌豆和玉米都具有 ;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后代数目多等优点,所以常用来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在杂交实验中,为避免豌豆、玉米(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自交,常对未成熟花分别采取的措施是 、 。
(2)已知玉米的宽叶基因A对窄叶基因a为显性,相应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A-和a-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A和a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精子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可育。
①现有基因型分别为AA、Aa、A-a、aa-、aa的5种玉米,欲设计实验验证“染色体缺失的精子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可育”,选择基因型为 的测交亲本组合进行正反交实验。
②若上述结论成立,以A-a个体为母本,以Aa-为父本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植株间随机传粉,则子二代中宽叶个体占 。
(3)豌豆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花腋生对顶生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某生物兴趣小组取纯合豌豆做了如下实验:
高茎腋生×矮茎顶生叶→F1:高茎腋生,F1自交→F2:高秆腋生∶高秆顶生∶矮秆腋生∶矮秆顶生=66∶9∶9∶16,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因为 ,所以,高茎和矮茎、腋生和顶生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因为 ,所以,高茎和矮茎、腋生和顶生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③该小组同学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a.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
b.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BD∶Bd∶bD∶bd=4∶1∶1∶4;
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实验并写出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
预期结果: 。
答案:(1)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去雄 雌花套袋 (2)①A-a×aa,(或A-a×aa-) ②11/12 (3)①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3∶1,腋生和顶生的比也为3∶1 ②F2中4种表型的比不等于9∶3∶3∶1 ③一 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顶生的豌豆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所得子代出现4种表型,且比例为高秆腋生∶高秆顶生∶矮秆腋生∶矮秆顶生=4∶1∶1∶4
解析:(1)因为豌豆和玉米都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后代数目多等优点,所以常用来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在杂交实验中,豌豆是自花闭花受粉植物,为避免其自交,应对未成熟花进行去雄处理,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为避免其自交,只需对未成熟雌花进行套袋处理。(2)①本题从“测交”这一定义入手,双亲中必有一隐性亲本aa或aa-,因研究染色体缺失的影响,故另一亲本必须是存在染色体缺失的杂合子A-a。另外,根据实验目标,需让这一杂合子作父本,以研究染色体缺失的花粉是否不育;也应让其作母本,以研究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是否可育,所以要进行正交与反交两个实验。②因为染色体缺失的精子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可育,以A-a个体为母本,以Aa-个体为父本杂交得到子一代的基因型为1/2AA-、1/2Aa,子一代植株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及比例为A∶A-∶a=2∶1∶1,产生的精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2∶1,故随机传粉子二代中窄叶个体aa所占比例=1/4×1/3=1/12,宽叶个体占1-1/12=11/12。(3)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分析实验结果,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66+9)∶(9+16)=3∶1,腋生和顶生的比=(66+9)∶(9+16)=3∶1,所以高茎和矮茎、腋生和顶生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②但F2中四种表型的比不等于9∶3∶3∶1,所以高茎和矮茎、腋生和顶生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③针对上述实验结果可提出假说: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部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BD∶Bd∶bD∶bd=4∶1∶1∶4,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为验证上述假说,可设置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即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顶生的豌豆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若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高秆腋生∶高秆顶生∶矮秆腋生∶矮秆顶生=4∶1∶1∶4,则上述假说成立。
21.(2022湖南模拟)(12分)唐代诗人白居易饲养鹦鹉(ZW型),发现当时鹦鹉市场有4种不同毛色的极品鹦鹉,他的诗《鹦鹉》“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流传千古。下图是鹦鹉毛色遗传机理图,1、3号均为常染色体;当个体无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白色。现将多只纯合雄性绿色鹦鹉和多只雌性白色鹦鹉杂交得F1,再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F2,F2出现了白色、蓝色、黄色和绿色四种毛色个体,回答下列问题。
(1)F2出现了白色、蓝色、黄色和绿色4种毛色个体,这种变异的来源是 。
(2)若鹦鹉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则雌性鹦鹉体细胞中有 种形状不同的染色体。
(3)基因A和a的根本区别在于 。
(4)欲判断一只F2中的雄性绿色鹦鹉的基因型,可以选择 与之交配,得到足够多的后代,观察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5)若将F2中绿色鹦鹉相互交配,则F3个体的表型及比例为 。
(6)宠物市场黄色鹦鹉颇受欢迎,请你叙述从F2个体中选择出纯合黄色雌、雄鹦鹉个体的方法。 。
答案:(1)基因重组 (2)N+1 (3)两者的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4)亲本白色鹦鹉或F2中雌性白色鹦鹉 (5)绿色∶蓝色∶黄色∶白色=64∶8∶8∶1 (6)从F2中选择黄色雌性鹦鹉与白色雄性鹦鹉多次测交,若测交后代不出现白色鹦鹉的雌性黄色鹦鹉即为纯合子。从F2中选择黄色雄性鹦鹉与白色雌性鹦鹉多次测交,若测交后代不出现白色鹦鹉的雄性黄色鹦鹉即为纯合子
解析:(1)F2出现了白色、蓝色、黄色和绿色4种毛色个体的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2)鹦鹉属于鸟类,属于ZW型性别决定,雌性性染色体为ZW,常染色体形状有N-1种,性染色体形状有2种,共有N+1种形状不同的染色体。(3)基因A和a属于等位基因,其根本区别在于其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4)判断动物基因型的最好方法是测交,故欲判断一只F2中的雄性绿色鹦鹉的基因型,可以选择亲本白色鹦鹉或F2中雌性白色鹦鹉与之交配,得到足够多的后代,观察后代的表型及比例。(5)F2中绿色鹦鹉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每对基因遵循分离定律,就A/a基因分析,AA∶Aa=1∶2,产生的雌、雄配子中有2/3A、1/3a,F3有8/9A_、1/9aa,同理F3有8/9B_、1/9bb,所以F3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64∶8∶8∶1。(6)通过测交的方法选择纯合黄色鹦鹉个体,具体方法是从F2中选择黄色雌性鹦鹉与白色雄性鹦鹉多次测交,若测交后代不出现白色鹦鹉的雌性黄色鹦鹉即为纯合子。从F2中选择黄色雄性鹦鹉与白色雌性鹦鹉多次测交,若测交后代不出现白色鹦鹉的雄性黄色鹦鹉即为纯合子。
22.(2022安徽合肥六中摸底)(11分)某昆虫的长翅和残翅、刚毛和截毛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杂交
实验
亲本组合
F1表型及比例
F2表型及比例
实验一
长翅刚毛(♀)×残翅截毛(♂)
长翅刚毛(♀)∶长翅刚毛(♂)=1∶1
♀:长翅刚毛∶残翅刚毛=3∶1
♂:长∶翅刚毛∶残翅刚毛∶长翅截毛∶残翅截毛=3∶1∶3∶1
实验二
长翅刚毛(♂)×残翅截毛(♀)
长翅刚毛(♀)∶长翅截毛(♂)=1∶1
♀♂:长翅刚毛∶残翅刚毛∶长翅截毛∶残翅截毛=3∶1∶3∶1
(1)若实验一为正交,则实验二为 。由此可以判断长翅和残翅是由 上的基因控制的,截毛的遗传方式是 。
(2)实验一F2中长翅刚毛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 种,实验二F2中长翅刚毛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若让实验一F2中的长翅刚毛雌性个体和实验二F2中的长翅刚毛雄性个体自由交配,则后代为长翅刚毛的概率是 。
(3)为进一步验证两对相对性状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实验一F1雄个体与另一雌个体进行测交,请用遗传图解表示。
答案:(1)反交 常染色体 X染色体隐性遗传
(2)4 AAXBY、AaXBY 7/9
(3)
解析:(1)若实验一为正交,实验二中父本和母本的性状正好与实验一相反,则实验二为反交。长翅和残翅在F2雌雄中比例相同,故其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由实验一可知,截毛为隐性,且F2中雌雄的表型比例不同,则基因在X染色体上,遗传方式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2)实验一亲本的基因型为长翅刚毛♀(AAXBXB)×残翅截毛♂(aaXbY),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F2中长翅刚毛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_XBX_,有2×2=4种。实验二亲本的基因型为:长翅刚毛♂(AAXBY)×残翅截毛♀(aaXbXb),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F2中长翅刚毛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_XBY,包括AAXBY、AaXBY2种。若让实验一F2中的长翅刚毛雌个体和实验二F2中的长翅刚毛雄性个体自由交配。就翅形而言,实验一F2中的长翅雌性个体基因型为1/3AA、2/3Aa,实验二F2中的长翅雄性个体基因型为1/3AA、2/3Aa,自由交配后子代长翅的概率为1-2/3×2/3×1/4=8/9。就刚毛性状而言,实验一F2中的刚毛雌性个体基因型为1/2XBXB、1/2XBXb,实验二F2中的刚毛雄性个体基因型为XBY,自由交配后子代刚毛的概率是1-1/2×1/4=7/8。故自由交配后代为长翅刚毛的概率是8/9×7/8=7/9。(3)为进一步验证两对相对性状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实验一F1雄性个体(AaXBY)与另一雌性个体,即aaXbXb进行测交。若两对相对性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F1雄性个体(AaXBY)能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精子,测交后代会出现长翅刚毛∶残翅刚毛∶长翅截毛∶残翅截毛=1∶1∶1∶1。遗传图解如下:
23.(2021山东济南期中)(13分)鱼鳞病是一种遗传所致的皮肤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燥、伴有鱼鳞状脱屑。
(1)图1为某鱼鳞病家族系谱图。据图分析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 ,判断依据是 。
图1
图2
注:a-e分别是Ⅲ14、Ⅱ6、Ⅱ7、正常女性和正常男性;M是标准DNA片段。
(2)Ⅲ14为该家族发现的一位鱼鳞病女性患者,通过对患者细胞学鉴定,发现该患者核型为“45,XO”,推测该女性患者鱼鳞病致病基因来自 ,理由是 。该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是 。
(3)鱼鳞病的病因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类固醇硫酸酯酶(STS)所致,已知编码STS的基因含有10个外显子,根据STS基因的编码区外显子1及外显子10序列设计引物,对该家系中相关成员的基因进行PCR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同时在患者细胞中不能检测到STS蛋白,由此推测患者的整个STS基因 。
(4)此外,还有些患者STS基因的PCR扩增条带与正常人相同,但也表现出鱼鳞病症状,推测是由于发生了基因 。这种患者的STS由于空间结构异常,不能与底物结合,进而失去了催化功能。底物积累可使胆固醇合成受限,导致皮肤角质层扁平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异常,引起表皮屏障功能障碍,造成皮肤干燥,易损伤。
(5)鱼鳞病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强皮肤保湿和护理。通过遗传咨询和 可对该病进行预防和监测,进而降低该病的发病率。请结合本研究,提出可能根治鱼鳞病的思路。 。
答案:(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双亲正常,能生出患病孩子,判断是隐性;男患者比例明显高,第二代男性均不患病,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因此判断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Ⅱ6(或女患者母亲) Ⅱ7(女患者的父亲)表现正常,不含致病基因;Ⅰ1(女患者的外祖父)是患者,判断Ⅱ6(女患者母亲)携带致病基因 Ⅱ6(母方)减数分裂正常,Ⅱ7(父方)减数分裂时性染色体未正常分离,不含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含致病基因的卵细胞受精 (3)缺失 (4)突变(或内部碱基对的替换) (5)产前诊断 通过基因治疗,将STS基因导入患者细胞内
解析:(1)Ⅱ4和Ⅱ5正常,Ⅲ9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图中患病男性的子代也有正常儿子,说明该病不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同时图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说明该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Ⅲ14为该家族发现的一位鱼鳞病女性患者,该患者的核型为“45,XO”,而其母亲的基因型为XAXa,父亲的基因型为XAY,说明其基因型为XaO,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故该女性患者鱼鳞病致病基因来自Ⅱ6,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是Ⅱ7(父方)减数分裂时性染色体未正常分离,不含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含致病基因的卵细胞受精。(3)由题意“编码STS的基因含有10个外显子”,对比正常个体与患者的PCR检测结果及题干“患者细胞中不能检测到STS蛋白”可知:此患者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缺失所致。(4)有些患者STS基因的PCR扩增条带与正常人相同,但也表现出鱼鳞病症状,可能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转录翻译形成的STS空间结构异常,不能与底物结合,进而失去了催化功能,导致底物积累使胆固醇合成受限,导致皮肤角质层扁平细胞的膜结构异常,引起表皮屏障功能障碍,造成皮肤干燥,易损伤。(5)鱼鳞病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强皮肤保湿和护理。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对该病进行预防和监测,进而降低该病的发病率。要根治鱼鳞病可通过基因治疗,将STS基因导入患者细胞内,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高中考试生物单元质检卷(六)——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生物单元质检卷(六)——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作业(不定项)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作业(不定项)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孟德尔定律和伴性遗传单元测试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孟德尔定律和伴性遗传单元测试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